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理念下,我们力求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编者、作者、文本都承载着它们特有的情感,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到文本的内涵,读懂作者的内心,体悟到编者的用心,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课堂精心的预设,特别是对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同时,教师还应摸清学生学情,预设出能触动学生内心的语言,创设出能唤起学生心底沉思的情境。做到真正的领路人,引领学生走入一片开阔的新天地,让他们去为美丽课堂增添独特未曾预约的光彩。
关键词:情境;美丽;点燃;沉浸;绽放
我心中最美的课堂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是要上得学生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而要上出这样的效果,离不开老师精心的设计,需要课前下足功夫,深入解读文本,创设合理但又可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情境来,“披文以入情”,我们应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学生感受美好,使其心灵得到滋养,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精彩。我们更应勤于言导,善于点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抓住教学契机,融入情境,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贴近人物,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对话。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导入如火柴。学生的思维一旦被点燃便会迸发出一阵绚烂的火花。课堂导入是整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于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是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别开生面的导入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的进入特定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如教学王维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就要着重引导学生设想诗人独处异乡的情境,初步体会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导入部分采用了看图入手创设情境的方法。
教师首先出示一副《别亲图》
师: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离开家乡,告别亲人,谁能说说当时是怎样的动人情景?
生:他的兄弟送了一程又一程,是那么依依不舍。
生:他的大哥含着泪说:“一路保重,到了京城寄封信回来。”
师:那分别后的王维又会怎样呢?
生:想家乡!想亲人!
师:对!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这天在繁华的京城长安望着那热闹的场面,兴高采烈的人们,想到自己的亲人,便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
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学生通过对课文学习来提高认识,受到感染,就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产生共鸣。通过看图说说离别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离开家乡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离开家乡,思恋亲人的感受,为学习诗文营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氛围。
二、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的魅力
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本身就是一个情境。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画面,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说: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味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语文教师要进行正确、合理的文本解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潜心于文本细节,反复咀嚼文字,品悟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深入情境,品味妙处。
如《水》这篇文章中有“雨天洗澡”“勺水冲凉”两处细节描写。执教者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
出示自学提示:细细地品读第五自然段,把心沉入,圈出触动自己的词语,并且在书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感受读读这段话,然后交流:
生:我从“滑过”中感受到了睡的轻柔,缓缓流下的水好像抚摸着我的身体,很舒服。
生:我从三个“滑”字中感受到了一句凉水从脸慢慢流到胸和背,再流到大腿和膝盖,最后流到脚板的那种美妙。
师: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生读)
生:我从“吸吮”读出了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对水的极度渴望。
生:我想做“吸吮”的动作。皮肤似乎张开了好多小嘴巴。
师:那是怎样的感觉?
生:因为水滑过而得到的满足感,很爽,很痛快。
生:因为水的滋润而感到舒服、凉爽、幸福。
师:这是一种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又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读改写诗,配乐)
教师在学生多层次的朗读感悟之后,再次以诗的形式再次回味了“勺水冲凉”这一情境,印象深刻。
三、深入体会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而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更应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当我读完《牧童》这首诗后,就深深地被牧童那无忧无虑、远离喧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吸引,在放完牛回家的路上,脚下是一片草场,口中有一声没一声地吹着笛子,颇为惬意;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以天为盖,地为铺,随意地窝在明月照耀的草地上。这让人想起了童年在乡村的岁月。如此美好的画面要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呢?让他们也去放放牛,吹吹笛子,躺躺草坪,顯然不可能。思索再三,创设情境是最好的办法。课上,在学生们熟读古诗,看图初步感受诗意之后,我问学生为何是“草铺横野六七里”而不是“草铺长横六七里”?为何是“笛弄晚风三四声”而不是“笛吹晚风三四声”呢?生回答说:“如果是长的话,感觉草有些高,是立着的,会扎人,有些不舒服。”生又答:“如果是吹的话,感觉像是在练习一样。”学生能感受到一些不同之处,但还理解得不够透彻。这时,我播放了晚风吹拂着草场的画面,和着时断时续的笛声,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我透过他们的目光,我知道这就是他们心中的那片草。这之后生回答:“用上‘铺’,让我觉得草很柔软,我想躺上去,想在上面打滚儿!”生又答:“‘弄’让我们的眼镜浮现出了牧童一会儿吹笛了,一会儿又玩笛子,一会儿又把眼镜挨着笛子口瞧一瞧,很自由、快乐、顽皮!”
学完诗后,生改写了这首古诗,从中亦可以看出他们已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
老师是学生领路人,领着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情境的创设,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实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动力激发,思维导向,调节促进作用。在提倡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设美妙的教学情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营造出美丽的课堂!
关键词:情境;美丽;点燃;沉浸;绽放
我心中最美的课堂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是要上得学生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而要上出这样的效果,离不开老师精心的设计,需要课前下足功夫,深入解读文本,创设合理但又可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情境来,“披文以入情”,我们应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学生感受美好,使其心灵得到滋养,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精彩。我们更应勤于言导,善于点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抓住教学契机,融入情境,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贴近人物,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对话。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导入如火柴。学生的思维一旦被点燃便会迸发出一阵绚烂的火花。课堂导入是整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于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是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别开生面的导入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的进入特定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如教学王维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就要着重引导学生设想诗人独处异乡的情境,初步体会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导入部分采用了看图入手创设情境的方法。
教师首先出示一副《别亲图》
师: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离开家乡,告别亲人,谁能说说当时是怎样的动人情景?
生:他的兄弟送了一程又一程,是那么依依不舍。
生:他的大哥含着泪说:“一路保重,到了京城寄封信回来。”
师:那分别后的王维又会怎样呢?
生:想家乡!想亲人!
师:对!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这天在繁华的京城长安望着那热闹的场面,兴高采烈的人们,想到自己的亲人,便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
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学生通过对课文学习来提高认识,受到感染,就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产生共鸣。通过看图说说离别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离开家乡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离开家乡,思恋亲人的感受,为学习诗文营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氛围。
二、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的魅力
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本身就是一个情境。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画面,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说: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味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语文教师要进行正确、合理的文本解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潜心于文本细节,反复咀嚼文字,品悟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深入情境,品味妙处。
如《水》这篇文章中有“雨天洗澡”“勺水冲凉”两处细节描写。执教者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
出示自学提示:细细地品读第五自然段,把心沉入,圈出触动自己的词语,并且在书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感受读读这段话,然后交流:
生:我从“滑过”中感受到了睡的轻柔,缓缓流下的水好像抚摸着我的身体,很舒服。
生:我从三个“滑”字中感受到了一句凉水从脸慢慢流到胸和背,再流到大腿和膝盖,最后流到脚板的那种美妙。
师: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生读)
生:我从“吸吮”读出了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对水的极度渴望。
生:我想做“吸吮”的动作。皮肤似乎张开了好多小嘴巴。
师:那是怎样的感觉?
生:因为水滑过而得到的满足感,很爽,很痛快。
生:因为水的滋润而感到舒服、凉爽、幸福。
师:这是一种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又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读改写诗,配乐)
教师在学生多层次的朗读感悟之后,再次以诗的形式再次回味了“勺水冲凉”这一情境,印象深刻。
三、深入体会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而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更应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当我读完《牧童》这首诗后,就深深地被牧童那无忧无虑、远离喧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吸引,在放完牛回家的路上,脚下是一片草场,口中有一声没一声地吹着笛子,颇为惬意;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以天为盖,地为铺,随意地窝在明月照耀的草地上。这让人想起了童年在乡村的岁月。如此美好的画面要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呢?让他们也去放放牛,吹吹笛子,躺躺草坪,顯然不可能。思索再三,创设情境是最好的办法。课上,在学生们熟读古诗,看图初步感受诗意之后,我问学生为何是“草铺横野六七里”而不是“草铺长横六七里”?为何是“笛弄晚风三四声”而不是“笛吹晚风三四声”呢?生回答说:“如果是长的话,感觉草有些高,是立着的,会扎人,有些不舒服。”生又答:“如果是吹的话,感觉像是在练习一样。”学生能感受到一些不同之处,但还理解得不够透彻。这时,我播放了晚风吹拂着草场的画面,和着时断时续的笛声,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我透过他们的目光,我知道这就是他们心中的那片草。这之后生回答:“用上‘铺’,让我觉得草很柔软,我想躺上去,想在上面打滚儿!”生又答:“‘弄’让我们的眼镜浮现出了牧童一会儿吹笛了,一会儿又玩笛子,一会儿又把眼镜挨着笛子口瞧一瞧,很自由、快乐、顽皮!”
学完诗后,生改写了这首古诗,从中亦可以看出他们已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
老师是学生领路人,领着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情境的创设,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实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动力激发,思维导向,调节促进作用。在提倡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设美妙的教学情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营造出美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