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陈致元先生的前一天,我有点担心。因为听说他是一个内敛、不爱讲话的年轻画家。出乎意料的是,当他谈起绘本,谈起他的童年,他有那么多的感受和回忆要和我们分享。可以感受得到,致元先生喜欢大自然,亲情和家庭给了他一个快乐的童年。他认为图画是能说话的,像语言一样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Part 1 图画书的问与答
1.在图画书中,文字和图都要拥有自身独特的美感
我知道您喜欢画画,是什么原因让您把这些画变成了一本本的图画书呢?
陈致元:写文字和画画都是我所喜欢的,但绘画不能完全表达我想表达的事情,而文字又无法形象体现,两者的结合才是完美的。这样就促使我完成了一本本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文字特别简练,您在给图配文字的时候,觉得什么是最困难的?
陈致元:文字和图画的搭配,有时候像夫妻,有时候又像伙伴。怎样能搭配得恰当、融洽,又不会过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故事,文字说一次,图画又再说一次,那读者会感觉是一种重复。例如文字是“有一个杯子”,配的图画的就是“桌子上面有一个杯子”,这样表达的意思就是一样的。我觉得一个巧妙的处理方法是:画面是“桌上有一个杯子”,但文字是“这杯茶是热的”。文字和图都要做到拥有自身的独特的美感,这才是两种艺术的共存之道。
2.把教育理念放进图画书是门专业课
很多人认为图画书要传递一个教育理念,您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考虑这个问题吗?
陈致元: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很必要的。但是怎么能把教育的理念放进去,就是需要创作者做好功课了。一般的创作者,可能只会把个人的涵养放进去,这种涵养包括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以及创作者喜欢关注的事情,但这些并不见得是所说的教育。所以,如果创作者没有具备专业的教育背景,想把教育理念放进图画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3.没有压力是读绘本的魅力所在
很多成人也喜欢看图画书,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陈致元:这就是我觉得图画书奇妙和感人的地方。很多成人喜欢绘本,甚至不是买给孩子,而是买给自己。原因就像我曾说过的一样,因为图画书已经被榨成一杯纯粹的果汁了,读者可以轻易地吸收。每个人都曾经是小孩,或许现在内心也还是一个孩子。那么,当他看到一本图画书时,会觉得很亲切、舒坦,没有压力。我觉得没有压力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所以,如果创作者都能做到让图画书变成苹果汁,那孩子能很轻易地理解你想说什么,成人也能非常享受。
4.原创图画书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与国外的图画书相比,您觉得中国原创图画书有什么不同?
陈致元:国外图画书有的很经典,有的历史很悠久,但我们没有必要将国内原创的图画书和国外的去比。国外的图画书虽然经典,可有时候不见得能被我们的读者完全感受到。因为文化不同、人种不同、语言也不同,事实上有些东西还会让人有疏离感。比如国外的家庭观念就和国内不太一样,我们是以多辈人的大家庭为重的,可这份情感在国外很难找到。我们生活在中国,会体会到国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空气怎么样,温度怎么样,就会具体了解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而这些衣服在国外买并不见得合适。读国外的小说,你也会感受到那种意境,但是不会很贴切,因为它毕竟是发生在国外的一个事情;可当你看到自己的本土小说时,会很感动,因为它真的太贴近你的生活了。图画书也一样,必须跟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一致才让人有更多共鸣。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自己本土的绘本才最适合自己国家的孩子。
Part 2 我眼里的图画书
● 爱读图画书的人都有一颗童心
喜欢图画书的人都像小孩,即使你的身体在成长,但心还是小孩子的。当你的心是孩子的时候,你的样子就会像孩子,也会充满好奇心,也特别会笑。我发现我遇到过的很多爱童书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
● 绘本是亲子互动的桥梁
每一个作者都有他关注的焦点,像我比较关注的就是家庭、亲情。所以如果你看我的书,不管是动物当主角,还是人是主角,都能看到家庭的亲切。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很爱我的妈妈。小时候睡觉前,她会念一些书给我听,让我觉得书是亲子沟通最好的桥梁。因为当妈妈念书的时候,也在无形中告诉了我很多事情,让我感觉很安全。念完书之后,我们还会讨论一些事,在讨论中,我自然又学习到了一些新的东西。那是没有压力的学习,是一种分享,或者说是一种影响。妈妈就是借一个故事再聊另一些事情,我也会很自然、很放松地跟她说,我跟谁怎样怎样,我是怎么想的等等,这就是最好的沟通。至今我都觉得那是最好的回忆,那时候我就一直想长大后当图画书的作者。
当妈妈一页一页翻书的时候,会让孩子有很亲切、很温暖、很安全的感觉。因为那不是机器在翻书,也不是面对只能单向交流的电视。
● 希望我的书可以在读者心里发酵
我希望自己的书可以在读者的心里发酵,那种感觉就像是我有时候看一本小说、一部电影,已经看完了整整一个礼拜,还是会常常想到里面的一些片段,那些片段在我心里头发酵,甚至过了一个月还会记得。有些电影看的时候觉得好笑,可是看过之后就再也不会想到它,而且也不想再看第2次。可那些让人发酵的故事却可以隐在心里一直不散。我希望我的书就是这样的。
Part 3 分享创作
“创作这本书时,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母爱。”——《想念》
我的母亲过世了,我很怀念她,这本书也是献给她的。这是我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写一本童书,怎样才算作一本绘本。有一次,我的姐姐打电话给我,她在电话当中有点难过,说妈妈已经过世很久了,她依然充满怀念。她一边说一边啜泣。我听着她的话,突然觉得自己好像领悟到了某些事情。我跟她说其实妈妈没有过世,如果你闭上眼睛回想她,她就在那里。听完我的话,姐姐也感觉很安慰。挂了电话之后,我脑袋里就出现了《想念》的画面,一页一页,没有文字,有点像电影的定格画面,还配有一点淡淡的音乐。我赶紧把一个一个的定格画面都画了出来,最后就变成了这本《想念》。
我也是从《想念》开始,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绘本,绘本的定义是什么,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创作绘本的能力,是母亲教我的。当然,不是她真的在教我,只是我在做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母爱。
“感谢这本书,因为它可以带我去旅行”——《小鱼散步》
这本书是2001年出版的,已经出版10年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小鱼那样的穿着,而且环境背景也不一样了,但依然有不少孩子喜欢,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原因是书里有玩的元素,孩子的心是没有多大改变的。书里的小鱼是一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姑娘,她喜欢走一走,喜欢发现事情,喜欢幻想……这些特点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我一直认为全世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样的。德国柏林市政府曾邀请我去朗读这本书,我朗读完了之后孩子们都很开心。我接着问他们这样玩过吗?玩过书里小鱼玩过的这些游戏吗?他们说:“有啊,玩过啊!”就算语言不通,文化不一样,国籍不一样,但是小孩就是小孩,他们好奇、天真。我在德国朗读时,德国的小孩子喜欢;在瑞士朗读时,瑞士的小孩喜欢;在日本,日本的小孩还喜欢。而且我觉得最好玩的是,他们常常说小鱼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说中文的小女孩。这当然是一个限制,因为其他国家的孩子并不长得这样,可是他们看了这本书后就开始问我很多问题。比如你们的城市什么样子?气候怎么样?对,如果喜欢小鱼,想多了解小鱼,他们就想要多知道些中国的文化。这就是一种好奇,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我很感谢我的书,因为它可以带我去旅行,让我认识更多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孩子。
陈致元
台湾著名绘本创作者,他的作品有《熊爸爸去另一个城市工作》《阿迪和朱莉》《没毛鸡》《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米米系列图画书》《小鱼散步》《Guji Guji》《想念》。 多年来,他将成长经验转化为一幅幅真挚的画面。这些作品曾获美国国家教师协会年度最佳童书奖、美国《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童书、日本图书馆协会年度选书、台湾金鼎奖最佳插画奖等多项殊荣。
Part 1 图画书的问与答
1.在图画书中,文字和图都要拥有自身独特的美感
我知道您喜欢画画,是什么原因让您把这些画变成了一本本的图画书呢?
陈致元:写文字和画画都是我所喜欢的,但绘画不能完全表达我想表达的事情,而文字又无法形象体现,两者的结合才是完美的。这样就促使我完成了一本本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文字特别简练,您在给图配文字的时候,觉得什么是最困难的?
陈致元:文字和图画的搭配,有时候像夫妻,有时候又像伙伴。怎样能搭配得恰当、融洽,又不会过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故事,文字说一次,图画又再说一次,那读者会感觉是一种重复。例如文字是“有一个杯子”,配的图画的就是“桌子上面有一个杯子”,这样表达的意思就是一样的。我觉得一个巧妙的处理方法是:画面是“桌上有一个杯子”,但文字是“这杯茶是热的”。文字和图都要做到拥有自身的独特的美感,这才是两种艺术的共存之道。
2.把教育理念放进图画书是门专业课
很多人认为图画书要传递一个教育理念,您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考虑这个问题吗?
陈致元: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很必要的。但是怎么能把教育的理念放进去,就是需要创作者做好功课了。一般的创作者,可能只会把个人的涵养放进去,这种涵养包括家庭背景、成长过程以及创作者喜欢关注的事情,但这些并不见得是所说的教育。所以,如果创作者没有具备专业的教育背景,想把教育理念放进图画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3.没有压力是读绘本的魅力所在
很多成人也喜欢看图画书,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陈致元:这就是我觉得图画书奇妙和感人的地方。很多成人喜欢绘本,甚至不是买给孩子,而是买给自己。原因就像我曾说过的一样,因为图画书已经被榨成一杯纯粹的果汁了,读者可以轻易地吸收。每个人都曾经是小孩,或许现在内心也还是一个孩子。那么,当他看到一本图画书时,会觉得很亲切、舒坦,没有压力。我觉得没有压力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所以,如果创作者都能做到让图画书变成苹果汁,那孩子能很轻易地理解你想说什么,成人也能非常享受。
4.原创图画书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与国外的图画书相比,您觉得中国原创图画书有什么不同?
陈致元:国外图画书有的很经典,有的历史很悠久,但我们没有必要将国内原创的图画书和国外的去比。国外的图画书虽然经典,可有时候不见得能被我们的读者完全感受到。因为文化不同、人种不同、语言也不同,事实上有些东西还会让人有疏离感。比如国外的家庭观念就和国内不太一样,我们是以多辈人的大家庭为重的,可这份情感在国外很难找到。我们生活在中国,会体会到国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空气怎么样,温度怎么样,就会具体了解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而这些衣服在国外买并不见得合适。读国外的小说,你也会感受到那种意境,但是不会很贴切,因为它毕竟是发生在国外的一个事情;可当你看到自己的本土小说时,会很感动,因为它真的太贴近你的生活了。图画书也一样,必须跟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一致才让人有更多共鸣。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自己本土的绘本才最适合自己国家的孩子。
Part 2 我眼里的图画书
● 爱读图画书的人都有一颗童心
喜欢图画书的人都像小孩,即使你的身体在成长,但心还是小孩子的。当你的心是孩子的时候,你的样子就会像孩子,也会充满好奇心,也特别会笑。我发现我遇到过的很多爱童书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
● 绘本是亲子互动的桥梁
每一个作者都有他关注的焦点,像我比较关注的就是家庭、亲情。所以如果你看我的书,不管是动物当主角,还是人是主角,都能看到家庭的亲切。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很爱我的妈妈。小时候睡觉前,她会念一些书给我听,让我觉得书是亲子沟通最好的桥梁。因为当妈妈念书的时候,也在无形中告诉了我很多事情,让我感觉很安全。念完书之后,我们还会讨论一些事,在讨论中,我自然又学习到了一些新的东西。那是没有压力的学习,是一种分享,或者说是一种影响。妈妈就是借一个故事再聊另一些事情,我也会很自然、很放松地跟她说,我跟谁怎样怎样,我是怎么想的等等,这就是最好的沟通。至今我都觉得那是最好的回忆,那时候我就一直想长大后当图画书的作者。
当妈妈一页一页翻书的时候,会让孩子有很亲切、很温暖、很安全的感觉。因为那不是机器在翻书,也不是面对只能单向交流的电视。
● 希望我的书可以在读者心里发酵
我希望自己的书可以在读者的心里发酵,那种感觉就像是我有时候看一本小说、一部电影,已经看完了整整一个礼拜,还是会常常想到里面的一些片段,那些片段在我心里头发酵,甚至过了一个月还会记得。有些电影看的时候觉得好笑,可是看过之后就再也不会想到它,而且也不想再看第2次。可那些让人发酵的故事却可以隐在心里一直不散。我希望我的书就是这样的。
Part 3 分享创作
“创作这本书时,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母爱。”——《想念》
我的母亲过世了,我很怀念她,这本书也是献给她的。这是我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写一本童书,怎样才算作一本绘本。有一次,我的姐姐打电话给我,她在电话当中有点难过,说妈妈已经过世很久了,她依然充满怀念。她一边说一边啜泣。我听着她的话,突然觉得自己好像领悟到了某些事情。我跟她说其实妈妈没有过世,如果你闭上眼睛回想她,她就在那里。听完我的话,姐姐也感觉很安慰。挂了电话之后,我脑袋里就出现了《想念》的画面,一页一页,没有文字,有点像电影的定格画面,还配有一点淡淡的音乐。我赶紧把一个一个的定格画面都画了出来,最后就变成了这本《想念》。
我也是从《想念》开始,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绘本,绘本的定义是什么,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创作绘本的能力,是母亲教我的。当然,不是她真的在教我,只是我在做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母爱。
“感谢这本书,因为它可以带我去旅行”——《小鱼散步》
这本书是2001年出版的,已经出版10年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小鱼那样的穿着,而且环境背景也不一样了,但依然有不少孩子喜欢,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原因是书里有玩的元素,孩子的心是没有多大改变的。书里的小鱼是一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姑娘,她喜欢走一走,喜欢发现事情,喜欢幻想……这些特点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我一直认为全世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样的。德国柏林市政府曾邀请我去朗读这本书,我朗读完了之后孩子们都很开心。我接着问他们这样玩过吗?玩过书里小鱼玩过的这些游戏吗?他们说:“有啊,玩过啊!”就算语言不通,文化不一样,国籍不一样,但是小孩就是小孩,他们好奇、天真。我在德国朗读时,德国的小孩子喜欢;在瑞士朗读时,瑞士的小孩喜欢;在日本,日本的小孩还喜欢。而且我觉得最好玩的是,他们常常说小鱼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说中文的小女孩。这当然是一个限制,因为其他国家的孩子并不长得这样,可是他们看了这本书后就开始问我很多问题。比如你们的城市什么样子?气候怎么样?对,如果喜欢小鱼,想多了解小鱼,他们就想要多知道些中国的文化。这就是一种好奇,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我很感谢我的书,因为它可以带我去旅行,让我认识更多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孩子。
陈致元
台湾著名绘本创作者,他的作品有《熊爸爸去另一个城市工作》《阿迪和朱莉》《没毛鸡》《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米米系列图画书》《小鱼散步》《Guji Guji》《想念》。 多年来,他将成长经验转化为一幅幅真挚的画面。这些作品曾获美国国家教师协会年度最佳童书奖、美国《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童书、日本图书馆协会年度选书、台湾金鼎奖最佳插画奖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