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本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建立起良好个性品质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以龙海市榜山镇本土文化为例,试论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当代价值,旨在创新小学德育教育,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本土文化,以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为荣,达到爱家乡,学传统,育新人。
  关键词:本土文化;传承;传统美德;德育育人
  
  本土文化是一方水土上的这一方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文化,是与这方人的生存、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文化。在小学阶段教育工作中,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利于实现育人目标。应积极利用本土文化教育资源,抓实、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让这些优良的本土文化传统美德更具有乡土气息,更深入人心。
  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本土文化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中小学德育与智育严重失衡。全社会都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已忽略了孩子的德育教育。往往是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突及网络深入到各家各户。当今的孩童正接受着多元文化的熏陶。国内的文化教育、国外的文化影响已在无声无息地影响这一代少年儿童。长此以往,难免使孩子们对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本土文化造成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有舍其根本之痛。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紧抓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有着迫在眉睫的必要。
  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地处龙海市榜山镇,有很多优良的本土文化传统美德,如榜山镇洋西村是“舍小家,顾大家”的“龙江精神”发祥地;榜山镇梧浦村省级文物保护“万松关”是我们先人保家卫国、爱国、爱家的历史见证;榜山镇长州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江东桥”,它展示了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先民的智慧和才能,至今尤为惊叹。双第农场的“李林纪念馆”展现李林勇于牺牲与救国救民的革命精神,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让德育与地方本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对学生德育教育活动开展取得的成绩
  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通过将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后。学生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本土文化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之花遍布校园。全校上下涌现出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可喜景象。校园中偶尔落下的垃圾,随时有人捡起。班级中“一对一”相互帮扶,情谊浓;开学初,各班发新书,大同学主动帮小同学;大扫除时,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干活,谁都不愿落后。在学校里自觉主动做每一件事,人人争当先进分子,孩子们以校为荣。他们还走出校园,为社区献爱心,小到帮父母亲做家务活、打扫楼道卫生,到需要帮助的爷爷、奶奶家打帮手或者和他们聊天,都是孩子们经常做的事情。在家里,村里,当个懂事、勤劳、乐于奉献的好孩子,便是孩子们引以为荣的追求。
  学校开展“最美学生”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学生。福建省首届“最美学生”的评选中,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的郑晶怡同学获此殊荣。成为新时代龙江学子的代表,彰显龙江学子的风采。
  学校还重新编排、演绎芗剧《龙江颂》,并经常组织孩子们走出校门,为村民们表演,加强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让“龙江精神”代代传承。由于孩子们出色的表演,芗剧《龙江颂》荣获“漳州市第二届艺术节艺术表演类”小学组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荣获戏剧三等奖。一直以来本土文化传统美德的德育育人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思想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展现出一派德育之花开遍校园的喜人景象。
  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何让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落地生根
  (一) 树立育人目标,将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融入德育工作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本着结合实际,准确定位办学理念,结合本土文化中传统美德资源优势,从学校辖区的乡土文化探究育人的因素。将本土文化所体现出的优良传统美德融入学校育人目标之中。营造和凝练乡土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开设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校本课程,通过新颖、活泼、富有本土气息的德育方法、手段,建立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网络。让本土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走进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和育人过程,以达到传承本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高尚情操,实现育人成人的德育功能。
  (二) 营造育人氛围,将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为了能够引领小学生主动传承优良传统美德,应尝试将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以唤醒学生对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意识,在校园里打造浓郁的乡土氛围。大到学校的墙体,小到班级的布置,学校处处充满的本土文化,校园处处都是育人环境。如为了让一代代榜山人记住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在校园内处处营造浓郁的“龙江精神”文化,特别是按古田会议的字体制作了“龙江精神,永放光芒”的大标语在校园围墙上。还在各个学校的教室、走廊上,因地制宜地进行本土文化宣传。为打造育人氛围,学校结合社团活动,开展举办了“传承本土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开展合唱、舞蹈、相声、小品、课本剧、快板等多种相关本土文化的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全校上下,营造出浓郁的本土文化学习氛围,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 落实育人途径,将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渗入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为了真正实现对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更应注重将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与课堂教学活动整合到一起。如为了实现学校传承本土文化的教学目标,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的各学科教学活动,都融入了本土文化。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所有任教老师,都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教学,学校还利用教研活动探讨本土文化教学的模式。各个学科也加入学校的本土教学目标上来,如美术课上,造型艺术课上榜山镇古桥“江东桥”的渗透,让学生在了解江东桥的历史意义时,也了解它的造型上的美观,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音乐课上,老师教学生唱的“爷爷心中的歌”让学生唱出龙江精神的大爱之美。数学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计算榜山公社舍己为人,主动承受千亩良田被淹没的损失,挽救龙海县万亩农田春耕春播,丢卒保车的伟大壮举。于课堂教学中,让本土文化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里。   (四) 抓实育人方法,将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融入实践活动之中
  为了更好地将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美德落地生根、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应经常性鼓励学生把学习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带入生活。如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开展相关系列活动。在家里,学校号召学生每天在家需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并将视频或图片发送到家长微信群。家长晒晒孩子们的劳动照,老师们一一给孩子们点赞,各班每周评选“最美劳动照”,鼓励学生当“最美劳动者”;在社区,组织“红领巾小分队进社区”,进行献爱心活动,关爱孤寡老人,参加助人活动。在班级,开展“一帮一”互助小组,让优秀的学生与待进生一起结对子,进行帮扶,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本土文化的育人工作中,还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的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洋西小学里的“龙江风格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弘扬“龙江风格”,学校经常开展人人争做最美“龙江”講解员,并不时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让最美讲解员,让龙江颂歌响彻校园。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梧浦小学地处“万松关”脚下,假期学校让学生走出书本,到万松关走一走,更好地了解历史,与历史对话。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辖区内龙海市双第农场“李林纪念馆”,到露凯研学培训基地,进行学英雄,致敬英雄研学之旅。因地制宜,因地育人,让传统美德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达到本土文化“润物化人”。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挥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对小学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学校所在乡镇本土的人、事、物等资源,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的传统美德,让本土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走进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和育人过程,以达到传承本土文化,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成人、成才的远大理想。学校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德育工作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姚晶晶.本土文化资源在德育中有重要作用[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5):128.
  [2]喻梅.弘扬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8,28(2):29-30.
  [3]吴里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创建学校德育精品[J].福建教育(f版),2011(3):33-34.
  [4]钟伏兰.浅谈德育的本土文化滋养——以锦溪中学的德育实践为例[J].新校园(理论版),2011(7):167,169.
  作者简介:
  方月美,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课改的改革下使得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高中教学中,历史是非常关键的学科,因为在历史教学中设计的都是具有年代感的知识点,大多也都是理论、年代和名称,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使得整个课堂非常压抑,只听见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的思续不知飞向了哪里。但是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就能够将这一状况加以改善,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跟紧教师的思路,对历史学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贯彻“三结合”教学模式,以社会、家庭、学校作为教学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获取和思考。教师也要深入地了解语文教材内容,从而以“三结合”教学模式为背景逐步地拓展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所以本文就以“三结合”教学模式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本位的思考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以本为源;“三结合”;兴趣  一
摘要:教学研究型高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大有裨益。笔者对所在学院开设的“材料分析技术”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和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结合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点进行授课进行了探索,以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高校;材料分析技术;教学改革  一、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科研规模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层次的提升,中国高校目前正处于
摘 要: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底子薄且参差不齐,分层走班教学是一条出路。本文首先阐明了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理据,并主要结合一所新办高中学校三年来的英语走班教学实践,探讨分层走班教学的得与失,并对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改革  一、 英语分层走班教学的理据  (一) 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
摘 要: 双语教育在西藏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双语语言在中学生“关键期”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最强。西藏藏族中学生的双语能力,影响其之后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发展机会。本文通过对日喀则上海实验中学三个年级100名藏族同学的双语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所获得数据,对提高西藏藏族中学生双语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西藏;中学生;双语能力;影响因素      一、 绪论  双语教学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
摘 要:高中教育是教育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量以及“三观”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向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班级中有学优生和学困生之分的结果。我们不仅要保持学优生学习成绩,还应该注重学困生的发展。培养那些潜在的学优生。  关键词:高中教育;学优生;学困生;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成绩也是良莠不齐的,有学优生的存在也就必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运用粉笔和黑板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由于这种教学受到课本内容的限制,就使课堂变得很单一无趣,再加上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往往造成学生在课上出现走神现象,深感物理的乏味。将多媒体新技术引入高中物理课堂,能够使高中物理教学焕发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应用策略  把多媒体引入物理课堂,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功能,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画面,让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农村在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家长、教师、学生、学校、社会也都越来越对英语重视。然而,农村的学生英语底子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施的缺乏、教学方法的落后等,导致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低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探讨。文章从创设愉悦氛围,增强学生学英语的情感和兴趣;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气氛等几个方面,具体从提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效课堂成了衡量初中化学课堂改革效果的标准之一。因此,高效课堂的落实意味着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化学教学渐入素质教育的佳境。然而,在实现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导学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导学案的介入,化学直接从灌输式教学过渡到了自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潜能,提高了教学效率,保障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导学案对于高效课堂的积极影响,本文探究了化学导学案应该如何
摘 要: 现实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往往比较单一,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掌握课程内容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整体观,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论述如何在区域认知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对区域的分析解读,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批判质疑,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敏锐度。    关键词: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