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清末民初的北京话中,一些副词用法颇具特色,本文通过对30万字早期北京话语料的检索,对12种特殊用法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清末民初;北京话;副词
清末民初的北京话在语法系统上与当代北京话有着很大差别,副词系统尤为明显。本文考察了民国京味小说家蔡友梅的十二部小说,在30万字语料中发掘出以下12种特殊用法。
一、很
在早期北京话文献中,程度副词“很”的使用范围比今天宽泛得多,除了修饰心理动词,还常常修饰一般动词,大多数用法今天已经不能使用,如:
旧日绿营当差,很有财主(《库缎眼》)/很受过父亲的好处(同上)/很抱怨玉姐儿(同上)/很预备了不少(同上)/很出了几个笑话(《忠孝全》)/很谈了会子(同上)/很劝了他几回(同上)/很夸丁家的外甥(《花甲姻缘》)/很发大财(《铁王三》)/狐朋狗友很交了几个(同上)/很有孩子(同上)/很透乱的慌(同上)/很弄了些造孽钱(《小蝎子》)/很要充官僚的样子(同上)/很贬富二先生的方子(《曹二更》)/很跟曹立权闹(同上)/很够过的(同上)/很动公愤(同上)/素来很为人(同上)/很骂曹立泉(同上)
二、满
当时北京人所说的“满”可以表示“完全”的意思,今天有类似的用法,如“满不在乎”、“满是那么回事”等,很多说法今天已经不存在,意思跟“全”、“都”接近,如:
(1)满刨净了,剩了不到十两银子。(《忠孝全》)
(2)那都是过去的话了,现在满使不上啦。(《花甲姻缘》)
三、许
(3)大概我许快得县知事啦。(《忠孝全》)
(4)他们家许有国会。(《花甲姻缘》)
句中的“许”可以用“很可能”替换,表示说话人认为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极大。
四、所
(5)起打一入学堂,他所学坏了。(《非慈论》)
(6)三哥你愿意是你的造化啊,过门所得给你养个大小子。(《铁王三》)
例句中的“所”跟今天的“就”比较类似,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
五、简直
现代汉语中,副词“简直”表示“接近完全”,有夸张的语气。早期北京话中“简直”还能表“完全”义、“根本”义:
(7)简直的不像,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花甲姻缘》)
(8)轿子简直的过不去。(《花甲姻缘》)
从上述例句不难发现,“简直”多数情况下需跟“的”连用修饰动词,这也是其特点之一。
六、一定
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中副词“一定”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必然无疑,用于对某种情况的推测,这在蔡氏作品中有一些用例:
(9)老头一定不活着了。(《小蝎子》)
二是表示意志坚决,多用于祈使句中表将来的情况,例如“我一定照办”,“你明天一定要来啊”,强调说话人的意志。蔡氏作品中一些用例虽然也跟意志态度有关,用法却不同,请看:
(10)老爷子在城里的时候儿,很劝过他,我也劝过他,他一定不听。(《曹二更》)
(11)岳魁再三的追问,张四一定不说,闹得岳魁犹犹豫豫的。(《忠孝全》)
上述例句都为陈述句,描述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句中“一定”更接近于“坚决”之类的情状副词,强调的是主语的态度或意愿,跟说话人无直接关系。
七、究竟
蔡氏作品中的副词“究竟”有一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毕竟”:
(12)虽然那们说,究竟透悬,这么办稳当一点。(《小蝎子》)
(13)究竟革命党中的任务,也没见过多少。(《董新心》)
八、居然
除了表示出乎意料外,当时还可以理解“贸然”义:
(14)毛豹那家伙手底下很有两下子,居然拿他那是很费事的事情。(《小蝎子》)
(15)不过营里送来案子,不能居然开释,慢慢的想主意就是了。(《赵三黑》)
九、已然
(16)已然进了一个学。(《库缎眼》)
(17)詹音己然告诉他们 ,让他们压声音啦 。(《小额》)
《库缎眼》中“已然”是时间副词,表示“已经”,这种用法在北京话尚未完全消失。
十、将
副词“将”的用法和“刚”接近,表示勉强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这种用法今天还有残留:
(18)我将回来,八哥也是将到的呀。(《忠孝全》)
(19)怨得将才大家乐呢,嗔着他逃了席啦。(《忠孝全》)
十一、无如
当时北京话中的“无如”表示出乎意料,下面两句中的“无如”跟“谁知”较为接近:
(20)(福八聊)外头小小的又有点帐目,人口又简单,就是遭一通儿白事,怎么凑合也不至于着急,无如福八聊是老不安分,好馋好花还不提,岳魁走了这二年,他又组织了一个姨奶奶。(《忠孝全》)
(21)要说这位姨奶奶,人还老实,无如何氏着着不下,整天暗给人家气受。。(《忠孝全》)
十二、竟
蔡氏作品中的副词“竟”出现频率很高,大部分是“光”、“只”的意思,多可以用现在的“净”代替:
(22)姑娘竟贪着书字啦。(《花甲姻缘》)
(23)王氏把家业抽光,竟仗着铁王三周济他。(《铁王三》)
到了老舍的作品中,这种用法就只用“净”,不再写成“竟”了,两者的关系有待研究,不排除通假或别字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J].语文研究,1994年(4),1995(1).
[2]李宇明、陈前瑞.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J].方言,2005(4).
[3]刘 云.北京话敬称代词“您”考源[J].北京社会科学,2009(3).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石毓智.被动标记“让”在当代汉语中的发展[J].《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 ,商务印书馆,2005.
[6]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关键词:清末民初;北京话;副词
清末民初的北京话在语法系统上与当代北京话有着很大差别,副词系统尤为明显。本文考察了民国京味小说家蔡友梅的十二部小说,在30万字语料中发掘出以下12种特殊用法。
一、很
在早期北京话文献中,程度副词“很”的使用范围比今天宽泛得多,除了修饰心理动词,还常常修饰一般动词,大多数用法今天已经不能使用,如:
旧日绿营当差,很有财主(《库缎眼》)/很受过父亲的好处(同上)/很抱怨玉姐儿(同上)/很预备了不少(同上)/很出了几个笑话(《忠孝全》)/很谈了会子(同上)/很劝了他几回(同上)/很夸丁家的外甥(《花甲姻缘》)/很发大财(《铁王三》)/狐朋狗友很交了几个(同上)/很有孩子(同上)/很透乱的慌(同上)/很弄了些造孽钱(《小蝎子》)/很要充官僚的样子(同上)/很贬富二先生的方子(《曹二更》)/很跟曹立权闹(同上)/很够过的(同上)/很动公愤(同上)/素来很为人(同上)/很骂曹立泉(同上)
二、满
当时北京人所说的“满”可以表示“完全”的意思,今天有类似的用法,如“满不在乎”、“满是那么回事”等,很多说法今天已经不存在,意思跟“全”、“都”接近,如:
(1)满刨净了,剩了不到十两银子。(《忠孝全》)
(2)那都是过去的话了,现在满使不上啦。(《花甲姻缘》)
三、许
(3)大概我许快得县知事啦。(《忠孝全》)
(4)他们家许有国会。(《花甲姻缘》)
句中的“许”可以用“很可能”替换,表示说话人认为某事发生的可能性极大。
四、所
(5)起打一入学堂,他所学坏了。(《非慈论》)
(6)三哥你愿意是你的造化啊,过门所得给你养个大小子。(《铁王三》)
例句中的“所”跟今天的“就”比较类似,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
五、简直
现代汉语中,副词“简直”表示“接近完全”,有夸张的语气。早期北京话中“简直”还能表“完全”义、“根本”义:
(7)简直的不像,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花甲姻缘》)
(8)轿子简直的过不去。(《花甲姻缘》)
从上述例句不难发现,“简直”多数情况下需跟“的”连用修饰动词,这也是其特点之一。
六、一定
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中副词“一定”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必然无疑,用于对某种情况的推测,这在蔡氏作品中有一些用例:
(9)老头一定不活着了。(《小蝎子》)
二是表示意志坚决,多用于祈使句中表将来的情况,例如“我一定照办”,“你明天一定要来啊”,强调说话人的意志。蔡氏作品中一些用例虽然也跟意志态度有关,用法却不同,请看:
(10)老爷子在城里的时候儿,很劝过他,我也劝过他,他一定不听。(《曹二更》)
(11)岳魁再三的追问,张四一定不说,闹得岳魁犹犹豫豫的。(《忠孝全》)
上述例句都为陈述句,描述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句中“一定”更接近于“坚决”之类的情状副词,强调的是主语的态度或意愿,跟说话人无直接关系。
七、究竟
蔡氏作品中的副词“究竟”有一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毕竟”:
(12)虽然那们说,究竟透悬,这么办稳当一点。(《小蝎子》)
(13)究竟革命党中的任务,也没见过多少。(《董新心》)
八、居然
除了表示出乎意料外,当时还可以理解“贸然”义:
(14)毛豹那家伙手底下很有两下子,居然拿他那是很费事的事情。(《小蝎子》)
(15)不过营里送来案子,不能居然开释,慢慢的想主意就是了。(《赵三黑》)
九、已然
(16)已然进了一个学。(《库缎眼》)
(17)詹音己然告诉他们 ,让他们压声音啦 。(《小额》)
《库缎眼》中“已然”是时间副词,表示“已经”,这种用法在北京话尚未完全消失。
十、将
副词“将”的用法和“刚”接近,表示勉强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这种用法今天还有残留:
(18)我将回来,八哥也是将到的呀。(《忠孝全》)
(19)怨得将才大家乐呢,嗔着他逃了席啦。(《忠孝全》)
十一、无如
当时北京话中的“无如”表示出乎意料,下面两句中的“无如”跟“谁知”较为接近:
(20)(福八聊)外头小小的又有点帐目,人口又简单,就是遭一通儿白事,怎么凑合也不至于着急,无如福八聊是老不安分,好馋好花还不提,岳魁走了这二年,他又组织了一个姨奶奶。(《忠孝全》)
(21)要说这位姨奶奶,人还老实,无如何氏着着不下,整天暗给人家气受。。(《忠孝全》)
十二、竟
蔡氏作品中的副词“竟”出现频率很高,大部分是“光”、“只”的意思,多可以用现在的“净”代替:
(22)姑娘竟贪着书字啦。(《花甲姻缘》)
(23)王氏把家业抽光,竟仗着铁王三周济他。(《铁王三》)
到了老舍的作品中,这种用法就只用“净”,不再写成“竟”了,两者的关系有待研究,不排除通假或别字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J].语文研究,1994年(4),1995(1).
[2]李宇明、陈前瑞.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J].方言,2005(4).
[3]刘 云.北京话敬称代词“您”考源[J].北京社会科学,2009(3).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石毓智.被动标记“让”在当代汉语中的发展[J].《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 ,商务印书馆,2005.
[6]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