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难点,很多老师精心备课,认真批改,及时点评,但是大部分的学生的文章总是不如人意,“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学生懈怠了,老师也感觉有点事与愿违,心力憔悴,写作成了一株得不得精心照顾的兰花草,感觉永无开花之日。那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有所收获,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写作教学如治大国急不得,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稳,形成一个系列。
第一,化整为零,一举多得。首先,利用语文早自习的前十分种,找一些优美的文段让他们仿写,正如学书法需要先临帖,学绘画需要先写生一样,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写作》一文中说道道:“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再说高考的考点中也有仿写这一块内容,平时就经常仿写,遇到类似题目,学生也不会慌,此为一得。因为要仿,我找到的是美剧《犯罪心理》中的名人名言;在“美景”方面找的是普宁的文章,他的《安东诺夫卡苹果》真的太优美了,堪称美文的典范;在“美情”方面,选在是泰戈尔的《飞鸟集》。其次利用课前五分钟,迅速地让三位写的最好的和两位安顺序轮流的同学展示他们作品,在公平在基础上有竞争。这样做不仅锻炼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此为二得。在长期的,与大师的对话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与思想的深邃,有些学生的仿写真的太出彩的,叹为观止,例如:泰戈尔说:“我独自走在穿越田地的小路上,夕阳像一个吝啬鬼,在藏起它最后的一点金子。学生就写:“远处的夕阳像一个慷慨的大侠,把大把大把的金子洒在了水面,在风中这些金子有节奏晃动着,闪瞎了我的眼。”泰戈尔说:“人与人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学生就写:“人世间最漫长的等待,不是白素贞的千年等一回,也不是是孙悟空的五百年期待,而是我等待开机的那一分钟。”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生长期和文哲们交流,又有身边的同学作榜样,见贤思齐,写作的水平自然会提高。最后,让学生把自己仿在最好的句子作为自己的QQ签名,及时更新,此为三得。这个方法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在仿写中,学生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的名家名作,这可当做议论文的素材,此为四得
第二,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文人骚客留给下大量诗歌,它的情理之美,是不言而喻的,而在鉴赏的基础上扩写古诗,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好方法。诗歌是高度浓缩的艺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实际上,你就是为他们开启了一个写作宝库,他们随便拣点,都可以成为富翁。我一方面要求学生周末时候写点与诗歌有关的随笔,可以翻译,可以鉴赏,还可以创新,字数400字左右。创作的时间放在周末,因为那时他们在家有大量独处的时间,还可以上网查资料,再不会写文章的学生也能写点东西。另一方面,古诗鉴赏对于一些文学功底较差在学生,写起来是有点困难,我也对他们网开一面,实在写不出来可以摘抄安意如的《陌上花开》或《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三,循规蹈矩,有的放矢。就像练武之人要成为高手必须扎稳马步一样,写作前你至少要明确各类文体的特性,议论文有怎样的论证方法,记叙文怎样谋篇布局才出彩,散文怎么体现它在“形散而神不散”.在这一块上,我一开始就是严格按照课本单元写作要求进行指导,议论文、散文、记叙文,分块教授,并选一部分优秀的很有文体特点在高考满分作文,进行实例说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什么样在文章是最好的。以记叙文为例,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该事发生的时间?该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角色是谁?发生的是什么事?该事发生的原因?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在叙述方法可以运用上“插叙,倒叙、补叙、穿插叙述”等,在结构上可以学《清兵卫与葫芦》中的“摇摆”手法,结尾可以学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一部分基础教学,老师要占主动,这些招式,要正规、有序地教给学生,明确告诉他们在写作时,不要随意乱写,让他们带着镣铐跳舞。循规蹈矩、有的放矢,明确文体特征,就是让学生来一场正规是学院派学习,在这过程中,这株写作之花,总有些枝桠斜逸而出,当园丁的就要对它修修剪剪,让它更有范儿。
第四,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最锋利在武器就是老师自己投入写作,学高为师,老师走下评委席,和学生一起创作,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就是这样一个先例,让评委老师来参加比赛,不是更亲民,更让人期待吗?记得刚宣布周末回家写一篇记叙文,字数六百百字以上,学生马上起哄,不乐意,我接着说了句,老师也写,字数一千字以上,学生就无话可说。看着满满当当得两千字,学生折服了.这也是心理学上讲的羊群效应。它是指羊群中有一只领头羊,当领头羊朝一个方向运动时,羊群就朝这个方向运动;当领头羊停下来时,羊群也就停了下来,这只领头羊成了羊群的示范。这方法很很实在,也很有效,
写作教学难,是众所周知的,但它没有难于上青天,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再难的事情也能解决,正如童老师所讲的,“写作得的高分并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它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让我们耐心待写作之花处处开放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
[2]来自百度词条
[3]《莫言获奖感言》
[4]童彩霞.《写作教学之文体意识》
第一,化整为零,一举多得。首先,利用语文早自习的前十分种,找一些优美的文段让他们仿写,正如学书法需要先临帖,学绘画需要先写生一样,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写作》一文中说道道:“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再说高考的考点中也有仿写这一块内容,平时就经常仿写,遇到类似题目,学生也不会慌,此为一得。因为要仿,我找到的是美剧《犯罪心理》中的名人名言;在“美景”方面找的是普宁的文章,他的《安东诺夫卡苹果》真的太优美了,堪称美文的典范;在“美情”方面,选在是泰戈尔的《飞鸟集》。其次利用课前五分钟,迅速地让三位写的最好的和两位安顺序轮流的同学展示他们作品,在公平在基础上有竞争。这样做不仅锻炼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此为二得。在长期的,与大师的对话中,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与思想的深邃,有些学生的仿写真的太出彩的,叹为观止,例如:泰戈尔说:“我独自走在穿越田地的小路上,夕阳像一个吝啬鬼,在藏起它最后的一点金子。学生就写:“远处的夕阳像一个慷慨的大侠,把大把大把的金子洒在了水面,在风中这些金子有节奏晃动着,闪瞎了我的眼。”泰戈尔说:“人与人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学生就写:“人世间最漫长的等待,不是白素贞的千年等一回,也不是是孙悟空的五百年期待,而是我等待开机的那一分钟。”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生长期和文哲们交流,又有身边的同学作榜样,见贤思齐,写作的水平自然会提高。最后,让学生把自己仿在最好的句子作为自己的QQ签名,及时更新,此为三得。这个方法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在仿写中,学生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的名家名作,这可当做议论文的素材,此为四得
第二,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文人骚客留给下大量诗歌,它的情理之美,是不言而喻的,而在鉴赏的基础上扩写古诗,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好方法。诗歌是高度浓缩的艺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实际上,你就是为他们开启了一个写作宝库,他们随便拣点,都可以成为富翁。我一方面要求学生周末时候写点与诗歌有关的随笔,可以翻译,可以鉴赏,还可以创新,字数400字左右。创作的时间放在周末,因为那时他们在家有大量独处的时间,还可以上网查资料,再不会写文章的学生也能写点东西。另一方面,古诗鉴赏对于一些文学功底较差在学生,写起来是有点困难,我也对他们网开一面,实在写不出来可以摘抄安意如的《陌上花开》或《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三,循规蹈矩,有的放矢。就像练武之人要成为高手必须扎稳马步一样,写作前你至少要明确各类文体的特性,议论文有怎样的论证方法,记叙文怎样谋篇布局才出彩,散文怎么体现它在“形散而神不散”.在这一块上,我一开始就是严格按照课本单元写作要求进行指导,议论文、散文、记叙文,分块教授,并选一部分优秀的很有文体特点在高考满分作文,进行实例说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什么样在文章是最好的。以记叙文为例,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该事发生的时间?该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角色是谁?发生的是什么事?该事发生的原因?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在叙述方法可以运用上“插叙,倒叙、补叙、穿插叙述”等,在结构上可以学《清兵卫与葫芦》中的“摇摆”手法,结尾可以学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一部分基础教学,老师要占主动,这些招式,要正规、有序地教给学生,明确告诉他们在写作时,不要随意乱写,让他们带着镣铐跳舞。循规蹈矩、有的放矢,明确文体特征,就是让学生来一场正规是学院派学习,在这过程中,这株写作之花,总有些枝桠斜逸而出,当园丁的就要对它修修剪剪,让它更有范儿。
第四,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最锋利在武器就是老师自己投入写作,学高为师,老师走下评委席,和学生一起创作,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就是这样一个先例,让评委老师来参加比赛,不是更亲民,更让人期待吗?记得刚宣布周末回家写一篇记叙文,字数六百百字以上,学生马上起哄,不乐意,我接着说了句,老师也写,字数一千字以上,学生就无话可说。看着满满当当得两千字,学生折服了.这也是心理学上讲的羊群效应。它是指羊群中有一只领头羊,当领头羊朝一个方向运动时,羊群就朝这个方向运动;当领头羊停下来时,羊群也就停了下来,这只领头羊成了羊群的示范。这方法很很实在,也很有效,
写作教学难,是众所周知的,但它没有难于上青天,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再难的事情也能解决,正如童老师所讲的,“写作得的高分并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它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让我们耐心待写作之花处处开放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
[2]来自百度词条
[3]《莫言获奖感言》
[4]童彩霞.《写作教学之文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