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原先是计算机领域提出的一种理论,之后又被应用到基础教育领域。“深度学习”具体到数学学科,是指一种具有较高学习深度的数学学习,体现在学习内涵与本质上的“深”和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深”。“深度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教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学的深度。
【关键词】深度教学 解读教材 深入学生世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应提升,有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追求,这就是所谓的“深度”,如深度阅读、深度学习、深度思考等,这些都彰显了人类的进步。“深度学习”原先是计算机领域提出的一种理论,之后又被应用到基础教育领域,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具体到数学学科,是指一种具有较高学习深度的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达到较深的程度,具体体现在学习内涵与本质上的“深”和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深”。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仅有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获得了数学思想上的升华。“深度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深度决定了学生的深度。笔者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致力于“深度教学”研究,围绕“小学数学教学深往何处?如何深入?”等相关问题展开探究,摸索出一些操作策略,现以《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实施“深度教学”,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一、深度解读教材,拓展教学目标深度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具有高远的眼光,既要立足当下,还要放眼未来,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深远,既要培养四基,又要注重关键能力;既要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深度教学”是应对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最佳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其深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以及学生学习的深度。开展深度教学,首先要拓展教学目标深度。教师深度解读教材,发掘教学深度,拓宽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若无教材的支撑,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读教材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程度的理解。但是,我们要知道,数学教材的编者都是一些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在设计时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用意,我们要精心研磨,深入领悟他们的意图,把握好深度教学的切入点,同时加以批判地吸收,甚至大胆深化改革创新,以使得教学目标适切而有深度。如《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教材按照情境、算式、发现、验证、概括的层次进行设计,“发现”环节的“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是一个算理推导的过程,旨在解决“为什么相等的问题”,此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需要开展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因此,笔者在设计该课教学目标时,除了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同时调整了其中一些目标的深度,如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推导;培养学生比较、推理、概括能力;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与变中不变的思想。
二、深入学生世界,拓展学习方法深度
深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學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深度教学要立足学生,尊重和依靠学生,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基于学生立场,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研究学生,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洞悉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学习。我们还要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方法深度,避免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单一,如蜻蜓点水、停留于一知半解的浅表性学习。
深度学习需要深度的方法,深度学习方法以建构主义与生本教育为理论基础,超越了传统的机械接受学习,走向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有意义的自主建构。常用的深度学习方法有探究学习、项目学习、协同学习等。探究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张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项目学习基于某个项目化的研究,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体现了学习的深度性;协同学习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助互学,同伴的碰撞交流促进了学习的深刻性;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教教材,而是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后,提出“加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运算律”的问题,请学生讨论“准备怎么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在协同学习中观察、猜想、讨论、验证、概括,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了乘法分配律。
三、深刻教学过程,拓深学生思维深度
思维是数学的精髓,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那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绝非深度学习,深度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深度思维是对其所以然的解释,以及对数学思想的感悟,深度教学指向思维深度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学生的深度参与,即学生不仅有身体的活动,更要有大脑的思考,是劳力与劳心的结合,而且思维水平一般都是从单点结构向多点结构甚至抽象结构发展的。
深度思维的学习以深刻的教学过程为支撑,要拓深学生的思维深度,要求教师要善于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最近发展区涉足思维深水区,从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深度教学过程来源于教师的层次性活动设计,以及通过高思维含量的连续性追问,使学习过程呈梯度上升趋势,促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向纵深推进。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笔者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在复习引入环节,笔者故意设置问题:“加法和乘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运算律呢?”旨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在“解决问题”环节,笔者将“算理推导”作为深度教学的“触点”,通过“等式两边为什么相等”“等号左边是什么意思”“还要举例吗”“为什么”等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从实际意义、几何意义等方面去理解,使学生思维的触角不断延伸,从而深刻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算理。
四、深化自我思悟,拓张学习结果深度
“数学如同浩瀚的海洋,其深似海。”我们不能认为完成了某节课的学习内容,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一定的理想深度,深度教学就已经结束。其实,深度学习没有终点,永远没有尽头,从一个深度迈向另一个深度。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境界,更是一种学习姿态。深度学习者要学会自我思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结果,领悟数学思想。深度教学不仅要考虑过程的深度,更要关注结果的深度,深度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的建构,还要有能力的储备、方法经验的积累、思想境界的提升。
笔者在每一堂课的教学结束前,总会组织学生回顾反思,归纳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举一反三,给学生提出新的挑战,让深度学习得以延续。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中,在学生猜想、验证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概括模型,渗透模型思想;在归纳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之后,笔者提出:“以前用到过乘法分配律吗?在哪儿用到过?”引导学生回顾反思以前的学习,促进知识的类比迁移;在巩固练习后,笔者还设计了拓展提高环节,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对于减法的分配律”,并让学生自己进行推导、说明。最后,笔者还让学生反思总结,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设计推动了学生思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
“深度的学”有赖于“深度的教”,为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让我们深度解读教材,拓展教学目标深度;深入学生世界,拓展学习方法深度;深刻教学过程,拓深学生思维深度;深化自我思悟,拓张学习结果深度。
【参考文献】
[1]方家社.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J]. 小学数学教育,2017 (z3).
[2]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 [J]. 课程·教材·教法,2016 (11).
【关键词】深度教学 解读教材 深入学生世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应提升,有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追求,这就是所谓的“深度”,如深度阅读、深度学习、深度思考等,这些都彰显了人类的进步。“深度学习”原先是计算机领域提出的一种理论,之后又被应用到基础教育领域,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具体到数学学科,是指一种具有较高学习深度的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达到较深的程度,具体体现在学习内涵与本质上的“深”和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深”。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仅有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获得了数学思想上的升华。“深度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深度决定了学生的深度。笔者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致力于“深度教学”研究,围绕“小学数学教学深往何处?如何深入?”等相关问题展开探究,摸索出一些操作策略,现以《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实施“深度教学”,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一、深度解读教材,拓展教学目标深度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具有高远的眼光,既要立足当下,还要放眼未来,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深远,既要培养四基,又要注重关键能力;既要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深度教学”是应对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最佳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其深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以及学生学习的深度。开展深度教学,首先要拓展教学目标深度。教师深度解读教材,发掘教学深度,拓宽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若无教材的支撑,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读教材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程度的理解。但是,我们要知道,数学教材的编者都是一些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在设计时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用意,我们要精心研磨,深入领悟他们的意图,把握好深度教学的切入点,同时加以批判地吸收,甚至大胆深化改革创新,以使得教学目标适切而有深度。如《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教材按照情境、算式、发现、验证、概括的层次进行设计,“发现”环节的“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是一个算理推导的过程,旨在解决“为什么相等的问题”,此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需要开展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因此,笔者在设计该课教学目标时,除了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同时调整了其中一些目标的深度,如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推导;培养学生比较、推理、概括能力;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与变中不变的思想。
二、深入学生世界,拓展学习方法深度
深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學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深度教学要立足学生,尊重和依靠学生,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基于学生立场,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研究学生,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洞悉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学习。我们还要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方法深度,避免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单一,如蜻蜓点水、停留于一知半解的浅表性学习。
深度学习需要深度的方法,深度学习方法以建构主义与生本教育为理论基础,超越了传统的机械接受学习,走向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有意义的自主建构。常用的深度学习方法有探究学习、项目学习、协同学习等。探究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张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项目学习基于某个项目化的研究,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体现了学习的深度性;协同学习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助互学,同伴的碰撞交流促进了学习的深刻性;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教教材,而是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后,提出“加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运算律”的问题,请学生讨论“准备怎么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在协同学习中观察、猜想、讨论、验证、概括,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了乘法分配律。
三、深刻教学过程,拓深学生思维深度
思维是数学的精髓,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那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绝非深度学习,深度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深度思维是对其所以然的解释,以及对数学思想的感悟,深度教学指向思维深度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学生的深度参与,即学生不仅有身体的活动,更要有大脑的思考,是劳力与劳心的结合,而且思维水平一般都是从单点结构向多点结构甚至抽象结构发展的。
深度思维的学习以深刻的教学过程为支撑,要拓深学生的思维深度,要求教师要善于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最近发展区涉足思维深水区,从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深度教学过程来源于教师的层次性活动设计,以及通过高思维含量的连续性追问,使学习过程呈梯度上升趋势,促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向纵深推进。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笔者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在复习引入环节,笔者故意设置问题:“加法和乘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运算律呢?”旨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在“解决问题”环节,笔者将“算理推导”作为深度教学的“触点”,通过“等式两边为什么相等”“等号左边是什么意思”“还要举例吗”“为什么”等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从实际意义、几何意义等方面去理解,使学生思维的触角不断延伸,从而深刻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算理。
四、深化自我思悟,拓张学习结果深度
“数学如同浩瀚的海洋,其深似海。”我们不能认为完成了某节课的学习内容,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一定的理想深度,深度教学就已经结束。其实,深度学习没有终点,永远没有尽头,从一个深度迈向另一个深度。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境界,更是一种学习姿态。深度学习者要学会自我思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结果,领悟数学思想。深度教学不仅要考虑过程的深度,更要关注结果的深度,深度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的建构,还要有能力的储备、方法经验的积累、思想境界的提升。
笔者在每一堂课的教学结束前,总会组织学生回顾反思,归纳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举一反三,给学生提出新的挑战,让深度学习得以延续。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中,在学生猜想、验证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概括模型,渗透模型思想;在归纳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之后,笔者提出:“以前用到过乘法分配律吗?在哪儿用到过?”引导学生回顾反思以前的学习,促进知识的类比迁移;在巩固练习后,笔者还设计了拓展提高环节,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对于减法的分配律”,并让学生自己进行推导、说明。最后,笔者还让学生反思总结,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这样的设计推动了学生思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
“深度的学”有赖于“深度的教”,为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让我们深度解读教材,拓展教学目标深度;深入学生世界,拓展学习方法深度;深刻教学过程,拓深学生思维深度;深化自我思悟,拓张学习结果深度。
【参考文献】
[1]方家社.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J]. 小学数学教育,2017 (z3).
[2]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 [J]. 课程·教材·教法,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