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能力缺乏,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着重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阐述就业指导教育的新方式,整合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平台等角度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就业能力;创业;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大学采用的就业指导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模式多为开展就业咨询,开展就业指导课等,由学校组织和院系组织就业指导相结合,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帮助。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是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帮助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职业素质、职业生涯设计、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从容选择理想职业。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经验为例,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目前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空泛、指导性不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多以政策、技巧、信息为主,多数就业指导课还停留在应试指导的理念层面上。第二是课程实施多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说教多,师生互动少,很少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和技能。另外,就业指导课注重共性化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主要讲授课本内容并主要由做学生工作的人员担任教学工作,无法使就业指导与专业结合起来进行,更不要说提供职业生涯设计等个性化指导。还有就是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很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就业率,而不是为了给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主要表现为:注重择业教育,忽视敬业教育;注重择业技巧,忽视职业素养;注重就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等。
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动各系专业教师参与就业工作
高校的就业指导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生涯辅导的方式方法,推动就业工作不断上新台阶,积极探索、丰富就业工作内容与形式,广泛动员,主动出击,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各系辅导员到企业进行走访,主动出击,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的联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到学院招聘。进一步加强与各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沟通,采取主动、积极的办法,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对毕业班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业务能力的培训。同时,着重发动专业教师关注、关心学生就业,充分利用自身在业界的影响和资源,帮助毕业生广开门路。这样,师生广泛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担负起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局面。
三、以实践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就业能力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求职技巧而与理想工作岗位擦肩而过,这与个别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差、准备不足等因素有关。虽然有些高校也开设了择业技巧、面试技巧、服装礼仪、就业材料的设计和撰写等方面的教育,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学效果不佳。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体验的互动方式,例如,开展企业实习见习;模拟现场招聘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体验活动;请用人单位“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技巧的素质教育,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就业技巧,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紧张、恐慌等心理状态,真实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顺利实现大学生的就业。
就业竞争的实质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求职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用人单位录用和不录用的结果,而且也体现了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凸显原因就是部分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低下,与社会期望值存在不少的差距。究其根源是现在的毕业生身处“象牙塔”,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不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方向,对当前社会就业难的形势认识不清,在校期间的学习缺乏目的和压力而导致不能很好地成才和顺利就业。所以,在这一阶段,要大力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努力培养职业素质,如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数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同时设立留学基金,每年拿出50-100万元,资助学习优异的学生到国外学习和实习,有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就业能力。
四、企业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以创业带就业
大学生创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所以,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毕业生在创业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了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大学生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学生的一个方向。
2009年6月,由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商会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联合举办的“以创业带就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2010年5月,百名企业家进校园之企业高级管理后备人才研修班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正式启动。100名经选拔后的2011届毕业生成为研修班的成员。百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与企业家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开辟了一个新路径。
举办企业高级管理后备人才研修班是让企业家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进行创业话题交流,开辟大学生与企业家交流和沟通的新途径。把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把课堂传授的间接知识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高,这也是充分体现了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百名企业家进校园之企业高级管理后备人才研修班是创设和搭建大学生与企业家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帮助学校进一步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能更好的把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更好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
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与低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一项重要指标,是一个学校生源质量、教学水平、教学培养、学习风气综合的反映,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独立学院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只有通过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通过全程化指导,做好信息化建设,开展创业教育,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显示出口关的质量,突出优势,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学生报考,这样学校才能有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07(9).
[2]潘晓军,吴东,孙忠权.创建强有力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1-8.
[3]李贵红.完善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能力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
【关键词】就业能力;创业;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大学采用的就业指导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模式多为开展就业咨询,开展就业指导课等,由学校组织和院系组织就业指导相结合,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帮助。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是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帮助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职业素质、职业生涯设计、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从容选择理想职业。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经验为例,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目前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空泛、指导性不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多以政策、技巧、信息为主,多数就业指导课还停留在应试指导的理念层面上。第二是课程实施多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说教多,师生互动少,很少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和技能。另外,就业指导课注重共性化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主要讲授课本内容并主要由做学生工作的人员担任教学工作,无法使就业指导与专业结合起来进行,更不要说提供职业生涯设计等个性化指导。还有就是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很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就业率,而不是为了给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主要表现为:注重择业教育,忽视敬业教育;注重择业技巧,忽视职业素养;注重就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等。
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动各系专业教师参与就业工作
高校的就业指导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生涯辅导的方式方法,推动就业工作不断上新台阶,积极探索、丰富就业工作内容与形式,广泛动员,主动出击,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各系辅导员到企业进行走访,主动出击,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的联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到学院招聘。进一步加强与各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沟通,采取主动、积极的办法,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对毕业班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业务能力的培训。同时,着重发动专业教师关注、关心学生就业,充分利用自身在业界的影响和资源,帮助毕业生广开门路。这样,师生广泛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担负起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局面。
三、以实践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就业能力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求职技巧而与理想工作岗位擦肩而过,这与个别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差、准备不足等因素有关。虽然有些高校也开设了择业技巧、面试技巧、服装礼仪、就业材料的设计和撰写等方面的教育,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学效果不佳。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体验的互动方式,例如,开展企业实习见习;模拟现场招聘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体验活动;请用人单位“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技巧的素质教育,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就业技巧,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紧张、恐慌等心理状态,真实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顺利实现大学生的就业。
就业竞争的实质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求职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用人单位录用和不录用的结果,而且也体现了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凸显原因就是部分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低下,与社会期望值存在不少的差距。究其根源是现在的毕业生身处“象牙塔”,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不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方向,对当前社会就业难的形势认识不清,在校期间的学习缺乏目的和压力而导致不能很好地成才和顺利就业。所以,在这一阶段,要大力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努力培养职业素质,如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数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同时设立留学基金,每年拿出50-100万元,资助学习优异的学生到国外学习和实习,有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就业能力。
四、企业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以创业带就业
大学生创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所以,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毕业生在创业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了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大学生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学生的一个方向。
2009年6月,由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商会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联合举办的“以创业带就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2010年5月,百名企业家进校园之企业高级管理后备人才研修班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正式启动。100名经选拔后的2011届毕业生成为研修班的成员。百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与企业家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开辟了一个新路径。
举办企业高级管理后备人才研修班是让企业家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进行创业话题交流,开辟大学生与企业家交流和沟通的新途径。把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把课堂传授的间接知识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高,这也是充分体现了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百名企业家进校园之企业高级管理后备人才研修班是创设和搭建大学生与企业家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帮助学校进一步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能更好的把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更好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
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与低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一项重要指标,是一个学校生源质量、教学水平、教学培养、学习风气综合的反映,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独立学院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只有通过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通过全程化指导,做好信息化建设,开展创业教育,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显示出口关的质量,突出优势,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学生报考,这样学校才能有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07(9).
[2]潘晓军,吴东,孙忠权.创建强有力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1-8.
[3]李贵红.完善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能力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