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一些由于家长太爱孩子而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家长要对孩子正确的关爱,不要因为家长的爱而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
【关键词】家长;爱;孩子;桎梏
1、引言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温饱已不再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于是众多家长就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在了孩子身上,什么事都为孩子做好,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规定孩子只能一门心思的读书,迫切想要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殊不知,其实很多家长这样做,实际上是与他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2、两个例子
(1)严格管理、望子成龙
这位同学的家庭条件不错,在同学们当中要说是很幸福的,在家里,从来都是要啥有啥,学习上的花费根本用不着去向家长请求,家长都已经给安排好了,这位同学小时候很聪明,学习也很好,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家长是一门心思地盼着儿子将来能成大才,能光宗耀祖,所以对孩子的管教上也很严格,从来不允许他有半点不好的行为和习惯。这位同学的家长采用这样一种管教孩子的方式是有来历的,这位同学的外祖母曾经是一位严厉的家长,她教育孩子的原则是一切从严,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严格管教子女的教育方式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位同学的妈妈就是一个非常要强,非常成功的女性,各方面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所以她相信她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她还采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她的孩子,而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的心理已与他们的父母截然不同,他们要求独立、要求被尊重,要求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存在,他们不再能接受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和方式,在严格的管教和规定中,这位同学先是缺乏一个孩子应有的安全感,而后心理上慢慢地开始不能承受压力,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终于出现心理问题被迫休学治疗。
(2)你只管学习,其他事情都由家长来做
这位同学家庭条件也很好,是家里的独子,同时也是他那个家族里这一代唯一的男孩,在中国这个社会里,不用说,家里所有人对他都是爱护有加,除了学习,所以的事情都为他做好,甚至很简单的去跑个腿办个小事也没让他干过。这位同学人品不错、成绩上也没有辜负家长的期望,比较优秀,参加院系活动很积极,文艺方面特别有才,很快成为全系学生的焦点,被选为系学生会团总支书记,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学,也是我作为老师的骄傲,但是一个学期下来,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由于平时在待人接物方面很少得到锻炼,一下子全系的担子压到他的身上,突然间他有点不知所措了,在处理学生事情上耗了太多的心思,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把学习落下了,在将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看着书本脑袋发懵,想到自己的一切美好将要化为乌有,他终于不能承受这个压力,开始失眠,精神状态极差,从一个很阳光的小伙,变得消极颓废。像一颗流星,很闪亮,也很短暂。
3、实例背后的深思
第一个同学,他的家庭条件是优越的,家长是爱他的,太爱他了,只想让他将来能成才,能出人头地,想着管教越严,孩子将来就越有本事,越能成大事,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家长很费劲,不但没有帮了孩子,还害了他,甚至害了他的一生。孩子在指责和压力中长大,他们会特别自卑,在生活和学习中会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1][2][3],这种信心和勇气才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一把利剑,家长一意孤行,目的是好的,结果却起了反作用。
孩子是成长的新一代,他们有他们成长的环境,有与环境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的方式,作为父母,首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父母管教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一定不要脱离孩子的时代去管教他们,否则,孩子将可能与周围的环境所不容,他会感到特别的孤独,继而再影响到他的性格,影响他的一生。
第二个同学,是个好苗子,他的父母只想让他能长成一个大的栋梁,过多的期望让这对父母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看似帮了孩子,其实是害了他,这样做是把孩子放进了温室,他没有机会去经历风雨,翅膀永远都是娇嫩的,一旦把他移出温室,放到社会,他什么都不会做,他会感到陌生,感到怯懦,很快就会被击倒。设想如果这个同学的家庭条件不是那么优越,他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经常能有机会帮父母去做一些事情,经常能有机会锻炼自己,他这朵花也不至于就这样凋零,是他的家长对他的爱害了他。
4、结束语
对待孩子要严格,但如果脱离孩子成长的环境,一味地严格要求,孩子不能接受,将有可能会出问题,要认识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千万不可一味追求孩子成才,太严格地要求孩子,超出他的承受能力,把他跟别的孩子孤立起来,那么所做的一切就都起反作用了。
要爱自己的孩子,给他应有的关怀,但千万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他们充分锻炼自我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
不要让对孩子的爱成为他成长的桎梏!
参考文献
[1]霍利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8(8).
[2]周小平.成人自卑,源于儿时的家庭教育[J].社区,2010,11.
[3]张宇东.自卑是被家长逼出来的[J].家庭教育,2010,9.
作者简介:
张同艳,女,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教师,助理讲师。
东伟,男,河南信阳人,大学本科,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教师,助理讲师。
【关键词】家长;爱;孩子;桎梏
1、引言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温饱已不再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于是众多家长就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在了孩子身上,什么事都为孩子做好,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规定孩子只能一门心思的读书,迫切想要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殊不知,其实很多家长这样做,实际上是与他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2、两个例子
(1)严格管理、望子成龙
这位同学的家庭条件不错,在同学们当中要说是很幸福的,在家里,从来都是要啥有啥,学习上的花费根本用不着去向家长请求,家长都已经给安排好了,这位同学小时候很聪明,学习也很好,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家长是一门心思地盼着儿子将来能成大才,能光宗耀祖,所以对孩子的管教上也很严格,从来不允许他有半点不好的行为和习惯。这位同学的家长采用这样一种管教孩子的方式是有来历的,这位同学的外祖母曾经是一位严厉的家长,她教育孩子的原则是一切从严,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严格管教子女的教育方式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位同学的妈妈就是一个非常要强,非常成功的女性,各方面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所以她相信她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她还采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她的孩子,而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的心理已与他们的父母截然不同,他们要求独立、要求被尊重,要求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存在,他们不再能接受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和方式,在严格的管教和规定中,这位同学先是缺乏一个孩子应有的安全感,而后心理上慢慢地开始不能承受压力,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终于出现心理问题被迫休学治疗。
(2)你只管学习,其他事情都由家长来做
这位同学家庭条件也很好,是家里的独子,同时也是他那个家族里这一代唯一的男孩,在中国这个社会里,不用说,家里所有人对他都是爱护有加,除了学习,所以的事情都为他做好,甚至很简单的去跑个腿办个小事也没让他干过。这位同学人品不错、成绩上也没有辜负家长的期望,比较优秀,参加院系活动很积极,文艺方面特别有才,很快成为全系学生的焦点,被选为系学生会团总支书记,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学,也是我作为老师的骄傲,但是一个学期下来,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由于平时在待人接物方面很少得到锻炼,一下子全系的担子压到他的身上,突然间他有点不知所措了,在处理学生事情上耗了太多的心思,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把学习落下了,在将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看着书本脑袋发懵,想到自己的一切美好将要化为乌有,他终于不能承受这个压力,开始失眠,精神状态极差,从一个很阳光的小伙,变得消极颓废。像一颗流星,很闪亮,也很短暂。
3、实例背后的深思
第一个同学,他的家庭条件是优越的,家长是爱他的,太爱他了,只想让他将来能成才,能出人头地,想着管教越严,孩子将来就越有本事,越能成大事,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家长很费劲,不但没有帮了孩子,还害了他,甚至害了他的一生。孩子在指责和压力中长大,他们会特别自卑,在生活和学习中会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1][2][3],这种信心和勇气才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一把利剑,家长一意孤行,目的是好的,结果却起了反作用。
孩子是成长的新一代,他们有他们成长的环境,有与环境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的方式,作为父母,首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父母管教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一定不要脱离孩子的时代去管教他们,否则,孩子将可能与周围的环境所不容,他会感到特别的孤独,继而再影响到他的性格,影响他的一生。
第二个同学,是个好苗子,他的父母只想让他能长成一个大的栋梁,过多的期望让这对父母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看似帮了孩子,其实是害了他,这样做是把孩子放进了温室,他没有机会去经历风雨,翅膀永远都是娇嫩的,一旦把他移出温室,放到社会,他什么都不会做,他会感到陌生,感到怯懦,很快就会被击倒。设想如果这个同学的家庭条件不是那么优越,他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经常能有机会帮父母去做一些事情,经常能有机会锻炼自己,他这朵花也不至于就这样凋零,是他的家长对他的爱害了他。
4、结束语
对待孩子要严格,但如果脱离孩子成长的环境,一味地严格要求,孩子不能接受,将有可能会出问题,要认识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千万不可一味追求孩子成才,太严格地要求孩子,超出他的承受能力,把他跟别的孩子孤立起来,那么所做的一切就都起反作用了。
要爱自己的孩子,给他应有的关怀,但千万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他们充分锻炼自我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
不要让对孩子的爱成为他成长的桎梏!
参考文献
[1]霍利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8(8).
[2]周小平.成人自卑,源于儿时的家庭教育[J].社区,2010,11.
[3]张宇东.自卑是被家长逼出来的[J].家庭教育,2010,9.
作者简介:
张同艳,女,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教师,助理讲师。
东伟,男,河南信阳人,大学本科,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教师,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