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肥城回族源远流长,早在宋元就有回回人迁入,明、清以后徙者渐多,人口渐盛,成为肥城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伊斯兰教传入肥城第一阶段是在宋代。第二阶段,是明清两代,这是伊斯兰教在肥城迅速发展的时期。肥城回族丁碑杨谱记载了迁入史迹。肥城回族的传入及以后的发展对于肥城回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创造了特有的伊斯兰文化。
【关键词】:泰安肥城;回族传入;回族特色
一、回族传入肥城的历史溯源
肥城回族源远流长,早在宋元就有回回人迁入,明、清以降徙者渐多,人口渐盛,成为肥城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
(一)宋代回族传入肥城
伊斯兰教传入肥城第一阶段是在宋代.肥城回族基本上分布于肥城南部的汶阳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人文因素,吸引着勤劳、善商的回族人来此居住。同时元末明初的时势给回族迁入提供了契机。那时,泰肥地区因战乱灾荒人口锐减,西北各地回民有的亦由“洪洞大槐树”移民迁居于此。
肥城回族丁碑杨谱记载了迁入史迹。济阳县《丁氏族谱》载有“黄家庄丁氏碑记”文,为黄家庄丁氏十三世孙丁寅所撰:“吾丁氏家世济阳,自高祖华宇公迁来泰安黄家庄。”碑文简述了丁氏五代之事。其源流为天方(阿拉伯)人开马鲁丁先抵南京,后到北京,其子丁士贤迁河北孟村,后人徙济阳大路庄,再后卜居肥城黄家庄,形成丁氏一族迁移的完整链条。肥城回族杨氏分布广,人口多,所居村几乎占到肥城回族的半数以上。马新宅、夏家庄杨氏一支有《杨氏族谱》为据。
《中国回族大词典》载:“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宋真宗封禅泰山。大食国舶主陁婆離执方物赴泰山,封为归德将军。”真宗至泰山后,“占城、大食诸蕃国使以方物迎献道左。大食蕃客李麻勿献玉圭,长尺二寸,自言五代祖得
自西天屈长者,云:‘谨守此,俟中国圣君行封禅礼,即驰贡之。’”[2]肥城南部有一条自西往东的官道,是北宋京都开封到泰山的捷径,穿越今肥城境内约五十华里。宋真宗封禅泰山,走的是这条官道。作为使者、舶主蕃客的大食人,经此路至泰山亦应是最为便捷和恰当的选择。
(二)明清两代回族传入肥城
明清是伊斯兰教在肥城迅速发展的时期。西域的回族人被蒙古征服后,被征调编为“探马赤军”战事结束后敕令他们“随地入社,与编民等。”[4]前营、大圈两村均毗邻肥城,自古彼此联姻,相互迁居。如岱岳区的前营与肥城黄家庄的王、白两姓,岱岳区的大圈与肥城大王庄、陈家埠之陈氏,皆源为一家。前营、大圈之历史也见证了肥城回族的历史。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得到发展,一是因为明王朝为了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时各种宗教、包括伊斯兰教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如敕建清真寺、御制“百字赞”以鼓励等等,使各种宗教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条件;二是由于定居泰安的穆斯林人数逐渐增多如杨姓回族是明朝定居泰安的,后来发展成为肥城回族的大姓。清时全国空前统一,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回族陆续南下,不仅定居于山水钟灵秀的鲁地,也散居于城外的城镇.因此清时肥城的伊斯兰教取得了比前代更大的发展。
(三)建国时期回族传入肥城
建国后是肥城回族最终形成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得到了解放,原从各地迁来的回民在回民干部的照顾下,在肥城的老城建立起了少数民族村。现在单纯住回民的村子是省家庄、前黄村、后黄村。泰安县西有回民五庄院.总共有五个庄分别为:支田庄、约庄、二十里埠、嘎、孙家庄。
这些都说明泰安肥城伊斯兰教传播有了较大的发展。总而言之,伊斯兰教传入肥城.其发展经历了波波伏伏的曲折过程于此之中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伊斯兰教在泰安肥城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与政治有较密切的联系。它因政治势力而入传凭政治势力而昌盛.也因政治的变动而衰落。这与其他省区因经济的繁荣而昌盛相同.这既使民间绝少发生因教而生的矛盾和斗争.又造成了伊斯兰教传播面的窄小.减却了它在社会上的影响渗透力量,这是伊斯兰教在肥城地区传播的一个特点。
二、肥城回族的特色
肥城回族的传入及以后的发展对于肥城回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创造了特有的伊斯兰文化。
(一)族内传承
由任继愈任总主编、金宜久主编的《伊斯兰教史》记载,初来中国的回回人保持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当时他们“并不传教”,只在回族人内部传承。[5]于此有如下几点:
其一,创立清真寺,以适宗教、世俗生活所需。肥城几处较大清真寺,多数是在回族人迁入时创建。有的村小人少,则与其它村联建,成为一个“高穆”——同寺管理之教民。清真寺之创建,不仅适应了回族的宗教、世俗生活需要,也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其二,设立学堂、培养学生。唐宋回族即设立“蕃学”,是一种综合学校。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延祐元年(1314)在大都曾设“回回国子监”,培养回族人才。
其三,教劝族传,播之弥远。肥城回族认为自己教族源发一地,是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又牵固团结了回族,故回族一直重视伊斯兰文化之传承。其实,回族自从迁入肥城,他们在继承伊斯兰固有文化的基础上,更多地吸纳融谐了中华文化的元素。
(二)文化风尚
肥城回族文化总体上包括世俗、华化和伊斯兰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统一于回族文化之中。肥城的伊斯兰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和谐的伊斯兰教文化
伊斯兰一词,含有和平、顺从、合谐之义,和平为人民所共求,顺从指顺从真主,无违正义和规律,合谐,含有和而不同,同中存异之义。这些与中华文明的相关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肥城回族自古秉持中阿文明之旨,与汉族同胞和谐相处已有千年历史。
2.清真寺文化
肥城回族特别重视和敬重清真寺,认为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集中之地,从功能上人们概括为十个方面,即:伊斯兰教的信仰圣地、礼拜中心、节日聚会庆典场所、卧尔孜(演讲)讲坛、经堂教育阵地、聚会交流场地、捐施救济集散地、旅困暂栖之家、修养净化之所和起誓践约见证之处。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信仰、文化和人生的吉祥家园。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伊斯兰教传入肥城第一阶段是在宋代. 肥城回族基本上分布于肥城南部的汶阳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人文因素,吸引着勤劳、善商的回族人来此居住。同时元末明初的时势给回族迁入提供了契机。明清是伊斯兰教在肥城迅速发展的时期。西域的回族人被蒙古征服后,被征调编为“探马赤军”战事结束后敕令他们“随地入社,与编民等。”[4]前营、大圈两村均毗邻肥城,自古彼此联姻,相互迁居。
肥城回族的传入及以后的发展对于肥城回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创造了特有的伊斯兰文化。初来中国的回回人保持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当时他们“并不传教”,只在回族人内部传承。其一,创立清真寺,以适宗教、世俗生活所需。其二,设立学堂、培养学生。唐宋回族即设立“蕃学”,是一种综合学校。其三,教劝族传,播之弥远。其四,亲教俗染,幼小播种。肥城回族文化总体上包括世俗、华化和伊斯兰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统一于回族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通史(修订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杨金鼎.中国文化史词典[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邱树森.回族大词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安作璋、王志民.齐鲁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清]唐仲冕.岱览[C],泰山文献集成本,泰安: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
[7]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摘要】:肥城回族源远流长,早在宋元就有回回人迁入,明、清以后徙者渐多,人口渐盛,成为肥城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伊斯兰教传入肥城第一阶段是在宋代。第二阶段,是明清两代,这是伊斯兰教在肥城迅速发展的时期。肥城回族丁碑杨谱记载了迁入史迹。肥城回族的传入及以后的发展对于肥城回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创造了特有的伊斯兰文化。
【关键词】:泰安肥城;回族传入;回族特色
一、回族传入肥城的历史溯源
肥城回族源远流长,早在宋元就有回回人迁入,明、清以降徙者渐多,人口渐盛,成为肥城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
(一)宋代回族传入肥城
伊斯兰教传入肥城第一阶段是在宋代.肥城回族基本上分布于肥城南部的汶阳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人文因素,吸引着勤劳、善商的回族人来此居住。同时元末明初的时势给回族迁入提供了契机。那时,泰肥地区因战乱灾荒人口锐减,西北各地回民有的亦由“洪洞大槐树”移民迁居于此。
肥城回族丁碑杨谱记载了迁入史迹。济阳县《丁氏族谱》载有“黄家庄丁氏碑记”文,为黄家庄丁氏十三世孙丁寅所撰:“吾丁氏家世济阳,自高祖华宇公迁来泰安黄家庄。”碑文简述了丁氏五代之事。其源流为天方(阿拉伯)人开马鲁丁先抵南京,后到北京,其子丁士贤迁河北孟村,后人徙济阳大路庄,再后卜居肥城黄家庄,形成丁氏一族迁移的完整链条。肥城回族杨氏分布广,人口多,所居村几乎占到肥城回族的半数以上。马新宅、夏家庄杨氏一支有《杨氏族谱》为据。
《中国回族大词典》载:“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宋真宗封禅泰山。大食国舶主陁婆離执方物赴泰山,封为归德将军。”真宗至泰山后,“占城、大食诸蕃国使以方物迎献道左。大食蕃客李麻勿献玉圭,长尺二寸,自言五代祖得
自西天屈长者,云:‘谨守此,俟中国圣君行封禅礼,即驰贡之。’”[2]肥城南部有一条自西往东的官道,是北宋京都开封到泰山的捷径,穿越今肥城境内约五十华里。宋真宗封禅泰山,走的是这条官道。作为使者、舶主蕃客的大食人,经此路至泰山亦应是最为便捷和恰当的选择。
(二)明清两代回族传入肥城
明清是伊斯兰教在肥城迅速发展的时期。西域的回族人被蒙古征服后,被征调编为“探马赤军”战事结束后敕令他们“随地入社,与编民等。”[4]前营、大圈两村均毗邻肥城,自古彼此联姻,相互迁居。如岱岳区的前营与肥城黄家庄的王、白两姓,岱岳区的大圈与肥城大王庄、陈家埠之陈氏,皆源为一家。前营、大圈之历史也见证了肥城回族的历史。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得到发展,一是因为明王朝为了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时各种宗教、包括伊斯兰教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如敕建清真寺、御制“百字赞”以鼓励等等,使各种宗教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条件;二是由于定居泰安的穆斯林人数逐渐增多如杨姓回族是明朝定居泰安的,后来发展成为肥城回族的大姓。清时全国空前统一,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回族陆续南下,不仅定居于山水钟灵秀的鲁地,也散居于城外的城镇.因此清时肥城的伊斯兰教取得了比前代更大的发展。
(三)建国时期回族传入肥城
建国后是肥城回族最终形成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族得到了解放,原从各地迁来的回民在回民干部的照顾下,在肥城的老城建立起了少数民族村。现在单纯住回民的村子是省家庄、前黄村、后黄村。泰安县西有回民五庄院.总共有五个庄分别为:支田庄、约庄、二十里埠、嘎、孙家庄。
这些都说明泰安肥城伊斯兰教传播有了较大的发展。总而言之,伊斯兰教传入肥城.其发展经历了波波伏伏的曲折过程于此之中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伊斯兰教在泰安肥城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与政治有较密切的联系。它因政治势力而入传凭政治势力而昌盛.也因政治的变动而衰落。这与其他省区因经济的繁荣而昌盛相同.这既使民间绝少发生因教而生的矛盾和斗争.又造成了伊斯兰教传播面的窄小.减却了它在社会上的影响渗透力量,这是伊斯兰教在肥城地区传播的一个特点。
二、肥城回族的特色
肥城回族的传入及以后的发展对于肥城回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创造了特有的伊斯兰文化。
(一)族内传承
由任继愈任总主编、金宜久主编的《伊斯兰教史》记载,初来中国的回回人保持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当时他们“并不传教”,只在回族人内部传承。[5]于此有如下几点:
其一,创立清真寺,以适宗教、世俗生活所需。肥城几处较大清真寺,多数是在回族人迁入时创建。有的村小人少,则与其它村联建,成为一个“高穆”——同寺管理之教民。清真寺之创建,不仅适应了回族的宗教、世俗生活需要,也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其二,设立学堂、培养学生。唐宋回族即设立“蕃学”,是一种综合学校。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延祐元年(1314)在大都曾设“回回国子监”,培养回族人才。
其三,教劝族传,播之弥远。肥城回族认为自己教族源发一地,是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又牵固团结了回族,故回族一直重视伊斯兰文化之传承。其实,回族自从迁入肥城,他们在继承伊斯兰固有文化的基础上,更多地吸纳融谐了中华文化的元素。
(二)文化风尚
肥城回族文化总体上包括世俗、华化和伊斯兰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统一于回族文化之中。肥城的伊斯兰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和谐的伊斯兰教文化
伊斯兰一词,含有和平、顺从、合谐之义,和平为人民所共求,顺从指顺从真主,无违正义和规律,合谐,含有和而不同,同中存异之义。这些与中华文明的相关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肥城回族自古秉持中阿文明之旨,与汉族同胞和谐相处已有千年历史。
2.清真寺文化
肥城回族特别重视和敬重清真寺,认为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集中之地,从功能上人们概括为十个方面,即:伊斯兰教的信仰圣地、礼拜中心、节日聚会庆典场所、卧尔孜(演讲)讲坛、经堂教育阵地、聚会交流场地、捐施救济集散地、旅困暂栖之家、修养净化之所和起誓践约见证之处。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信仰、文化和人生的吉祥家园。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伊斯兰教传入肥城第一阶段是在宋代. 肥城回族基本上分布于肥城南部的汶阳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人文因素,吸引着勤劳、善商的回族人来此居住。同时元末明初的时势给回族迁入提供了契机。明清是伊斯兰教在肥城迅速发展的时期。西域的回族人被蒙古征服后,被征调编为“探马赤军”战事结束后敕令他们“随地入社,与编民等。”[4]前营、大圈两村均毗邻肥城,自古彼此联姻,相互迁居。
肥城回族的传入及以后的发展对于肥城回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伊斯兰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创造了特有的伊斯兰文化。初来中国的回回人保持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当时他们“并不传教”,只在回族人内部传承。其一,创立清真寺,以适宗教、世俗生活所需。其二,设立学堂、培养学生。唐宋回族即设立“蕃学”,是一种综合学校。其三,教劝族传,播之弥远。其四,亲教俗染,幼小播种。肥城回族文化总体上包括世俗、华化和伊斯兰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统一于回族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通史(修订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杨金鼎.中国文化史词典[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邱树森.回族大词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安作璋、王志民.齐鲁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清]唐仲冕.岱览[C],泰山文献集成本,泰安: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
[7]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