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阅读过一些特级教师的著作,如集合了5位语文教学名师高中作文教学智慧的《作文课,我们有办法》、储晋的《教会孩子作文》、贾志敏的《贾老师评改作文》等,他们既有关于“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等方面的理论依据,又有丰富的教学实例,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但是,在笔者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无论教师传授什么样的技巧,哪怕学生自身对写作技巧如数家珍,但在真正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依然感到困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不吐不快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假若我们的作文课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沸点”,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使作文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那作文的书写自然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一、激情——激发倾吐的情
为什么嘉宾在倪萍、朱军主持的节目中容易动情,观众在看他们的节目时容易被感动呢?主要由于他们会煽情。他们的话能说到人的心坎里去,会使你自然地敞开心扉。同样,习作之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也非常重要。
第一,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染力。教师可以没有超人的语言技巧,但要有真挚的情怀。在作文课前,教师可精心准备一段话导入课堂。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往事、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自己的感悟及对时事的分析。以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的心,用真情赋予平实的语言以超强的感染力,感动学生。
第二,命题应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习作之初,就应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愉悦、好奇地进入写作境界。为此命题应把握三个原则:①题目要求宜宽,如“一句话一片情,一个人一件事”;②题目贴近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写作热情,如“我最爱吃的……”;③新鲜,满足学生好奇心,如“救命纸条”。
第三,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哲人云:“愤怒出诗人。”意为真情实感和表达愿望可以产生艺术天才,杰出的作家是这样,学生亦然。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偶发事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鼓励学生针对具体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写作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看法。此时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中,头脑中会连接出储存的人、事、物、景,甚至一些妙词佳句也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之笔端的迫切感,此时进行习作就很容易一气呵成。
二、炼情——炼出深刻的情
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激醒其情感体验后,就会使其产生倾吐的欲望。此时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提炼事件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学生写出凌乱、肤浅的内容。
第一,炼主题。古人云:“意多则乱文”“立意要纯”。作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以摄影作比,写作如同景物拍摄,可以仰拍,也可以俯拍,可以拍全景,也可以拍局部,选取的角度主要由作者的立意决定。但学生总是缺乏探索事件的深层意义,所以其总会感到写作内容匮乏。好的主题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正确、集中、深刻、新颖、鲜明。而学生的作文却经常出现中心散乱、缺乏主次、落入俗套、乱贴标签等现象。所以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该重视主题确立的意义,增强写作步骤的指导,挖掘材料的内涵,生发多个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和概括,从而明确主题。
第二,炼题目。题目,如作文的眼睛,立意如何通过观察题目便一目了然。学生的写作在许多时候都是就事论事,流于表面,不能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内涵。此时教师应对其加以指导。
如写有关考试的作文时,有人取“我离成功只有一点点”这个题目,学生在作文中讲述因为自己没写书名号而没能通过考试,把考试失败归结为一次疏忽。可正是这不经意的疏忽才使他们一次次与成功擦肩而过,这样的题目没能反映出学生对考试的深刻认识。教师可提示学生:这种疏忽是不是经常发生,我们应该从“经常的只差一点点”中寻找真正的原因。題目若改为“我离成功有多远”则更具有意义。在作文中加入自身的感悟理解,则会使作文焕发光彩。
如写作“一块砖头”这篇文章时,学生可由砖联想到人生感悟,但是在题目中怎么把二者的联系体现出来呢?题目可设置为“砖是怎样炼成的”“泥土与砖”,会更吸引人的眼球。
三、抒情——抒发自己的情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过度夸张、重复啰嗦表达自己感情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是受一些范文的影响,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便试着去模仿别人的表达方式,可结果却适得其反。因此作文一定要描写自己的体会,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首先,强调独我体验。作文是一种内在的生命运动,是一种与自我的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修炼过程,写作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我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这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我,培养学生关注棱角分明的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独特的内在东西,发现自我的烦恼、快乐、特长及同周围的不同,在作文中展现、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
其次,重视学生传达的真情实感。教师应重视学生作文中抒发自己见解与独特感受的内容。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或由教师师在全班朗读一篇作文,探讨大家是否具有同样的感受,并交流不同的感受,全方位地解析作文内容,为学生拓宽写作范围。
四、赏情——欣赏独特的情
第一,欣赏多于批评。作文批语要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关怀两个方面的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及时肯定鼓励学生写作中的亮点,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增强其表现欲,提高其整体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在班上评读其作文,设置墙报张贴,投稿等专栏,让学生在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欲。
第二,全班互相欣赏。教师可鼓励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在欣赏的同时也评阅其优缺点。所以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自己的作文被别人欣赏,不仅可以获得成就感,激发自身写作的热情,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能拓宽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范围,激发写作竞争热情。
但在个体互评互赏的过程中,学生应明确评批作文的标准,即第一层次是基础标准:格式、标点、书面、错字、病句。第二层次是写作标准: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根据标准,写出评语和说明理由。鼓励学生多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推荐出好作文由全班共评,供全体学生评论和思考。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不是无情物,能爱能憎才能闻”。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拨动学生心底的情弦,学生便会乐于在纸上倾吐自己的独特体验与真情实感,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不吐不快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假若我们的作文课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沸点”,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使作文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那作文的书写自然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一、激情——激发倾吐的情
为什么嘉宾在倪萍、朱军主持的节目中容易动情,观众在看他们的节目时容易被感动呢?主要由于他们会煽情。他们的话能说到人的心坎里去,会使你自然地敞开心扉。同样,习作之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也非常重要。
第一,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染力。教师可以没有超人的语言技巧,但要有真挚的情怀。在作文课前,教师可精心准备一段话导入课堂。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往事、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自己的感悟及对时事的分析。以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的心,用真情赋予平实的语言以超强的感染力,感动学生。
第二,命题应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习作之初,就应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愉悦、好奇地进入写作境界。为此命题应把握三个原则:①题目要求宜宽,如“一句话一片情,一个人一件事”;②题目贴近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写作热情,如“我最爱吃的……”;③新鲜,满足学生好奇心,如“救命纸条”。
第三,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哲人云:“愤怒出诗人。”意为真情实感和表达愿望可以产生艺术天才,杰出的作家是这样,学生亦然。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偶发事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鼓励学生针对具体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写作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看法。此时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中,头脑中会连接出储存的人、事、物、景,甚至一些妙词佳句也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之笔端的迫切感,此时进行习作就很容易一气呵成。
二、炼情——炼出深刻的情
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激醒其情感体验后,就会使其产生倾吐的欲望。此时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提炼事件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学生写出凌乱、肤浅的内容。
第一,炼主题。古人云:“意多则乱文”“立意要纯”。作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以摄影作比,写作如同景物拍摄,可以仰拍,也可以俯拍,可以拍全景,也可以拍局部,选取的角度主要由作者的立意决定。但学生总是缺乏探索事件的深层意义,所以其总会感到写作内容匮乏。好的主题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正确、集中、深刻、新颖、鲜明。而学生的作文却经常出现中心散乱、缺乏主次、落入俗套、乱贴标签等现象。所以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该重视主题确立的意义,增强写作步骤的指导,挖掘材料的内涵,生发多个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和概括,从而明确主题。
第二,炼题目。题目,如作文的眼睛,立意如何通过观察题目便一目了然。学生的写作在许多时候都是就事论事,流于表面,不能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内涵。此时教师应对其加以指导。
如写有关考试的作文时,有人取“我离成功只有一点点”这个题目,学生在作文中讲述因为自己没写书名号而没能通过考试,把考试失败归结为一次疏忽。可正是这不经意的疏忽才使他们一次次与成功擦肩而过,这样的题目没能反映出学生对考试的深刻认识。教师可提示学生:这种疏忽是不是经常发生,我们应该从“经常的只差一点点”中寻找真正的原因。題目若改为“我离成功有多远”则更具有意义。在作文中加入自身的感悟理解,则会使作文焕发光彩。
如写作“一块砖头”这篇文章时,学生可由砖联想到人生感悟,但是在题目中怎么把二者的联系体现出来呢?题目可设置为“砖是怎样炼成的”“泥土与砖”,会更吸引人的眼球。
三、抒情——抒发自己的情
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过度夸张、重复啰嗦表达自己感情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是受一些范文的影响,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便试着去模仿别人的表达方式,可结果却适得其反。因此作文一定要描写自己的体会,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首先,强调独我体验。作文是一种内在的生命运动,是一种与自我的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修炼过程,写作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我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这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我,培养学生关注棱角分明的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独特的内在东西,发现自我的烦恼、快乐、特长及同周围的不同,在作文中展现、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
其次,重视学生传达的真情实感。教师应重视学生作文中抒发自己见解与独特感受的内容。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或由教师师在全班朗读一篇作文,探讨大家是否具有同样的感受,并交流不同的感受,全方位地解析作文内容,为学生拓宽写作范围。
四、赏情——欣赏独特的情
第一,欣赏多于批评。作文批语要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关怀两个方面的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及时肯定鼓励学生写作中的亮点,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增强其表现欲,提高其整体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在班上评读其作文,设置墙报张贴,投稿等专栏,让学生在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欲。
第二,全班互相欣赏。教师可鼓励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在欣赏的同时也评阅其优缺点。所以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自己的作文被别人欣赏,不仅可以获得成就感,激发自身写作的热情,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能拓宽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范围,激发写作竞争热情。
但在个体互评互赏的过程中,学生应明确评批作文的标准,即第一层次是基础标准:格式、标点、书面、错字、病句。第二层次是写作标准: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根据标准,写出评语和说明理由。鼓励学生多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推荐出好作文由全班共评,供全体学生评论和思考。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不是无情物,能爱能憎才能闻”。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拨动学生心底的情弦,学生便会乐于在纸上倾吐自己的独特体验与真情实感,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