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秘境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海洋浩瀚无际,在面积上占绝对优势。人类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大陆上,对于黑暗的海底世界,人类的探索不过十之一二。勇敢的摄影师潜入海中,用瑰丽的画面记录了地球另一面的景象,激发了人们对海洋生态的好奇心。
  海洋是我们的世界最漂亮的一部分,海洋美得让人窒息,它充满生机,色彩鲜艳,处处都是诱人的艺术。
  绚烂的深海水,可爱的鱼,惊艳的珊瑚、软体动物,色彩鲜明的海洋动物吸引了无数热爱自然的人和摄影师深入海底,只为一睹这世上精彩、漂亮的一部分。
  珊瑚:深海烈焰
  鲜红欲滴的珊瑚宝石,与珍珠、琥珀一样都属于有机宝石。它来自浩渺的大海,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动物的杰作。生活在温暖的浅海区域的珊瑚,能够大大减少海风、海浪等对陆地面积的侵袭,所以又叫“环保珊瑚”。
  无论珍贵的珊瑚宝石,还是普通的珊瑚礁石,都是珊瑚虫创造出来的外壳。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水温必须在20℃以上。每只珊瑚虫只有米粒大小,它们聚集附着在一起,捕食浮游生物为生。在生命历程中,它们不断地吸收海水里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质和角质层来保护自己。
  珊瑚虫死后,石灰质的躯壳钙化成碳酸钙成分的石头,就是珊瑚石。新生的后代在祖辈们留下的躯壳残骸上,继续生长出新的外壳。就这样,在生生不息的循环中,为了更多地捕捉食物、吸收阳光,珊瑚“城堡”越盖越高,并且还朝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扩张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棵婀娜多姿的大树。
  根据推算,珊瑚生长1米高大约需要1000年左右的时间,1米高的珊瑚树完全钙化为珊瑚石,大约需要1万年的时间,正所谓千年珊瑚万年红。从古至今珊瑚雕刻成的吉祥图案依然被寄予美好的希望。
  在水下50米左右的浅海里,珊瑚成为平凡的礁石,质地疏松而多孔,中国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岛,还有澳大利亚大堡礁,都是珊瑚礁形成的岛屿。而在200米~1000米以下的深水区,珊瑚虽然碳酸钙成分不变,却因为受到的水压大,内部钙化成微小的针状结构,质地更加细腻、坚硬。历经几千万年,海底火山活动带来丰富的矿物元素,让珊瑚变得美丽动人:吸附铁元素为主的变成红色,吸附镁元素多、铁元素少的变成粉色,只吸附了镁元素的成为纯洁的白色—这些在深海“历练”过的珊瑚才能栖身宝石之列。珊瑚宝石大多数是红色系的,珠宝界以纯正的大红色珊瑚为贵,而纯白色的珊瑚因极为稀少,更是无价之宝。
  宝石级别的珊瑚主要分布在世界上火山地震活动的高发区,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大量的铁、锰、镁等元素。
  珊瑚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宝石之一。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可以防止灾祸,给予智慧,所以常常给小孩佩戴红珊瑚祈求赐福,免遇危险。而在古罗马的航海者心目中,珊瑚更加神圣,因为它们来自海洋,可以防止航行时遭遇闪电和飓风,保佑一路风平浪静。功能这么强大,自然价格昂贵,所以古罗马把珊瑚称作“红色黄金”。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意大利人用珊瑚做护身符。意大利的撒丁岛海域还是珊瑚的主要产地之一,最古老的珊瑚“渔场”已有2000多年的开采历史。当地所产的品种叫沙丁珊瑚,因为大部分为意大利人经营,又叫“意大利珊瑚”。爱珊瑚又产珊瑚,难怪意大利人把珊瑚奉为国石了。
  海鞘:千变万化
  海鞘,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纲动物的总称,全世界大概有1250种海鞘。常见的海鞘有:玻璃海鞘、有柄海鞘、拟菊海鞘等。海鞘又称海中凤梨,因形状像凤梨而得称,中国山东省沿海一带俗称海奶子。
  海鞘形状有的像茄子,有的似花朵,外形很像茶壶。若用手指触动海鞘,它就会从出水管孔射出一股强有力的水流,然后由原来的挺立状态而绵软倒伏,所以它是动物。刚出生的海鞘很像小蝌蚪,有眼睛有脑泡,尾部很发达,中央有一条脊索,脊索背面有一条直达身体前端的神经管,咽部有成对的鳃裂,而且小海鞘还能在海里自由地游泳。
  然而,幾小时后,它的身体前端就渐渐长出突起并吸附在其他物体上。随后,尾部逐渐萎缩以至消失。神经管也退化,只留下一个神经节。咽鳃裂却急剧增加。体外同时产生被囊。海鞘这种由小到大的变态与进化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生物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逆行变态。海鞘有着脊索动物中独一无二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为开管式循环,为脊索动物中所罕见;更奇妙的是,它们的血流方向会每隔几分钟颠倒一次,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海鞘形状很像植物,它以特有的本领附着于船舰底部,数量又多,所以影响船只速度,消耗油量;还会附着堵塞水下管道,影响水流畅通,造成危害。但海鞘幼体的尾部有脊索,而脊索正是高等动物的标志,这样使海鞘跨入了脊索动物的行列。海鞘对研究动物的进化、脊索动物的起源起着重要作用。
  海鞘是营固着生活的动物,体外被一层类似植物纤维素的被囊像鞘一样套着,使身体得到保护和维持一定形状。这是动物界独一无二的一种现象,海鞘也因此而得名。它通过入、出水管孔不断地从外界吸水和从体内排水的过程,由鳃摄取水中的氧气,由肠道摄取水中的微小生物作为食物。
  有的海鞘在生育时,能在身体上长出一个芽体,这个芽体在长大后脱离母体,发育成一个新个体。这就是海鞘的出芽生殖。有的海鞘进行有性生殖,这时,海鞘雌雄同体,但是卵子和精子却不能同时成熟,所以自体受精通常不会发生,只能是不同个体间进行婚配生育了。
  水母:长生不老只是传说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长生不老”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于是,近几年来,一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海洋生物——灯塔水母,由于被认为拥有“返老还童”的能力,可以避免死亡的威胁,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然而,记者在走访动物学专家后发现,灯塔水母在正常的环境和条件下其实无法“逃避”死亡的自然规律,其“长生不老”的说法或许只是基于多年前一个缺乏严谨数据支持的实验以讹传讹的不实结论,所谓“永生”,极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对于实验结果所说的灯塔水母拥有“逆生长”能力,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徐润林教授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后,从严谨的科学角度出发,为我们揭开灯塔水母的“真面目”。徐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质疑——假设灯塔水母是长生不老的,它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姑且认可它是从成年转变为幼年状态,那么其生命状态应该从变为成年之后,能够再度转变为幼年,这才叫做“长生不老”,如果生命形式仅仅转换了一次,就不可以称之为“长生不老”。
  也就是说,“长生不老”应该不只是一个循环,而目前掌握的有关灯塔水母的实验研究文献中都没有清楚交代这一点。因此,徐教授认为,并不能将灯塔水母两种生命形态成功转换一次的现象,武断地认作是“长生不老”。
  徐教授指出,光靠这个实验结果事实上并不能推断灯塔水母具备“逆生长”的能力。“因为很多实验研究的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些条件的改变也不像实验室里那样剧烈,因此我们不能将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简单地下结论。其实,就灯塔水母这个例子,也只能反映出它具有一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此外,网上还广泛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把一个灯塔水母切开,它能在24小时内变成两条水蛭虫,72小时后长出触角。就算把它打碎,只要它的细胞完整,也可以變成一条水蛭虫,重新开始生命,这是因为它有再生基因。
  徐教授则这样解释:“低等动物的自我修复或再生能力是较普遍的,也有很多种方式。等级越低,这种能力就越强。例如扁形动物的涡虫,通过切割手术,会长出很多奇怪的样子;蚯蚓被剪掉一小部分后,会以再生的方式重新长出来。而在我们认为的高等动物身上,这种能力就下降或消失了,如果人类缺了一条手臂,再长出一条来是不可能的……低等动物的自我修复机制与目前学术界很关注的脊椎动物干细胞机能研发实验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根源在哪,目前尚不清楚。”
  海底地貌:鬼斧神工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
  深海中也有如同陆地平原一样的地貌,这就是深海平原。深海平原一般位于水深3000米到6000米的海底。它的面积较大,一般可以延伸几千平方公里。深海平原的表面光华而平整。有的深海平原向一定方向微微倾斜,有的则有地位的起伏。深海平原上有厚厚的沉积层。沉积层将原来复杂的原始地貌掩盖起来。制造深海平原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大陆架,并且被海流沿斜坡向下搬运到地势低洼的地方。深海平原大多位于陆地物质不断供应的地带。
  深海平原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大西洋是深海平原分布最多的海洋。因为大西洋的陆源沉积物特别丰富,而且大西洋的边缘没有海沟阻隔,所以为深海平原的形成,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相反的,太平洋因周围有许多海沟,所以太平洋的深海平原就十分少见。
  海沟是大洋底上比相邻海底深2000米以上的狭长的凹陷陡峭两壁,它是海底的深渊。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至今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
  一般来说,海沟的形状多为弧形或者直线形,长150公里到4500公里,宽40公里到120公里,水深在6000米到1.1万米之间。海沟的两面峭壁大多是不对称的“V“字型,沟坡上部较缓,而下部则较陡峭。平均坡度为5度到7度。偶尔也会遇到45度以上的斜坡。
  海沟主要分布在活动的大陆边缘。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沟,几乎都聚集在太平洋。世界最深点所在地—玛利亚那海沟,就在太平洋西部。大西洋的波多黎哥海沟和南桑威奇海沟所处位置都是在大洋边缘。
  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另外,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其他文献
直径超1米 重近半吨  日本埼玉县鸿巢市日前举行第13届鸿巢花火大会,约1.5万发烟花将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一颗直径约105厘米、重约460公斤的“4尺玉”巨型烟花最后登场。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的注视下,“4尺玉”上升到约530米的高度,绽放成直径约750米的大朵烟花,被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花。
期刊
福州吉庇巷是宋丞相郑性之故里,旧名耆德魁辅坊,又称魁辅里。明弘治《八闽通志》称:郑性之尝登进士第一人,时呼其巷为“及第”,后因其音相近,转为“急避”。明嘉靖间,里人恶其名,改为“吉庇”,沿用至今。  忠心报国 言奏恳直  郑性之(公元1172年~公元1255年),字信之,号毅斋,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家世清寒,从小勤学;后来受学于朱熹,得到赏识,更加发愤苦读。  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郑性
期刊
在长乐岭南、马厝、沙京各乡,“马铎代驾郊天”的故事几乎是妇孺皆知。正史里虽无记载,但吴昌炽的《客窗闭话》,陈云程的《闽中摭闻》等记录体裁的小品文里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而且留传下来还有“代驾郊天图”的真迹和当时明永乐帝御赐的金字牌匾。  马铎(公元1366年~公元1423年),字彦声,号梅岩,长乐县岭前村人(即岭南村)。原名马乐,后避讳永乐,受御赐“铎”,改名为马铎。据邑志记载,“明永乐十年壬辰(公元
期刊
林鸿年(公元1804年~公元1886年),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状元及第,是福建清朝时期的第一个状元。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被册封琉球国之正使,出使琉球。  林鸿年生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从小就勤奋好学,喜欢与人互相切磋学问。25岁时中了举人,并于道光九年进京参加会试,可惜落第而回。不过这次的失败,并没有浇灭林鸿年一颗勇于进取之心,他在回家的路上赋诗
期刊
位于闽浙交界处的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西浦村是个有千年历史的村庄。这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古时有18人中了进士,是远近闻名的“进士之乡”,南宋时“特赐状元”缪蟾也是从这里走出的。  出身乡野 才智过人  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着衣裳。  钟声远和鸡声杂,竹影斜侵剑影光。  路崎岖兮凭竹杖,月朦胧处认梅香。  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  这是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西浦村青年缪蟾赴京赶考前所作一首《
期刊
在长乐历史上产生的11位状元中,地处偏僻的书院“明教堂”居然培养出了陈文龙、姚颖、姚勉三位状元,不能不令人惊奇。长在长乐后山的陈文龙是林则徐笔下与文天祥“隆名并峙”的民族英雄,在福州五区八县,光祭祀陈文龙的尚书庙就达18座之多。  古代选拔人才的科学制度,始于隋朝建立,到清朝末期废除,这其中经历了1400多年的历史。根据最新发现的史料记载,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长乐一共出了11位状元。而地处偏僻的明教
期刊
杏仁古街位于德化县城西北部32公里的上涌镇,被称为“县域次中心”,漫长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灵鹫岩寺、杏仁古街、桃源堂、乡公所、明代古寨等一批文物和旅游景点错落有致。其中,杏仁古街还获评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  杏仁街,又名杏仁坪,得名源于一棵千年老杏树。如今,人们看到的杏仁街之所以是百年古街而非千年古街,还得从它坎坷的“命运”谈起。  走在鹅卵石街面,两旁吊脚楼错落有致。宋朝,这里是
期刊
明嘉靖44年(1545年),莆田知县徐执策在今荔城区县巷南北两端分别建竖“海滨邹鲁”和“莆阳文献”两座木坊。明万历16年(1588年),知县孙继有又把两座木坊改名为“文献名邦”和“壶兰雄邑”。从此,莆田有了“文献名邦”之美誉。当时,莆田文化教育发达,读书之风日盛,“比屋业儒”,“邹鲁遗风”,人才辈出。文献名邦这项桂冠戴之无愧,并不过誉。  旧时的兴化军(即莆田)是福建出状元、进士最多的地方。从唐代
期刊
黄培松(公元1855年~公元1925年)又名尔琴,字贤礼,号菊三,是清末光绪朝武状元,也是清末民初的军政界闻人。他生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祖籍南安。一说是安溪尚卿人。  魁星踢斗  黄培松少年习文,数次到泉州府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到功名。天生身材壮实、膂力过人的黄培松因此放弃以文求仕的道路,转而弃文习武。  当时的青少年多从文学科考入仕,竞争激烈,考武举的人则相对少,竞争压力也相对小,黄培松别
期刊
宋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年~1172年),当时的福州府永福(今永泰)县曾三度轰动朝野,因为短短七年之间这个偏远小县接连出了三科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对于这一全国罕见的文化殊荣,当时县令曾赋诗曰:“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如今,永泰县的塔山上还保留着联奎塔与三元祠,专门纪念宋代三状元。  中国人推崇学而优则仕,因此多少有点状元情结。一介平民,十载寒窗苦读,一朝得中,便能得高官厚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