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实行并纵深推进新课标以来,一场以“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类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教学意识的习惯性影响清晰可感,那种“以教为主、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授课形式依然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在力;与之相应的是,在这场教学“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却呈现出“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陈酒”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作者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以生为本 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与思考
社会实践和发展规律表明:任何领域的事业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逐步适应和不断完善的发展性过程,教育事业的改革活动也不例外。从初中历史的教改现象看来,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在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方面都存在亟待改进之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意识和教学包办模式的习惯性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这种潜在性问题现象必须在更大力度的行为实践中加以进一步纠偏改错,否则就难以巩固教学改革所取得的累累硕果,甚至会因此而丧失来之不易的成绩。如何才能有效巩固和进一步扩大教学改革的效应呢?笔者结合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此作出阐述,希望为更多实践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1.引导学生探索课本知识学习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从中摸索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前提与保障。一是要传授学生相关技巧,如怎样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如何前后联系和举一反三等,帮助他们探索识记知识点和概念的便捷途径。二是引导学生探索善于概要掌握历史知识的要领。如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必须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重组,从中提取记忆要素以简化记忆。可引导学生借鉴语文基本学法,找出每句重点词,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也可借鉴数学“集合”概念,对历史信息按照程序分析重组,形成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把握。三是引导学生探索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大专题下分设若干个子专题,形成比较系统的专题线索。再如,引导学生概括知识体系,并结合自身特点加工改良,采用“集合”方式确定相应的层次和隶属关系,掌握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深化联系教材知识,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一是要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显性(文字材料和图表)和隐性之分,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则是隐性知识。对此,可把之作为增强学生能力的重要题材。二是要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如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可把之分为“直接原因(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主要原因(革命党人妥协等)”和“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建构起历史事件成因反应在本质上的一般规律性。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三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这种全面联系的综合能力,既是学生建构完整历史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又是考试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内容,是历史学习的必备基本功。四是引导学生探索跨科知识的渗透与联系。如在教学美国西部大开发内容时,可以联系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时政热点问题,对中美两国西部地理因素作联系比较,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知行统一解答能力,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终极性体现。一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考题和练习题。着重通过相当程度的练习、检测和讲评,不断提高学生适应命题、解题答题和学用结合的实际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检测效果善于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每次规模性作业和教学检测之后,教师在评讲作业和试卷时,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揣摩和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在把握命题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答题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善于总结成败得失,从而不断提高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一方面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作自我剖析,客观分析人生之旅的各种得失,不断调整人生价值取向。
4.引导学生增强研究学习能力,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中,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而创造性能力则是学校教育能力因素的核心。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开发、培养、提高在研究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学习能力,为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积聚潜力、锻铸实力。比如,执教者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在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的情形下,先模仿后独立地自行设计一些能力方面的训练题,力求突出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特征。再如,引导学生针对相关历史事物发表观点或者提出一定的假设推理。一方面要勇于对相关参考资料、练习题和老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大胆提出质疑和个性化方案,另一方面对于教材中尚未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论点,如“戊戌变法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它是否还会失败?”。此外,还可选择专题进行深入探究,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以生为本 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与思考
社会实践和发展规律表明:任何领域的事业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逐步适应和不断完善的发展性过程,教育事业的改革活动也不例外。从初中历史的教改现象看来,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在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方面都存在亟待改进之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意识和教学包办模式的习惯性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这种潜在性问题现象必须在更大力度的行为实践中加以进一步纠偏改错,否则就难以巩固教学改革所取得的累累硕果,甚至会因此而丧失来之不易的成绩。如何才能有效巩固和进一步扩大教学改革的效应呢?笔者结合初中历史自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此作出阐述,希望为更多实践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1.引导学生探索课本知识学习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从中摸索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前提与保障。一是要传授学生相关技巧,如怎样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如何前后联系和举一反三等,帮助他们探索识记知识点和概念的便捷途径。二是引导学生探索善于概要掌握历史知识的要领。如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必须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重组,从中提取记忆要素以简化记忆。可引导学生借鉴语文基本学法,找出每句重点词,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也可借鉴数学“集合”概念,对历史信息按照程序分析重组,形成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把握。三是引导学生探索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大专题下分设若干个子专题,形成比较系统的专题线索。再如,引导学生概括知识体系,并结合自身特点加工改良,采用“集合”方式确定相应的层次和隶属关系,掌握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深化联系教材知识,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一是要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显性(文字材料和图表)和隐性之分,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则是隐性知识。对此,可把之作为增强学生能力的重要题材。二是要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如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可把之分为“直接原因(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主要原因(革命党人妥协等)”和“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建构起历史事件成因反应在本质上的一般规律性。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三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这种全面联系的综合能力,既是学生建构完整历史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又是考试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内容,是历史学习的必备基本功。四是引导学生探索跨科知识的渗透与联系。如在教学美国西部大开发内容时,可以联系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时政热点问题,对中美两国西部地理因素作联系比较,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知行统一解答能力,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终极性体现。一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考题和练习题。着重通过相当程度的练习、检测和讲评,不断提高学生适应命题、解题答题和学用结合的实际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检测效果善于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每次规模性作业和教学检测之后,教师在评讲作业和试卷时,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揣摩和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在把握命题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答题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善于总结成败得失,从而不断提高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一方面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作自我剖析,客观分析人生之旅的各种得失,不断调整人生价值取向。
4.引导学生增强研究学习能力,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中,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而创造性能力则是学校教育能力因素的核心。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开发、培养、提高在研究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学习能力,为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积聚潜力、锻铸实力。比如,执教者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在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的情形下,先模仿后独立地自行设计一些能力方面的训练题,力求突出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特征。再如,引导学生针对相关历史事物发表观点或者提出一定的假设推理。一方面要勇于对相关参考资料、练习题和老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大胆提出质疑和个性化方案,另一方面对于教材中尚未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论点,如“戊戌变法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它是否还会失败?”。此外,还可选择专题进行深入探究,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自主教学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