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于备战和调整我国工业布局的考虑,中央提出三线建设这一战略决策。而地处沿海又是老工业基地的上海,首当其冲地成为三线建设搬迁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以上海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为史实依托,通过研究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的历史背景,总结利弊得失,为提高政治动员的效果和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经验教训
从1964年到1978年,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基本经济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工程,其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时间之长,在我国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对我国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微观视角来研究上海三线建设,以搬迁动员工作为突破口,试图对上海三线建设进行较为直观的描述,探讨当时条件下这些少数需要搬迁的工人的心理,并对这一动员工作的方法、特点、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这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我国当今大规模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三线建设的基本涵义
三线地区是指1964年至1978年,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而形成的地区。①其中,一线地区包括位于沿海和边疆的省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西藏、新疆、内蒙古等。二线地区是介于一、三线地区的中间地带,如江西省、安徽省。三线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三线包括“大三线”和“小三线”,其中“大三线”是专指西南云、贵、川和西北陕、甘、宁、青地区,是国家的腹地、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西南又重于西北。②“小三线”是相对包括西南、西北地区的大三线而言,专指一、二线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的后方腹地。③
二、上海三线建设中开展搬迁动员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搬迁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开展有效动员工作。上海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支援内地经济建设是上海工人阶级的重要责任,但从客观上看,上海以搬迁工厂等形式参加大的三线建设,政治意义重大,内迁单位数量多,迁入地区远,一般又是迁到僻乡小镇或大城市的远郊,因此职工思想顾虑多,阻力大。再加上任务急,时间紧,工作面广而又复杂,因此,为了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上海三线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搬迁动员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上海经济地位重要,为了保护经济发展成果,需要配合国家的整体搬迁部署,开展有效动员工作是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保障。建国后,经过十来年充满艰难曲折、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摸索,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就,建设成为工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科学技术比较先进,内外贸易比较发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城市。我国重要的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这些一线地区,上海又是重中之重,上海工人阶级通过双手劳动创造的上海经济奇迹决不能拱手让给敌人。
最后,上海和内地经济差异大,为了让上海工人积极配合国家战略部署,需要开展有效的动员工作。建国后,上海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之内陆省份,经济差距大,要使大批上海建设人员从生活条件比较优裕的沿海大城市,搬迁去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艰苦、施工困难、物资匮乏的内地去工作与生活,工人难免有心理落差,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
三、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的经验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过程持续了数年之久,动员工作也一直穿插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动员中坚持群众路线,用群众教育群众
历史雄辩地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将这一原理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在长期的革命和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党始终把群众路线当作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建国后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的参与国家的建设,动员工作的开展也是直接的依靠群众。
上海三线建设在整个搬迁动员中,坚决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面发动群众。表现为:动员工作先从干部开始,后发展到群众,先党内后党外,层层动员。具体说:第一步就是做好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工作,使动员工作步步深入,层层推开。因为在动员过程中,一般是群众看领导,非党员看党员。第二步是发扬先进,带动落后,在动员过程中在各层认真培养先进典型。先进典型反映了进步事业的努力方向,他们既超出了一般群众的水平,又来自群众,是群众中的一分子,对群众有着直接、现实、形象的说服力,在群众从不觉悟到觉悟的过渡时期,他们不仅起一种带头和桥梁作用,而且在对政治目标将信将疑的群众中起到了树立信心和鼓舞勇气的作用。
(二)动员中注重调查摸底,实事求是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过程中,较多地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弄清那些难以发动职工的思想情况和实际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对迁入内地的人员一般都要“三同意”,即本人同意,家属同意,双方单位同意,才准宣布名单,做到“三个落实”,即思想落实,家属安排落实,离沪手续落实,才准出发。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或者有严重疾病的,以及家中牵累加大,有特殊困难不能内迁的人:在一分为二的单位中,就不能列入审批名单;在全迁的单位中,经过群众讨论,领导应当主动照顾。④
(三)重视家属工作,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工作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需要争取职工家属的支持,把职工家属充分发动起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这是保证职工能不能愉快地随厂内迁的重要一环。以洪昌机器厂的艺徒王××为例,其母亲知道儿子要去建设内地,就把王关在家里,口称:“宁愿养他一世,也不给他去内地。”⑤当时各单位听到这种情况,都联合起来做他家的工作。王的父、母所在单位,里弄组织等,都派了支部书记去做说服工作,他们花了三四个晚上同她谈心,既讲了革命道理,又关心她家困难,步步深入地启发她的觉悟,终于王的妈妈愉快地让儿子去内地建设。在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单位、里弄组织、家属的团结协作下,搬迁动员工作效果显著,动员率高。 四、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的教训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在动员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部分干部工作方法欠妥,影响了动员的效果
上海三线建设在搬迁动员工作中坚持政治挂帅,放手发动群众,但是也有少数单位的少数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是:在动员内容上,从提高职工革命觉悟方面谈得少,从个人利害关系方面讲得多;在介绍内地情况时,讲好的多,讲困难少;在发动落后群众时,没有坚持说服教育,有些简单急躁,不是随便许愿,就是压服,致使有些职工虽然走了,但心情不舒畅,或者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到了内地,碰到一些困难,就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有的职工认为自己是“受了骗,上了当。”⑥
(二)动员工作更多地强调工人的无私奉献,对物质利益的关注相对较少
由于工厂内迁,给许多职工带来了不少实际问题,但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更多的还是工人的无私奉献。在动员过程中侧重宣传毛泽东关于建设好战略后方的重要意义、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大谈一心为公四海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大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虽然也强调了政治鼓励与物质照顾相结合,但以政治鼓励工作为主。而且这种物质照顾的力度和对象是十分有限的,更多地还是激发广大群众的革命激情,去支援内地建设。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有限,因此,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正当的物质利益要求。可以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工作都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并利用舆论导向,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个人的物质利益产生了自我抑制。所以,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中更多地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对小部分确实有经济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有限的物质补助。
(三)动员过程中新闻媒介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新闻媒介是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承担着舆论宣传和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是最有效的动员武器之一,借助新闻媒介的功能,动员工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就建立起了强大的报纸、刊物、广播等传播网络,但在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中,这些传统的新闻媒介——报纸、刊物灯,基本没有得到利用,这无疑会降低动员的效率,增加动员的难度。原因是:当时,三线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极为重要的战略部署,是国家的核心机密,是当时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三线”字眼一律以“支援内地”代替,国家更是明文规定,有关搬迁的情况一律禁止在报纸、刊物上刊登,防止敌人获取情报,从而保证我国的政治、经济安全。
当然,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中的不足,更多地是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所造成的,通过对其分析,将为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提供借鉴作用,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注释:
①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③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④《上海市工厂企业搬迁工作的情况报告》,1966年4月27日,上档:B112-1-736/5。
⑤《关于五个月来本市工厂内迁情况报告》(初稿),1965年6月9日,上档:B127-1-865-16/139。
⑥《上海市工厂企业搬迁工作的情况报告》,1966年4月27日,上档:B112-1-736/5。
关键词: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经验教训
从1964年到1978年,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基本经济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工程,其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时间之长,在我国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对我国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微观视角来研究上海三线建设,以搬迁动员工作为突破口,试图对上海三线建设进行较为直观的描述,探讨当时条件下这些少数需要搬迁的工人的心理,并对这一动员工作的方法、特点、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这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于我国当今大规模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三线建设的基本涵义
三线地区是指1964年至1978年,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而形成的地区。①其中,一线地区包括位于沿海和边疆的省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西藏、新疆、内蒙古等。二线地区是介于一、三线地区的中间地带,如江西省、安徽省。三线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三线包括“大三线”和“小三线”,其中“大三线”是专指西南云、贵、川和西北陕、甘、宁、青地区,是国家的腹地、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西南又重于西北。②“小三线”是相对包括西南、西北地区的大三线而言,专指一、二线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的后方腹地。③
二、上海三线建设中开展搬迁动员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搬迁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开展有效动员工作。上海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支援内地经济建设是上海工人阶级的重要责任,但从客观上看,上海以搬迁工厂等形式参加大的三线建设,政治意义重大,内迁单位数量多,迁入地区远,一般又是迁到僻乡小镇或大城市的远郊,因此职工思想顾虑多,阻力大。再加上任务急,时间紧,工作面广而又复杂,因此,为了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上海三线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搬迁动员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上海经济地位重要,为了保护经济发展成果,需要配合国家的整体搬迁部署,开展有效动员工作是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保障。建国后,经过十来年充满艰难曲折、不断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摸索,上海取得了巨大成就,建设成为工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科学技术比较先进,内外贸易比较发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城市。我国重要的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这些一线地区,上海又是重中之重,上海工人阶级通过双手劳动创造的上海经济奇迹决不能拱手让给敌人。
最后,上海和内地经济差异大,为了让上海工人积极配合国家战略部署,需要开展有效的动员工作。建国后,上海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之内陆省份,经济差距大,要使大批上海建设人员从生活条件比较优裕的沿海大城市,搬迁去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艰苦、施工困难、物资匮乏的内地去工作与生活,工人难免有心理落差,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
三、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的经验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过程持续了数年之久,动员工作也一直穿插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动员中坚持群众路线,用群众教育群众
历史雄辩地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将这一原理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在长期的革命和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党始终把群众路线当作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建国后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的参与国家的建设,动员工作的开展也是直接的依靠群众。
上海三线建设在整个搬迁动员中,坚决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面发动群众。表现为:动员工作先从干部开始,后发展到群众,先党内后党外,层层动员。具体说:第一步就是做好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工作,使动员工作步步深入,层层推开。因为在动员过程中,一般是群众看领导,非党员看党员。第二步是发扬先进,带动落后,在动员过程中在各层认真培养先进典型。先进典型反映了进步事业的努力方向,他们既超出了一般群众的水平,又来自群众,是群众中的一分子,对群众有着直接、现实、形象的说服力,在群众从不觉悟到觉悟的过渡时期,他们不仅起一种带头和桥梁作用,而且在对政治目标将信将疑的群众中起到了树立信心和鼓舞勇气的作用。
(二)动员中注重调查摸底,实事求是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过程中,较多地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弄清那些难以发动职工的思想情况和实际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对迁入内地的人员一般都要“三同意”,即本人同意,家属同意,双方单位同意,才准宣布名单,做到“三个落实”,即思想落实,家属安排落实,离沪手续落实,才准出发。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或者有严重疾病的,以及家中牵累加大,有特殊困难不能内迁的人:在一分为二的单位中,就不能列入审批名单;在全迁的单位中,经过群众讨论,领导应当主动照顾。④
(三)重视家属工作,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工作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需要争取职工家属的支持,把职工家属充分发动起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这是保证职工能不能愉快地随厂内迁的重要一环。以洪昌机器厂的艺徒王××为例,其母亲知道儿子要去建设内地,就把王关在家里,口称:“宁愿养他一世,也不给他去内地。”⑤当时各单位听到这种情况,都联合起来做他家的工作。王的父、母所在单位,里弄组织等,都派了支部书记去做说服工作,他们花了三四个晚上同她谈心,既讲了革命道理,又关心她家困难,步步深入地启发她的觉悟,终于王的妈妈愉快地让儿子去内地建设。在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单位、里弄组织、家属的团结协作下,搬迁动员工作效果显著,动员率高。 四、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的教训
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在动员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部分干部工作方法欠妥,影响了动员的效果
上海三线建设在搬迁动员工作中坚持政治挂帅,放手发动群众,但是也有少数单位的少数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是:在动员内容上,从提高职工革命觉悟方面谈得少,从个人利害关系方面讲得多;在介绍内地情况时,讲好的多,讲困难少;在发动落后群众时,没有坚持说服教育,有些简单急躁,不是随便许愿,就是压服,致使有些职工虽然走了,但心情不舒畅,或者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到了内地,碰到一些困难,就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有的职工认为自己是“受了骗,上了当。”⑥
(二)动员工作更多地强调工人的无私奉献,对物质利益的关注相对较少
由于工厂内迁,给许多职工带来了不少实际问题,但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更多的还是工人的无私奉献。在动员过程中侧重宣传毛泽东关于建设好战略后方的重要意义、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大谈一心为公四海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大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虽然也强调了政治鼓励与物质照顾相结合,但以政治鼓励工作为主。而且这种物质照顾的力度和对象是十分有限的,更多地还是激发广大群众的革命激情,去支援内地建设。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有限,因此,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正当的物质利益要求。可以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工作都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并利用舆论导向,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个人的物质利益产生了自我抑制。所以,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中更多地是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对小部分确实有经济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有限的物质补助。
(三)动员过程中新闻媒介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新闻媒介是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承担着舆论宣传和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是最有效的动员武器之一,借助新闻媒介的功能,动员工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就建立起了强大的报纸、刊物、广播等传播网络,但在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中,这些传统的新闻媒介——报纸、刊物灯,基本没有得到利用,这无疑会降低动员的效率,增加动员的难度。原因是:当时,三线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极为重要的战略部署,是国家的核心机密,是当时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三线”字眼一律以“支援内地”代替,国家更是明文规定,有关搬迁的情况一律禁止在报纸、刊物上刊登,防止敌人获取情报,从而保证我国的政治、经济安全。
当然,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中的不足,更多地是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所造成的,通过对其分析,将为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提供借鉴作用,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注释:
①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③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④《上海市工厂企业搬迁工作的情况报告》,1966年4月27日,上档:B112-1-736/5。
⑤《关于五个月来本市工厂内迁情况报告》(初稿),1965年6月9日,上档:B127-1-865-16/139。
⑥《上海市工厂企业搬迁工作的情况报告》,1966年4月27日,上档:B112-1-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