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独特魅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但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为教学服务,却是一个值得深讨的话题。若多媒体使用不当,反而会有损于语文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这几年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反思。
一、“拿来”主义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凭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二、为用而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则表现了古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两者相去甚远。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请美术教师画了大量意在表现“空中楼阁”独特意境的图片。笔者认为,图片的表现力并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相比。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以辅代主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对一个语文工作者而言,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又何谈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因此,针对上述误区,要让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以“当用不省,当省不用”为原则,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 二是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三是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对于多媒体,我们既要使用,又要慎用,要让它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为优化教学服务,才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如此,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将指日可待,语文的教与学也将会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一、“拿来”主义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凭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二、为用而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则表现了古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两者相去甚远。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请美术教师画了大量意在表现“空中楼阁”独特意境的图片。笔者认为,图片的表现力并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相比。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以辅代主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对一个语文工作者而言,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又何谈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因此,针对上述误区,要让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以“当用不省,当省不用”为原则,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 二是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三是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对于多媒体,我们既要使用,又要慎用,要让它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为优化教学服务,才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如此,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将指日可待,语文的教与学也将会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