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 在1980年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标志着隐喻研究从修辞学转向认知学。这种转向不仅大大推动了隐喻研究的发展,也促进了隐喻的翻译研究。本文从语言学概念隐喻的视角,对《红楼梦》诗词英译本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由于译者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概念隐喻的理解不尽相同,体现了汉英认知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概念隐喻;《红楼梦》;杨宪益译本;霍克斯译本
【Abstract】In 1980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book Metaphors We Live By. Its publication symbolizes the shift of metaphor from rhetoric to cognitive research. This shift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research,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ranslation studies of metaphor. Based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ranslation of poems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is paper finds that some conceptual metaphors exis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some others exist only in Chinese due to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doing so, this paper proves the universality and dissimilarity of Chinese metaphors and English metaphors.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 Dream of Red Mansions; Yang’s version; Hawkes’ version
【作者簡介】姚小辉,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概念隐喻理论
1.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 在1980年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1999年合著《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s to Western Thoughts) 一书(简称《体验哲学》),批判了在西方流行多年的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
2.概念隐喻的界定。“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Lakkoff 和Johnson把隐喻看作是人类思维、行为和认知的一种方式,即概念隐喻。Lakoff 和Johnson指出:以语言学事实为基础,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二、《红楼梦》诗词英译本的概念隐喻
情感是人类经验和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认知能够影响情感,反之亦然。情感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表达形式,本文侧重于研究后者。由于这些情感都是抽象的,所以在研究层面上通常通过隐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语言学家对情感隐喻作了大量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一些相同的概念隐喻概念,同时也反映出隐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经过分析,《红楼梦》中的爱情表达了三种隐喻概念,分别是“爱情是月”、“爱情是水”、和“爱情是鸳鸯”。
1.爱情是月。束定芳在《认知语义学》中提到:“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能很大,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能很小,有些事物可能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相似性。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利用事物之间人们已感受到的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则将原来并不被以为其间存在着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构成隐喻,从而使人们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
《红楼梦》的诗词中多次出现月,体现了爱情是月这一概念隐喻。书中第一回“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杨宪益把“月下”译为 “by the moonlight”,将原来的“月”引申为“月光”,体现出月光中对爱人思念的意境。霍克斯将“月下”译为“underneath the moon”。在“蟾光(月光)”的翻译上,两人很一致,都改译为“月”即 “the moon”和 “bright orb”。杨宪益夫妇充分理解了“爱情是月”这一概念隐喻,意义表达较为完整。霍克斯对于这一概念隐喻的理解与中国人有所不同,体现了汉英认知隐喻的差异。
2.爱情是水。书中第三十四回中,黛玉所作“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杨氏夫妇将“泪”译为 “tears”。霍克斯两个“泪”字译的不同,第一个直译为 “tears”,第二个译为 “foolish drops”, 不仅避免了重复,也传达了原文的审美意义。两个译本都是以泪水表达爱情的苦涩与伤感,体现了“爱情是水”这一概念隐喻。 3.爱情是鸳鸯。鸳鸯经常出现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用来比喻爱情。把夫妻比作鸳鸯,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有“原作鸳鸯不羡仙”一句,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效仿。鸳鸯经常成双成对出现,还有人认为鸳鸯一旦称为配偶,便会陪伴对方一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在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甚至用殉情的方式证明对配偶地忠贞。这正是人们理想中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因此,汉语中有“爱情是鸳鸯”这一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鸳鸯”,“目标域”是爱情。
4.《红楼梦》诗词英译的方位隐喻。《红楼梦》诗词中多次出现了“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这一概念隐喻。例如,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由于汉语中和英语中“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这一概念隐喻是一致的,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本都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杨宪益将“比天高”和“下贱”译为“loftier than the sky”和“of low degree”, 倾向于保留原文的思想。霍克斯将其译为 “noble”和 “base-born”,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兩个译本都体现了“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这一概念隐喻,证明了中西方对于地位的方向性认知是相同的。
三、总结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的理论,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译本为例,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英译进行比较。《红楼梦》中出现了诸多概念隐喻,给翻译带来了挑战。研究发现,汉英概念隐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更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霍克斯的译文则有助于西方读者理解。
参考文献:
[1]Hawkes,D(1973).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s 1-5[M].London: Penguin Group.
[2]Lakoff,G
【关键词】概念隐喻;《红楼梦》;杨宪益译本;霍克斯译本
【Abstract】In 1980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ir book Metaphors We Live By. Its publication symbolizes the shift of metaphor from rhetoric to cognitive research. This shift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 research,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ranslation studies of metaphor. Based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ranslation of poems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is paper finds that some conceptual metaphors exis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some others exist only in Chinese due to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doing so, this paper proves the universality and dissimilarity of Chinese metaphors and English metaphors.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 Dream of Red Mansions; Yang’s version; Hawkes’ version
【作者簡介】姚小辉,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概念隐喻理论
1.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 在1980年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1999年合著《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s to Western Thoughts) 一书(简称《体验哲学》),批判了在西方流行多年的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
2.概念隐喻的界定。“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Lakkoff 和Johnson把隐喻看作是人类思维、行为和认知的一种方式,即概念隐喻。Lakoff 和Johnson指出:以语言学事实为基础,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二、《红楼梦》诗词英译本的概念隐喻
情感是人类经验和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认知能够影响情感,反之亦然。情感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表达形式,本文侧重于研究后者。由于这些情感都是抽象的,所以在研究层面上通常通过隐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语言学家对情感隐喻作了大量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一些相同的概念隐喻概念,同时也反映出隐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经过分析,《红楼梦》中的爱情表达了三种隐喻概念,分别是“爱情是月”、“爱情是水”、和“爱情是鸳鸯”。
1.爱情是月。束定芳在《认知语义学》中提到:“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能很大,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能很小,有些事物可能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相似性。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利用事物之间人们已感受到的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则将原来并不被以为其间存在着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构成隐喻,从而使人们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
《红楼梦》的诗词中多次出现月,体现了爱情是月这一概念隐喻。书中第一回“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杨宪益把“月下”译为 “by the moonlight”,将原来的“月”引申为“月光”,体现出月光中对爱人思念的意境。霍克斯将“月下”译为“underneath the moon”。在“蟾光(月光)”的翻译上,两人很一致,都改译为“月”即 “the moon”和 “bright orb”。杨宪益夫妇充分理解了“爱情是月”这一概念隐喻,意义表达较为完整。霍克斯对于这一概念隐喻的理解与中国人有所不同,体现了汉英认知隐喻的差异。
2.爱情是水。书中第三十四回中,黛玉所作“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杨氏夫妇将“泪”译为 “tears”。霍克斯两个“泪”字译的不同,第一个直译为 “tears”,第二个译为 “foolish drops”, 不仅避免了重复,也传达了原文的审美意义。两个译本都是以泪水表达爱情的苦涩与伤感,体现了“爱情是水”这一概念隐喻。 3.爱情是鸳鸯。鸳鸯经常出现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用来比喻爱情。把夫妻比作鸳鸯,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有“原作鸳鸯不羡仙”一句,歌颂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效仿。鸳鸯经常成双成对出现,还有人认为鸳鸯一旦称为配偶,便会陪伴对方一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在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甚至用殉情的方式证明对配偶地忠贞。这正是人们理想中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因此,汉语中有“爱情是鸳鸯”这一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鸳鸯”,“目标域”是爱情。
4.《红楼梦》诗词英译的方位隐喻。《红楼梦》诗词中多次出现了“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这一概念隐喻。例如,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由于汉语中和英语中“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这一概念隐喻是一致的,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本都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杨宪益将“比天高”和“下贱”译为“loftier than the sky”和“of low degree”, 倾向于保留原文的思想。霍克斯将其译为 “noble”和 “base-born”,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兩个译本都体现了“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这一概念隐喻,证明了中西方对于地位的方向性认知是相同的。
三、总结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的理论,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译本为例,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英译进行比较。《红楼梦》中出现了诸多概念隐喻,给翻译带来了挑战。研究发现,汉英概念隐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更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霍克斯的译文则有助于西方读者理解。
参考文献:
[1]Hawkes,D(1973).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s 1-5[M].London: Penguin Group.
[2]Lakof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