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中考数学题第20题拙见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tmz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示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你是否利用了所有的数据?你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如图1,
  2008年山东省中考刚刚结束,下面是数学卷第20题:(本题满分10分)
  在梯形ABCD中,AB∥CD,∠A=90°, AB=2,BC=3,CD=1,E是AD中点. 
  求证:CE⊥BE.
  图1图2
   下面是参考答案:
  证明如图2过点C作CF⊥AB,垂足为F. 
  因为在梯形ABCD中,AB∥CD,∠A=90°, 
  所以∠D=∠A=∠CFA=90°. 
  所以四边形AFCD是矩形. 
  AD=CF,BF=AB-AF=1. 
  在Rt△BCF中,
  CF2=BC2-BF2=8,
  所以CF=22,
  所以AD=CF=22.
  因为E是AD中点,所以DE=AE=12AD=2.
  在Rt△ABE和Rt△DEC中,EB2=AE2+AB2=6,EC2= DE2+CD2=3,EB2+ EC2=9=BC2. 
  所以∠CEB=90°.
  所以EB⊥EC.
  省中考题参考答案的证明过程无可挑剔. 但是下面的证明方法似乎更具一般性:
  证明 如图3,取BC的中点F,连结EF. 
  因为AB=2,DC=1,BC=3. 
  所以中位线EF=AB+DC2=2+12=1.5=BC2.
  所以△BEC为直角三角形. 
  所以 EB⊥EC.
  证明过程没有用到∠A=90°(直角梯形)这一条件. 当然,还有以下证法也没有用到∠A=90°这一条件. 
  辅助线如图4所示. 
  证明 延长CE、BA交与F,
  因为在梯形ABCD中,AB∥CD,所以∠DCE=∠AFE.
  因为E是AD中点,所以DE=AE.
  在△DCE和△AFE中,∠DCE=∠AFE,DE=AE,∠DEC=∠AEF.
  所以△DCE≌△AFE (ASA),所以CE=FE,CD=FA.
  因为AB=2,DC=1,BC=3,所以FB=FA+AB=CD+AB=1+2=3=BC,所以△BFC是等腰三角形.因为CE=FE,所以EB⊥EC.
   由上可知,直角梯形在这道题中仅仅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由于证明的一般性,题目可概括为:
  定理 如图5,若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一腰,则此腰的两个端点与另一腰的中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其实,这道题是一道成题,笔者手头的吕学礼主编的《名师导学》、宏宇主编的《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辅导》对这一题均有涉及. 
  这道题来源于一个基本拼图:如图6,给定矩形,连结它的一条对角线,过另一个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把此矩形分成1、2、3三个部分. 按这三个部分把矩形剪开拼成直角梯形.
  这个直角梯形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是上、下两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 据此,可以得到一连串的命题:
  命题1 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则其直角腰的中点与非直角腰端点的连线分别为两个非直角内角的平分线. 
  命题2 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则两个非直角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在直角腰上,且平分直角腰. 
  命题3 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则其直角腰的中点与非直角腰的两个端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
  命题4 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则直角腰的中点到直角梯形其他三边等命题5 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则过直角腰的中点引非直角腰的垂线,垂足分非直角腰为两条与两底分别相等的线段. 
  命题6 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则分非直角腰与上、下底分别相等的点,和直角腰的两个端点,三点连成直角三角形. 
  命题7 若直角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等于非直角腰,则以直角腰为直径的圆与非直角腰相切.结合相似形和圆的知识,可得到这个拼图更丰富的性质,并且可推广为数学竞赛题. 
  在《名师导学》中,以上命题均被写成了定理. 
  实际上,以上命题中的直角这个条件有时是多余的,如命题二、命题三等. 
  罗增儒先生在《数学解题学引论》中,强调数学习题的科学性时,指出:题目的条件与所在系统的公理组成的体系应具有充分性——足以推导出题目的结论;独立性——每一个条件都不是多余的;……. 
  独立性的要求反映了数学的严谨性与简单美. 题目有过剩的条件,反映了命题时的思考不周;解法中有多余的思维回路,不仅造成题目臃肿,更会使解题者误入歧途,他会因为条件没有用上而感到迷茫.
  参考文献
  [1][美]波利亚. 怎样解题[M]. 阎育苏译. 科学出版社,1982.1.
  [2]罗增儒. 数学解题学引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吕学礼. 名师导学[M]. 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1.
  [4]宏宇. 初中数学发散思维辅导[M].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5.
  作者简介:满常顺,1966年11月生,数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辅导学生200余名获数学竞赛全国奖和省级奖. 山东省日照市教学能手,日照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其他文献
最近,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科版《数学》(八下)教材的§11.4“互逆命题”.上 课期间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组命题,要求学生说出这些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中有一条就是本文标题提及的“正方形的4个角是直角”.稍作沉思后,有学生回答说: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直角是正方形的4个角”.由于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预期的,所以主讲老师走向黑板画了一个正方形,并用“已知”和“求证”的形式写下了上述命题,最后,就得出了
期刊
从今年的中考数学压轴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考察学生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对优生还要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着重考查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中考压轴题设计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 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 现归纳几种常见题型给予解答,供初
期刊
由上面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出:斯特瓦尔特定理可用来解决一些有关线段长度的计算与证明的问题,特别是它巧妙的绕开了已经移到高中才学习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因此这个结论值得我们在初中数学探究与课外学习活动中关注!  作者简介:陈金红,男,1968年10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常德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数学论文数篇,所辅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多人次获全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考已经拉下帷幕,翻阅手中收集来的百余份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试卷,不禁让我无比兴奋,好题、新题层出不穷,为了让同学们提前一饱眼福,领略中考动向,现就2008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说明如下:    1 程序规律探索    例1 (扬州市)按如图1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的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得到的结果为24,第2次得到的结果为12,…,请你探索第2009次得到的结果为.   分
期刊
云南曲靖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655011     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1905—1990)提出 “数学应该被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的教育理念,以及他的“数学必须联系现实,必须贴近孩子,必须与社会相联系;数学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学习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处理数学,而是让他们在一种数学化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这个“数学化”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完成的,而不是任何外
期刊
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有这样一题:  已知实数x,y满足(x-x2-2008)(y-y2-2008)=2008,则3x2-2y2+3x-3y-2007的值为( ) A.-2008 B.2008 C.-1 D.1    1 背景分析  此题是第31届西班牙数学竞赛题的推广,原题是:  若(x2+1+x)(y2+1+y)=1,则x+y=0.  推广上式可以得到:  结论1
期刊
数学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这里的数学不仅是数字、符号、公式,而是浸润其中的(数学)文化. 只有把抽象的、严谨的数学,即冰冷的数学,转化为生动的、人文的、思考的数学,即火热的数学文化,数学课堂才会变成陶冶人的炉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充分肯定了数学的社会文化价值,特别是在课程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了各学段都要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家的故
期刊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8年第6期p.56登载的“对一道IMO试题的探究”一文(下称文[1]),“经笔者深入探究”(文[1]),将第48届IMO的第四题(由捷克提供)作了有趣的引申,得到了一个新颖、颇有思考性的平面几何命题,但其证明较为冗繁,不够简练,给初中生的阅读带来不便.受其启发,笔者经继续探究,得到异于文[1]的几种较为浅显、简明,易为初中生理解、接受的纯几何别证,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
期刊
由完全平方公式(a-b)2≥0知a2+b2≥2ab从而有(a+b)2≥4ab,其中等号当且仅当a=b,利用(a+b)2≥4ab可以解决一些初中竞赛题.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1 阴影面积与函数图像    1.(山东)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P的面积是()  A.10B.16C.18D.2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