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门口的风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俺家门口有个池塘,方方的,像一个储钱罐,储存过无数个太阳、月亮,也储存了我童年的时光。
  记忆中,池塘里永远是一池清水,没有干过。到了夏天,一场大雨,池塘里又满了。我最喜爱听池塘里青蛙的叫声。俗话说:“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吃疙瘩。”疙瘩,豫东的一种面食,意为,听到青蛙的叫声,离收麦的日子就不远了。
  池塘的西北角有一棵歪柳树,几乎是平躺着生长。这棵柳树,就是我和小伙伴集结的地方。在柳树边,脱个精光,爬上柳树,蹦下去,感觉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柳树就成了我们的跳台。有不会游水的,便有人从背后把他推下水,或几个人抬着扔到坑里,扑腾几下,喝几口水,就会游水了。不料,洗澡也会上瘾。每天中午放学后,我们先到水里泡上一阵子,看到谁在岸边不下水,就抓一把坑泥,偷偷地上岸,抹那人的身上或脸上,不下水也得下水。等大人喊,才回家吃饭。同班有一个叫荛的女孩,也喜爱和男孩子一样洗澡。等家长喊吃饭,荛上岸,不穿衣服,抱着衣服跑回家。那时还没有性的意识,但我们都喜爱看荛的光身子。到了晚上,男人们到村前河里洗澡,坑塘就属于女人了,婶子大娘从厨房里钻出来,到池塘里享受一下清凉。夜晚,睡在池塘边,凉风习习,比现在的空调间里还舒服呢。听大人们讲《半夜鸡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或《三国演义》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或仰望星空,数天上的星星,一个,二个,三个……怎么也数不完。
  池塘有水,有风,就有了风水。家住池塘边,方便多了。不到雨季,半塘水,岸边有一块石头,那是娘的搓衣板。娘扬起的棒槌,一声一声拍打着我的童年。住在坑边的十几家,都在池塘里洗衣服、淘麦。要磨面,需要洗去麦子上的尘土,就在池塘里淘麦。我就经常干这个活。所以,大人们不允许孩子们污染坑水。谁家娃往池塘里抛洒粪便,要被大人们骂好多天。水大的时候,在岸边,伸手就能够到水,掬起一捧水洗脸,很爽,池塘就是我天然的洗脸盆。
  每家都养了几只鸭子。春上,有卖鸭苗的,来到村里卖鸭苗。那年月时兴“打账”,也就是赊账,买鸭苗的时候不用付钱,秋天,卖鸭苗的来收钱,母鸭要钱,公鸭不收钱。付多少钱,凭村民自己说,卖鸭苗的也不去核对。其实,农村人讲的就是一种诚信。前几天,有报道说,某城市开了一家无人售货超市。监控发现,许多人拿东西不付钱,或少付钱。城里人缺的是农村人的实在。早上把鸭子放出来,鸭子们晃晃悠悠地走到坑里。晚上,有人喊一声:“上来了!”鸭子们纷纷上岸,各回各家,从没有出现过鸭子走错家的纠纷。
  有人问我,你家住哪里?我说,村前有个学校,学校后边有个池塘,池塘西边就是我家。让我自豪的是娘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兢兢业业,在教育战线奉献三十多年。乡下没有课桌,娘带领学生挖池塘里泥巴垒台子。村子的很多人都是娘的学生。提起娘,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我就是在娘的教育下,在本村上完小学,上完初中,考到县里的高中,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参加了工作。
  池塘是第一生产队的,养的鱼自然属于一队的社员所有,到了年底,每家能分到大小不等的鱼,那是全家人的佳肴。我家是四队,也有几个池塘,年底也能分到几条鱼。过了年,要走亲戚拜年。走亲戚也就拿些馒头、油条等,不像今天串亲戚拿火腿肠、方便面什么的。有一年夏天下暴雨,地里的水流到村西边的坑里,村西边的小坑里先满了,水顺着沟从西边往这边流,漫过路边的时候,鱼凫上水,小鱼儿往上蹿。小鱼儿有三五厘米长,就是农村人称永远长不大的“泥巴沤”。我就在岸边用手抓,半上午抓了好几斤。娘把小鱼儿洗净,用油煎过,我和弟弟妹妹美美地吃了好几天。
  池塘终于干了,干了好多年。我不明白,好好的池塘怎么会干了呢?池塘里的水都去了哪里?原来,这些年我们发展工业,过度开发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枯竭。原来拿碗能从井里舀水。如今,打十几米、二十几米井不见一滴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座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农业每年因旱灾大面积绝产达2.3亿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别说庄稼,连人生活都困难。前年,我去了一趟豫西、豫北的大山里,水库都见了底。看到城里有人洗澡不关水龙头,洗车时任水白白流淌,我的心隐隐作痛。好在我的老家也吃上了自来水。黑龙江省绥棱县水利局的戴北春,一个柔弱女子,凭着职业的敏感,在生命绝望中,对“生命之源”——水,有着超前意识,卖掉自己的全部家当,19年来与丈夫一起行走大半个中国,宣传节水,被誉为“世界第一节水女英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有一句广告说得好,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过年回家,我看到池塘里被人犁过,种上了麦子,原来是同济哥种的。同济哥是种粮大户,包有十几亩地,连自家的责任田,有30亩地。加上又喂了几头牛,每年的收入还是挺可观的。同濟哥说,池塘里这二亩地,不用给谁交租赁费,等于没有地亩钱。坑泥肥沃,没有投资化肥,结果收了3000多斤麦子。我国有18亿亩耕地,保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的27%。周口更是了不起,我们周口的粮食够全国人民吃半个月。一粒小小的麦子,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收了麦子,同济哥种上玉米。等玉米成熟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齐腰深水。同济哥买了个打鱼的皮卡,从水里捞出2000多斤玉米。我为同济哥还写过一篇文章,在市报上刊登。村里人奔走相告,同济也成名人了。同济哥说,不去打工,受不了那个罪。再说,家里有老人,有孩子,也走不开。同济哥的心中,割舍不了的是那种亲情啊!同济哥也种不了庄稼了,就联合住在池塘边的十几家,每家出五十元钱买鱼苗,放到坑里。说好的,谁出钱将来分鱼有谁的,不出钱没有份的。大家都期待着年底呢。
  你说说,俺家的这道风景到底美不美呀?
其他文献
我的老家在武穴市北匡山一脉龙顶寨下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家乡有一习俗:逢年过节办喜事儿,总要在自家门上贴上几副对子,喜庆喜庆。父亲因过去家境贫寒没能上学,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家里要写对联,他总是提些糖果点心去求大队小学老师帮忙,好在他当过生产队长,人缘还不错,几乎是有求必应。但父亲是个要强的人,他认为请人写门联顾了门面失了脸面,心里总不是滋味,个中辛酸苦楚别人难以体会!于是暗暗发誓:自个
期刊
3月24日晚11时许,老天撕开漆黑的洞口,撒下了密集的大雨,滴在地上,湿透了泥土,雨夹着异常的冷气,侵袭着匆忙疲惫的行人。  已经二十多天缠绵的落雨,人们念念叨叨,怨天咒地,都说这天丧心病狂地下雨逼人要疯了。80多岁的父亲躺在病房已经是奄奄一息,令我们极其不安。  根据上周五刘医生的意见,父亲如不透析就要送回老家做好后事准备,根据近期天气预报趋势,3月底都将绵雨不断,考虑天气情况,为熬过这个月底,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到一所山区中学实习。  9月1日,学校开学。一早前来报到的学生,像群叽喳的山雀,扑棱棱地飞进校园。刚刚改革开放,山区还很贫穷,学生们个子有些瘦小,穿戴比较破旧。他们办完了报到手续,就安静地坐进了教室。我一个个点名查到,学生们一个个站起应到,点到叶菊花的名字,我叫了两次没有应答,正要报下一个名字,教室外响起一声“到”,推门进来一名女生,局促地站在我的面前,澄澈明亮的眼睛藏着几丝不
期刊
本月读书周一结束,老公就奇怪地出了一道让全家人都惊讶的题目,要求家庭所有成员结合本月的读书情况,围绕自己的工作、学习、成长写一篇心得。这倒是没什么,小菜一碟,人人都可信手拈来,可这家伙出了个“幺蛾子”,还有一个苛刻的附加条件,那就是内容只能是两个字。这可难坏了全家。  星期天下午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的茶几边,一边喝茶嗑瓜子,一边将各自的答案交了上去。  儿子的答案是“敬业”,老公连连夸赞,儿子有出息。
期刊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很在意他的名字。每次自我介绍都要清晰地说明:自己的自,廉耻的廉。遇上情况特殊的,还要表述得更详细:对,广字头,下面一个兼字。工作一辈子,所填的各种表格,所用的几方印章,还有工作证、医疗证、会员证、身份证、获奖荣誉证等等,都是这个名字——自廉。既没有像旧时文人那样有名还有字,也没用过别名和曾用名,就连给子女的书信,甚至是给我留张说事的便条,都要很认真地落款,爸:自廉。有两次,居然没
期刊
李纨是荣国府里的长孙媳妇,《红楼梦》十二金钗之一。李纨的丈夫——贾珠早早去世,作为年纪轻轻便守寡的李纨已不能相夫,便只能“侍亲养子”。“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的李纨,对于周围的环境,正如书中所说“竟如‘槁木死灰’般,一概不问不闻”。然而,在“唯知侍亲养子”外,这位荣国府的长孙媳婦还有另一个责任,“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也就是这个“陪侍小姑等针黹”,在大观园成立的几次诗社中,我们竟看出这位“尚德不尚才
期刊
正值初夏,淅淅沥沥的雨落在淮安古城的街头巷尾和草木之间。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光,最适合触摸这座城的阡陌掌纹。之所以用阡陌这个词,是因为这座运河边的城更贴近大地,植根于苏北丰饶的田野。此时,这座城的阡陌掌纹,在雨中清晰且明亮,比平时多了一份迷人的优雅,有着水墨画的韵味,而“触摸她,用目光,别用手指”。  我们离往事很远,往事却离我们很近。比如这座城的老街巷老房子,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当下,犹如那轮
期刊
天快晌午的时候,母亲在院子里蒸馒头,我烧锅。天实在热,每次把柴添进火膛里,我就急急地躲开了。躲到屋檐底下的阴凉里,坐在矮板凳上跟母亲说话。母亲把锅里的热馒头拾出来,把生馒头放进去,盖上大锅盖,让我添一把细柴。我看灶跟前只剩下粗细不等的干树枝,就赶紧起身往打麦场跑去。母亲说的细柴,是麦秸,生馒头刚入锅的时候,是需要连烧几把大火的,这个时机烧细柴最合适。就在我抱着麦秸往回走的时候,无意中瞥见对面的远山
期刊
窗外的夕阳正是灿烂时刻,光芒万丈,嫣红如醉。当我穿上那件白大褂,戴上口罩,换了鞋,全副武装,步履缓慢地走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时,一股沧桑和悲凉的感觉直冲脑门。  这是我三次在医院见到父亲了,不,准确地说,是第四次了,三十多年前的第一次,我至今记得,那一个早晨,当母亲接到邮递员送来的电报,立马就哭了。然后就收拾东西,领着我去县城,买火车票,和我踏上去吕梁的路途,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旅程。父亲在
期刊
朋友来访,谈起从政经历,称两个场景历历在目,并用两个成语诠释——  旁若无人  朋友原是我的同事,九十年代中期,从某市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任上升任下属某区副区长。到任后暂时吃住在区委招待所,次日被安排在与同在区委招待所吃住的时任区长一起进早餐,陪餐的是区委招待所的正、副所长。此间无话,四人各吃各的,约十分钟,忽见区长放下筷子,擦擦手,抹抹嘴,站起身来,话也不说一句,看也不看我们三人一眼,目不斜视,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