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啊!儿愿今生握您的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外的夕阳正是灿烂时刻,光芒万丈,嫣红如醉。当我穿上那件白大褂,戴上口罩,换了鞋,全副武装,步履缓慢地走进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时,一股沧桑和悲凉的感觉直冲脑门。
  这是我三次在医院见到父亲了,不,准确地说,是第四次了,三十多年前的第一次,我至今记得,那一个早晨,当母亲接到邮递员送来的电报,立马就哭了。然后就收拾东西,领着我去县城,买火车票,和我踏上去吕梁的路途,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旅程。父亲在几百里之外的单位上班,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父亲,我还纳闷这是去哪里啊?!只是后来才听说父亲是在去太原参加培训的路上遇到了车祸,所乘的车直接撞到了山上,父亲被甩出了车外,一直在医院昏迷了好多天。等他清醒过来,一天下午,阳光灿烂地照在汾阳医院的楼道,我和妈妈去看父亲,一进屋,父亲在病床上就向我伸出手,爱怜地看着我,清晰地说出:晋梁来啦,来,让爸爸看看我娃。我乖巧地靠在床边。轻轻地叫了声:爸!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笑着问我吃饭了吗?看我长高了没有!嘘寒问暖,我拉着父亲的手,那双手,绵软宽大,温润白皙,摸在头上,一股温暖的感觉瞬间传遍我的全身,爸爸爱我!我十分依恋那份亲情,那份温暖,把父亲的手紧紧抓住,不舍得放开。
  我看到父亲年轻的面容,并没有感到伤心。持续十多天昏迷之后,父亲终于在汾阳医院救治成功,后来,他带着一身后遗症回到山西晋南也就是我的老家休养。
  这一下就是五年。
  五年,对一个人来说,尤其对一个正值创业黄金期的人来说,那样的岁月意味着什么呢?!
  父亲在休养的这段时间,努力锻炼,恢复身体。那年夏天,割完麦子,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父亲决定捺地(方言,意思是用铁锹翻地)。
  他要向村里人和亲朋好友证明自己还有用,还没有被病魔摧垮。
  五亩地,3000多平方米,那全部的土壤就这样被一铣一铣翻过来,然后蓄水保墒。想想看,那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们兄弟姐妹也被深深感动着,不上学的时候也一起跟着捺地,整整两个月时间,父亲的皮肤晒爆了,晒黑了,但他的身子更硬朗了,他捺地的身影也成了那个夏天一道抹不去的风景,也让村里人对他刮目相看。
  父亲爱我,那种爱总是无言,我记得我小时候总喜欢父亲带我去县城,我坐在加重自行车后面,快乐地夹腿蹬脚,嘴里喊着“驾 ”,仿佛我骑的是一匹马,等到了县城,碰见我喜欢的小物件,父亲都毫不犹豫买给我,以至于每回回家都能惹得二姐嫉妒,直说父亲偏心眼。
  有时我犯了错,父亲气得不行,高高举起巴掌,到了我身上,却成了软绵绵的抚摸,但我心里,却一直敬畏父亲,只要是有父亲在的时候,我都能乖巧懂事地静坐看书。
  几年后,父亲基本康复去上班了,我却因一个小小的事故需要住院治疗,父亲立马陪着我去了省城。
  进了医院,我每天静静地躺在病房,父亲每次过来看我都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给我买一大堆好吃的东西。我不知道,父亲却因为手术费用的问题在太原城里四处奔波。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催款通知单,我问父亲,有钱吗?!父亲坚定地说,没问题,治好你的病花多少钱都行。后来我才知道,为了筹集我的住院费用,父亲在太原城四处求人,坐公交车,甚至步行,拖着一身病体寻找一切可能的朋友,终于东拼西凑按期交上了钱。病好了,我看着父亲瘦削的身形,忍不住想哭,父亲拉着我的手:好孩子,你是爸的全部,为了你,爸舍了命都愿意。
  同样是个有太阳的下午,光线依旧灿烂地照进病房,我沉重的脚步驻足病床前,父亲苍老的面容略显浮肿,医生轻轻地呼唤,您的儿子来看您了!父亲努力睁开眼睛,那一条缝隙一样的眼睛,我把手伸到父亲的手里,父亲立马就紧紧握住了我的手,一刻也不松开,那种紧握,仿佛是怕我马上就要离开一样,我轻轻地叫了一声:爸!我来看您了。那眼里的晶莹立马浮了上来,父亲想说些什么,只是实在说不出来,近100毫升的脑出血让他暂时失去了说话的功能,再加上嘴里插的吸痰管,让他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助。他或许想告诉我很多,他或许想叫我一声乳名,他或许想告诉我他很好,他或许想告诉我让在家等待的母亲放心。可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再一次在呼吸机里噴出了鲜血。
  医生立马告诉我:病人激动了,你不能哭,你不能和病人再说话了,目前病人伴有消化道应激溃疡出血的合并症。我强忍眼泪,只是紧紧握住了父亲的手,那一双手啊!干枯,瘦弱,只剩了斑驳的骨架,手背上已经布满了老年斑,甚至有斑斑点点的淤血痕迹,全没有了往日的宽大温润。儿子是他的精神寄托,更是他生命的支柱。此刻,我仿佛就是他的全部依靠,我从没看过父亲对我是如此的依恋和不舍。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一直是坚强的硬汉,从没有在我的面前流露出半点虚弱的时候。75岁那年,父亲得了脑梗塞,并伴有脑出血,肢体麻木,送到医院,他只是轻轻摆手,我没有病,能跑能吃,上床下地,活动自如。医生劝阻,要静养不能下地活动,父亲淡淡一笑:我没事,身体健康着呢!待了没几天就急着要出院。
  医生告诉我,父亲在病床上没事的时候老抓住一个小物件不放,那是他的孙子给他买的一个小奥特曼。他牢牢地抓住,就像努力抓住时光的尾巴,就像努力抓住下坠的夕阳一样,我尽力地想记住这个黄昏,想记住父亲身上披满的霞光,我使劲地握住那一双手,就像握住我的祝福,握住我的一生,握住我的太阳。
  父亲,您看到这美丽的夕阳了吗?您一定拼命收藏了那份纯粹,那份留恋,那份渴望,今天,就让我替您问候老天,问候那些所有叫不上名字的感动,向他们致敬,就像此刻我跪拜在您的床前,跪拜自己的灵魂一样!
其他文献
在北京的某一个院子,一个不起眼的院子,有些我心仪的人和物。这个院子坐落在北京朝阳区,这一片地区有一个极好听的名字:芍药居;而这个院子,则叫鲁迅文学院——一个让许多视文学如生命的人仰慕、向往的地方。  我,喜欢叫它鲁院。  它极小,但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人一靠近它就会肃然起敬,高山仰止。每次触摸它,我总能感觉到一股浓重、强大的文化底气,仿佛有一块暗自发力的磁铁,于无声无息、无言无语之中赋予我思想的
期刊
临水而居,是一种诗意的生存,人类的本心因水而栖憩。  1843年,梭罗离开喧嚣的城市,在距离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搭建起一座小木屋,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又两个月。“我们的生命就像河流中的水”,在《瓦尔登湖》中,他这样赞美水对于生命的意义。  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有一个瓦尔登湖。这个湖或许并不是现在正守望的地方,它存在于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活力,让我们安宁,如同故乡。我们可能终老于此,也可能
期刊
我的老家在武穴市北匡山一脉龙顶寨下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家乡有一习俗:逢年过节办喜事儿,总要在自家门上贴上几副对子,喜庆喜庆。父亲因过去家境贫寒没能上学,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家里要写对联,他总是提些糖果点心去求大队小学老师帮忙,好在他当过生产队长,人缘还不错,几乎是有求必应。但父亲是个要强的人,他认为请人写门联顾了门面失了脸面,心里总不是滋味,个中辛酸苦楚别人难以体会!于是暗暗发誓:自个
期刊
3月24日晚11时许,老天撕开漆黑的洞口,撒下了密集的大雨,滴在地上,湿透了泥土,雨夹着异常的冷气,侵袭着匆忙疲惫的行人。  已经二十多天缠绵的落雨,人们念念叨叨,怨天咒地,都说这天丧心病狂地下雨逼人要疯了。80多岁的父亲躺在病房已经是奄奄一息,令我们极其不安。  根据上周五刘医生的意见,父亲如不透析就要送回老家做好后事准备,根据近期天气预报趋势,3月底都将绵雨不断,考虑天气情况,为熬过这个月底,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到一所山区中学实习。  9月1日,学校开学。一早前来报到的学生,像群叽喳的山雀,扑棱棱地飞进校园。刚刚改革开放,山区还很贫穷,学生们个子有些瘦小,穿戴比较破旧。他们办完了报到手续,就安静地坐进了教室。我一个个点名查到,学生们一个个站起应到,点到叶菊花的名字,我叫了两次没有应答,正要报下一个名字,教室外响起一声“到”,推门进来一名女生,局促地站在我的面前,澄澈明亮的眼睛藏着几丝不
期刊
本月读书周一结束,老公就奇怪地出了一道让全家人都惊讶的题目,要求家庭所有成员结合本月的读书情况,围绕自己的工作、学习、成长写一篇心得。这倒是没什么,小菜一碟,人人都可信手拈来,可这家伙出了个“幺蛾子”,还有一个苛刻的附加条件,那就是内容只能是两个字。这可难坏了全家。  星期天下午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的茶几边,一边喝茶嗑瓜子,一边将各自的答案交了上去。  儿子的答案是“敬业”,老公连连夸赞,儿子有出息。
期刊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很在意他的名字。每次自我介绍都要清晰地说明:自己的自,廉耻的廉。遇上情况特殊的,还要表述得更详细:对,广字头,下面一个兼字。工作一辈子,所填的各种表格,所用的几方印章,还有工作证、医疗证、会员证、身份证、获奖荣誉证等等,都是这个名字——自廉。既没有像旧时文人那样有名还有字,也没用过别名和曾用名,就连给子女的书信,甚至是给我留张说事的便条,都要很认真地落款,爸:自廉。有两次,居然没
期刊
李纨是荣国府里的长孙媳妇,《红楼梦》十二金钗之一。李纨的丈夫——贾珠早早去世,作为年纪轻轻便守寡的李纨已不能相夫,便只能“侍亲养子”。“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的李纨,对于周围的环境,正如书中所说“竟如‘槁木死灰’般,一概不问不闻”。然而,在“唯知侍亲养子”外,这位荣国府的长孙媳婦还有另一个责任,“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也就是这个“陪侍小姑等针黹”,在大观园成立的几次诗社中,我们竟看出这位“尚德不尚才
期刊
正值初夏,淅淅沥沥的雨落在淮安古城的街头巷尾和草木之间。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光,最适合触摸这座城的阡陌掌纹。之所以用阡陌这个词,是因为这座运河边的城更贴近大地,植根于苏北丰饶的田野。此时,这座城的阡陌掌纹,在雨中清晰且明亮,比平时多了一份迷人的优雅,有着水墨画的韵味,而“触摸她,用目光,别用手指”。  我们离往事很远,往事却离我们很近。比如这座城的老街巷老房子,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当下,犹如那轮
期刊
天快晌午的时候,母亲在院子里蒸馒头,我烧锅。天实在热,每次把柴添进火膛里,我就急急地躲开了。躲到屋檐底下的阴凉里,坐在矮板凳上跟母亲说话。母亲把锅里的热馒头拾出来,把生馒头放进去,盖上大锅盖,让我添一把细柴。我看灶跟前只剩下粗细不等的干树枝,就赶紧起身往打麦场跑去。母亲说的细柴,是麦秸,生馒头刚入锅的时候,是需要连烧几把大火的,这个时机烧细柴最合适。就在我抱着麦秸往回走的时候,无意中瞥见对面的远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