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琐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家在武穴市北匡山一脉龙顶寨下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家乡有一习俗:逢年过节办喜事儿,总要在自家门上贴上几副对子,喜庆喜庆。父亲因过去家境贫寒没能上学,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家里要写对联,他总是提些糖果点心去求大队小学老师帮忙,好在他当过生产队长,人缘还不错,几乎是有求必应。但父亲是个要强的人,他认为请人写门联顾了门面失了脸面,心里总不是滋味,个中辛酸苦楚别人难以体会!于是暗暗发誓:自个这辈子尝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头,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女们读书学文化,日后写对子用不着再去求人!
  我是长子,自然就成了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幸运地一路念完大学,成为全村史上第一个大学毕业生。说起与书法结缘,还真得要感谢几位引我入门、指点迷津的恩师。
  初入學堂,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书画造诣很深的美术教师吕焕超。他当时下放到我大队小学任教,见我这个小鬼挺机灵、有悟性,“根正苗红”,是个好坯子,非常喜欢。一有空,就给我“开小灶”,教我写字画画,并将一本他十分珍爱,但有点破旧的柳体字帖送我,叮嘱我从点画开始,反复临摹,练好基本功,还经常用“做人要有志气,练字要有恒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从小写好方块字,长大当好中国人”等富有哲理的话语鼓励我,他是引我步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启蒙老师。时光飞逝,转眼40多年过去了,虽然先生早已去了极乐世界,可他的谆谆教诲时常还在我耳边回响,鞭策我攀登不止。
  “书法既要讲究字内功,更要注重字外功”,这是我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赵一琴先生对我写大字作业的眉批。她被尊为广济“慈母老师”,退休后一直客居北京。在当今信息时代,许多人只把打电话、发信息看作时尚,可我与赵老师的联络方式一直坚持以书信为主,从没间断,她的信字里行间浸润着她的良苦用心,不仅教我如何为人处世,也教我如何从艺作书,使我一生受益不尽。今年七月欣逢先生百岁寿诞,为表达感恩之情,我特意用鲜红宣纸撰书一副对联,精致装裱,偕爱妻专程晋京拜贺。联曰:“三尺讲台,喜庆恩师百岁寿;两行墨韵,难书学子万般情。”
  我真正开始书法创作,是在读高中时段。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和书法在学校很冒尖,凭书法特长我担任了校学生会宣传委员,学校办专栏、出墙报自然就成了我分内的义务活儿。在那个年代,别的同学到校办农场“学农”,在“广阔天地”里挖山造田磨炼意志,我便留在学校办专刊、出墙报。抄文练字的机会多了,书艺也日渐长进。期间,恰遇时有 “广济第一笔”之称的书法家干辉容先生在校图书馆当管理员,有幸拜他为师,得到先生重点指导,让我在间架结构、谋篇布局上下功夫,由此,我的书法创作日渐走上了正轨。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大学,实现了由农业户口转为吃“商品粮”的梦想,我对书法艺术由热爱变得更加痴迷。于是,学校图书馆、寝室就成了我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阵地,读帖、临池成了我个人爱好的必修内容。学校首次举办书法比赛,我一个物理系学生竟然得了第一名,作品又入选全省首届大学生书画作品展,如同当今有人买彩票中奖一样,我意外中了个“书法大奖”。从此,我与书法真正结下了不解之缘, 它让一个农民的儿子沾了不少艺术灵光!从大学留校任教到调到政府机关工作,直到如今做市文联主席,每换一个工作岗位,书法都成了我受器重的“元素”和“符号”。
  黄州文化积淀厚重,苏东坡在此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千古绝唱,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等传世名作。我走出山乡所到的第一座城市就是黄州,一见钟情,在这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里学习、工作、生活了三十余载。黄州的文化滋润了我的心灵,在黄州的山水之间,我吸吮了不少书法创作营养,渐渐悟知以文化人、翰墨怡情之道。1989年,我应邀以青年书法家身份作为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访问团成员,东渡扶桑交流书艺,因为年轻,很受关注。此行拜识了现任的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徐本一老师,先生对我悉心指教,使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年,我一直坚持朝夕认真读书,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踏实临摹古代优秀法帖,提高书法意识和创作技巧,我的书法创作路子越走越宽,作品也渐入佳境了。
其他文献
寄伯去世好多年了,有时还会梦到他。  我还在襁褓时,有高人指点,说把我过继给男孩子多的人家才好,于是我妈四处打听,后来找到寄伯家。  当时,寄伯已有三个儿子,他第一眼看到我,就笑呵呵地答应了。这也许是我和寄伯有缘。他给我取名:林珏。这样,出生几个月的我就给他做过房女儿。  后来,寄伯又生了四个儿子。对我这个独生女,当成掌上明珠一样,阿囡阿囡唤我,从没对我说过一句重点的话。  那个时代,农村人孩子生
期刊
外婆年少就喜欢上了佛经,捧上一本经卷便可足不出户,待在闺阁中,并誓与佛经、青灯相伴到老。那时的外婆该是怎样的女子呢?她该是像一株初生木棉一样安静柔和地生长,却又浮动着薄荷清浅的香味吧,或许她还有着如莲的心思:一盏青灯一卷经书,罗衫飘飘临窗读。  除了习读经文,外婆也捣鼓草药。外婆到底研读了佛经外的多少医书呢?在我的印象里,经外婆手拂过,百草皆为药,她的室前一串串挂着,门里一堆堆码着,到处堆放着草药
期刊
清明节前,在母亲的坟前燃起一堆冥钱,恍惚中,许多年淡忘了的往事又涌上心头,似乎有好多话要对母亲说。  母亲出生在苏北灌南百禄大姓王家,上世纪60年代随父亲去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在牧场的土坯房里,母亲先后生下我们兄弟三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身上穿戴的衣裤鞋帽都要母亲手工完成。兄弟间依次相差两岁,大穿新、二穿旧、三穿破邋旧;正三年、反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此这般,母亲就更忙了,何况三个半大小
期刊
老家并没有山,所谓南山,不过是小村东南几里外的一处土坡漫冈。南山处有我家的园田地,一条毛毛道从近二分之一处斜穿而过。毛道往南不远,有一处并不很深的凹陷洼地,我家的几垄田搭着洼地边沿擦过。  那时候种地,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年谷雨前后,种玉米和栽土豆这样的大田是要抢时间的,而大田抢种一结束,母亲会适时从房梁下墙垛间,翻出一包儿又一包儿的豆角籽。我太熟悉那些花花溜溜、各式各样的豆子了:挤豆、泡豆、油豆、
期刊
哥哥比我大一岁半,上学时比我高两级,可无论在学识还是阅历和魄力上都让我徘徊在不可逆转的差距中。他聪明好学、情趣广泛,从童年起他就始终站在我的前面,是我无法超越的偶像。  哥哥喜欢K歌,他每次回来我们都要去卡拉OK,我一定会为哥哥点上《三国演义》的片尾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还有《雍正王朝》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和《胡雪岩》中的《情怨》。这都是他最喜欢唱的歌,而且唱得非常投入,其实,这几首也是我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他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在2010年金秋时节举办的“全国百名作家看白茶”中国散文年会笔会福鼎现场,我与他有了一面之缘。  他,就是著名诗人汪国真。  那天清晨,从微信朋友圈看到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在评论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同样的信息一个一个跳出来,我再一个一个地搜索质疑,直到从权威媒体看到同样的新闻,我才敢确认汪先生是真的走了。  读汪国真的诗,主要
期刊
那块地位于一长片波涛般起起伏伏的菜地的中间,和我们住的屋子仅隔着一条小区干道。  远远望去,这路道和长片的菜地似乎是两条紧紧相依的不同景象的小河:一条已经是冬天干白僵硬的河床,枯燥冷漠得让人恹恹欲睡。另一条则像流淌在春天里的花溪,荡漾着斑斓的光彩和热闹的生机。  我们的小菜地大约有五十平方米,分成了三绺,由大姑妈按季代种些家乡常见的农家菜。地是10多年前拆迁过来时母亲开垦的。  走到它身边,我眼前
期刊
稀里哗啦。喝完便大喊,那声音哀怨而凄凉,飘荡在夜空的上方,被夜风撕扯得支离破碎,直至嗓音沙哑,开始呜咽,最后倒头大睡。  村里人夜晚害怕经过巴爷的老屋,他们害怕他鬼嚎般揪心的喊叫。这多多少少也是苦闷的日子把他熬扯得疲惫不堪的结果。我曾经想过,巴爷在静谧的夜晚的狂喊,也是酒精刺激他,苦度寂寞的一种方式吧。  巴爷是喜欢娃儿的。他总是站在远处,呆呆地看着疯闹的孩子。要是看到农妇怀抱婴儿,他的眼里就会流
期刊
在北京的某一个院子,一个不起眼的院子,有些我心仪的人和物。这个院子坐落在北京朝阳区,这一片地区有一个极好听的名字:芍药居;而这个院子,则叫鲁迅文学院——一个让许多视文学如生命的人仰慕、向往的地方。  我,喜欢叫它鲁院。  它极小,但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人一靠近它就会肃然起敬,高山仰止。每次触摸它,我总能感觉到一股浓重、强大的文化底气,仿佛有一块暗自发力的磁铁,于无声无息、无言无语之中赋予我思想的
期刊
临水而居,是一种诗意的生存,人类的本心因水而栖憩。  1843年,梭罗离开喧嚣的城市,在距离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搭建起一座小木屋,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又两个月。“我们的生命就像河流中的水”,在《瓦尔登湖》中,他这样赞美水对于生命的意义。  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有一个瓦尔登湖。这个湖或许并不是现在正守望的地方,它存在于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活力,让我们安宁,如同故乡。我们可能终老于此,也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