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群众舞蹈也在不断发展,在内容上日渐呈现出丰富多彩景象,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创作好群众舞蹈就成了舞蹈创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群众舞蹈的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群众舞蹈编排与训练的要点,最后提出了群众舞蹈的创新策略思维。
关键词:群众舞蹈;编排;创新;
中圖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一、群众舞蹈的特点
(一)参与对象的广泛。作为广大社会成员交流情感的载体,群众舞蹈是具有常宽泛的容量的。从参与者的角度来分析,任何社区、任何阶层的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受职业的限制,都可以加入到群众舞蹈的行列中来。这种参与是一种全方位的参与,这种舞蹈文化实践与对象的广泛性,是任何职业舞蹈团体所无法企及的。
(二)活动地域的广泛。群众舞蹈,通常都带有浓厚的社区色彩。我国地域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而各个民族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又可分为不同种类的社区。其次,群众舞蹈具体的活动场地也是相当广泛的。广场、街道、打谷场甚至家庭里都可以成为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场所。
二、群众舞蹈编排与训练的要点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来自于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更能激励人和感染人,使之产生共鸣。广场舞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表演的舞蹈,更贴近他们,让他们真切地感觉到艺术就在身边。如何编排群众喜欢的广场舞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舞蹈难易程度要适中。广场舞所面对的表演群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舞蹈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编排广场舞时一定要简单易学,而且舞姿还要舒展优美,节奏也要轻、重、缓、急,让人们能在舞蹈中寻求快乐,在舞蹈中强身健体,在舞蹈中陶冶心灵,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二)要注意广场舞的构思。“构思”是所有编舞工作的基础。由于广场舞蹈表演形式的特殊性,表演现场三面或四面都是观众,表演舞台和观众是整体的。我们要表现的主题要是热情欢快的。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舞蹈编导舞蹈构图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水平的高低和艺术表现力的大小,因此丰富和加强舞蹈的构图能力是每一个舞蹈编导提高创作水平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三)舞蹈的动作编排。一套编排好的广场舞跳起来不能让人觉得动作生硬,衔接不畅,否则很难激发群众兴趣的,而且僵硬的动作更是难以起到锻炼的效果。但是也不能把广场舞像舞台舞似的艺术化处理。来自不同行业的广大人民群众,看不懂太深奥的舞蹈艺术。所以广场舞蹈无论是在表现内容上还是舞蹈结构上都不能搞得过于复杂,只能以饱满的情绪和队形的变化来博得观众的喜爱。动作大气干净的整齐,必要时可以用点技巧动作。精良要避免花哨的动作,其间需要注意:要选择自己有十分把握完成的难度动作,切记不要求难;要清楚自己选择的音乐要表达什么样的情节;把音乐分成段落进行分析,例如:主旋律、副旋律、过渡等;编排操化前先把自己要出现的路线或队型设计出来;有了明确的路线,那么步伐自然可根据路线的方向来选择步伐;步伐把成套框架组成起来之后,手臂操化来体现音乐的情绪中。一套科学而且富有锻炼效果的舞蹈应该涉及全身的肌肉群。若一套舞蹈总是重复某个动作,则容易造成舞蹈者局部的身体负荷过重,从而致使某个部位的劳损。
(四)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不论是音乐节奏过于欢快而动作相对舒缓,还是音乐舒缓而动作快速,但凡两者不协调,对于舞蹈的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广场舞蹈不仅仅融跳,跃、扭、闹等为一体,而且更具诸多舞蹈的特色,容入了迪斯科、秧歌、民族舞、健身操等中国元素,因而音乐最好是采用节奏点比较明朗的,编排的时候忌讳用音乐副点来进行舞蹈完美安排,因为不是舞台舞蹈,用副点的话,很容易产生队员节奏把握不稳,顺便变化无法到位置的情况,而且人多,小拍音乐最好去掉变化,小拍音乐队型变化一多,就会导致看起来比较凌乱。
广场舞蹈以其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以其简单优美的动作、耳熟能详的音乐、场地的宽敞和方便、“零门槛”的加入方式及明显的健身效果等为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它没有年龄、区域、身份的差别,更没有舞技的差别,音乐和舞蹈成为大家共同的语言,形成了一种有益群众身心的娱乐、交往方式。编导只要贴近群众遵循健康和安全的原则,把握好难度、音乐等因素,就可创作出表现力丰富、富有激情感染力强、群众喜爱的广场舞蹈。
三、群众舞蹈的创新策略思维
(一)坚持群众的审美文化价值取向。这一原则十分重要,关系到群众舞蹈怎样真正体现出为群众的根本的目的和宗旨。因为历史不断发展并实现从实质上来说是人类文化价值思想的体现,而群众是社会创造文化的主体,是有目的地进行历史实践活动,进而促使自身价值实现并成为了历史的主体。舞蹈作品因此必须要充分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广度,体现出其丰富性、独特性特点。舞蹈创作者必须要以群众审美取向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就是将群众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思想作为舞蹈作品的构成与存在。
(二)横向结合,大胆吸收。要想创作出一个较好的作品,不只是要娱人耳目,并且需要扣人心弦,呼唤起人们内心崇高、和优美的情感,给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创造出的每个作品,都不是对于现实的简单模仿与重现,而是对其进行了理想化的改造。所以,我们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对每个专业学科学习与借鉴。例如可以学习戏曲演员学习做戏的细腻,引人入胜。舞蹈者必须要紧抓作品的内在灵魂,用情感来打动观众。舞蹈与其他艺术一样,一定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中国的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敢于汲取西方芭蕾与现代舞技巧,甚至是体操运动的造型来拓展舞蹈创作中的缺陷。
(三)多元素在广场舞中的运用。尽管一些舞蹈专家新编了许多形式各异的“广场舞”,但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更高的要求。天天不停的播放几个单一“广场舞”的曲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却成了许多小区和公共广场的“躁音”,严重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广场舞”不一定过于死板盯着几个编排的“广场舞”套路,而是要丰富多彩。不管是街舞、健身秧歌、还是国标拉丁舞等等。除了学习各种各样不同的舞蹈外,也可以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与当今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合起来,使人们通过这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味道又有现代审美情趣的舞蹈既弘扬本地区民族民间特色特点,又起到健身强体的群众广泛参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翎.新时期群众舞蹈创编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2]周烨.群众舞蹈活动的发展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0)
关键词:群众舞蹈;编排;创新;
中圖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一、群众舞蹈的特点
(一)参与对象的广泛。作为广大社会成员交流情感的载体,群众舞蹈是具有常宽泛的容量的。从参与者的角度来分析,任何社区、任何阶层的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受职业的限制,都可以加入到群众舞蹈的行列中来。这种参与是一种全方位的参与,这种舞蹈文化实践与对象的广泛性,是任何职业舞蹈团体所无法企及的。
(二)活动地域的广泛。群众舞蹈,通常都带有浓厚的社区色彩。我国地域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而各个民族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又可分为不同种类的社区。其次,群众舞蹈具体的活动场地也是相当广泛的。广场、街道、打谷场甚至家庭里都可以成为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场所。
二、群众舞蹈编排与训练的要点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来自于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更能激励人和感染人,使之产生共鸣。广场舞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表演的舞蹈,更贴近他们,让他们真切地感觉到艺术就在身边。如何编排群众喜欢的广场舞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舞蹈难易程度要适中。广场舞所面对的表演群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舞蹈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编排广场舞时一定要简单易学,而且舞姿还要舒展优美,节奏也要轻、重、缓、急,让人们能在舞蹈中寻求快乐,在舞蹈中强身健体,在舞蹈中陶冶心灵,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二)要注意广场舞的构思。“构思”是所有编舞工作的基础。由于广场舞蹈表演形式的特殊性,表演现场三面或四面都是观众,表演舞台和观众是整体的。我们要表现的主题要是热情欢快的。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舞蹈编导舞蹈构图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水平的高低和艺术表现力的大小,因此丰富和加强舞蹈的构图能力是每一个舞蹈编导提高创作水平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三)舞蹈的动作编排。一套编排好的广场舞跳起来不能让人觉得动作生硬,衔接不畅,否则很难激发群众兴趣的,而且僵硬的动作更是难以起到锻炼的效果。但是也不能把广场舞像舞台舞似的艺术化处理。来自不同行业的广大人民群众,看不懂太深奥的舞蹈艺术。所以广场舞蹈无论是在表现内容上还是舞蹈结构上都不能搞得过于复杂,只能以饱满的情绪和队形的变化来博得观众的喜爱。动作大气干净的整齐,必要时可以用点技巧动作。精良要避免花哨的动作,其间需要注意:要选择自己有十分把握完成的难度动作,切记不要求难;要清楚自己选择的音乐要表达什么样的情节;把音乐分成段落进行分析,例如:主旋律、副旋律、过渡等;编排操化前先把自己要出现的路线或队型设计出来;有了明确的路线,那么步伐自然可根据路线的方向来选择步伐;步伐把成套框架组成起来之后,手臂操化来体现音乐的情绪中。一套科学而且富有锻炼效果的舞蹈应该涉及全身的肌肉群。若一套舞蹈总是重复某个动作,则容易造成舞蹈者局部的身体负荷过重,从而致使某个部位的劳损。
(四)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不论是音乐节奏过于欢快而动作相对舒缓,还是音乐舒缓而动作快速,但凡两者不协调,对于舞蹈的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广场舞蹈不仅仅融跳,跃、扭、闹等为一体,而且更具诸多舞蹈的特色,容入了迪斯科、秧歌、民族舞、健身操等中国元素,因而音乐最好是采用节奏点比较明朗的,编排的时候忌讳用音乐副点来进行舞蹈完美安排,因为不是舞台舞蹈,用副点的话,很容易产生队员节奏把握不稳,顺便变化无法到位置的情况,而且人多,小拍音乐最好去掉变化,小拍音乐队型变化一多,就会导致看起来比较凌乱。
广场舞蹈以其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以其简单优美的动作、耳熟能详的音乐、场地的宽敞和方便、“零门槛”的加入方式及明显的健身效果等为特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它没有年龄、区域、身份的差别,更没有舞技的差别,音乐和舞蹈成为大家共同的语言,形成了一种有益群众身心的娱乐、交往方式。编导只要贴近群众遵循健康和安全的原则,把握好难度、音乐等因素,就可创作出表现力丰富、富有激情感染力强、群众喜爱的广场舞蹈。
三、群众舞蹈的创新策略思维
(一)坚持群众的审美文化价值取向。这一原则十分重要,关系到群众舞蹈怎样真正体现出为群众的根本的目的和宗旨。因为历史不断发展并实现从实质上来说是人类文化价值思想的体现,而群众是社会创造文化的主体,是有目的地进行历史实践活动,进而促使自身价值实现并成为了历史的主体。舞蹈作品因此必须要充分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广度,体现出其丰富性、独特性特点。舞蹈创作者必须要以群众审美取向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就是将群众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思想作为舞蹈作品的构成与存在。
(二)横向结合,大胆吸收。要想创作出一个较好的作品,不只是要娱人耳目,并且需要扣人心弦,呼唤起人们内心崇高、和优美的情感,给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创造出的每个作品,都不是对于现实的简单模仿与重现,而是对其进行了理想化的改造。所以,我们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对每个专业学科学习与借鉴。例如可以学习戏曲演员学习做戏的细腻,引人入胜。舞蹈者必须要紧抓作品的内在灵魂,用情感来打动观众。舞蹈与其他艺术一样,一定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中国的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敢于汲取西方芭蕾与现代舞技巧,甚至是体操运动的造型来拓展舞蹈创作中的缺陷。
(三)多元素在广场舞中的运用。尽管一些舞蹈专家新编了许多形式各异的“广场舞”,但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更高的要求。天天不停的播放几个单一“广场舞”的曲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却成了许多小区和公共广场的“躁音”,严重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广场舞”不一定过于死板盯着几个编排的“广场舞”套路,而是要丰富多彩。不管是街舞、健身秧歌、还是国标拉丁舞等等。除了学习各种各样不同的舞蹈外,也可以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与当今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合起来,使人们通过这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味道又有现代审美情趣的舞蹈既弘扬本地区民族民间特色特点,又起到健身强体的群众广泛参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翎.新时期群众舞蹈创编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2]周烨.群众舞蹈活动的发展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