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门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谦,《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蒋干,都是很典型的聪明的大笨蛋。刻画这三个现世宝,曹雪芹、施耐安、罗贯中所见略同,都主要从三个方面分别表现其基本相同的性格侧面:
一、出场滑。门子在贾雨村就要发签拿人时露脸。门子的眼色使的很是到位,装腔作势、咋咋呼呼、想落个“清正”美名的贾雨村果然“停了手”;门子的眼神使的很是时候,贾雨村拿不来人丢脸,拿来人又要丢官,一查到底怕是性命都难保。
陆谦首次亮相于李小二酒店。一身军官打扮,一口东京腔调,还带个走卒模样的人。他不愿自报家门,以“有书在此,少刻便知”回答管营;他嫌李小二碍眼,干脆支走,“不叫,你休来”。“闪”进酒店,谈话多耳语,不是差拨嘴快——先呐“高太尉”,后言“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李小二也许不会想到“来者不善”,能“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
蒋干在曹操生怕失去水上优势时登场。身为幕宾,一向少有说话摆谱的份。瞅准时机,在骨节眼上挺身而出,“不能不说万分的英断”;让“汉大丞相”注目,确实是条迅速上爬的捷径!狂妄自大固然是蒋干的天性,但此时海口大夸——仅靠同窗交契,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可说周瑜来降——未尝不是一种策略。至于一吹到底,“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即可,不但抢到了重任,而且喜得曹操亲自置酒饯行。
二、对手强。门子讨好的贾雨村,绝非当年葫芦庙里的穷书生,也非当初曾许诺为甄士隐寻女的县太爷,而是一个精于吏道,心也狠、手也辣,好容易得以“起复委用”的官油子。门子叙旧,是想控制对方。贾雨村“大惊”,极忌讳有人知根晓底,表面却携手赏坐,笑言“贫贱之交”。门子献策,为了邀功买宠。贾雨村早有判案主张,竟然一再诱骗门子说出鬼主意;贾雨村心里接受了门子的建议,居然连说“不妥”,还要“斟酌斟酌”。
陆谦的对头林冲,善人义士,从无害人之心。好心有好报,林冲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发配途中,有鲁智深暗中保护,免于被害;到达沧州,看守天王堂;陆谦到来,有李小二通风报信,及早警觉戒备,没被草厅压死,没被大火烧死,也能说是老天佑护。
蒋干和周瑜,一个幕宾,一个大都督。曹操用蒋干,是病急乱投医;孙权用周瑜,是“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是“言必行,计必从”。
三、关键时蠢。门子会生活,蓄发还俗,房子有了,内人有了,小日子过得蛮滋润的;门子有眼力,“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做门子“生意”轻省合算。但门子不安分,急于升官发财,在贾雨村身上押上了赌注。门子提及“出身之地”,没注意到贾雨村“大惊”,情有可原。门子述完英莲遭遇,贾雨村却用“孽障”之类的话遮掩,似乎满心只在“目今这场官司如何剖断”。至此,门子就该刹车,因为甄士隐的大恩大德他都不思图报了。可是,利令自昏的门子继续下滑,虽也已“冷笑”贾雨村,但就是收不住缰绳,还要说出毒计,终留人以话柄。贾雨村要“压服口声”,当然,要拿门子开刀。
酒店密谋,陆谦没有忽略“隔墙有耳”,就怪没听说过大人物、没见到过大场面的差拨说漏了嘴。实施毒计,陆谦藏身匿迹,幕后操纵,麻痹得林冲“自心下慢了”,甚至打算在草料场长期呆下去。直到大火熊熊而起,陆谦才肆无忌惮地钻将出来。他“贪”就“贪”在想拾林冲一两块骨头回京复命,他“错”就“错”在疏忽“再也推不开”庙门。
在都督府轻易看到蔡张“密信”,本身就值得怀疑。周瑜的一番梦语,哪能当真?几句能听得清的“密报”,又怎会是“意外收获”?更为可笑的是,窃走“密信”,径出辕门。都督府是什么地方,能容人自由出进吗?何况又是大敌当前的非常时期!
三个聪明的笨蛋,还有一点共性的东西——弄巧成拙。门子没吃到羊肉惹身臊,被“远远的充发了”;陆谦害人不成,自己先去见了阎王;蒋干是挽回了一时的面子,但害得曹操有苦说不出,岂肯再将他当做宝贝!
一、出场滑。门子在贾雨村就要发签拿人时露脸。门子的眼色使的很是到位,装腔作势、咋咋呼呼、想落个“清正”美名的贾雨村果然“停了手”;门子的眼神使的很是时候,贾雨村拿不来人丢脸,拿来人又要丢官,一查到底怕是性命都难保。
陆谦首次亮相于李小二酒店。一身军官打扮,一口东京腔调,还带个走卒模样的人。他不愿自报家门,以“有书在此,少刻便知”回答管营;他嫌李小二碍眼,干脆支走,“不叫,你休来”。“闪”进酒店,谈话多耳语,不是差拨嘴快——先呐“高太尉”,后言“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李小二也许不会想到“来者不善”,能“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
蒋干在曹操生怕失去水上优势时登场。身为幕宾,一向少有说话摆谱的份。瞅准时机,在骨节眼上挺身而出,“不能不说万分的英断”;让“汉大丞相”注目,确实是条迅速上爬的捷径!狂妄自大固然是蒋干的天性,但此时海口大夸——仅靠同窗交契,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可说周瑜来降——未尝不是一种策略。至于一吹到底,“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即可,不但抢到了重任,而且喜得曹操亲自置酒饯行。
二、对手强。门子讨好的贾雨村,绝非当年葫芦庙里的穷书生,也非当初曾许诺为甄士隐寻女的县太爷,而是一个精于吏道,心也狠、手也辣,好容易得以“起复委用”的官油子。门子叙旧,是想控制对方。贾雨村“大惊”,极忌讳有人知根晓底,表面却携手赏坐,笑言“贫贱之交”。门子献策,为了邀功买宠。贾雨村早有判案主张,竟然一再诱骗门子说出鬼主意;贾雨村心里接受了门子的建议,居然连说“不妥”,还要“斟酌斟酌”。
陆谦的对头林冲,善人义士,从无害人之心。好心有好报,林冲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发配途中,有鲁智深暗中保护,免于被害;到达沧州,看守天王堂;陆谦到来,有李小二通风报信,及早警觉戒备,没被草厅压死,没被大火烧死,也能说是老天佑护。
蒋干和周瑜,一个幕宾,一个大都督。曹操用蒋干,是病急乱投医;孙权用周瑜,是“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是“言必行,计必从”。
三、关键时蠢。门子会生活,蓄发还俗,房子有了,内人有了,小日子过得蛮滋润的;门子有眼力,“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做门子“生意”轻省合算。但门子不安分,急于升官发财,在贾雨村身上押上了赌注。门子提及“出身之地”,没注意到贾雨村“大惊”,情有可原。门子述完英莲遭遇,贾雨村却用“孽障”之类的话遮掩,似乎满心只在“目今这场官司如何剖断”。至此,门子就该刹车,因为甄士隐的大恩大德他都不思图报了。可是,利令自昏的门子继续下滑,虽也已“冷笑”贾雨村,但就是收不住缰绳,还要说出毒计,终留人以话柄。贾雨村要“压服口声”,当然,要拿门子开刀。
酒店密谋,陆谦没有忽略“隔墙有耳”,就怪没听说过大人物、没见到过大场面的差拨说漏了嘴。实施毒计,陆谦藏身匿迹,幕后操纵,麻痹得林冲“自心下慢了”,甚至打算在草料场长期呆下去。直到大火熊熊而起,陆谦才肆无忌惮地钻将出来。他“贪”就“贪”在想拾林冲一两块骨头回京复命,他“错”就“错”在疏忽“再也推不开”庙门。
在都督府轻易看到蔡张“密信”,本身就值得怀疑。周瑜的一番梦语,哪能当真?几句能听得清的“密报”,又怎会是“意外收获”?更为可笑的是,窃走“密信”,径出辕门。都督府是什么地方,能容人自由出进吗?何况又是大敌当前的非常时期!
三个聪明的笨蛋,还有一点共性的东西——弄巧成拙。门子没吃到羊肉惹身臊,被“远远的充发了”;陆谦害人不成,自己先去见了阎王;蒋干是挽回了一时的面子,但害得曹操有苦说不出,岂肯再将他当做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