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文化伦理道德与贯彻落实“老年法”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e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始终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可是,出于一定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当代的部分中青年人中,有的竟不知孝为何物,“孝”的观念淡薄,不孝敬父母,不尊重老人,是不可小觑的问题。《晚晴》编辑部去年举办孝文化伦理道德征文,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全民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尊老是“孝”的社会基础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孝悌仁爱,乃儒家伦理道德之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活习俗,心理素质,乃到民族精神。
  在强调“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社会,其统治者很重视“全民养老”。回顾我国尊老礼制史,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国家政治上的安定与经济上的强盛,是对老人实行特质优抚,对全民实行礼仪教化的前提和背景。从周文王开始“善养老者”便 是政治中一条“得人心”的举措,所以历代的法律、法令中,都有尊老、养老的相关条文。不少帝王还搞过一些“活动”,以强化人们的尊老意识,北宋朝延为京城80岁以上老人举行宴席;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于宫中举行千叟宴,款待65岁以上的老者,与席者一次多至4000余人,堪称盛举空前。此外,宋、明、清代,朝延曾拨银两建造牌坊旌表老年人。清代敕建的“百岁人瑞坊”,至今仍保留在安微歙县,成为我国尊老见证之一。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同祝寿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进一步把尊老、敬老、养老这一传统美德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评选“五好家庭”的基础上,开展评选孝子、贤媳活动;每逢“春节”、“老人节”走访慰问老人,召开敬老茶话会;给70岁以上的老人送生日蛋糕;还举行孝文化节等,与树立尊老,尽孝风尚相关的活动,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地推进了尊老、敬老之风及精神文明建设。
  “孝”的含意是由社会群体尊老祭祖变为事亲的,这没有颖义。在西周以前的文献中“孝”只用于死去的系祖辈。近代对孝的研究,多引自《说文解字》中“孝”的意义:“善事父母者”。由此不难看出,尊老、敬祖是“孝”之根本。因此,要讲“孝道”,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之风,只有家家都尊老,才会人人都尽孝。尊老是“孝”的社会基础,尊老与尽孝都是很重要的,但尊老是前提。
  
  二、“孝”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翻开中国的历史,封建王朝的一些开明的皇帝也施行举孝廉,建贤孝祠,褒奖孝子贤媳。敬老、养老也是我国古代法律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国古代用法律的手段,严励制裁各种遗弃、虐待老人的同时,还通过法令、法规的颁布,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如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王杖诏书令》,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养老法律。所谓“王杖”是一种长九尺,顶端刻有鸩形的手杖,它由官府授予70岁以上的老人。持杖者可以享受种种特别的优待。生活上除了定期发给米、酒、肉外,还可免去子或孙的赋役,使之专心供奉老人;政治上享受相當于县令的待遇;法律上,凡对持有王杖的老人有谩骂、殴打行为的,比照大逆不道论斩。
  明洪武十九年颁布的《养老令》规定:对80岁以上,贫穷无产业的老人,每月米5斗、肉5斤、酒3斗,享受“与县官均礼”的政治待遇。在当今,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包括了对老年人的孝道精神。还颁发了老年人退休后的一系列优待政策,发优待证、老年人权益法等等。尊老、敬老正在初步形成法律和社会公德的氛围。
  尊敬父母,是时代赋于儿女的公德义务,其中很重要的—项是尊老尽孝。古今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举不胜举。2001年我在昆明西山金殿游览,看到二十四孝石刻画,其中有一个故事,画有宋朝黄庭坚、元佑中为太史,皆至孝。身虽显贵,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现代孝子陈毅元帅,一次探亲由于老母病重,小便尿在裤子上,陈毅去更换,并恳切地说:我小时候,您不知给我洗过多少次尿裤啊!今天我给你洗一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于是和夫人张茜动手为母亲洗了尿裤和其它衣物;据悉,一位60多岁的农民背90多岁的母亲逛北京。实现老母想去游览北京的心愿。朴素的行动,尽到了作为儿女的孝心孝敬父母,不在讲的多少。而在于行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灵性较高之人类呢?人的代际之间的亲情,是异于其它任何动物的,长辈对晚辈的舐犊是出于爱心;晚辈对长辈的养老送终是出于敬意。正是一代一代的许许多多人有着浓厚的爱心和虔诚的敬意,才孕育了我们璀璨的孝文化和优良的孝传统。孝,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如果没了孝就会是—场悲剧。
  
  三、“孝”要从自身做起
  
  尊重老人是社会公德,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道德规范。早在西周时期,“孝”已成为一种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遵循的道德原则。这时“孝”有两层涵义:父母在世时,子女要尽到奉养之责,要尊敬服从自己的父母,否则就是“不孝”;另一层涵义就是祭祀祖先,这种“孝”也称为“追孝”,是父母在世时“孝”的延伸和继续。西周以后,孔、孟诞生,儒学兴起,并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意识。在儒家看来,孝是指能养亲、尊亲。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兄长者为悌,这是儒家伦理思想。时代的更替,人们经济地位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但“养亲”、“尊亲”、“敬亲”的合理内容没变,孝敬父母是儿女千秋不变的天职。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尊重老人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不孝顺父母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
  镜头A:2001年7月7日,《中国老年报》刊登的《醒醒吧,你走得太远了》,是汤子漪老人致不孝之子的公开信。这是一位90高龄的知识妇女,在与其儿子打赡养官司时,递交给法庭的公开信,读了令人潸然泪下,心潮难平。现摘几句:“光俊儿:我已经11年末见你的踪影,音讯全无,思念之极……。如果你还能计算数字的话,应该记得我已93岁了。你是长子,从小多病……,我们视你为掌上明珠,付出了很多。在上海我把好房子让你们住,每月仅交30元,我管你们二大一小,让74岁的我当你们家的保姆。早在1971年,为你女儿陈林端尿,我将手腕跌成骨折,后来为你女儿陈林穿衣将腰扭伤,至今瘫痪在床……你将我们的财力、精力盘剥一空……。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难道你连动物的本能也丧失殆尽了吗?”
  父母有养育之恩,理应涌泉相报。然而,这个不孝之子,年已花甲,怎么变得这样毫无人性。身为教师的这位人子,也太不讲良心了。11年不闻不问,不看一眼瘫痪在床的老母,这位老师当扪心自问:对得起母亲的养育之恩吗?如何面对你的学生?如何为人师表?
  镜头B:有一对70多岁的夫妻,养育了四儿一女,如今生活都自立了,过着小康生活。按说儿孙满堂,老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也是子女回报养育之恩的时候了。然而,他的一个儿子一家三口,眼热老父挣的活钱,还有三室一厅的房子,却和父母住在一起,实际儿有买房能力。言谈中老母悄悄地说:“他们盼我早死 (媳妇),好占我的房子。”老父说一个月仟余元的退休费用完拉倒!老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难言之隐!憨厚的老人不光花钱,还忍耐着劳累,忙碌地侍候儿子一家三口和卧床有病的老伴。老人宁愿受累,也不愿让儿子、儿媳不高兴。我想这对年轻人是体会不到老人的劳累的。还享受到了吃饭不要钱,住房不要钱,保姆不要钱,这样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实际上这是在“靠老”、“啃老”。我想这个老人如果没了经济收入或者累的爬下,老母又卧床有病遇到了养老问题,兄弟几个就不会抢着要爹娘了。这种“靠老”、“啃老”,爷爷孝敬孙子,父母孝敬子女的倒孝现象比较普遍。
  何止这这两例!当今社会不孝敬父母者大有人在,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虐待父母不让吃饭的,把父母逐出家门的有之;打骂父母的有之;为继承财产愿老人早死者有之;甚至一些空巢老人死在家中数日,儿女们不知者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中国老年报》和新华社据《今晚报》对《醒醒吧,你走得太远了》及《如此儿媳》等在贵报曝光,通过讨论,一是向社会进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挞伐这种行为,让不孝之子无地自容,促其悔悟。褒扬正气,为老人撑腰,说公道话,要造成一种孝敬老人的氛围;对不孝顺父母,不尊敬老人的,轻的舆论谴责,重者法律惩罚;二是通过讨论,向社会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使人们知道老年人的权益不容侵犯。
  总之,孝伦理道德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晚晴》编辑部去年开展“倡孝颂孝”话题研讨会,很有现实意义,至今为人提及如今有些人缺乏伦理道德,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孝”!君不见“父母已经年迈,身体不便或体弱多病,还要为子女看孩子、买菜、做饭、洗衣等等。繁重的家务,给老人晚年生活增加了忧愁和压力。父母为子女看孩子,做家务活,是出于对子女和家庭的爱,做子女的应当看到父母将自己拉扯大已经不易,现在老了,即使是老人愿意为自己带孩子和做一些家务活,也应该尽可能帮老人一把,减轻老人的负担。做子女的都应当知道,父母是生育自己的双亲,自己有孝敬和尊重父母的义务,再孝顺的子女也报答不尽父母的养育之恩。谁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所以孝要早尽。乘父母健在,从精神上、身体上给予父母关怀和照顾。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让父母享受到有子女相伴的天伦之乐。否则会留下终身遗憾!
  大自然中的鸟类也是讲孝道的,小鸟出窝后“反哺”来“孝敬”老鸟。为什么有的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敬呢?我认为缺乏起码的伦理道德,“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建议: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方针和“老年人权益法”,对那些不赡养父母、歧视虐待父母的人,司法部门应坚决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老年法》的实施,必将促进孝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新闻媒体要广泛开展尊老、养老的宣传引导,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社会风尚;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要从小培养儿童的高尚品德,尊重长辈,孝敬老人的意识;大树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好人好事。孝敬老人要从娃娃抓起,从自家做起,孝敬教育一定会卓有成效。
  古代的先贤哲人对孝的论述,教诲可谓多矣。其中最精辟简练的就是孔老夫子说的八个字——“是知孝者,德之本也。”意思说凡是孝子,必须是有道德的人!试想,一个损人利已、品行恶劣的人,他能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吗?
  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情况看,都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在社会营造尊老、养老的良好氛围。
其他文献
根据第45届联大通过的106号决议,自1991年开始,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人节”。根据风俗习惯,1988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和我国一样,不少国家和地区也都有着各自的老人节。  法国的“祖母节”:法国将每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祖母节,届时在全国250个市镇举行庆祝活动,组织小孙子们与老祖母们会见。这一天,很多既无亲人又无朋友的老太太可以通过政府组织的这项活动,感受到家庭生活的
期刊
在饮食文化方面,夜郎人以稻谷为主食,直到今天,居住在夜郎故地的仡佬族、布依、水、侗各族也仍然如此。其中特别是百越族系的后裔民族,不但喜食稻米,还特别喜食糯米,如糯米饭,或将糯米制成糯米粑等。夷人族系则以燕麦、苦荞为主食。此外,夜郎人,特别是濮、越族系喜食鱼虾,特别是鱼。布依族为老人逝世所念的《超荐经》中,就有关于布依族先民捕捞鱼虾和制作鱼食的记载:“女婿打鱼,家族撒网,弟弟划船。把船划到鱼塘里,在
期刊
我们经常看到有关中国画如何运用水墨的文章,如“水墨论”、“水墨重水”、“墨分五色”等。画中国画如何蘸水蘸墨,合理运用水墨?就我近40年学习前人和临池的经验,谈点体会。  林散之是运用水与墨的高手,他一改前人硬毫写草书的风格,而用羊毫濡水饮墨挥写淡淡的幽怀。他说,研墨一定要“熟”,就是说墨要研磨得浓。他在用笔时先是将笔在清水中浸润一下,然后右手提笔,左手食指与大拇指将笔上过多的水挤掉,再蘸墨用笔。 
期刊
三穗县委离退局立足本县实际,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老干部的政治待遇落到实处。  建立体检制度身体健康是离退休老同志们最根本的利益,为维护老干部们的健康,每年离退局都要进行离休干部健康检查。为老干部们逐一建立健康档案,请专家给老干部们上保健知识课,营造老干部们安度晚年、益寿延年的良好环境。  建立学习制度每月坚持组织离休干部和享受副县级以上待遇的退休干部集中学习,畅通老同志掌握国家发展信息的渠道;组织老
期刊
日前,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和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对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批示,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广大老同志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党和人民对老同志历史功绩和新的贡献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全党全社会对老同志的尊重和爱戴。会议传达出一个强烈声音,就是全社会都要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爱护老干部。  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我们党的历史。老干部是
期刊
在人生的旅途上,总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有的象过眼烟云,有的则令人终生难忘。  我曾在湄潭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任职20多年,迎送过的县季书记、县长好事多多,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县委书记廖华丰。前不久,忽闻他去世的噩耗,心情沉痛之际,忍不住拿起笔来,将他留在湄潭人民心中的几件铁事,真实地记录下来。  廖华丰同志是1961年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由遵义地委(时任组织部长)下到湄潭任县委第一书记的,离休前
期刊
一九四七年的六七月间,正是解放战争进行最激烈的一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我人民解放军,集中兵力,在华北展开了“钳形”攻势。一是胡宗南集中优势兵力攻占我延安,二是集中兵力消灭我在山东河南的第三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是时,我是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十九旅的一员,随部队活跃在黄河南北,不断地打击和消灭敌人,捷报频传。国民党精锐部队七十七师宋瑞珂部在羊山被我团团包围。当时气候炎热,大雨滂沱,在刘伯承司令员的指挥
期刊
近年来,海安县时期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出发,以“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光荣的革命传统,保持革命的人生晚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下简称“四保持”)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注重在“活”字上下功夫,实现单向施教与双向交流相结合    1.开展班治教育活动,帮助老同志准
期刊
本刊讯贵州省老年大学协会三届四次理事会于 2004年10月28日至29日在铜仁市召开。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王思明,副会长蓝祝卉、李洪开、林钟美、颜亨福和协会理事等共59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為指导,认真贯彻2004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进一步发展我省老年教育事业,拓宽办学新路子和扩大新领域,把老年学校教育向基层延伸等
期刊
虽然老干部普遍年高体弱多疾病,但生活质量却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贵州省军区针对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的实际,着力营造体贴入微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可喜变化。  这个省军区所属于12个干休所的400多名离退休干部,平均年龄已达79.4岁,其中80岁以上的占 70%多,年龄最大的已92岁。针对老干部普遍年龄高,身体状况差,各种疾病多,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的实际,省军区在财力物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