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生的旅途上,总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有的象过眼烟云,有的则令人终生难忘。
我曾在湄潭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任职20多年,迎送过的县季书记、县长好事多多,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县委书记廖华丰。前不久,忽闻他去世的噩耗,心情沉痛之际,忍不住拿起笔来,将他留在湄潭人民心中的几件铁事,真实地记录下来。
廖华丰同志是1961年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由遵义地委(时任组织部长)下到湄潭任县委第一书记的,离休前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在任湄潭县委书记期间,湄潭曾流传着一则顺口溜:“廖华丰,好作风;办实事,不落空。”他给人的长驻印象是朴素勤俭,平易近人,艰苦深入,体察民情,以为民办实事为已任。当时他是遵义地区叭一的行政13级县委书记,组织上按规定给他配有一辆专用吉普车(也是当时湄潭全县叭一的一辆公用车)。可他除了到上边开会外,其余一律不用。说实话,我经常跟他下乡,很想“沾沾坐小车的光”,可根本行不通。有一次我跟他下乡准备派车,被他拒绝了,还挨了他的“尅”。他说:“老黄,群众这样苦,我们坐在车上,指手划脚,脱离群众,又何以谈得上做群众工作。这不成了‘国民党’吗?”我当时听了,啼笑皆非,但后来想通了,他的这几句话无形中成了我终生工作的“处世名言”。
县机关专用吉普车长期 不用,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遇到抗洪救灾,或者抢救伤病人员等情况,每个至少要无偿帮助运送一、二十次伤病群众,大家称之为“免费救护车”。
廖华丰下乡时,经常骑着自费购买的永久牌自行车,穿一件褪色的灰黄中的山服,头戴麦杆草帽。由于他身体力行,艰苦朴素,任何人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都不敢“歪”。
廖华丰长期“蹲点”的地方是湄潭第一个土改试点乡——协育乡,后为协育公社。他到协育两个多月,就跑遍了全公社4个大队30多个生产队。有一次,我跟他到沙板沟生产队,晚上开会返回时,发现一个山洞里有火光,近前一看,才发现洞里住着一家人,两位形容枯瘦、年约六旬左右的老年夫妻,带着两个小孩,正围着一堆柴火烤火。时值隆冬季节,老人穿着单衣,两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则光着身子,一丝不挂。经询问,才知是孩子的父母因病暴亡,原有一间旧房漏雨倒塌,爷爷奶奶只好带着两个孙子搬进岩洞……。
第二天,廖华丰将公社书记、社长叫来,问及此事,两位因早知道此事,未及时处理,连忙检讨。廖华丰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你们检讨。第一,立即发动群众,群策群力,解决好此一问题,让广大社员看到社会主义的光明所在;第二,通知各大队、生产队干部,详细检查全公社还有没有类似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第三,此事我也有责任,我到湄潭时间不短了,同样犯了官僚主义,县委将通报全县,进行普查。后经县委通报动员,不仅沙板沟那家得到了救济安置,全县部分极贫户同样得到了救济安置。记得当时茅坪公社动得最好,有几户解放前一直住在深山岩里的功族同胞,均住上了简易木结构新房。
“抛弃官面子,科办实事”。这是廖华丰遵循的另一工作信条。有一次,地委通知第二天要在湄潭召开“双抢”(抢收、抢插)现场会。头天下午,我跟他到一重点公社察看现场,见农民正在拍打刚刚割下的油菜籽,廖华丰在大坝里走了几十分钟,这摸摸,那看看,然后正着喉咙大声问:“谁叫你们搭的?”社长兴致勃勃地走过来,满脸堆笑地说:“是我叫的,不是明天地委要来开现场会嘛!”对方答着,目光闪闪,准备接受表扬,谁料廖华丰突然沉下脸,说:“开现场会不错,开现场会是让大家来交流科学种田等方面的经验,不是来看面子。收光搭完,对县委、公社面子上虽然好看,但同志你想想,搭这湿油菜,每百斤至少损失一两斤,全公社这一千多亩油菜,该受多大损失,痛心不?!”社长听他这么一说,自然也服了。农民们一听停止搭的命令,全都欢声雀跃起来,只差一点儿叫“共产党万岁,县委英明!”
还有一事,更值一提。那年秋天,我跟庚华丰到一个区里去了解公余粮入库情况。在汇报会上,区委书记同区长发生了严重的意见会歧。原因是区长“包”的一个大队完不成余粮统购任务。区委书记当着县委书记的面说区长工作没做到家,没“魄力”。区长否定,并说,由于天旱欠收,现民百分之八十的统购任务后,绝大多数群众没有口粮了。区委书记为了证实自己的意见正确,特请来了该大队一个姓张的妇女主任作证。廖华丰问张主任:“你们大队到底还有没有粮食?”那女子沉默了半天,然后嗫嗫嚅嚅地答“有”!“能完成统购任务吗?”“能!”这一下,区委书记的劲头上来了,大声对廖华丰说:“书記,你说说,到底是农民保守,还是我们干部右倾?!”廖华丰听后没有立即表态,只是点点头,并建议暂时休会。
第二天,我们赶到那个大队,花了大半天时间走遍了全大队800多亩稻谷,因稻谷刚收割不久,谷椿清晰可见,肉眼是秤,有三成左右田里的谷椿干得象刷把尖,约有半成收入。我们又走访了部分农房,悄悄揭开了部分农户的饭甑盖,不揭不知道,一揭吓一跳,多数群众吃野菜,偶尔有的掺几颗玉米面、红苕之类的杂粮。此时廖书记脸色铁青,我心头也隐约发痛。随即又赶到了那张主任家,问他为什么不如实反映情况?她哭丧着脸回答:“书记你可知道,我们是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说交吧,实在没粮;说不交吧,哪个惹得起区“老大”(指区委书记)!”
事后不久,那区委书记调离了,原区长接任了区委书记。
我曾在湄潭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任职20多年,迎送过的县季书记、县长好事多多,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县委书记廖华丰。前不久,忽闻他去世的噩耗,心情沉痛之际,忍不住拿起笔来,将他留在湄潭人民心中的几件铁事,真实地记录下来。
廖华丰同志是1961年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由遵义地委(时任组织部长)下到湄潭任县委第一书记的,离休前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在任湄潭县委书记期间,湄潭曾流传着一则顺口溜:“廖华丰,好作风;办实事,不落空。”他给人的长驻印象是朴素勤俭,平易近人,艰苦深入,体察民情,以为民办实事为已任。当时他是遵义地区叭一的行政13级县委书记,组织上按规定给他配有一辆专用吉普车(也是当时湄潭全县叭一的一辆公用车)。可他除了到上边开会外,其余一律不用。说实话,我经常跟他下乡,很想“沾沾坐小车的光”,可根本行不通。有一次我跟他下乡准备派车,被他拒绝了,还挨了他的“尅”。他说:“老黄,群众这样苦,我们坐在车上,指手划脚,脱离群众,又何以谈得上做群众工作。这不成了‘国民党’吗?”我当时听了,啼笑皆非,但后来想通了,他的这几句话无形中成了我终生工作的“处世名言”。
县机关专用吉普车长期 不用,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遇到抗洪救灾,或者抢救伤病人员等情况,每个至少要无偿帮助运送一、二十次伤病群众,大家称之为“免费救护车”。
廖华丰下乡时,经常骑着自费购买的永久牌自行车,穿一件褪色的灰黄中的山服,头戴麦杆草帽。由于他身体力行,艰苦朴素,任何人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都不敢“歪”。
廖华丰长期“蹲点”的地方是湄潭第一个土改试点乡——协育乡,后为协育公社。他到协育两个多月,就跑遍了全公社4个大队30多个生产队。有一次,我跟他到沙板沟生产队,晚上开会返回时,发现一个山洞里有火光,近前一看,才发现洞里住着一家人,两位形容枯瘦、年约六旬左右的老年夫妻,带着两个小孩,正围着一堆柴火烤火。时值隆冬季节,老人穿着单衣,两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则光着身子,一丝不挂。经询问,才知是孩子的父母因病暴亡,原有一间旧房漏雨倒塌,爷爷奶奶只好带着两个孙子搬进岩洞……。
第二天,廖华丰将公社书记、社长叫来,问及此事,两位因早知道此事,未及时处理,连忙检讨。廖华丰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你们检讨。第一,立即发动群众,群策群力,解决好此一问题,让广大社员看到社会主义的光明所在;第二,通知各大队、生产队干部,详细检查全公社还有没有类似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第三,此事我也有责任,我到湄潭时间不短了,同样犯了官僚主义,县委将通报全县,进行普查。后经县委通报动员,不仅沙板沟那家得到了救济安置,全县部分极贫户同样得到了救济安置。记得当时茅坪公社动得最好,有几户解放前一直住在深山岩里的功族同胞,均住上了简易木结构新房。
“抛弃官面子,科办实事”。这是廖华丰遵循的另一工作信条。有一次,地委通知第二天要在湄潭召开“双抢”(抢收、抢插)现场会。头天下午,我跟他到一重点公社察看现场,见农民正在拍打刚刚割下的油菜籽,廖华丰在大坝里走了几十分钟,这摸摸,那看看,然后正着喉咙大声问:“谁叫你们搭的?”社长兴致勃勃地走过来,满脸堆笑地说:“是我叫的,不是明天地委要来开现场会嘛!”对方答着,目光闪闪,准备接受表扬,谁料廖华丰突然沉下脸,说:“开现场会不错,开现场会是让大家来交流科学种田等方面的经验,不是来看面子。收光搭完,对县委、公社面子上虽然好看,但同志你想想,搭这湿油菜,每百斤至少损失一两斤,全公社这一千多亩油菜,该受多大损失,痛心不?!”社长听他这么一说,自然也服了。农民们一听停止搭的命令,全都欢声雀跃起来,只差一点儿叫“共产党万岁,县委英明!”
还有一事,更值一提。那年秋天,我跟庚华丰到一个区里去了解公余粮入库情况。在汇报会上,区委书记同区长发生了严重的意见会歧。原因是区长“包”的一个大队完不成余粮统购任务。区委书记当着县委书记的面说区长工作没做到家,没“魄力”。区长否定,并说,由于天旱欠收,现民百分之八十的统购任务后,绝大多数群众没有口粮了。区委书记为了证实自己的意见正确,特请来了该大队一个姓张的妇女主任作证。廖华丰问张主任:“你们大队到底还有没有粮食?”那女子沉默了半天,然后嗫嗫嚅嚅地答“有”!“能完成统购任务吗?”“能!”这一下,区委书记的劲头上来了,大声对廖华丰说:“书記,你说说,到底是农民保守,还是我们干部右倾?!”廖华丰听后没有立即表态,只是点点头,并建议暂时休会。
第二天,我们赶到那个大队,花了大半天时间走遍了全大队800多亩稻谷,因稻谷刚收割不久,谷椿清晰可见,肉眼是秤,有三成左右田里的谷椿干得象刷把尖,约有半成收入。我们又走访了部分农房,悄悄揭开了部分农户的饭甑盖,不揭不知道,一揭吓一跳,多数群众吃野菜,偶尔有的掺几颗玉米面、红苕之类的杂粮。此时廖书记脸色铁青,我心头也隐约发痛。随即又赶到了那张主任家,问他为什么不如实反映情况?她哭丧着脸回答:“书记你可知道,我们是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说交吧,实在没粮;说不交吧,哪个惹得起区“老大”(指区委书记)!”
事后不久,那区委书记调离了,原区长接任了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