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有效运用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高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以丰富幼儿园课程进行探究。

一、幼儿园自然资源的开发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根据我园实际情况,教师们把幼儿园里的自然资源大致分为植物资源(如树木、蔬菜、花草等)、动物资源(如家禽类、飞鸟类、昆虫类等)和自然气候资源(如风雨雷电、露水、彩虹等)。我园四季草木葱郁,花果飘香,目前种植的果树有柿子树、石榴树、葡萄树、桃树等;还有常见的银杏、桂花、腊梅等季节特征较为显著的植物。于是,在制作园本资源地图时,形成了以节气为轴的翰林四季植物生长图,如雨水时的山茶花、迎春花、玉兰花;春分时的樱花、梨花、杜鹃花;秋分时的银杏、桂花、柿子树等。幼儿可以在校园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观察大自然的雨雪冰霜、四季变换中的花开花谢等。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幼儿一起观察花草树木的四季变化,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发现树木之间的种类差异,了解植物花期的长短,花瓣的颜色、大小、数量,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自主收集树木材料,捡拾树枝、树叶、花瓣,丰富自然资源的积累,让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展现自己眼中的四季,把这些自然资源真正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园本课程里。

二、幼儿园自然资源的利用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天性好奇、好问、好探究,大自然中的各种资源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容易唤起幼儿无穷的生命活力。幼儿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幼儿动手动脑,关注植物的生命现象,了解生命的过程,在操作中了解物体的特性,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对幼儿有益的经验。
  (一)借助种植活动,亲近自然
  班级自然角作为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宝地,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平台,这里是孩子们的秘密花园,他们每天都能在这里欣赏和观察,感受动植物的多姿多彩;这里还是孩子们的科创基地,他们可以在这里探讨有趣的科普知识。如“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蚂蚁是怎么挖隧道的?”“蚕宝宝是怎么吐丝结茧的?”他们可以一起探索豆子发芽的秘密,观察白菜、芹菜、包菜在颜料水中的变化,进行着洋葱的土培与水培实验大对比……在饲养动植物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用自己的五官感知世界的万般神奇,让幼儿在观察探究中收获相关的种植经验、体验劳作的快乐。
  除了班级自然角,种植园地也是幼儿与自然互动最直接的场地,每个班级在种植园都有一小块土地,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这块土地,给幼儿带来有益的经验。教师开展种植活动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在小班幼儿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直观的实践活动,以了解认识植物为主,激发小班幼儿亲近自然,慢慢融入种植园地的兴趣;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索和观察能力。以班级种植蚕豆为例,九月初孩子们播种的蚕豆过了许久都没发芽,孩子们急坏了,纷纷询问:“蚕豆宝宝怎么还不发芽?”于是,孩子们通过收集资料、询问园丁伯伯等方式,寻找失败的原因,发现原来是因为播种的时节不对。找到原因后孩子们尝试进行第二次播种,在孩子们的悉心呵护下,蚕豆种子发芽了!可是好景不长,在蚕豆生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蚕豆苗倒了、蚕豆叶子出现洞洞等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在种植园里,孩子们探索着植物生长的奥秘,了解了许多自然科学常识,收获了相关的种植经验。
  (二)巧用自然物,开展区角游戏
  幼儿园的自然物种类繁多,有姿态万千的小石头、形状各异的叶子、种类丰富的果实和种子等。这些自然物各具特色,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拓宽了幼儿的视野,还能激发幼儿无限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物开展形式多样的美工活动,如蔬果造型、种子粘贴画、石头手绘画等。教师在挖掘利用自然物开展多元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积极表现自己的感受,进行美的再创造,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利用自然物为操作材料开展区角活动时,首先,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其次,要考虑投放材料的适宜性,要保证投放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能够理解、操作这些材料,以幼儿园掉落的树叶为例,小班幼儿还处于基础技能的练习阶段,可以尝试让小班幼儿进行树叶拓印,中班幼儿可以进行树叶创意画、树叶拼贴,大班幼儿可以制作树叶书签,一片片形状各异的树叶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特别的艺术品;最后,考虑自然物功能的多样性,以收集的松果为例,在益智区可以让幼儿利用松果进行分类、排序的游戏,科学区可以让幼儿利用松果进行称重、沉浮实验,美工区可以让幼儿利用松果进行造型装饰、制作吊饰等。教师巧妙利用自然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动手动脑、发挥创意的机会和条件。
  (三)挖掘自然资源,生成主题活动
  自然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孕育者。主题活动的生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和体验者。例如,9月中旬我们带着孩子们散步,经过幼儿园的柿子树下,一个孩子发现草地上掉落了一个坏掉的柿子,引发了其他幼儿的好奇和讨论:“柿子是不是被小鸟吃掉了?”“是不是它们成熟了,自己就掉下来烂掉了?”“我们把柿子摘下来吧,别再被小鸟吃了。”于是一个关于柿子的主题活动就开始了,我们根据孩子们感兴趣的点和问题逐步开展。
  1.摘柿子。柿子樹很高,怎样摘到柿子,引发了幼儿对采摘工具的讨论(找梯子爬上去摘、用棍子打下来、搬桌子等)。幼儿开始利用已有经验比较各种工具,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想法的同时,要和幼儿一起讨论,并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帮助幼儿达成目标。   2.观察柿子。当柿子采摘下来后幼儿发现它们的外形特征各不相同。看一看:柿子的形状有点圆、有点扁;柿子有的大有的小;柿子的颜色有的绿、有的绿中带点黄,还有的是橙色的;柿子顶上有一个“小盖子”,叫做柿蒂。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捏一捏:绿色的柿子捏起来有点硬,黄一点的柿子捏起来比较软。在观察柿子外形特征时,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深入了解柿子的颜色、大小、轻重、形状等方面,并能够自主、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获得了辨别生柿子和熟柿子的经验。
  3.催熟柿子。带着满载而归的柿子,孩子们都想尝尝柿子的味道。有的孩子说:“我的柿子还是绿色的,还不能吃。”其他孩子纷纷附和:“没成熟的柿子不能吃!”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品尝到美味的柿子,我们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调查催熟柿子的小妙招。在催熟柿子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开始没有相关经验,不知道怎样能让柿子快点成熟,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掌握了一些催熟柿子的方法,如酒精催熟、水果催熟、高温催熟等,并进行了实践验证。在使用多种方法催熟柿子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作为教师,应该在尊重幼儿意愿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和连续记录,最终获得催熟柿子的相关经验。
  4.品尝柿子。柿子催熟后,我们开展了柿子品尝会。从前期感知柿子的外部结构,到现在观察柿子的内部结构,幼儿开始猜测柿子里面有没有核,最后发现柿子有的有核,有的没核,还有的小朋友提出家里吃的柿子脆脆的,幼儿园里的柿子软软的,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们一起查阅资料,发现这与柿子的品种有关。通过品尝柿子,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分享柿子。柿子吃不完怎么办?孩子们想到可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但是应该怎么分呢?于是数量统计、按数取物等主题活动自然生成;柿子分好后怎么派送呢?孩子们的自主性游戏能投放和柿子相关的游戏内容吗?于是柿子加工坊、水果大卖场、叮咚外卖等主题游戏由此产生。
  幼儿园里的柿子树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和柿子进行了一次亲密的约会,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孩子们收获了许多关于柿子的经验:认识了柿子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了如何催熟柿子,知道了吃柿子的注意事项,懂得了分享,等等。孩子们在寻找、尝试、解答有关柿子的一系列问题中,提升了观察、探索、表达、表现的能力,拓展了视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最美妙的课程资源!
  大自然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叶一枝一果、一谷一籽一物,在孩子们的眼里、手里、心里,都可以变成宝贝和艺术;花儿绽放出千姿百态,叶儿轻舞出五彩斑斓,大自然里藏着诗与美,是孩子们最真实、最丰富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有效整合园内已有的自然资源,给孩子一片富有生机的自然之林;要善于利用,积极探索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途径,以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园课程更“接地气”、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認知特点,让幼儿能自由、自主地亲近自然,用心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其他文献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并不是幼儿七岁前学习的知识决定终身,而是指幼儿从小养成的那些好习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持之以恒,从点滴抓起。本文以“创设支持性环境”为抓手,探索形成家园合力、助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我园在叶圣陶的“养成良好习惯”思想指导下,尝试家园携手,审视、调整、挖掘环境资源,创设“顺应生命自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的支持性活动环境,以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思想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主张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目标。“创造教育”重视运用知识,让幼儿去发现、去创造,主张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教育”还非常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的特长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新时代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幼儿园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模式很好地发挥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教师在实现课程游戏化这个目标时,要充分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使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和进步。课程游戏化的概述  课程游戏化指的是教师在确保幼儿有基本游戏时间的同时,能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各项课程实践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
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常见急重危症之一,尤其多发于抽烟酗酒者或原本就患有“三高”、冠心病等疾病者。其发病机制多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致血栓形成,而造成心肌短时间内迅速坏死。其主要症状一般包括严重而持续性的胸部压榨样疼痛、胸闷等,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其一般会出现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增高,以及进行性的心电图变化。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昏迷、心脏衰竭、乃至心脏骤停,若不及时治疗可引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而言,在一定区域内投放适当材料,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玩乐场所,还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的意识。如何在幼儿玩耍中适当投放材料是教学中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相关问题与原则进行探讨。  对于幼儿来说,其自身发展需求是最重要的,幼儿还处于自我主义阶段,幼儿区域活动更能满足幼儿启蒙的需求。区域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形式充分运用各方面资源,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思维能力具有广泛的内容,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数学是逻辑性、抽象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教育思想,指出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让幼儿能自由地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开学初,我带领班里的幼儿在园内散步时发现了几块空地,孩子们就此展开了讨论。哲哲问:“老师,我们可以在这里种植一些蔬菜吗?”涵涵说:“青菜很有营养,它可以让我长高,我最喜欢吃青菜啦!”茉茉说:“我在地里挖出了一颗花生,我们可以种
胃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一種。通常引起胃出血的原因是溃疡病,患上胃出血的病人都会十分疼痛并且对其产生恐惧的心理。所以,当人们遇到胃出血时,应该怎么样去处理呢?什么是胃出血  常说的胃出血就是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来说,诱发该病的大部分原因都是胃或十二指肠的溃疡病。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有消化道病史,加上工作过于劳累、饮食搭配不当、饮食不规律、饮食刺激性过强、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所以很容易患发胃出血。另外急性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课程游戏化活动让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课程游戏化的指引下,阅读、体育、创作等活动会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能调动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幼儿读、动、画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幼儿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借助游戏化教学引领幼儿发现、体验、交流,让早期阅读、体育教学、创意美术等课程与游戏能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一、早
数学智能指的是能够有效进行计算、测量、归纳、分类,并且能够进行稍复杂数学运算的综合性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教育内容细分为“艺术”“社会”“健康”“语言”与“科学”五大领域,幼儿园将数学归纳到了“科学”领域。本文将针对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如何开发幼儿的数学智能进行探究。  幼儿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