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浅见,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是强调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培养高素质人才之举措。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明白什么才算是学好了语文,是对教师的言听计从,还是自己的理解感悟。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自动的探讨知识。其实归结起来也就是语文素养不知道如何提高?实践证明,良好的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素质高的重要外在表现。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无论在事业上或是在为人处事上均会取得成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几点愚见:
  一、理论加实践,加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最好的试剂。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曾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把某些精髓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是否完整、充分,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根据这条思路,教者需要在优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加强课前预习感知实践
  课前参与感知实践活动,有利于获得新知识的初步认识和表象基础,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也利于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发现认识障碍、疑点,便于及时激发学生的疑问,启发他们的思路,使学生燃起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新课的教学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自觉学习。这一环节的实践活动主要有预习、观察、实践操作等。
  (2)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要不断有新的认识,特别是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安排符合教学的教学活动,激发、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有机地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3) 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
  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活动是学习过程的一个统一体。课外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必须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互相补充,相互促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后各种活动,把学生推向活动的主体,一方面让其更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总的来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以学习、表现的机会,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随时都有的语文资源,使学生渐渐习得语文能力,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二、化机械为自动要推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课程实施“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迎接未来挑战的新举措。 这个教学模式一改往日串讲串问、面面俱到的传统做法,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机械学习”远离课堂,远离学生,让“自动学习”进入课堂,精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始终把“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把教学的全过程尽可能安排成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主要着眼点:一是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长足发展;二是立足于成功心理的培养;三是注重于创造才能的开发。其根本特点是课堂开放,生动活泼,寓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地位之中,留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在积极、和谐、默契的思维状态下,获取知识,学会创新,体验成功。此模式的教学过程主要有这几点:落实先学,预习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伙伴合作,相互补助;读中自悟,自主探究;创造想象,开拓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有机械化学习转向自动化学习,是语文课上好的关键。要重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相信学生如果做到了真正的自动学习而又能对课文理解独到,我们将骄傲地看到,我们的语文可已经走上正轨,正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征程。
其他文献
教育的目的虽然在语言描述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立足社会,展望未来的人。从社会工业化以来发展起来的教育一直以培养社会的优秀劳动者为突出目的。班级授课制一直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在这一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共性就是侧重于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在工业化社会,这种教育形式也比较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
期刊
一、美育的概念  美育,通常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包罗了一切美的事物,而且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期刊
科学小分队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铺路和搭桥,学生相互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其课堂教学模式包括激趣导课——立意设疑——“小分队”活动——讲评归正——检测实效5个基本环节,含17个操作要点,又可称为“五步学导法”。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课。教师通过激发和创设教学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认
期刊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民族的一分子,曾经或现在的受教育者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注教育。  对于教育制度,受教育者或教育者都认为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对于应试教育有些人可能这样理解:应试教育有利的一面是能加快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但对诸如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创造性等则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弊端相当多。  应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和巩固学生的识字。从实际出发首先得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来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识字兴趣,从而能够自主识字以提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经过工作实践,我得出的结论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期刊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或者超额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作好计划,善于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养成阅读习惯。  一、教师要转变课外阅读观念  尽管“新课标”中对课外阅读
期刊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主观上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
期刊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