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各个层面上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008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只能是在实践中逐渐领悟与升华,因为它常隐含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之中。对它作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困惑,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一、为建立表象而探究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如在此基础上加以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认识,即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逾越的阶段,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促进形象思维的形成。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看(听)着算式直接说出得数,是单元学习计算水平达到技能层次的一种境界,也是单元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从最初“数”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整体计算”,进而“脱口而出”。这样的学习过程,必须借助于“表象”的作用,如“5+3=8”,当看到算式的时候,马上就会想起圆片图、小棒图等计算原型。也正因如此,教师会经常指导学生利用学具来拼摆,拼摆的过程,就是学生为建立表象而探究的过程。
  
  二、为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而探究
  
  如“>、<、=”的认识,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由第一次的“不公平”比赛(即两边分别是10人和9人)到第二次的“公平比赛”(即两边都是10人),学生知道了“不公平”即10人比9人多,“公平”即两边人数同样多。为了最终认识表示“不相等”及“同样多”的数学符号,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用学具卡片把“两边人数不相等”及“两边人数相等”表示出来,这既是一个建立表象的过程,也是等量代换思想及一一对应思想的渗透过程。然后指导学生“创造”符号:想一个办法把10比9大表示出来。又如“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口算知道“7÷3=2……1”,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竖式应该怎样表示,而是通过回忆口算过程,想办法用一个数学式子把“计算过程中的1”表示出来,最后教师揭示竖式的写法。可能大多数学生没能得到这个式子,但毕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数学中的概念、定理等知识,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课堂中的探究学习,就是利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演绎人类社会创造知识的过程。演绎的过程同样是“创造”的过程,既然是“创造”,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孩子每次都能探究成功,但却应该去体验“创造”的过程。
  
  三、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探究
  
  如“圆的面积”,通过把圆平均分成16份,剪开后重新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想像可以知道,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后越来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与“极限思想”。数学中很多知识的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正因为如此,知识学习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中也潜意识地存在着,随时可以发挥作用。如“小数加减法”,从低级量计算到整数加减法“从个位加减起”的这些数学事实,学生已经清楚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而要实现“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就要从小数领域过渡到整数领域,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小数转化为整数的道理是学习的关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数学“化归思想”,又会在后续知识的学习中派上用场,只有探究才能使这种潜意识存在着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有效的强化。
  
  四、为建立数学模型而探究
  
  数学是探究现实世界各种模式的科学。问题情境作为现实世界中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数学事实的简约化,通过对它的研究,找到了这类问题的共性,即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了对现实世界客观的整体认识。探究的过程不仅仅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如“加减法的简便计算”,358+198。探究通过模拟买卖活动而展开——小新爸爸的商店里原来存有358元钱,卖出一件198元的玩具汽车后,现在商店里有多少钱?通过游戏把抽象的“多加了要减去”变成了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在计算"358-198,358+202,358-202"等题目时,学生就会自觉地把在学习"358+198"时积累的“算整找零”方法加以运用。只有亲身参与实践的探究活动才能获得“方法”的积累。
  
  五、为解决问题而探究
  
  所谓“解决问题”,是指问题在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状态中,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这种创造性往往是要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而表现出来,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这样的探究训练,就会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圆柱体的认识”,作为“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它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立体与平面、平面与立体的不断转换中来实现。于是,教师就要求学生用纸板制作成圆柱体,制作圆柱体的过程就是探究平面(长方形、圆形)各元素与立体各元素之间关系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由面到体的探究过程以后,才能使组成圆柱体的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变得明朗,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探究过程还为后续知识的探究做好了铺垫。如“圆柱体的侧面积”,由于有了“制作”的探究基础作保证,学生马上就会联系这一过程产生猜想: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怎样来验证呢?把侧面“搬”下来,于是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把侧面围起来,去掉多余部分,再展开,反复几次,观察思考后确信猜想是对的。解决问题是以知识的综合性与方法的创造性作基础的,只有探究性学习才能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思想与方法等。
  
  六、为培养创新意识而探究
  
  创新绝非无源之水,它的源头来自于长期对数学的体验与经历。探究的价值在于通过数学体验与经历获得一定量的积累,从而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创新。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抽象面积计算公式,必须先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利用手中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纸片,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半数以上的学生通过转化、测量、计算求出了面积。对于一个未学的知识学生如何求解呢?求解的关键在于“转化”,即将未学的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转化”,学生能想到(做到)吗?其实,在这之前的很多探究性学习早已丰富了学生对“将未学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的认识。如学习小数加减法,把“0.75千克+1.5千克”转化为“750克+150克”来计算;学习小数除法,先把“3.56÷2”转化为“356÷2”来计算;学习小数乘法,先把“3.5×1.2”转化为“35×12”来计算。正是因为有了这许多的探究经历,相信学生有能力“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一种知识,一种方法,教师没有去教,学生就能掌握,难道这不是创新?
  探究性学习绝不仅仅以上几个方面,它是在听讲状态下无法有效实现的。对于教师来说,要领悟它,只有行动起来——改变自己以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才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1988年,是海南历史上值得镌刻的年份。那年4月15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这给海南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仿佛一夜之间,海口的大街小巷被熙熙攘攘的异乡客所
探讨了热处理过程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力最大拉应力部位致裂的分析方法
宋庆龄是本刊创办人,我们因为她而感到无限荣耀。在公众心目中,宋庆龄雍容沉静,“如莲花般圣洁美丽,有一颗爱天下人的心”。美丽、温婉、宁静、传统、洋派、坚韧、果敢、慈爱,都是
老祖宗的东西近年来格外走红。它们先是给我们的思想解疑释惑,填补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心灵空虚。经济危机来了,儒家思想又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良方,据说孔子的思想是反对次贷的
“新课改后,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变差了!”常听到教师这样说.细细想之.新课改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新了:情境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应该说这些形式是深受师生喜欢的。
《梅岭三章》重新入选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意味着红色文学经典篇目益发受到重视。重读《梅岭三章》,要从陈毅易读易记的诗文中领悟革命信仰之力量,发现独特的审美价值,挖掘
成人比成功重要。道德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影响着人的行为,甚至一生。成长比成绩重要。
新疆可以说是一个最能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的区域,就仿佛是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每一面部折射出不同的光辉。
自我感觉一直以来都与“鸡兔同笼”颇有缘分。这是一道数学名题,却困扰了我整个小学生活,而今身为人师,苦恼依然——因为我正在对我的四年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辅导。“鸡和兔关在
介绍了太钢 16 5 0 m3高炉煤气净化系统水平衡的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