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千佛山旅游资源景区发展概况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是济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胜之一。周朝以前称历山,相传虞舜曾躬耕于山下开荒种田,故又称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史称千佛山。唐代将"千佛寺"改名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1959年辟建公园,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66公顷。千佛山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侧,原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杂院,内有舜祠、鲁班祠、一览亭等。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中国四大石窟为一体的万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采。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千佛山东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唐槐亭、"齐烟九点"、"云径禅关"坊等名胜。
近年来,千佛山先后增添了桃花园、游览索道、瀛芳园、奇能滑道、十八罗汉、卧佛、观音园、大舜石园、梨园、瀑布、弥勒胜苑等,成为一处融历史、文化、风景、佛教于一体、服务功能齐全、规模宏大的旅游胜地。
二、千佛山旅游资源景区评价
(一)构建评价模型
旅游资源评价是否准确科学,评价因子的选取极为关键。在对千佛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数量、性质、分布等因子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本文将评价模型划分为4个层次:目标层(A层):以"千佛山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作为评价总目标;准则层(C层):选取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开发条件作为评价准则;子准则层(F层):在众多评价因子中筛选出能突出反映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指标作为评价准则的因子;评价参考层(S层):对F层中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并把这些因子作为F层的参考因子(图1)。
(二)评分标准建立
为了使评分标准科学准确,评分标准尽量采取量化方法,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模糊评判法,如非常美、很美、较美、美、一般,通过游客调查和专家征询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十分制,满分为10分,分为10~8、8~6、6~4、4~2、2~0五个等级。
(三)评分计算过程
把千佛山的参考因子打分代入表中,计算如表1。
计算结果表明,千佛山景区旅游资源质量总评价值是7.24分,换算成百分制是72.4分。说明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的千佛山,具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景资源品位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年代久远,是一处很美的旅游景区。
三、结果与讨论
(一)旅游发展定位
千佛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在构建评价模型的3个主要要素中,资源价值要素权重最高,其次是旅游开发条件。因此千佛山风景区在今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旅游资源价值,尤其是观赏价值、文化科学价值及其规模与组合状况,积极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提高景区资源的愉悦价值;加强对景区资源的研究力度,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科学内涵;积极开发民族风情旅游,优化各类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加大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创造知名品牌,把千佛山建设成为一个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景区。
(二)增加旅游商品种类,大力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素质
虽然旅游开发条件对千佛山旅游景区总体价值贡献不大,但其中的旅游商品、导游服务及人员素质是影响千佛山景区旅游价值的重要因素。千佛山旅游商品单一,文化底蕴和深度不够。因此在今后旅游营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对旅游商品的开发,增加旅游商品的品种,围绕泉城、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下功夫,尚大有文章可做。此外,旅游服务涉及导游、招待、食宿、通讯、安全保卫、商业等众多领域。导游服务人员不但要有娴熟的技能、热情大方的体态、还要具备广播的知识、丰富的情趣、高雅的言谈和高尚的情操。因此千佛山旅游资源景区的的旅游服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
(三)强化整体旅游形象
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大对千佛山景区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借助网络上的宣传。努力塑造千佛山风景区整体旅游形象,提高旅游者对千佛山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宗教氛围和民族风情的整体感知度,并充分利用千佛山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淡季闲置的旅游设施,推出淡季优惠价格,吸引游客,缩小景区游客季节差距,着力打造一个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和不同季节的既有局部优势、又有整体优势的优秀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颜亚玉.旅游资源开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千佛山网站.http://www.qianfoshan.com.
[3]李斌,张璞,侯素洁,杨宾,张洪宇,郑英.河北省障石岩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评价初探.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
[4]姜英朝.河南省嵩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源与产业,2009.
[5]王衍用.山东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经济地理,第11卷.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是济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胜之一。周朝以前称历山,相传虞舜曾躬耕于山下开荒种田,故又称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史称千佛山。唐代将"千佛寺"改名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1959年辟建公园,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66公顷。千佛山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历山院,在兴国禅寺东侧,原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杂院,内有舜祠、鲁班祠、一览亭等。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中国四大石窟为一体的万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采。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千佛山东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唐槐亭、"齐烟九点"、"云径禅关"坊等名胜。
近年来,千佛山先后增添了桃花园、游览索道、瀛芳园、奇能滑道、十八罗汉、卧佛、观音园、大舜石园、梨园、瀑布、弥勒胜苑等,成为一处融历史、文化、风景、佛教于一体、服务功能齐全、规模宏大的旅游胜地。
二、千佛山旅游资源景区评价
(一)构建评价模型
旅游资源评价是否准确科学,评价因子的选取极为关键。在对千佛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数量、性质、分布等因子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本文将评价模型划分为4个层次:目标层(A层):以"千佛山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作为评价总目标;准则层(C层):选取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开发条件作为评价准则;子准则层(F层):在众多评价因子中筛选出能突出反映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指标作为评价准则的因子;评价参考层(S层):对F层中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并把这些因子作为F层的参考因子(图1)。
(二)评分标准建立
为了使评分标准科学准确,评分标准尽量采取量化方法,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模糊评判法,如非常美、很美、较美、美、一般,通过游客调查和专家征询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十分制,满分为10分,分为10~8、8~6、6~4、4~2、2~0五个等级。
(三)评分计算过程
把千佛山的参考因子打分代入表中,计算如表1。
计算结果表明,千佛山景区旅游资源质量总评价值是7.24分,换算成百分制是72.4分。说明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的千佛山,具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景资源品位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年代久远,是一处很美的旅游景区。
三、结果与讨论
(一)旅游发展定位
千佛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在构建评价模型的3个主要要素中,资源价值要素权重最高,其次是旅游开发条件。因此千佛山风景区在今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旅游资源价值,尤其是观赏价值、文化科学价值及其规模与组合状况,积极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提高景区资源的愉悦价值;加强对景区资源的研究力度,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科学内涵;积极开发民族风情旅游,优化各类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加大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创造知名品牌,把千佛山建设成为一个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景区。
(二)增加旅游商品种类,大力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素质
虽然旅游开发条件对千佛山旅游景区总体价值贡献不大,但其中的旅游商品、导游服务及人员素质是影响千佛山景区旅游价值的重要因素。千佛山旅游商品单一,文化底蕴和深度不够。因此在今后旅游营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对旅游商品的开发,增加旅游商品的品种,围绕泉城、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下功夫,尚大有文章可做。此外,旅游服务涉及导游、招待、食宿、通讯、安全保卫、商业等众多领域。导游服务人员不但要有娴熟的技能、热情大方的体态、还要具备广播的知识、丰富的情趣、高雅的言谈和高尚的情操。因此千佛山旅游资源景区的的旅游服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
(三)强化整体旅游形象
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大对千佛山景区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借助网络上的宣传。努力塑造千佛山风景区整体旅游形象,提高旅游者对千佛山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宗教氛围和民族风情的整体感知度,并充分利用千佛山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淡季闲置的旅游设施,推出淡季优惠价格,吸引游客,缩小景区游客季节差距,着力打造一个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和不同季节的既有局部优势、又有整体优势的优秀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颜亚玉.旅游资源开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千佛山网站.http://www.qianfoshan.com.
[3]李斌,张璞,侯素洁,杨宾,张洪宇,郑英.河北省障石岩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评价初探.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
[4]姜英朝.河南省嵩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源与产业,2009.
[5]王衍用.山东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经济地理,第1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