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宋朝追求稳定的治国理念,并受唐末五代乱政的影响,在东宫的设置上虽沿袭唐制,却以巧妙的制度设计不断虚化东宫组织。东宫的机构、官职、礼仪、兵权都被虚化,已不具备独立运行的能力。在弱化东宫职能和权力的同时,也将它纳入到国家体制的运作之中,以稳定统治秩序。
关键词:宋代;朝廷;国家体制;制度;仪礼
一、有关宋代东宫设置的争论
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出于稳定政局的考虑未立太子,也未建造东宫。至道元年,宋太宗立寿王赵元侃为太子,才建立皇储制度,“皇太子宫曰东宫”[1]。关于宋代东宫的设置,龚延明先生认为皇帝册立太子之后,太子即迁入东宫居住,随之建立起一整套东宫官僚机构,从法制上确保皇太子继承皇帝位的合法性、权威性。[2]但又有学者指出,北宋的东宫一般不另外建造,只是将皇子居住的王府等视为东宫[3]。这只是就北宋的情况而说,未提到南宋东宫的设置情况。《宋代东宫虚化现象研究》一文中谈到,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分别概括了不同条件下宋代东宫的情况。文章还就此问题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并依据北宋和南宋不同的情况进行说明,得出结论为宋代东宫的设置并没有固定的制度。
二、宋代东宫设置的虚化
(一)东宫设置虚化的原因
在政治制度上,宋承唐制。但在东宫制度上,学者多认为宋朝仅是部分承袭唐制,对东宫制度的设计较简单,东宫权力被弱化。宋代东宫组织被虚化,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宋朝以唐东宫乱政为鉴,不断强化皇权。《朱子语类》中对唐东宫概括道:唐六典载东宫官制甚详,如一小朝廷。置詹事以统众务,则犹朝廷之尚书省也。置左右二春坊以领众局,则犹中书、门下省也。左右春坊又皆设官,有各率其属之意。崇文馆犹朝廷之馆阁,赞善大夫犹朝廷之谏议大夫。其官职一视朝廷而为之降杀,此等制度犹好。[4]唐代的东宫制度中太子可掌握较大的权力,但过大的储权,往往会引起权力争夺、宫廷政变,甚至威胁到皇权。宋代以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为鉴,削弱东宫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的权力更为集中,政令的推行更为顺畅。
(2)对唐五代以来东宫制度的沿袭。东宫制度在唐朝发展到顶峰阶段,但从唐玄宗朝开始日渐衰微。尤其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东宫官由初唐的实官性质到唐玄宗朝渐成为职事官叙位官阶,安史之乱更使东宫制度遭到重创,东宫体质由实体向非实体演化。
(3)宋代对皇储的教育重心是以儒家文史经籍和品德教育为主,并与其奉行的祖宗之法相呼应。宋代对皇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对其品德的培养。宋朝统治者长期奉行“事为之制,曲为之防”的政治原则和追求稳定的治国理念,在东宫制度的设计中有意的弱化其官署和转移其职能,在教育方面提高太子的文化素质,以缓和皇权和储权的矛盾,保证皇权的顺利交接和国家政权的平稳过渡。
(二)东宫虚化的具体表现
1.机构简略,官失其职
“今之东宫官署极苟简”,是宋代东宫官署的真实写照。龚延明先生的《宋代官制辞典》对宋代东宫官制的梳理尤为清晰。主要内容有:宋代东宫官,沿用唐的名号,元丰改制未及更换。大体有太子六傅,即太子三师、太子三少,太子宾客、詹事,左、右春坊司,皇太子宫都监、袛候、承受,太子左、右庶子、谕德,太子中舍人、舍人、家令、率更令、仆,太子侍读、侍讲,太子中允、洗馬,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太子就学之所称资善堂。东宫有保卫机构,称太子诸率府、仅为点缀而已,不必备官。
宋代东宫制度讲究实效,具有因事而设,随宜而置的特点。东宫机构多被简化或不置,而东宫官员在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之下,多是官失其职,沦为虚设。“大唐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宋代不置詹事府,至宋仁宗成为皇储之后,置詹事二人,且多为兼职,不负责东宫事务。唐朝“左春坊置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中允二人,司议郎四人,录事二人,左谕德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崇文馆校书二人,亦统六局。”[5]宋朝仍设置皇太子宫左、右春坊司,在名义上比照朝廷的中书省、门下省而设,职掌左春坊印、右春坊印。该机构平时多省不置,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很少能发挥作用。当立皇太子时派遣内侍官或武官勾当而已,皇太子处分公事时使用左春坊印,而且所配置的官员也多为兼领。太子即位后,“春坊司亦省去”[6],部分官员也随之省去。在南宋为了避高宗之讳,将勾当改为主管左右春坊事。[7]
宋代以“散官定章服、阶官定品级与俸禄、职官定声望、差遣定职掌”,这也在东宫官的配置中有所体现。宋真宗朝,以宰相兼太子少师、枢密使兼太子少傅、执政官兼太子少保,有辅导太子的职责,成为有职事的东宫官。而太子三师依旧作为文臣的迁转官阶或宰执只是所带的官衔。元丰改制后,三师三少为荣誉加衔,而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太子中舍以及太子洗马等均改为通直郎。皇太子宫都监、袛候、承受均由内侍充任,是职事官,掌管东宫事务,但都是临时设置,在太子即位后立刻罢去。太子侍读、侍讲也是职事官,负责为太子讲解经、史。至南宋乾道七年,太子詹事、谕德等官也获得了陪侍太子、讲读经史的职责。由此可见,宋代在东宫的官员配置上虽沿袭唐代,可在实际的运作中,仅有少数官员是职事官,负责东宫的具体事务。多数官职成为虚设,是作为文臣的迁转官阶或是荣誉性的加衔而存在,以区分官员的品级与俸禄。
2.仪礼简化,兵权尽失
“朝见皇帝、皇后,卫尉先于顺天门外,东朝堂之北设太子次;又于后设三师、三少及詹事等次。皇太子冠讫,诸衙依常行卤薄,陈列威依仗卫,前后部鼓吹备列。师傅以下及宫官皆朝服,皇太子服远游冠、绛纱袍,乘舆以出,仪仗侍从如常礼。”这是唐代太子加冠的礼仪,整个东宫都需要盛装参与庆贺,以彰显皇太子的威仪,同时也可看出,唐代是把皇太子的加冠礼上升到国家事务的高度,三师、三少等均需参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皇太子赵祯行加冠礼,“朝臣面贺,皇亲贺于内东门”[8],《宋史》记录有关皇太子加冠礼主要由太常寺的官员负责引导完成,皇帝也会出席,但并未见太子六傅参与。东宫官也可出席,但未作具体的说明,仅以“东宫官入”、“东宫官后从”一带而过。通过唐宋皇太子加冠礼相比可知,宋代皇太子的加冠礼主要参与者是太常寺的官员,并无过多的东宫官参与,场面也远不如唐朝盛大。这是从礼法层面虚化皇太子的加冠礼,更突出东宫地位的下降。册封皇太子大礼后,皇太子要择日先朝谒景灵宫,第二日朝谒太庙、别庙,然后是到德寿宫行谢礼。依据礼官所言,皇太子朝谒景灵宫用常服,“朝谒太庙、别庙,当衮冕,乘金辂,设仗。”但皇太子认为“乘辂、设仗,虽有至道、天禧故事,非臣子所安。”最终此礼被罢免。在礼仪规格方面,皇太子的礼仪规格不断下降,更不见东宫官随行。礼仪方面的简化更是突显东宫地位下降,表明宋代的东宫已不能再如“小朝廷”一样运行,而是处在皇权的控制之下。 唐代设东宫十率,是东宫的武装力量,主要负责东宫的仪仗和警卫。太子左右卫率府与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共同职掌东宫兵仗、戒卫的政令。太子左右清道率府掌管东宫内外昼夜巡查警戒的制度,以防意外。太子左右监门率府职掌东宫各宫门守卫的制度。太子左右内率府掌管东宫千牛、备身侍奉的事务,主管兵仗卫队、总领府内事务。[9]至宋代,也设置了东宫十率,但“官存而无职司”。太子诸率府率、副率名义上是东宫的仗卫,负责导引,实际上不掌管任何事务,仅作为太子的僚属或用作朝会列班。又因太子即位而省,“中兴后不置,惟以监门率府副率为环卫阶官”。南宋时,太子右监门率府率和副率属于环卫官。而且宋代十率府的府率、副率等官职多作为官员的除授或责降,主要授予宗室和外臣。东宫十率在宋代已不是保卫东宫的武装力量,仅作为为太子僚属或朝会列班之用,具有导引仪仗的性质。
若皇太子武装力量扩大,势必会引起储权也随之强大。从唐朝中期开始,不断抑制皇太子的权势,削弱东宫的武装力量,而且也尽量不给予太子以实际的兵权。宋太宗在处理赵元佐纵火焚宫的事情上,曾对东宫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表示担忧,在宋孝宗朝,陈亮欲激励皇帝收复故土,提议让皇太子担任抚军大将军,“兼统诸司,尽护诸将,置长史司马以专其劳”[10]。此举引起宋孝宗的震怒,未被采纳。对东宫兵权的剥夺已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共识,既要不断弱化东宫十率,也不能给予储君过大的兵权。而且三衙制度的不断发展,东宫的兵权最终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东宫的武装力量尽失。宋代君臣吸取唐末五代兵变的教训,对兵权严密控制,并将此确定为治国基本原则之一[11]。
三、东宫教育职能的削弱
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皇子的教育,宋真宗时期设置了资善堂。据范帅考证,皇子在出阁前后都可在资善堂学习,也并非只有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能进入资善堂。资善堂在宋代主要用作皇太子、皇子的就学之所,有时也用作皇太子与大臣议政或作为经筵之所。教育是资善堂的主要功能,皇子要在此学习儒家经典和史书。宋仁宗是首位在资善堂学习的皇储,此时资善堂的设置十分简单。随着资善堂不断发展完善,先后设置了资善堂翊善、资善堂赞读、资善堂直讲、皇太子宫小学教授等官职。到资善堂学习的皇子不断增多,听读礼仪也更加讲究。宋徽宗时期,宰臣和执政到资善堂见定王赵桓、嘉王赵楷之时,定王、嘉王要在堂外中门外迎揖,升堂就坐时,二王向西,宰执向东,宰执离开时二王于资善堂大门内揖送。[12]南宋时期,宋高宗在行宫门内建造书院,作为资善堂,历朝皇子也在资善堂内就读。
自古帝王即位便着手册立太子,但宋代的传统是晚立储甚至不立储。曾有学者对宋代诸帝立储情况进行了考论,认为宋代诸帝有嫡子者一般等到嫡子将近成年才立储,如宋英宗、宋徽宗和宋孝宗;无嫡子者在执政晚年建储,如宋真宗、宋神宗;无子者到执政的晚年选年长的宗室立储或者在位时不立储,如宋仁宗、宋高宗、宋宁宗、宋理宗。[13]立储时间晚,有以下几点好处:?有利于缓和皇权和储权之间的矛盾;?加强对皇储的教育,尤其是皇储的道德修养;?均衡朝堂上各方势力,避免由太子过早参政引发朝堂党派林立、父子反目的悲剧。立储时间晚也导致东宫存在的时间较短,不足以担负起对皇储教育的任务,而资善堂的设置就成为培养皇储的最佳选择。资善堂并无固定的位置,多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也就意味着资善堂虽是皇子和皇储的教育之所,却不一定是在东宫之内。因此,对于皇储的早年教育是在统治者的安排与监督之下进行的,东宫已不能对皇储的教育做出大的贡献,对皇储的影响力不断减弱。
四、东宫独立性丧失
(一)参政议政场所的转移
皇储一旦选定,就要着手学习处理政务。由于东宫设置不断虚化,太子参政议政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资善堂不仅是皇子早年教育的场所,也是太子与大臣议政的地方。宋真宗曾于天禧四年下诏:“自今中书、枢密院诸司该取旨公事仍旧进呈外,其常程事务,委皇太子与宰臣、枢密使已下,就资善堂会议施行讫奏。”太子可与宰臣、枢密使在资善堂共同议政,学习从政的经验,但并没有处理政事的决策权。南宋还设置了议事堂,同資善堂类似,都是太子参政议政的场所。宋孝宗以内东门司为议事堂,但在政事处理上,由皇太子与宰执共同向皇帝奏禀取旨,皇帝掌握着最终的决策权,而太子只是在此政务学习而已。
唐代东宫是太子参政议政的场所,而宋代东宫参政议政的作用已被资善堂和议事堂所取代。以东宫作为参政议政的场所,是皇储掌握国家大权的开端。可是,宋代将皇储学习政务的地点转移至资善堂和议事堂,虽为皇储提供参与政务的条件,给予其参与和商议政事的权力,但并不授予其决策权,东宫的政治职能也就被架空。此举既巧妙的压缩了皇储的权力,弱化了东宫的职能,同时又能够保证对未来储君的政务培养。
(二)皇储尹京
唐代东宫能够独立运行,尤其是太子监国时,国家运行体制就被纳入东宫系统。此时,东宫成为处理国家政务的权力中心。由于受五代时期皇储尹京方式的影响,宋代罕有太子监国的惯例,多以太子尹京。至道元年,宋太宗令皇太子赵恒判开封府,有司上奏“伏缘皇太子兼判开封府,其所上表状即署皇太子位,其当申中书、枢密院状,祗判官等署,余断案及处分公事并画诺。”太子虽然是开封府的府尹,但权力有限,只能处理一些小事务。开封府的具体事务仍由权知开封府事负责处理,太子作为名义上的府尹,主要是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南宋时期,宋孝宗以皇太子赵惇为临安府尹,东宫作为太子处理政务的场所。这是由于临安府距离遥远,才特许太子可在东宫处理政务。但实际的执行情况与北宋相同,皇太子仅是临安府的挂名长官,少尹才是实际的负责人。
两宋皇储尹京的方式虽略有不同,但实际的执行情况是一样的。皇太子尹京时,都只是名义上的挂名。而且不能使用东宫官署,政务必须交由开封府或临安府之内的官员打理。同唐代东宫相比,宋代东宫在皇储尹京时,部分职能被开封府和临安府所分担,逐渐丧失独立运行的能力。以往东宫所拥有的权力也不断被抽离,最终都纳入到国家体制的运行之中。虽然此举使东宫独立运行的能力不断被削弱,但有利于对未来继承人的培养和统治秩序的稳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子居住的宫殿常被称之为东宫。东宫制度,既是历代王朝为了确保皇族政权的连续性而建立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帝王将其嫡长子作为世袭继承人进行培养的一种制度。宋代东宫制度沿袭唐朝,但在实际执行中不断简化东宫的设置,弱化其职能,使之呈现全面虚化的结果。然而,资善堂的创设和皇储尹京的方式又使储君的教育得到保证。宋代以巧妙的制度设计剥夺了东宫独立运行的能力,使之依附于国家政权,从而保证了皇权的顺利交接和统治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朱瑞熙,祝建平.宋代皇储制度研究(下)[J].文史,2002(01).163-180.
[4]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刘琳.宋会要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7]束保成.宋代东宫制度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00-102.
[8]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9]张九龄.唐六典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1]陈峰.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12]范帅.宋代资善堂制度研究[J].宋史研究论丛,2016(02),17-40.
[13]范帅,陈峰.宋代东宫虚化现象探究[J].历史教学,2016(05),37-42.
[14]范帅.沿袭与趋势:宋代东宫衰微之原因[J].史学月刊,2016(11),53-61.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宋代;朝廷;国家体制;制度;仪礼
一、有关宋代东宫设置的争论
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出于稳定政局的考虑未立太子,也未建造东宫。至道元年,宋太宗立寿王赵元侃为太子,才建立皇储制度,“皇太子宫曰东宫”[1]。关于宋代东宫的设置,龚延明先生认为皇帝册立太子之后,太子即迁入东宫居住,随之建立起一整套东宫官僚机构,从法制上确保皇太子继承皇帝位的合法性、权威性。[2]但又有学者指出,北宋的东宫一般不另外建造,只是将皇子居住的王府等视为东宫[3]。这只是就北宋的情况而说,未提到南宋东宫的设置情况。《宋代东宫虚化现象研究》一文中谈到,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分别概括了不同条件下宋代东宫的情况。文章还就此问题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并依据北宋和南宋不同的情况进行说明,得出结论为宋代东宫的设置并没有固定的制度。
二、宋代东宫设置的虚化
(一)东宫设置虚化的原因
在政治制度上,宋承唐制。但在东宫制度上,学者多认为宋朝仅是部分承袭唐制,对东宫制度的设计较简单,东宫权力被弱化。宋代东宫组织被虚化,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宋朝以唐东宫乱政为鉴,不断强化皇权。《朱子语类》中对唐东宫概括道:唐六典载东宫官制甚详,如一小朝廷。置詹事以统众务,则犹朝廷之尚书省也。置左右二春坊以领众局,则犹中书、门下省也。左右春坊又皆设官,有各率其属之意。崇文馆犹朝廷之馆阁,赞善大夫犹朝廷之谏议大夫。其官职一视朝廷而为之降杀,此等制度犹好。[4]唐代的东宫制度中太子可掌握较大的权力,但过大的储权,往往会引起权力争夺、宫廷政变,甚至威胁到皇权。宋代以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为鉴,削弱东宫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的权力更为集中,政令的推行更为顺畅。
(2)对唐五代以来东宫制度的沿袭。东宫制度在唐朝发展到顶峰阶段,但从唐玄宗朝开始日渐衰微。尤其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东宫官由初唐的实官性质到唐玄宗朝渐成为职事官叙位官阶,安史之乱更使东宫制度遭到重创,东宫体质由实体向非实体演化。
(3)宋代对皇储的教育重心是以儒家文史经籍和品德教育为主,并与其奉行的祖宗之法相呼应。宋代对皇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对其品德的培养。宋朝统治者长期奉行“事为之制,曲为之防”的政治原则和追求稳定的治国理念,在东宫制度的设计中有意的弱化其官署和转移其职能,在教育方面提高太子的文化素质,以缓和皇权和储权的矛盾,保证皇权的顺利交接和国家政权的平稳过渡。
(二)东宫虚化的具体表现
1.机构简略,官失其职
“今之东宫官署极苟简”,是宋代东宫官署的真实写照。龚延明先生的《宋代官制辞典》对宋代东宫官制的梳理尤为清晰。主要内容有:宋代东宫官,沿用唐的名号,元丰改制未及更换。大体有太子六傅,即太子三师、太子三少,太子宾客、詹事,左、右春坊司,皇太子宫都监、袛候、承受,太子左、右庶子、谕德,太子中舍人、舍人、家令、率更令、仆,太子侍读、侍讲,太子中允、洗馬,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太子就学之所称资善堂。东宫有保卫机构,称太子诸率府、仅为点缀而已,不必备官。
宋代东宫制度讲究实效,具有因事而设,随宜而置的特点。东宫机构多被简化或不置,而东宫官员在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之下,多是官失其职,沦为虚设。“大唐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宋代不置詹事府,至宋仁宗成为皇储之后,置詹事二人,且多为兼职,不负责东宫事务。唐朝“左春坊置左庶子二人,中允二人,中允二人,司议郎四人,录事二人,左谕德一人,左赞善大夫五人,崇文馆校书二人,亦统六局。”[5]宋朝仍设置皇太子宫左、右春坊司,在名义上比照朝廷的中书省、门下省而设,职掌左春坊印、右春坊印。该机构平时多省不置,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很少能发挥作用。当立皇太子时派遣内侍官或武官勾当而已,皇太子处分公事时使用左春坊印,而且所配置的官员也多为兼领。太子即位后,“春坊司亦省去”[6],部分官员也随之省去。在南宋为了避高宗之讳,将勾当改为主管左右春坊事。[7]
宋代以“散官定章服、阶官定品级与俸禄、职官定声望、差遣定职掌”,这也在东宫官的配置中有所体现。宋真宗朝,以宰相兼太子少师、枢密使兼太子少傅、执政官兼太子少保,有辅导太子的职责,成为有职事的东宫官。而太子三师依旧作为文臣的迁转官阶或宰执只是所带的官衔。元丰改制后,三师三少为荣誉加衔,而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太子中舍以及太子洗马等均改为通直郎。皇太子宫都监、袛候、承受均由内侍充任,是职事官,掌管东宫事务,但都是临时设置,在太子即位后立刻罢去。太子侍读、侍讲也是职事官,负责为太子讲解经、史。至南宋乾道七年,太子詹事、谕德等官也获得了陪侍太子、讲读经史的职责。由此可见,宋代在东宫的官员配置上虽沿袭唐代,可在实际的运作中,仅有少数官员是职事官,负责东宫的具体事务。多数官职成为虚设,是作为文臣的迁转官阶或是荣誉性的加衔而存在,以区分官员的品级与俸禄。
2.仪礼简化,兵权尽失
“朝见皇帝、皇后,卫尉先于顺天门外,东朝堂之北设太子次;又于后设三师、三少及詹事等次。皇太子冠讫,诸衙依常行卤薄,陈列威依仗卫,前后部鼓吹备列。师傅以下及宫官皆朝服,皇太子服远游冠、绛纱袍,乘舆以出,仪仗侍从如常礼。”这是唐代太子加冠的礼仪,整个东宫都需要盛装参与庆贺,以彰显皇太子的威仪,同时也可看出,唐代是把皇太子的加冠礼上升到国家事务的高度,三师、三少等均需参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皇太子赵祯行加冠礼,“朝臣面贺,皇亲贺于内东门”[8],《宋史》记录有关皇太子加冠礼主要由太常寺的官员负责引导完成,皇帝也会出席,但并未见太子六傅参与。东宫官也可出席,但未作具体的说明,仅以“东宫官入”、“东宫官后从”一带而过。通过唐宋皇太子加冠礼相比可知,宋代皇太子的加冠礼主要参与者是太常寺的官员,并无过多的东宫官参与,场面也远不如唐朝盛大。这是从礼法层面虚化皇太子的加冠礼,更突出东宫地位的下降。册封皇太子大礼后,皇太子要择日先朝谒景灵宫,第二日朝谒太庙、别庙,然后是到德寿宫行谢礼。依据礼官所言,皇太子朝谒景灵宫用常服,“朝谒太庙、别庙,当衮冕,乘金辂,设仗。”但皇太子认为“乘辂、设仗,虽有至道、天禧故事,非臣子所安。”最终此礼被罢免。在礼仪规格方面,皇太子的礼仪规格不断下降,更不见东宫官随行。礼仪方面的简化更是突显东宫地位下降,表明宋代的东宫已不能再如“小朝廷”一样运行,而是处在皇权的控制之下。 唐代设东宫十率,是东宫的武装力量,主要负责东宫的仪仗和警卫。太子左右卫率府与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共同职掌东宫兵仗、戒卫的政令。太子左右清道率府掌管东宫内外昼夜巡查警戒的制度,以防意外。太子左右监门率府职掌东宫各宫门守卫的制度。太子左右内率府掌管东宫千牛、备身侍奉的事务,主管兵仗卫队、总领府内事务。[9]至宋代,也设置了东宫十率,但“官存而无职司”。太子诸率府率、副率名义上是东宫的仗卫,负责导引,实际上不掌管任何事务,仅作为太子的僚属或用作朝会列班。又因太子即位而省,“中兴后不置,惟以监门率府副率为环卫阶官”。南宋时,太子右监门率府率和副率属于环卫官。而且宋代十率府的府率、副率等官职多作为官员的除授或责降,主要授予宗室和外臣。东宫十率在宋代已不是保卫东宫的武装力量,仅作为为太子僚属或朝会列班之用,具有导引仪仗的性质。
若皇太子武装力量扩大,势必会引起储权也随之强大。从唐朝中期开始,不断抑制皇太子的权势,削弱东宫的武装力量,而且也尽量不给予太子以实际的兵权。宋太宗在处理赵元佐纵火焚宫的事情上,曾对东宫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表示担忧,在宋孝宗朝,陈亮欲激励皇帝收复故土,提议让皇太子担任抚军大将军,“兼统诸司,尽护诸将,置长史司马以专其劳”[10]。此举引起宋孝宗的震怒,未被采纳。对东宫兵权的剥夺已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共识,既要不断弱化东宫十率,也不能给予储君过大的兵权。而且三衙制度的不断发展,东宫的兵权最终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东宫的武装力量尽失。宋代君臣吸取唐末五代兵变的教训,对兵权严密控制,并将此确定为治国基本原则之一[11]。
三、东宫教育职能的削弱
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皇子的教育,宋真宗时期设置了资善堂。据范帅考证,皇子在出阁前后都可在资善堂学习,也并非只有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能进入资善堂。资善堂在宋代主要用作皇太子、皇子的就学之所,有时也用作皇太子与大臣议政或作为经筵之所。教育是资善堂的主要功能,皇子要在此学习儒家经典和史书。宋仁宗是首位在资善堂学习的皇储,此时资善堂的设置十分简单。随着资善堂不断发展完善,先后设置了资善堂翊善、资善堂赞读、资善堂直讲、皇太子宫小学教授等官职。到资善堂学习的皇子不断增多,听读礼仪也更加讲究。宋徽宗时期,宰臣和执政到资善堂见定王赵桓、嘉王赵楷之时,定王、嘉王要在堂外中门外迎揖,升堂就坐时,二王向西,宰执向东,宰执离开时二王于资善堂大门内揖送。[12]南宋时期,宋高宗在行宫门内建造书院,作为资善堂,历朝皇子也在资善堂内就读。
自古帝王即位便着手册立太子,但宋代的传统是晚立储甚至不立储。曾有学者对宋代诸帝立储情况进行了考论,认为宋代诸帝有嫡子者一般等到嫡子将近成年才立储,如宋英宗、宋徽宗和宋孝宗;无嫡子者在执政晚年建储,如宋真宗、宋神宗;无子者到执政的晚年选年长的宗室立储或者在位时不立储,如宋仁宗、宋高宗、宋宁宗、宋理宗。[13]立储时间晚,有以下几点好处:?有利于缓和皇权和储权之间的矛盾;?加强对皇储的教育,尤其是皇储的道德修养;?均衡朝堂上各方势力,避免由太子过早参政引发朝堂党派林立、父子反目的悲剧。立储时间晚也导致东宫存在的时间较短,不足以担负起对皇储教育的任务,而资善堂的设置就成为培养皇储的最佳选择。资善堂并无固定的位置,多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也就意味着资善堂虽是皇子和皇储的教育之所,却不一定是在东宫之内。因此,对于皇储的早年教育是在统治者的安排与监督之下进行的,东宫已不能对皇储的教育做出大的贡献,对皇储的影响力不断减弱。
四、东宫独立性丧失
(一)参政议政场所的转移
皇储一旦选定,就要着手学习处理政务。由于东宫设置不断虚化,太子参政议政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资善堂不仅是皇子早年教育的场所,也是太子与大臣议政的地方。宋真宗曾于天禧四年下诏:“自今中书、枢密院诸司该取旨公事仍旧进呈外,其常程事务,委皇太子与宰臣、枢密使已下,就资善堂会议施行讫奏。”太子可与宰臣、枢密使在资善堂共同议政,学习从政的经验,但并没有处理政事的决策权。南宋还设置了议事堂,同資善堂类似,都是太子参政议政的场所。宋孝宗以内东门司为议事堂,但在政事处理上,由皇太子与宰执共同向皇帝奏禀取旨,皇帝掌握着最终的决策权,而太子只是在此政务学习而已。
唐代东宫是太子参政议政的场所,而宋代东宫参政议政的作用已被资善堂和议事堂所取代。以东宫作为参政议政的场所,是皇储掌握国家大权的开端。可是,宋代将皇储学习政务的地点转移至资善堂和议事堂,虽为皇储提供参与政务的条件,给予其参与和商议政事的权力,但并不授予其决策权,东宫的政治职能也就被架空。此举既巧妙的压缩了皇储的权力,弱化了东宫的职能,同时又能够保证对未来储君的政务培养。
(二)皇储尹京
唐代东宫能够独立运行,尤其是太子监国时,国家运行体制就被纳入东宫系统。此时,东宫成为处理国家政务的权力中心。由于受五代时期皇储尹京方式的影响,宋代罕有太子监国的惯例,多以太子尹京。至道元年,宋太宗令皇太子赵恒判开封府,有司上奏“伏缘皇太子兼判开封府,其所上表状即署皇太子位,其当申中书、枢密院状,祗判官等署,余断案及处分公事并画诺。”太子虽然是开封府的府尹,但权力有限,只能处理一些小事务。开封府的具体事务仍由权知开封府事负责处理,太子作为名义上的府尹,主要是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南宋时期,宋孝宗以皇太子赵惇为临安府尹,东宫作为太子处理政务的场所。这是由于临安府距离遥远,才特许太子可在东宫处理政务。但实际的执行情况与北宋相同,皇太子仅是临安府的挂名长官,少尹才是实际的负责人。
两宋皇储尹京的方式虽略有不同,但实际的执行情况是一样的。皇太子尹京时,都只是名义上的挂名。而且不能使用东宫官署,政务必须交由开封府或临安府之内的官员打理。同唐代东宫相比,宋代东宫在皇储尹京时,部分职能被开封府和临安府所分担,逐渐丧失独立运行的能力。以往东宫所拥有的权力也不断被抽离,最终都纳入到国家体制的运行之中。虽然此举使东宫独立运行的能力不断被削弱,但有利于对未来继承人的培养和统治秩序的稳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子居住的宫殿常被称之为东宫。东宫制度,既是历代王朝为了确保皇族政权的连续性而建立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帝王将其嫡长子作为世袭继承人进行培养的一种制度。宋代东宫制度沿袭唐朝,但在实际执行中不断简化东宫的设置,弱化其职能,使之呈现全面虚化的结果。然而,资善堂的创设和皇储尹京的方式又使储君的教育得到保证。宋代以巧妙的制度设计剥夺了东宫独立运行的能力,使之依附于国家政权,从而保证了皇权的顺利交接和统治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朱瑞熙,祝建平.宋代皇储制度研究(下)[J].文史,2002(01).163-180.
[4]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刘琳.宋会要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7]束保成.宋代东宫制度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00-102.
[8]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9]张九龄.唐六典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1]陈峰.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12]范帅.宋代资善堂制度研究[J].宋史研究论丛,2016(02),17-40.
[13]范帅,陈峰.宋代东宫虚化现象探究[J].历史教学,2016(05),37-42.
[14]范帅.沿袭与趋势:宋代东宫衰微之原因[J].史学月刊,2016(11),53-61.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