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中华瑰宝 传承中华文化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越历史长河,人类文明以文物的形式传载记录。作为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实用性器皿,还是观赏性物件,都积淀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丰富着人类文明的形态。南京博物院收藏了42万件文物藏品,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意识形态。为了更好地与世人分享文化珍宝,南京博物院组织编辑《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并付梓出版。丛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南京博物院的院藏文物,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物集中起来,以专题形式呈现,目前已经出版有《历代织绣》《清代官窑瓷器》《明代吴门绘画》《清代常州京江绘画》《清代娄东虞山绘画》《清代扬州绘画》。丛书富含图录、索引、目录和研究性论文,装帧精美、信息充沛,体现出文物在学术研究、艺术欣赏、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深远价值。
  《历代织绣》收藏了远古以来,特别是明清到近現代的织绣精品共计284件,种类遍及刺绣、袍料、锦缎、缂丝、服饰、日用品等,较为全面展示了织绣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和精神层面的审美特质。唐朝之前,纺织品以实用性为主,唐朝时期丝绸业高度发达,并和西域各国开展丝绸贸易。至宋,受文人士大夫影响,书画艺术大量带入织绣之中,形成独特之观赏性绣作,以针作笔,以线代墨,形式上也以轴、卷、册等书画形式出现,是织绣业的一大革新。至明代,朱元璋称帝后,冠服制度愈加严格,各代官服尊卑有别,服饰文化大规模发展。明代刺绣分为南绣和北绣,北绣针法粗犷,装饰性强,南绣针法细腻,以上海露香园顾绣最具成就。清代,出现了“三大名锦”———苏州的宋锦、南京云锦、四川的蜀锦。“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清代服饰兼具满汉之风并以不同纹样装饰传达出等级之分。近现代,缂丝日渐衰微,而刺绣方面却名家辈出,有创立“仿真绣”的一代大师沈寿,有吸收西画元素,创作风景绣的华!,有被誉为“闺阁绣的最后一位大师”的凌杼等。纵观古今,历代织绣从纯粹实用性向实用与审美并进的转变,正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体现,织绣产品既有高居庙堂的传世精品,也有亲民贴和的日常服饰,其传递的文化信息层次丰富,内涵深远。
  《清代官窑瓷器》展现了清代各个时期的官窑瓷器精品,品种涵盖杯、瓷塑、盖盅、钵、翎管等40余种310件,为研究清代官窑提供大量第一手资料。中国的陶瓷文化也经历了从实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民间器物发展到皇室贵器的过程。在数千年陶瓷文化的积淀下,明初在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自此,陶瓷走上了瓷本位的发展道路。清统治二百余年。官窑瓷器登上了中国古代瓷器历史的巅峰,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出现较多工艺技术复杂的瓷品,釉及釉上彩色泽异常丰富。嘉庆以后官窑衰落,制瓷陈陈相因,缺少创新,但也不乏精致之作,如光绪年间,出现水墨五彩,软彩和钻拨刻瓷等新品种。清代官窑瓷器受到工艺技术、皇家审美、民间传统的综合影响,无论质地、造型和装饰都攀上古代瓷器发展史的高峰,体现了皇室的尊贵和奢靡,常被清代宫廷作为与外域友好交流的礼器相赠,其审美价值和文化含义日益凸显。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官窑瓷器,对于研究清代宫廷文化和社会生活所起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
  明清之际,作为上层建筑的绘画艺术流派纷呈,出现了彪炳画史的几大重要流派。《明代吴门画派》收录明代吴地39位画家115幅作品,《清代常州京江画派》收录清代常州30位画家77幅作品,和京江21位画家81幅作品。《清代娄东虞山画派》收录清代娄东虞山38位画家140幅作品,《清代扬州画派》收录清代扬州45位画家171幅作品,这些作品形式涵盖轴、卷、册、扇页、屏,横幅,较为全面展现了几大绘画流派的风格面貌。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经济富庶,文化底蕴深厚,文人们多为躲避战乱偏安一隅,绘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这几大画派发轫地相邻,各派领袖多有交游往来,派别之间互相包围和影响,使得各画派之间既面貌各异,又血脉相通,构成了中国画蔚为壮观的地域性集大成现象。明中期在苏州地区形成崛起了画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吴门画派,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声誉最盛,吴门画派不仅发扬了宋元传统,更开拓文人画的新意境,以入世的情怀消解宋元绘画的寂寥气息,继院体画和浙派绘画之后一跃成为画坛盟主。至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成为画坛首领,他们取法宋元,临摹古人作品,借鉴古人的中国画本体元素。通过临古积累深厚的笔墨功夫,重视笔墨的趣味和美感,其风格受到皇家青睐而被奉为山水画正宗。“四王”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弟子众多,影响甚广。京江画派也以山水画开宗立派,但是影响力小于前两者,这和镇江地区画家群体构成和意识倾向有关。京江画派成员主要是本邑画家,他们的影响也囿于本邑而不远播。镇江佛教历史悠久,古刹林立,逐渐成为失意文人的理想归宿地。北宋书画家米芾晚年隐居镇江南山“山林堂”,创立“米氏云山”,清代京江画派领袖人物查重光晚年隐居茅山道观十年。镇江画家的地域特点以及历史悠久的隐逸文化,形成京江画派山水多描绘本邑地区的特色和平淡幽远的艺术面貌。清朝花鸟画领域常州画派仍走正宗一线,但强于变法因而独领风骚。“清初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创立独特的“没骨写生花卉”,成为常州画派的开创者。常州画派不仅在师徒之间传授,还在家族之间传承。常州多个名门望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画风传承群体,而且女画家众多,成为常州画派的一大特色。而清代画派中,受经济影响最大的当属扬州画派,明代以来,徽州盐商已经开始驻足扬州,他们把徽州地区喜爱收藏字画的传统带到扬州,徽商出资收购字画并赞助画家,直接推动了扬州字画市场的繁荣。赞助商与画家之间的默契关系奠定了扬州画派的形成基础。扬州一地还聚集了不少明末遗民,面对家国兴亡的无奈,遗民画家转而求向内心深处的体悟,借助绘画书法倾注对民间疾苦的现世关注,和对人生无常的悲怀感叹,出现了“扬州八怪”等个性张扬的画家,他们以奇崛傲然、狂放不羁的艺术形式抒怀状情,创立了清朝大写意画风。明清之际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地域特色等因素均影响了江南各个绘画流派,但它们总体属于文人画流脉,绘画形式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内容上标举士气,抒发性灵,强调意境营造和人格修养,在哲学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上都达到一个高峰。
  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中华先祖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透视出中国人独有的伦理观、美学观和价值观,富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通过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后人追溯历史的原貌,秉承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提供途径。丛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为学术界提供弥足珍贵的案头资料,其学术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教育的启迪性都令人由衷赞叹!
其他文献
“文学理论”在20世纪实现了“脱胎换骨”和“改头换面”———在前半个世纪,它从一种社会、历史研究的“外部”束缚中解脱蜕变出来,慢慢确立了其“内部”自主性,实现了学科体制上的功能专门化,在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进行了疆界划分,并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等文学研究的近亲分支不断剥离;在后半个世纪,它越来越不满足于文学的束缚,不断跨域越界,向外开疆拓土,汲取资源,将自身大写化成“理论”(Theory),或被称作“
期刊
勒内·韦勒克与奥斯丁·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把作家研究、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不属于文学本身的研究统统归于“外部研究”,把文学自身的,诸如叙述性作品的性质与存在方式、类型、文体学以及韵律、节奏、意象、隐喻、象征、神话等形式因素的研究划入文学的“内部研究”。其实,“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1],无
期刊
Keane,M.(2007).CreatedinChina:Thegreatnewleapforward.Routledge.  Moore,T.G.(2002).Chinaintheworldmarket:Chineseindustryandinternational sourcesofreforminthepostMaoera.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Pang,L
期刊
一  把“新文化派”与诸如林纾、辜鸿铭、严复、章士钊以及《学衡》派等“守旧派”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论争视为“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斗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的传统写法,而铺垫这一历史叙事传统的正是“新文化派”自己,尤其是其中热衷于写史而且往往把文化运动史写成个人自叙传的胡适。这样一部高度基于“新文化派”的角度或者立场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史”将“新文化派”视为“新文化”的绝对代表,而他们的反对者或
期刊
如果爱父母  就带他到这里来  那繁茂的土地里  有青春的回忆  如果爱子女  就带他到这里来  那自然给予的  我们同样给予他们  河边的白杨洒下斑駁的荫凉  不远处的青山是无声的挚友  洒下的汗珠结成香甜的果实  真切地感觉  我们是地球的孩子  这是小毛驴市民农园桃花源41号地主平骁妈妈写的一首诗———《大地之子》。每次读到这首诗,都觉得很欣慰,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小毛驴的存在,对北京这
期刊
2007年,美国投机性抵押贷款和衍生债券泡沫破灭,引发了震惊世界的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拉开了大衰退的序幕。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以拯救“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衰退的加深,然而主权债务危机却作为新的主角出现在经济衰退的图景中,而以核心与边缘这一制度安排为主要特征的欧元帝国主义加剧了危机。最终,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拉开了欧债危机的
期刊
对于《庄子》这样一部仪态万方的经典而言,任何解读方式都如飘风吹过众窍,所发之声响无不具备某种天然的合理性,从而在不同维度或层次上呈现着庄子哲学的某种特质。当然,这种说法强调的只是庄子哲学的多元性与开放性,绝不意味着所有的解读方式都是等效的。如果我们承认《庄子》有着深湛而卓越的思想品质,那么,我们就必须再度承认,某些解读方式可以“游刃有余”地凸显这种品质,另一些则因“拙于用大”而对此无计可施,甚至会
期刊
近日,北京出版社寄赠我一本最近出版的傅熹年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它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种。傅先生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著名专家,从事这项研究已有六十余年,是目前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建筑历史方面唯一的一位院士,所以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写的小书。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征,因而它在世界建筑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特征做了
期刊
一口气读完刘玉栋的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丫头》,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久久挥之不去。这是一个从泥土里刨出来的故事,带着粗黑的生活本色,就像一块直接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烤红薯,有一股香气撩人的甜滋滋的本真味道。全书没有一条明显的故事主线,片断化的故事,是男孩丫头童年记忆的钩沉,既然能被从记忆深处打捞出来,自然是在作者心中最深刻、最闪光、最有分量的东西。全书十六章,一章一个故事,一章刻画一个重点人物,在结构上
期刊
无论国家也好,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也罢,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都会孕育出一种独有的精神。若这种精神是有益的,必然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反之,则会阻碍进步。同样,对于世界上任何知名大学而言,也有某种无形的文化或者大学精神作为牵引。大学精神不单是大学的专属,同样会影响社会文化与大众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关大学精神方面的著作,无论是理論研究层面的,或是文学书写方面的,可谓汗牛充栋。而《大学的精神》这本著作,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