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幼年时代玩耍的时间很多,又没大人跟着,所以常常自找乐趣,也常能自得其乐。我现在记忆最深的趣事是拍死个把苍蝇啊什么的,放在正爬行的蚂蚁前面,然后就开始随意地念中带唱:
黄蚂蚁儿请上台,
大官不来小官来。
先来的,吃肉肉,
后来的,啃骨头。
这么反复念叨着,那只蚂蚁因搬不动它前面的食物,就回窝里去了,等会它又从窝里出来了,还带了一路的伙伴来。我就趴在地上,一路盯着他们,看它们如何七手八脚地把苍蝇什么的抬回窝里去。
真的,那时我虽然只有四五岁,却也能理解歌词的内容,而且明白,做事要迅捷,跑快些,才能占先,占先才能“吃肉肉”;跑慢了,就落后,落后就只有“骨头”可啃了。因为有这样的感悟,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做事快速、决不拖泥带水的习惯。后来我做了教师,发现学习更需要快速,一旦拖沓,就什么都学不好了,可能连“骨头”都没有了。我现在确认,教学中,对学生速度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为什么呢?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他的思维有确定的联系,《无量寿经》说:“身行所做,心自趋向。”给我们说明了身心不二(一体)的特点,“身行”,就是行为及习惯,“心”,即思维,行为习惯完全通于思维!思维指导行为,而长期的有规律的行为会让思维形成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则相对稳定,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专注的、恒常的“忆念”,会改变一个人的心灵,自然也就改变了人格,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因这种改变而让人通向圣境。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人的习惯是多么重要。然而,本人在此不讨论念佛,仅就教学中对学生速度训练的误区谈点认识。
除个别的人因为对佛学的绝对排斥而不认同我的观点外,我前边的解释似乎很容易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很肤浅的,但我们教育教学恰恰容易违反常识,我们常常会因为目前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对长远的目标所需要的习惯的培养。某些行为习惯会激发思维,甚至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当然,某些恶习也可能会阻滞思考乃至养成思维的惰性。就我自己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看,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对学生速度的训练以及速度意识的培养。
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批评学生:“十快就有九毛。”毛,就是毛躁,不美观,不精确等等意思。学生家长也会责备自己的子女书写速度太快而书写潦草。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时候,口头常用的话语就是:“慢些哈,不要给我整得乱七八糟的。”当然,如果速度快了,书写或文面自然就要差些,尤其是速度训练的初始阶段更是如此。我自己就曾因为字写得很快—确实书写就要差些,在小学和初中被老师撕了不少的作业纸。
这些看起来合情合理的提醒、批评或者惩罚其实是非常有害的,除了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外,它会直接导致学生思维惰性的产生。
我们也可以回想自己学习的经验。我们总是在力求快—快速回答老师的问题,快速完成作业,快速做完试题—即使很不完美。求快的那段时间学习成绩最好,而且自我感觉也最好;如果做事慢吞吞的,凡事都仔仔细细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以求老师首肯,那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并不见佳。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那些做作业是规规矩矩力求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什么都要想好了才说话的那些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成绩可能要好一些,但很少有人上了中学能一直保持那种相对成绩,他们步入社会也极少有人能适应对知识和技术有高要求的工作。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社会发展是如此之快,学生受到的要求是如此之高,生活面对的压力是如此之大,怎么会有慢条斯理的闲暇!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益,这个是常识。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就需培养学生的速度,这是让他们成人后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适应环境的必要准备。
武术中有言:“凡招皆有破,唯快不能破。”说明速度在武术中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招数再精美,如果没有速度的有机配合,总会在招数的空隙间给人留出攻击的机会;也只有在快速的变化运动中,才能找准发点,击准落点。《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剑法”,其剑招并无多少奇特之处,就是它的速度太快,一旦施展,对手根本来不及防守!速度不重要吗?再者,在军工生产中,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不也是为了让对手难以拦截吗?还有,毛泽东同志的游击战的原因仅仅是敌强我弱吗?不完全是,部分原因恰恰就是为了能够抢得速度,从而占得先机,增加获胜或生存的几率。
我们的教学能够例外吗?.
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速度越快,思维也就快。敏捷的动作,自然会激活人的神经系统,速度正是思维的催化剂。快速的书写,即时的答问,正是学生快速思维的表现。快速思维的过程中,观察力,想象力,知识的迁移力得到全面加强。我们固然要培养学生谨慎的品格,但也要知道:谨慎不是什么行为模式,而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或精神。态度的培养绝不可能因速度的提高或降低而有效果上的任何不同—因为态度和速度不在一个语义场。可以肯定,培养学生快速高效的习惯是培养其思维或技能的有效手段。我们为了几行文字的潦草就大发雷霆,甚至撕毁学生的作业本真的是必要的吗?
我们常常提素质教育,提全面发展,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人而为人,肯定地说,那是因为它的智慧优势,智慧优势当然在它的思维品质。因此,我们实在需要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来理解教育,而不是从分数出发来理解教育,我们实在需要把培养学生思维放在首位,而在我看来,思维培养实在需要从速度开始!
因此,我希望能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目标中,速度训练被置于显眼的位置。
黄蚂蚁儿请上台,
大官不来小官来。
先来的,吃肉肉,
后来的,啃骨头。
这么反复念叨着,那只蚂蚁因搬不动它前面的食物,就回窝里去了,等会它又从窝里出来了,还带了一路的伙伴来。我就趴在地上,一路盯着他们,看它们如何七手八脚地把苍蝇什么的抬回窝里去。
真的,那时我虽然只有四五岁,却也能理解歌词的内容,而且明白,做事要迅捷,跑快些,才能占先,占先才能“吃肉肉”;跑慢了,就落后,落后就只有“骨头”可啃了。因为有这样的感悟,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做事快速、决不拖泥带水的习惯。后来我做了教师,发现学习更需要快速,一旦拖沓,就什么都学不好了,可能连“骨头”都没有了。我现在确认,教学中,对学生速度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为什么呢?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他的思维有确定的联系,《无量寿经》说:“身行所做,心自趋向。”给我们说明了身心不二(一体)的特点,“身行”,就是行为及习惯,“心”,即思维,行为习惯完全通于思维!思维指导行为,而长期的有规律的行为会让思维形成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则相对稳定,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专注的、恒常的“忆念”,会改变一个人的心灵,自然也就改变了人格,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因这种改变而让人通向圣境。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人的习惯是多么重要。然而,本人在此不讨论念佛,仅就教学中对学生速度训练的误区谈点认识。
除个别的人因为对佛学的绝对排斥而不认同我的观点外,我前边的解释似乎很容易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很肤浅的,但我们教育教学恰恰容易违反常识,我们常常会因为目前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对长远的目标所需要的习惯的培养。某些行为习惯会激发思维,甚至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当然,某些恶习也可能会阻滞思考乃至养成思维的惰性。就我自己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看,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对学生速度的训练以及速度意识的培养。
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批评学生:“十快就有九毛。”毛,就是毛躁,不美观,不精确等等意思。学生家长也会责备自己的子女书写速度太快而书写潦草。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时候,口头常用的话语就是:“慢些哈,不要给我整得乱七八糟的。”当然,如果速度快了,书写或文面自然就要差些,尤其是速度训练的初始阶段更是如此。我自己就曾因为字写得很快—确实书写就要差些,在小学和初中被老师撕了不少的作业纸。
这些看起来合情合理的提醒、批评或者惩罚其实是非常有害的,除了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外,它会直接导致学生思维惰性的产生。
我们也可以回想自己学习的经验。我们总是在力求快—快速回答老师的问题,快速完成作业,快速做完试题—即使很不完美。求快的那段时间学习成绩最好,而且自我感觉也最好;如果做事慢吞吞的,凡事都仔仔细细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以求老师首肯,那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并不见佳。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那些做作业是规规矩矩力求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什么都要想好了才说话的那些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成绩可能要好一些,但很少有人上了中学能一直保持那种相对成绩,他们步入社会也极少有人能适应对知识和技术有高要求的工作。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社会发展是如此之快,学生受到的要求是如此之高,生活面对的压力是如此之大,怎么会有慢条斯理的闲暇!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益,这个是常识。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就需培养学生的速度,这是让他们成人后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适应环境的必要准备。
武术中有言:“凡招皆有破,唯快不能破。”说明速度在武术中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招数再精美,如果没有速度的有机配合,总会在招数的空隙间给人留出攻击的机会;也只有在快速的变化运动中,才能找准发点,击准落点。《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剑法”,其剑招并无多少奇特之处,就是它的速度太快,一旦施展,对手根本来不及防守!速度不重要吗?再者,在军工生产中,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不也是为了让对手难以拦截吗?还有,毛泽东同志的游击战的原因仅仅是敌强我弱吗?不完全是,部分原因恰恰就是为了能够抢得速度,从而占得先机,增加获胜或生存的几率。
我们的教学能够例外吗?.
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速度越快,思维也就快。敏捷的动作,自然会激活人的神经系统,速度正是思维的催化剂。快速的书写,即时的答问,正是学生快速思维的表现。快速思维的过程中,观察力,想象力,知识的迁移力得到全面加强。我们固然要培养学生谨慎的品格,但也要知道:谨慎不是什么行为模式,而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或精神。态度的培养绝不可能因速度的提高或降低而有效果上的任何不同—因为态度和速度不在一个语义场。可以肯定,培养学生快速高效的习惯是培养其思维或技能的有效手段。我们为了几行文字的潦草就大发雷霆,甚至撕毁学生的作业本真的是必要的吗?
我们常常提素质教育,提全面发展,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人而为人,肯定地说,那是因为它的智慧优势,智慧优势当然在它的思维品质。因此,我们实在需要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来理解教育,而不是从分数出发来理解教育,我们实在需要把培养学生思维放在首位,而在我看来,思维培养实在需要从速度开始!
因此,我希望能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目标中,速度训练被置于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