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注意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潜伏期,

来源 :家家乐·中优宝贝(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到了,气温逐渐回升,梅花、桃花、樱花都随之开放,好多人已经按捺不住想要春游的心了。特别是一些爸爸妈妈们,带上自己美丽可爱的小公主和小帅哥,畅游在春天的花海里,想想都是美极了。
  汪女士如往常一样,早上起来,忙好了一切,给4岁半的女儿豆豆穿好衣服,吃好早饭,出门送豆豆去上幼儿园。像每天的早晨一样,豆豆在幼儿园门口接受老师的例行检查,汪女士则在一旁观看着。然而,这一次,豆豆却被老师拦在了门口,叫住了汪女士,说豆豆的体温有点偏高,手心还有点红,怀疑是感染了手足口病。这一说可吓坏了汪女士,她立刻带上豆豆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汪女士,豆豆确实是感染了手足口病,幸好发现得早,一些症状都在控制范围内。
  汪女士想起了在周末的时候曾带豆豆去儿童游乐场了,当时因为大人小孩很多,游乐场变得很拥挤。由此,汪女士想到,可能就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豆豆感染了手足口病。
  春天无疑是美丽的,踏青赏花是必不可少的,亲子游玩也是必须滴。豆豆的病例,也提醒了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健康防护工作,避免孩子生病。
  1手足口病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给健康的宝宝,但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比如健康宝宝通过接触被手足口病患者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具和床上用品、内衣等;也有可能是与患者同住一个病房最容易被感染。
  2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是造成手足口病传播的原因之一。
  5手足口病很容易在婴幼儿之间传播,成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在母亲和孩子之间就可能互相传染,因此成人如果发现有手足口病的症状,一定要注意防止传染。
  另外,只要是人口聚集的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公交车、游乐场都有可能传染手足口病,预防感染,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勤洗手,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虽然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夏两季却是该病的高发期,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想要确保宝宝的健康,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家长首先要了解有关手足口病的传染源问题,从源头开始,做到防范于未然。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他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的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除此之外,口腔内还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食困难,食欲也会减退;手心、足心等远端部位出会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作为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此外,人是肠道病毒唯一的宿主,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因此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也是传染源之一;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疱疹,而疱疹破溃后流出的疱疹液也是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在儿童中高发,并不确保成人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事实上大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的病毒,一般都是隐性感染。成人因为自身抵抗力较强,感染了病毒可能会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有些人只有轻微的咽喉痛。而这类隐性感染者也是“毒源”,也会传播病毒给孩子。
  孩子没出门,也可能染病
  有很多家长会有疑问:“我的孩子没出门,也没接触过病人,怎么也会传染上手足口病呢?”。家长可能忽略了自己本身有可能就是病毒携带者这个问题。
  如果家长是病毒携带者,那么一个简单的拥吻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感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作为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与患者的直接接触、飞沫传播、接触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经口传播(与患者共用杯碗等)。
  成人虽然不发病,但却可能成为隐性感染者,如果回家后不洗手就喝水、吃东西或亲吻孩子,很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家长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隐性传染,进门前请注意洗完手、换好衣服再亲近孩子。看到可爱的孩子,也要注意克制不要亲吻他们的小嘴巴。另外,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感染病毒而不自知。
  所以建议广大家长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减少和孩子的亲密行为以及做好个人卫生以切断疾病的传染源。
其他文献
孩子的健康,营养供给是基础。然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让孩子吃好吃饱却成了很多家长的烦心事。面对孩子厌食、挑食、偏食现象,家长们可是想尽了办法!如“哄骗”、“威胁”、“强迫”、用玩具、电视分散注意力等种种喂养行为,总也“撬”不开孩子的嘴,反而会引起更严重的拒食和亲子之间的冲突。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先要明确孩子有哪些饮食行为问题。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分类  1.胃口差  1 对食物没有兴趣,很少有饥饿
期刊
时下,有些孩子都上小学三四年级了,不但上学要父母送,父母还要给背着书包,回到家里,吃饭要父母一口一口地喂,睡觉要父母给脱衣服,其他大事小情就不用说了,全是由父母帮着打理。在这样生活环境中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办,什么都不用干,不但自理能力极差,毫无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还会导致意志力薄弱,不能刻苦认真学习,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有人进行反
期刊
我们经常这样形容秋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秋天也是个收获的季节,更多蔬菜、水果都会成熟,宝宝的食物选择会非常多样化;但是秋季的空气比较干燥,气温也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宝宝很容易生病。除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外,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对宝宝的成长和防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少吃寒凉食物  夏季为了解暑,西瓜、葡萄、香瓜一定没有少给宝宝吃吧,这些解暑食物都是偏寒性的,到立秋后就
期刊
宝宝生病,无疑是家长身心倍受煎熬的时刻,而带宝宝去医院看病更是家长痛苦又无奈的事情。选择医院、排队挂号、排队候诊、就诊检查、描述病情、排队拿药……怎样才能使混乱的就医状况变得从容有序,其实,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也是一门学问。  一、选择医院  1.判断宝宝病情——就近原则  不是说宝宝一生病就一定要去医院,家长可先观察宝宝的病情,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请立即就医,如高热惊厥、抽搐、咳喘不已、摔伤失血较
期刊
中秋将至,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充斥在各大商场超市,宝宝对中秋的认识可能就只有圆圆甜甜的月饼了。其实中秋节不光是吃月饼看月亮,家长可以跟宝宝分享中秋的传统故事,比如神话传说,诗词童谣等。热闹的中秋节要过得有中国味儿,借机让宝宝了解传统文化,送给宝宝一个有知识有趣味的中秋节,家长需要提前“充电”了!  “中秋”哪里来?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帝王举
期刊
每年到了春夏季节交替,门诊上都能遇到一些小患者,他们的指甲发白、发灰,有些还会脱落。家长们也都会有各种猜测:手指被夹了?细菌感染?还是人们常说的得了灰指甲?医学上一般认为这是“甲营养不良”的一种。  这些小患者80%以上都得过手足口病,而且指甲变化多发在痊愈后的半个月到两个月之间,所以称之为手足口病“后遗症”。手足口病后造成脱甲病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考虑与病毒在指甲内的复制以及在甲基质内引起的炎症
期刊
春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同时,春季也是多种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比如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病毒也在不断滋生,给手足口病创造了条件。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常发生在3~11月份,4~7月份为高峰期。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其典型表现有口痛、
期刊
点点今年5岁,幼儿园中班。下午3点半左右,点点妈接到老师电话,说点点不舒服,校医怀疑点点得了手足口病。点点妈赶紧丢下手头工作,飞快赶到学校,老师将点点送到校门口。点点妈发现点点口腔里有一大块溃疡,手心有几个小红点点,体温正常不发热。因为对手足口病了解不多,点点妈没耽搁直接带点点去医院。到医院化验血象,医生检查口腔和手脚之后,确诊为手足口病。本以为点点体质不错,免疫力够强,没想到点点还是“中标”了。
期刊
亲子电视剧《虎妈猫爸》里,虎妈主张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自由的,快乐最重要,之后却又奔赴在女儿的求学之路上,屡屡碰壁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想法与现下教育的冲突。多少家长持有类似的观念,尤其是80、90的年轻父母,因为自己承受过灌输式教育的阴影,所以经常表示“以后绝对不让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这种想法的初衷是要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但这种类似放任的自由是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家长通常会教育出一个野蛮小
期刊
春季到了,夏季还会远吗?每年的49月份都是手a足口病的高发时期。一些家长们开始不淡定了,每每谈起手足口病,都会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  江西的许女士,最近沉浸在无限的痛苦与自责之中,悔恨的泪水怎么也洗刷不去她对儿子的愧疚。  许女士有个4岁半的儿子冬冬,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聪明活泼,十分地可爱。刚入春,一日冬冬在幼儿园发烧了,老师通知许女士后把冬冬接回了家,许女士帮冬冬量了下体温38.3 ℃,她感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