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海南三亚地区高校为例,分析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现状,提出了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探索从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和人才建设三个方面,以践行“五化模式”,即服务内容项目化、服务形式基地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时间长期化,优化“五个机制”,即优化人员招募机制、成员培训机制、项目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
[关 键 词] 高校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207-03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习总书记多次对志愿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勉励广大青年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奉献社会、服务他人,鼓舞广大青年志愿者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志愿服务条例》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因此,专业化必然是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趋势。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大背景下,借助三亚国际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及国际赛事名城的发展契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赛事赛会选择在三亚举办,对志愿者的需求日益增加,将志愿服务团队从增量到提质方向发展,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颇为重要。目前,我省高校志愿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没有形成专业化、项目化、科学化的发展体系,还未发挥出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和特长优势。志愿服务专业化是高校志愿服务区别于一般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特征,健全志愿服务专业化体系能让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志愿服务,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专业化服务是指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技能或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士提供的服务,如翻译、支教、心理健康指导等,志愿服务专业化亦是如此[1]。专业化志愿服务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具有相对专业的服务内容;二是指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上的专业化。如今,志愿者更多地担负起社会责任,构成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也推动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的道路。
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1)思想育人。志愿服务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以及奉献服务意识[2]。(2)实践育人。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志愿服务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的知识技能,实现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3)社会需求。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服务社会最直接的方式,志愿者更多地担负起社会责任,构成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通过发展专业化志愿服务可有效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二、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高校志愿服务应依托于专业化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起来,志愿服务过程中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社会化[3]。这就要求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完善组织体系,让学生自发参与志愿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社会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三、高校学生志愿服務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为了解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实际状况,笔者以海南部分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调查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533份。调查结果显示,95.7%的受访对象为注册志愿者;仅有7.3%的受访对象表示还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92.7%的受访对象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参加过志愿服务的有85.8%是通过学校(包括志愿者协会及公益类社团)组织参加。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很高,并且学生大都是通过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活动。通过分析,发现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松散,志愿者队伍不稳定
当前,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主要由志愿者协会和结合项目成立的志愿服务团队。由于专职人员缺乏,这些服务组织主要由学生负责日常运作,缺少有效管理与指导,各个志愿服务组织之间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不够,组织涣散,甚至可能出现同样的活动相互竞争的问题。高校志愿者队伍以低年级学生为主、高年级为辅,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加,志愿者骨干流失,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大多情况下志愿者为临时性招集,缺乏有效的筛选机制,甚至很多学生还没得到相关信息活动就已经结束(数据显示53.9%的志愿者不能及时获取志愿服务信息)。活动过程中组织者忽视志愿者的专业、技能特长、个人意愿,只是进行简单的任务安排,做完就结束。这会导致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冷却,之后很少主动参与,即便参加也是以简单方便的志愿活动为主,只为“混满”志愿时长。
(二)志愿服务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针对志愿者的培训主要结合服务项目开展的专业培训,但是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志愿服务课程,志愿服务培训缺乏系统性,专门针对提高志愿者技能的培训比较少,除了部分社工专业老师,志愿服务方面的老师和专家人才缺少。 (三)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共青团打造了一系列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型赛會志愿服务工作等重点品牌项目。各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交流会为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学校各级志愿者组织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但部分活动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项目存在同质化问题,存在活动形式走过场,活动内容缺乏深度,活动层次较低,未能真正发挥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效。调查显示,40.5%的受访者认为志愿服务内容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提到志愿活动,学生最直接的认知就是敬老扶弱、爱心募捐、社区环保等,这类志愿活动内容泛化、形式化,与专业、技能的相关性缺乏,学生很难在其中得到收获[4],导致参与热情逐渐消退。根据调查,有35.6%的学生平均志愿服务时长低于10小时/年,30.0%的学生平均志愿时长为10~19小时/年。
(四)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的缺乏
高校志愿服务大多是自愿、无偿的。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组织者一味强调奉献、友爱精神,忽视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因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学生的支持力度下降实属必然[5]。目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侧重服务形式和过程,而忽视服务过程和结果评价。数据显示,38.7%的志愿者表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没有得到表彰奖励。因此,构建志愿服务工作评价体系,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五)志愿服务支持不足,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资金短缺是制约高校进行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不足,项目经费来源有限。目前志愿服务经费主要来源是学校支持和志愿组织募集,但两者的支持较为微薄,对于高校庞大的志愿群体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6]。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经费需要学生个人或学生组织自筹,一定程度上,花钱做公益降低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调查显示,26.3%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保险等保障措施不够,28.1%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权益保障比较欠缺。
四、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近年来,学校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作为学生服务人民、回馈社会、奉献国家的重要参与机制,作为吸引凝聚青年在党政工作大局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重要抓手。学校两个校区分别立足五指山传统项目、依托三亚大型赛事赛会项目优势,从实际出发,按照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做志愿精神的践行者、示范者。“十三五”期间,学校在志愿海南平台立项共2700个,参与志愿服务87850人次,志愿服务内容涵盖文明城市创建、便民助民、禁毒防艾、扶贫济困、就业创业、文化艺术、大型赛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余项。学校坚持从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和人才建设三个方面,以践行“五化模式”,即服务内容项目化、服务形式基地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时间长期化,优化“五个机制”,即优化人员招募机制、成员培训机制、项目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
(一)在队伍建设上,按照服务对象社会化模式,优化人员招募制度,力求服务队伍专业化
高校志愿服务是区别于一般社会性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要更趋于专业化,发挥出大学生的专业和特长优势。在队伍建设上,要着重抓好志愿者组织建设,力求志愿队伍专业化。一是通过“网络+网格”,构建志愿者组织网络,在原有纵向到底的体制性组织网络基础上,建立以“网格”为单位的横向无缝覆盖青年的新的志愿服务组织载体,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组织互动,实现团组织对青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重或多重覆盖。建立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统筹协调,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实施的联动组织机制,注重青年志愿者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培养管理型志愿骨干。二是以社工+志愿者、志愿者+专业的模式,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在巩固和壮大以团组织为基础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基础上,以社会工作专业为重点,各专业齐头并进,组建爱心专业支教、心理健康、朋辈教育、运动戒毒、精准教育扶贫、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礼仪、外语翻译、生态保护等多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二)在项目建设上,按照服务内容项目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模式,优化项目运行机制和成员培训机制,确保服务水平科学化
在项目建设上,首先组织者抓好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专业化,创造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把学校的教学方式、专业优势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结合,引导志愿服务组织着眼社会民生,实现与政府计划的对接,力促志愿服务活动特色化,设法通过专业化的社会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分类和管理,提前制定活动人员招募的方案,及时发布和收集信息。为保证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对参加志愿活动的大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指导,包括志愿服务内容、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技能、沟通技巧等[7]。要坚持助人与育人相结合,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进行分层和阶梯式培训,定期开展基层培训、专业培训和组织者培训,注重青年志愿者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培养管理型志愿骨干。了解志愿服务项目需要的相关技能,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志愿服务培训常态化不仅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通过专业的培训,提高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大学生志愿者成长成才需求,达到了“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的目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因此增强,通过一次次志愿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根植于大学生内心深处[8]。数据显示,51.9%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岗前培训;35.3%的学生志愿者认为可以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岗前培训。由此可见,岗前培训对于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人才建设上,按照服务形式基地化、服务时间长期化,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推动服务体系制度化
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需要先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应贯穿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学生志愿者,首先要对高校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除基本的信息资料外,还要包括特长、兴趣、爱好等。建立标准统一的考核奖励制度,每学期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志愿者服务档案[9]。对于在志愿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评奖评优时优先考虑,也可以通过专项奖学金、加学分等方式进行奖励,增强学生整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10]。一定的激励措施使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时间具有长期性,这种奖励不仅要体现在精神上,还要体现在一定的物质上,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因此,为了志愿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成效,就要改變以往的志愿服务状态,加强管理,进行内容指导,注重志愿服务成效。调查显示,59.3%的志愿者期望获得荣誉证书或荣誉称号,54.6%的志愿者期望得到服务对象的衷心感谢,44.0%的志愿者期望得到亲朋好友、社会的鼓励和赞许,38.4%的志愿者希望获得一定的报酬和奖金,这些都表明具有完善的考核制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提升志愿者自身权益意识,志愿服务虽然是无偿的,志愿活动需要奉献精神,但是保护个人权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与无私奉献并不相悖,并且只有志愿者个人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才能将志愿服务活动长期进行下去[11]。调研中有73.1%的志愿者表示需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72.3%的志愿者认为要对志愿者的权益进行保障,这说明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的有效保证。因此,深化校地合作,通过协调相关部门或者社会机构,加大对志愿活动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合作机制,共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联合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芳芳.打造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之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2):55-56.
[2]段爱萍,李莹.我国高校学生人格教育的路径研究[J].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2(3):121-125.
[3]李明,康昆.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北大学沙湖环保志愿队为例[J].高教学刊,2019(19):67-70.
[4]方浩翰.高铁时代下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路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95-100.
[5]冯皓,高晓玲,钟清琪.高校志愿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融合的路径研究: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4):93-94.
[6]陈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1):172-173.
[7]吴子贵,金敏,杨亮.试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73-74.
[8]吴晶,徐震宇.志愿服务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融合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222-223.
[9]徐逸霏.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以南京师范大学“新叶”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10(3):44-46,70.
[10]陈希,蔡金平.困境与重构: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3):101-103.
[11]刘欣.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6):130-132.
◎编辑 鲁翠红
[关 键 词] 高校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207-03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习总书记多次对志愿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勉励广大青年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奉献社会、服务他人,鼓舞广大青年志愿者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志愿服务条例》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因此,专业化必然是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趋势。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大背景下,借助三亚国际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及国际赛事名城的发展契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赛事赛会选择在三亚举办,对志愿者的需求日益增加,将志愿服务团队从增量到提质方向发展,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颇为重要。目前,我省高校志愿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没有形成专业化、项目化、科学化的发展体系,还未发挥出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和特长优势。志愿服务专业化是高校志愿服务区别于一般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特征,健全志愿服务专业化体系能让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志愿服务,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专业化服务是指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技能或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士提供的服务,如翻译、支教、心理健康指导等,志愿服务专业化亦是如此[1]。专业化志愿服务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具有相对专业的服务内容;二是指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上的专业化。如今,志愿者更多地担负起社会责任,构成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也推动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的道路。
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1)思想育人。志愿服务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以及奉献服务意识[2]。(2)实践育人。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志愿服务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的知识技能,实现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3)社会需求。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服务社会最直接的方式,志愿者更多地担负起社会责任,构成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通过发展专业化志愿服务可有效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二、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高校志愿服务应依托于专业化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起来,志愿服务过程中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社会化[3]。这就要求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完善组织体系,让学生自发参与志愿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社会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三、高校学生志愿服務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为了解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实际状况,笔者以海南部分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调查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533份。调查结果显示,95.7%的受访对象为注册志愿者;仅有7.3%的受访对象表示还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92.7%的受访对象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参加过志愿服务的有85.8%是通过学校(包括志愿者协会及公益类社团)组织参加。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很高,并且学生大都是通过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参与活动。通过分析,发现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松散,志愿者队伍不稳定
当前,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主要由志愿者协会和结合项目成立的志愿服务团队。由于专职人员缺乏,这些服务组织主要由学生负责日常运作,缺少有效管理与指导,各个志愿服务组织之间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不够,组织涣散,甚至可能出现同样的活动相互竞争的问题。高校志愿者队伍以低年级学生为主、高年级为辅,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加,志愿者骨干流失,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大多情况下志愿者为临时性招集,缺乏有效的筛选机制,甚至很多学生还没得到相关信息活动就已经结束(数据显示53.9%的志愿者不能及时获取志愿服务信息)。活动过程中组织者忽视志愿者的专业、技能特长、个人意愿,只是进行简单的任务安排,做完就结束。这会导致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冷却,之后很少主动参与,即便参加也是以简单方便的志愿活动为主,只为“混满”志愿时长。
(二)志愿服务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针对志愿者的培训主要结合服务项目开展的专业培训,但是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志愿服务课程,志愿服务培训缺乏系统性,专门针对提高志愿者技能的培训比较少,除了部分社工专业老师,志愿服务方面的老师和专家人才缺少。 (三)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共青团打造了一系列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型赛會志愿服务工作等重点品牌项目。各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交流会为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学校各级志愿者组织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但部分活动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项目存在同质化问题,存在活动形式走过场,活动内容缺乏深度,活动层次较低,未能真正发挥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效。调查显示,40.5%的受访者认为志愿服务内容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提到志愿活动,学生最直接的认知就是敬老扶弱、爱心募捐、社区环保等,这类志愿活动内容泛化、形式化,与专业、技能的相关性缺乏,学生很难在其中得到收获[4],导致参与热情逐渐消退。根据调查,有35.6%的学生平均志愿服务时长低于10小时/年,30.0%的学生平均志愿时长为10~19小时/年。
(四)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的缺乏
高校志愿服务大多是自愿、无偿的。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组织者一味强调奉献、友爱精神,忽视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因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学生的支持力度下降实属必然[5]。目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侧重服务形式和过程,而忽视服务过程和结果评价。数据显示,38.7%的志愿者表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没有得到表彰奖励。因此,构建志愿服务工作评价体系,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五)志愿服务支持不足,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资金短缺是制约高校进行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不足,项目经费来源有限。目前志愿服务经费主要来源是学校支持和志愿组织募集,但两者的支持较为微薄,对于高校庞大的志愿群体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6]。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经费需要学生个人或学生组织自筹,一定程度上,花钱做公益降低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调查显示,26.3%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保险等保障措施不够,28.1%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权益保障比较欠缺。
四、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近年来,学校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作为学生服务人民、回馈社会、奉献国家的重要参与机制,作为吸引凝聚青年在党政工作大局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重要抓手。学校两个校区分别立足五指山传统项目、依托三亚大型赛事赛会项目优势,从实际出发,按照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做志愿精神的践行者、示范者。“十三五”期间,学校在志愿海南平台立项共2700个,参与志愿服务87850人次,志愿服务内容涵盖文明城市创建、便民助民、禁毒防艾、扶贫济困、就业创业、文化艺术、大型赛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余项。学校坚持从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和人才建设三个方面,以践行“五化模式”,即服务内容项目化、服务形式基地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时间长期化,优化“五个机制”,即优化人员招募机制、成员培训机制、项目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
(一)在队伍建设上,按照服务对象社会化模式,优化人员招募制度,力求服务队伍专业化
高校志愿服务是区别于一般社会性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要更趋于专业化,发挥出大学生的专业和特长优势。在队伍建设上,要着重抓好志愿者组织建设,力求志愿队伍专业化。一是通过“网络+网格”,构建志愿者组织网络,在原有纵向到底的体制性组织网络基础上,建立以“网格”为单位的横向无缝覆盖青年的新的志愿服务组织载体,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组织互动,实现团组织对青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重或多重覆盖。建立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统筹协调,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实施的联动组织机制,注重青年志愿者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培养管理型志愿骨干。二是以社工+志愿者、志愿者+专业的模式,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在巩固和壮大以团组织为基础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基础上,以社会工作专业为重点,各专业齐头并进,组建爱心专业支教、心理健康、朋辈教育、运动戒毒、精准教育扶贫、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礼仪、外语翻译、生态保护等多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二)在项目建设上,按照服务内容项目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模式,优化项目运行机制和成员培训机制,确保服务水平科学化
在项目建设上,首先组织者抓好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专业化,创造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把学校的教学方式、专业优势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结合,引导志愿服务组织着眼社会民生,实现与政府计划的对接,力促志愿服务活动特色化,设法通过专业化的社会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分类和管理,提前制定活动人员招募的方案,及时发布和收集信息。为保证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对参加志愿活动的大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指导,包括志愿服务内容、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技能、沟通技巧等[7]。要坚持助人与育人相结合,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进行分层和阶梯式培训,定期开展基层培训、专业培训和组织者培训,注重青年志愿者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培养管理型志愿骨干。了解志愿服务项目需要的相关技能,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志愿服务培训常态化不仅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通过专业的培训,提高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大学生志愿者成长成才需求,达到了“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的目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因此增强,通过一次次志愿活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根植于大学生内心深处[8]。数据显示,51.9%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岗前培训;35.3%的学生志愿者认为可以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岗前培训。由此可见,岗前培训对于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人才建设上,按照服务形式基地化、服务时间长期化,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推动服务体系制度化
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需要先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应贯穿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学生志愿者,首先要对高校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除基本的信息资料外,还要包括特长、兴趣、爱好等。建立标准统一的考核奖励制度,每学期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志愿者服务档案[9]。对于在志愿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评奖评优时优先考虑,也可以通过专项奖学金、加学分等方式进行奖励,增强学生整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10]。一定的激励措施使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时间具有长期性,这种奖励不仅要体现在精神上,还要体现在一定的物质上,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因此,为了志愿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成效,就要改變以往的志愿服务状态,加强管理,进行内容指导,注重志愿服务成效。调查显示,59.3%的志愿者期望获得荣誉证书或荣誉称号,54.6%的志愿者期望得到服务对象的衷心感谢,44.0%的志愿者期望得到亲朋好友、社会的鼓励和赞许,38.4%的志愿者希望获得一定的报酬和奖金,这些都表明具有完善的考核制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提升志愿者自身权益意识,志愿服务虽然是无偿的,志愿活动需要奉献精神,但是保护个人权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与无私奉献并不相悖,并且只有志愿者个人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才能将志愿服务活动长期进行下去[11]。调研中有73.1%的志愿者表示需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72.3%的志愿者认为要对志愿者的权益进行保障,这说明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的有效保证。因此,深化校地合作,通过协调相关部门或者社会机构,加大对志愿活动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合作机制,共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联合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芳芳.打造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之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2):55-56.
[2]段爱萍,李莹.我国高校学生人格教育的路径研究[J].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2(3):121-125.
[3]李明,康昆.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北大学沙湖环保志愿队为例[J].高教学刊,2019(19):67-70.
[4]方浩翰.高铁时代下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路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95-100.
[5]冯皓,高晓玲,钟清琪.高校志愿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融合的路径研究: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4):93-94.
[6]陈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1):172-173.
[7]吴子贵,金敏,杨亮.试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73-74.
[8]吴晶,徐震宇.志愿服务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融合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222-223.
[9]徐逸霏.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以南京师范大学“新叶”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10(3):44-46,70.
[10]陈希,蔡金平.困境与重构: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3):101-103.
[11]刘欣.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6):130-13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