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得以建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活力,破除了阻力,提供了动力,一些老大难问题得以破局,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但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依然严峻,涉及范围广、因素多,同时又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因此,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势必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改革创新,不仅从环境保护的业务层面攻克难关,还要从政治责任、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不断解放思想,真正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从而打一场胜仗。
政治责任是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之所以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国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个关口,因此,提高认识是根本。当充分认识到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时,定能把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同时,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必须是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深刻认识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压实各级责任,层层重视环保,要让部门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环保一个部门的工作,它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大家从各个方面履行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制度建設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加快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可见,制度建设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性。因此,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必要的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从现有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着手,分析、研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并要从上至下,从中央机关、到基层乡镇开展调研,从而实打实的真正出台一套完善的生态环保制度保障体系,对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起到作用。一方面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主要形成制度合力。从理解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始,深入了解具体涉及的部门、领域,在公共层面实现共同配合、协同推进,建立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治理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等,形成总体效应。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改革措施具有针对性。改革创新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导向,抓实问题,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并且制度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体系的完善、长久,真正是实用的体系。
队伍建设是关键。队伍建设,从针对环保部门方面看,主要包含政治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两个方面。政治思想建设就是从落实政治责任的角度,将政治责任落到每个人员肩上,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肩上。当政治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不断提高,每一位执法人员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进行执法检查,能坚决抵制住诱惑时,那么一线执法就有了保障。因此,环保队伍人员,特别是基层与企业、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人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记使命宗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环保工作中。业务建设方面,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面广、涉及问题多,专业性强,故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从顶层部门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专业知识,包含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土壤治理等等,因此需要配备专业的人才作为从上对下专业知识的指导,同时要有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掌握管理知识的专业性人才,从基层部门、特别是一线部门,掌握专业业务知识必不可少,但更需要的是与实际工作相关的业务性强的技术层面的知识为主,还应有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掌握。因此,环保队伍需要的是一支内外兼修、内功强的专业性队伍,需要不断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依法执政、驾驭风险的本领,能够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环境监测站)
政治责任是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之所以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国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个关口,因此,提高认识是根本。当充分认识到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时,定能把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同时,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必须是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深刻认识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压实各级责任,层层重视环保,要让部门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环保一个部门的工作,它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大家从各个方面履行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制度建設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加快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可见,制度建设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性。因此,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必要的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从现有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着手,分析、研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并要从上至下,从中央机关、到基层乡镇开展调研,从而实打实的真正出台一套完善的生态环保制度保障体系,对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起到作用。一方面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主要形成制度合力。从理解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始,深入了解具体涉及的部门、领域,在公共层面实现共同配合、协同推进,建立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治理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等,形成总体效应。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改革措施具有针对性。改革创新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导向,抓实问题,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并且制度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体系的完善、长久,真正是实用的体系。
队伍建设是关键。队伍建设,从针对环保部门方面看,主要包含政治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两个方面。政治思想建设就是从落实政治责任的角度,将政治责任落到每个人员肩上,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肩上。当政治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不断提高,每一位执法人员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进行执法检查,能坚决抵制住诱惑时,那么一线执法就有了保障。因此,环保队伍人员,特别是基层与企业、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人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记使命宗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环保工作中。业务建设方面,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面广、涉及问题多,专业性强,故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从顶层部门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专业知识,包含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土壤治理等等,因此需要配备专业的人才作为从上对下专业知识的指导,同时要有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掌握管理知识的专业性人才,从基层部门、特别是一线部门,掌握专业业务知识必不可少,但更需要的是与实际工作相关的业务性强的技术层面的知识为主,还应有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掌握。因此,环保队伍需要的是一支内外兼修、内功强的专业性队伍,需要不断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依法执政、驾驭风险的本领,能够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