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谓弱势学生,即指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落后的后进生。尽管弱势学生在学校各班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如果不认真做好转化工作,不但影响班级管理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碍于良好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影响集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自身今后的健康成长、对社会都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高度关注弱势学生,深刻分析其成因,找准对策,耐心细致地做好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因素。进入初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正处于十五、六岁,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生理的发展使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心理发展仍未达到正确调节其精力的成熟程度。生理与心理的矛盾往往容易使他们做出不守“规矩”的事。兴趣与需要的矛盾也导致有些学生对有些学科缺乏浓厚兴趣,于是这些学生主观上不努力,思想不集中,缺少内在需求,不安心所学科目,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则形成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均落后的后进生。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的失误,是造成初中阶段学生不良品德的直接原因。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仍有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处于弱势的初中学生三年是在教师“骂”、家长“怨”、同学“笑”中过来的,自尊心常受伤害,自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而目前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往往强制多于疏导,斥责训诫多于感情沟通,“ 家长式”“、封闭式”的德育方式势必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因而教育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缺乏及经济状况的不良是造成初中阶段弱势学生特殊心理状况的重要原因。当前,弱势学生大多是下岗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和小商小贩的子女、农民子弟、还有靠低保生活的家庭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普遍较差,而且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子女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有的父母双方对子女要求不一致,过分溺爱或专制易使子女形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另外如果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也会给学生自尊心、自信心造成极大创伤。
(4)社会因素。当前,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从主流上来说是积极的,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无不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弱势学生转化对策
(1)加强心理教育。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将面临: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习过程的优化,人际良好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付等心理任务。心理发展任务数量多,普遍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在已有的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即初中政治思想),溶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国初一政治课程设置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普及心理保健卫生知识,还要注意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机构。如:初一上册主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意志品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教育,下册则对学生进行性格塑造、人际交往、生活情趣、爱国情操、自我约束等方面的教育,保证学生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形成健康的雏形。
(2)加强心理疏导。弱势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况,而心理健康乃是健全人格的根本保证。我们可以开展“点面结合”的心理辅导工作,“点”是指小到一个学生的指导,“面”是通过广播、校报、墙报向学生进行指导。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座谈,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还可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偏差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要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咨询过程中,老师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让学生宣泄)、保密(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要作面对面的指导)原则。相互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丰富活动形式。目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课堂灌输多于多彩的课外活动,单一的校内教育多于丰富的社会实践,这是缺乏对学生心理发展及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握的结果。因此学校在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开展德育活动时,要体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浅、易、乐中参加各项活动,逐步达到德育的最终目标。
(4)构建育人网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方面的教育影响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只有将这几股教育力量揉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互相协助,共同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我们通过家长会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5)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可以开展重点不同的心理辅导方式:七年级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入学后的学习方法改进,以及人格辅导中的适应新环境的教育;比如:情绪调节、自信与自卑、意志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八年级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对他们额外辅导,侧重指导他们的异性交往、人际沟通等方面;九年级要着重他们的面对挫折、考试发挥方面的指导。当然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6)救助弱势群体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弱势群体走上社会后,需要我们政府的即时救助。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是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受救助者接受救助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当然,救助弱势群体不是对弱势群体自身的单纯施舍和恩赐。首先,政府应提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维护他们做人的尊严;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弱势群体的社会安全网,当务之急是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受益对象扩大到农村的弱势群体。为此,应该加快政府职能改革步伐,减少行政事业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从而提高政府的公共保障能力。也从而才能加快初中毕业生中弱势群体的培训步伐,让他们早日踏上工作岗位,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弱势学生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社会群体对他们有爱心,在平时多关心,遇反复要耐心,促转化求恒心,大胆实践,细致工作,多拓宽就业渠道,后进生终会转化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放心”的好学生、好青年。
一、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因素。进入初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正处于十五、六岁,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生理的发展使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心理发展仍未达到正确调节其精力的成熟程度。生理与心理的矛盾往往容易使他们做出不守“规矩”的事。兴趣与需要的矛盾也导致有些学生对有些学科缺乏浓厚兴趣,于是这些学生主观上不努力,思想不集中,缺少内在需求,不安心所学科目,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则形成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均落后的后进生。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的失误,是造成初中阶段学生不良品德的直接原因。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仍有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处于弱势的初中学生三年是在教师“骂”、家长“怨”、同学“笑”中过来的,自尊心常受伤害,自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而目前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往往强制多于疏导,斥责训诫多于感情沟通,“ 家长式”“、封闭式”的德育方式势必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因而教育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缺乏及经济状况的不良是造成初中阶段弱势学生特殊心理状况的重要原因。当前,弱势学生大多是下岗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和小商小贩的子女、农民子弟、还有靠低保生活的家庭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普遍较差,而且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子女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有的父母双方对子女要求不一致,过分溺爱或专制易使子女形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另外如果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也会给学生自尊心、自信心造成极大创伤。
(4)社会因素。当前,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从主流上来说是积极的,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无不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弱势学生转化对策
(1)加强心理教育。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将面临: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习过程的优化,人际良好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付等心理任务。心理发展任务数量多,普遍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在已有的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即初中政治思想),溶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国初一政治课程设置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普及心理保健卫生知识,还要注意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机构。如:初一上册主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意志品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教育,下册则对学生进行性格塑造、人际交往、生活情趣、爱国情操、自我约束等方面的教育,保证学生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形成健康的雏形。
(2)加强心理疏导。弱势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况,而心理健康乃是健全人格的根本保证。我们可以开展“点面结合”的心理辅导工作,“点”是指小到一个学生的指导,“面”是通过广播、校报、墙报向学生进行指导。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座谈,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还可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偏差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要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咨询过程中,老师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让学生宣泄)、保密(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要作面对面的指导)原则。相互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丰富活动形式。目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课堂灌输多于多彩的课外活动,单一的校内教育多于丰富的社会实践,这是缺乏对学生心理发展及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握的结果。因此学校在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开展德育活动时,要体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浅、易、乐中参加各项活动,逐步达到德育的最终目标。
(4)构建育人网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方面的教育影响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只有将这几股教育力量揉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互相协助,共同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我们通过家长会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5)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可以开展重点不同的心理辅导方式:七年级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入学后的学习方法改进,以及人格辅导中的适应新环境的教育;比如:情绪调节、自信与自卑、意志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八年级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对他们额外辅导,侧重指导他们的异性交往、人际沟通等方面;九年级要着重他们的面对挫折、考试发挥方面的指导。当然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6)救助弱势群体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弱势群体走上社会后,需要我们政府的即时救助。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是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受救助者接受救助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当然,救助弱势群体不是对弱势群体自身的单纯施舍和恩赐。首先,政府应提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维护他们做人的尊严;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弱势群体的社会安全网,当务之急是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受益对象扩大到农村的弱势群体。为此,应该加快政府职能改革步伐,减少行政事业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从而提高政府的公共保障能力。也从而才能加快初中毕业生中弱势群体的培训步伐,让他们早日踏上工作岗位,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弱势学生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社会群体对他们有爱心,在平时多关心,遇反复要耐心,促转化求恒心,大胆实践,细致工作,多拓宽就业渠道,后进生终会转化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放心”的好学生、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