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拿出一支牙膏,问:“同学们,你们一天刷几次牙?什么时候刷?”
同学们听了这些问题,顿时兴奋起来,纷纷举手发言。待同学们说完,张老师又问:“挤牙膏时,大家发现跟我们现在学的知识有联系的地方了吗?”
冯建国抢着说:“我觉得挤出的牙膏形状大致像一个圆柱体。”
“的确是这样,因为牙膏管口是圆的,所以每次挤出的牙膏形状大致是一个圆柱。你们有没有发现牙膏管口有大有小呢?”
“是有大有小,只不过相差并不大,不仔细比较挺难发现的。”林霞轻声说。
“牙膏管口的直径我们一般简称为口径。现在假设小明家买了两支口径不同但克数相同的牙膏,A牙膏口径为4毫米,B牙膏口径为6毫米,小明每次刷牙大约挤出5毫米长的牙膏,他发现B牙膏大约用了80次左右,那么A牙膏这么用能用多少次呢?”
成红瑛说:“我估算了一下,口径6毫米的是4毫米的1.5倍,所以只要用80×1.5,80加80的一半是120次。”她的算法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可。
张老师又让同学们进行计算验证。我根据两支牙膏克数相同、体积也大致相等的情况列出方程:
解:设A牙膏每次挤出5毫米大约能用X次。
3.14×(4÷2)2×5×X=3.14×(6÷2)2×5×80
X=180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口径只相差两毫米,但使用次数竟相差那么大!大家都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小小的牙膏也蕴藏着深奥的数学知识呢!
(指导老师:吴国和)
同学们听了这些问题,顿时兴奋起来,纷纷举手发言。待同学们说完,张老师又问:“挤牙膏时,大家发现跟我们现在学的知识有联系的地方了吗?”
冯建国抢着说:“我觉得挤出的牙膏形状大致像一个圆柱体。”
“的确是这样,因为牙膏管口是圆的,所以每次挤出的牙膏形状大致是一个圆柱。你们有没有发现牙膏管口有大有小呢?”
“是有大有小,只不过相差并不大,不仔细比较挺难发现的。”林霞轻声说。
“牙膏管口的直径我们一般简称为口径。现在假设小明家买了两支口径不同但克数相同的牙膏,A牙膏口径为4毫米,B牙膏口径为6毫米,小明每次刷牙大约挤出5毫米长的牙膏,他发现B牙膏大约用了80次左右,那么A牙膏这么用能用多少次呢?”
成红瑛说:“我估算了一下,口径6毫米的是4毫米的1.5倍,所以只要用80×1.5,80加80的一半是120次。”她的算法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可。
张老师又让同学们进行计算验证。我根据两支牙膏克数相同、体积也大致相等的情况列出方程:
解:设A牙膏每次挤出5毫米大约能用X次。
3.14×(4÷2)2×5×X=3.14×(6÷2)2×5×80
X=180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口径只相差两毫米,但使用次数竟相差那么大!大家都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小小的牙膏也蕴藏着深奥的数学知识呢!
(指导老师:吴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