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斯伊康公司(Zeiss Ikon AG,以下简称蔡斯伊康)在1930年代中期生产的35毫米Contaflex双镜头反光相机(TLR)有个霸气的中文名字——“万吨水压机”!其英文名字直译是:康特弗莱克斯双镜头反光相机,不仅绕口,还容易跟它同名的康特弗莱克斯单镜头反光相机(Contaflex SLR)混淆,于是,人们根据它威武霸气的外观起了这个形象的名字,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图01)。
尽管“万吨水压机”厚重敦实的体型很像一台120双反相机,其实它是台135相机。只是它配备标准镜头时重达1.5公斤,双手把握相机,从机身上方俯视取景器对焦取景时着实需要些力气。1935年,135规格小型胶片相机已经大量出现,蔡斯伊康自己也已经批量生产出便携灵巧的Contax I 型旁轴135相机,此时,为什么还要逆相机小型化的趋势,推出这款体型硕大的双镜头巨无霸呢?说起来,这一切都与当时的蔡斯伊康和莱兹公司(Ernst leitz Wetzlar,以下简称莱兹,徕卡公司的前身)的竞争有关。我们将时光拉回到100年前来一探究竟。
莱兹的崛起和蔡斯伊康的反击
二十世纪初期,莱兹一直在致力于相机小型化,早在1913年就研制出了使用24×36mm规格电影胶片、横向输片的Leica U系列(亦称为Ur-Leica,原型徕卡,编者注)135旁轴相机,代替当时流行的使用18×24mm规格电影胶片、纵向输片的小型相机。1924年,又推出O系列相机,但这两个系列都未能实现批量生产,直到1925年,Leica I型相机才正式量产并推向市场。莱兹十几年间始终如一地坚持研制135规格相机,即便经历重重困难和挫折,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目标,最终用出色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蔡斯伊康公司是由当时德国著名的五家摄影器材制造商于1926年合并而成的,建立之初,它在小型相机研制和生产方面并不落后, 其中Contessa-Nettel和Goerz这两家相机制造商在没有合并之前就非常擅长研制小型和超小型相机。1920年代末期,雄踞相机制造业霸主地位的蔡斯伊康在它的新产品目录中就有好几个规格的小型胶片机,包括使用127胶卷拍摄3×4cm规格胶片的Kolibri相机和使用电影胶片拍摄22×33mm 规格胶片的Bobette I、II型相机。蔡斯伊康并没有将刚刚起步的莱兹放在眼里,但是他们自己对小型相机发展的方向并不明确,很长时间处于犹豫和彷徨的状态中。
1930年代初期,Leica 135相机羽翼逐渐丰满,莱兹开始在小型机市场快速扩张,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蔡斯伊康此时才意识到135相机的重要性。虽然他们醒悟得并不晚,但是在那个摄影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对未来趋势的误判足以断送自己在小型相机市场的前途。当时,摆在蔡斯伊康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模仿Leica已经成熟的设计理念,生产类似产品,尽快地追上莱兹的步伐;二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研制出一款全新的135相机,直面Leica的挑战,夺回将要失去的小型机市场。由于Leica的产品经过多年探索已经成熟,注册了多项专利,仿制之路困难重重,蔡斯伊康勇敢地选择了后者,全新的Contax I型旁轴相机应运而生。
蔡斯伊康不愧是当时相机制造业的霸主,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积累,在很短时间内就设计出了与Leica相机结构、性能完全不同的Contax I 型相机,并于1932年正式推向市场。在基本功能上,Contax I型相机的纵走式金属快门和高达1/1000秒的快门速度,超越了同期Leica II型相机的横走式布帘快门和1/500秒快门速度,而且其镜头对焦行程长,对焦更精确,全开后盖装卸胶片方式也比当时的Leica相机拆底盖方式更方便。凭借新产品卓越的技术性能和精湛的工艺,蔡斯伊康在135小型相机的市场争夺战中夺回一城。
蔡斯伊康在Contax I型相机的成功推出后毫不松懈,马上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新计划:研制Contaflex双镜头反光相
机(TLR),即本文的主角“万吨水压机”。这项新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应用当时非常成熟的双镜头反光相机技术来解决135旁轴相机取景器小、对焦困难的问题,同时将当时最先进的硒测光表装入相机机身。蔡斯伊康希望通过试制Contaflex(TLR)为135相机建立新的技术标杆,彻底抛开Leica的竞争,在135相机市场中争得先机。
性能出众的“万吨水压机”
1935年,Contaflex(TLR)面市(图02),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台可更换镜头、拍摄135规格胶片的双镜头反光相机;世界上第一台附带硒测光表的相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铬合金机身的相机。诸多的世界第一中包含了蔡斯伊康设计人员太多的良苦用心和热切期待。
Contaflex (TLR)的设计理念是:在Contax I型相机基础上增加单独的反光取景镜头(图3中上方镜头),通过俯视取景器中一块类似120相机的磨砂取景玻璃来改善对焦功能。取景器中的取景框面积差不多是135胶片面积的两倍,使用相机附带的放大镜时,取景屏上的图像更加清晰(图04)。 Contaflex(TLR)的取景镜头与成像镜头的焦距并不相同,取景镜头是80mm F2.8口径(图05),拍摄镜头可更换,最常见的是50mm F2标准镜头。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采用50毫米焦距拍摄镜头时,由于取景镜头景深更浅,焦点范围外的景物比实际更模糊,对焦更容易,提高了对焦精度。对焦时,转动取景镜头上方的一个扳手,带动取景镜头转动,并且与成像镜头联动,实现精确对焦。
单独的取景系统使得Contaflex(TLR)成为上下两个部分,相机的取景器、取景镜头、测光表、快门扳手、过片和上弦旋钮以及倒片旋钮位于机身上部(图06),而成像镜头和胶片仓位于机身下部(图07),上下两个部分要通过复杂的联动系统连接,才能完成拍摄。在相机的取景器中可以看到用于85毫米和135毫米镜头的取景方框(图08),使用不同镜头时免去了更换取景器的麻烦,但是在使用35毫米镜头时需要一个专用广角取景器。取景器打开时,相机的正面是一块镀银阿尔巴达(Albada)半透镜(图09),拍摄者可以利用这面小镜子进行自拍取景,在拍摄运动物体或纵向画面时,拍摄者可以通过取景器背面的小窗口直接取景(图10)。 Contaflex(TLR)的新型硒测光表是它的另外一个特点。蔡斯伊康在宣传这款新产品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测光表就安装在取景镜头上方,用一个带有Contaflex标志的盖子遮挡住硒光电池,测光时才打开,以延长电池寿命(图11)。在那个只能靠估计或者是消光式测光表大致判断曝光数值的年代,硒测光表精确的指针指示无疑为摄影者带来了更多的自信。
除了独特的取景系统和当时最先进的测光表,Contaflex(TLR)在快门结构和胶片装卸方式上都与Contax 旁轴相机相似,甚至镜头体系和结构也一致,但两者所用的镜头卡口不同,不能互换。在Contaflex(TLR)刚刚推出时,蔡斯伊康公司曾经提供改口服务,为拥有Contax 旁轴相机镜头的用户更改Contaflex(TLR)卡口。Contaflex(TLR) 的镜头涵盖了常用焦段,共有以下7只: 35mm F2.8 Biogon,50mm F1.5 Sonnar,50mm F2.0 Sonnar,50mm F2.8 Tessar,85mm F2.0 Sonnar,85mm F4.0 Triotar,135mm F4.0 Sonnar。
除了上述配套镜头,“万吨水压机”还有其它特殊配件,包括:用于拍摄1米之内物体的近摄镜、使用页片时的专用背板、显微镜接环、翻拍支架和遮光罩等。
不被市场认可的试验
检验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掌握在消费者手中。Contaflex(TLR)上市后并没有如愿得到很多赞扬,倒是批评意见占了上风。争议最多的是其庞大的机身和重量,它的重量是Contax I型的两倍。虽然有人认为沉重的机身可以在1/30秒以下慢速拍摄时起到稳定作用,但是多数人还是认为携带这个“巨无霸”太不方便。增大的反光取景器虽然方便了对焦,但为此付出重量和体积的代价还是太高了。
135胶片的特点是不仅能够拍摄横向的风景照片,而且能够拍摄纵向的人像照片,但是用Contaflex(TLR)纵向拍摄时,双镜头反光相机的优势荡然无存。因为将相机横放时,取景器中的影像都是上下颠倒的,拍摄者只能俯视对焦后再横转机身通过透明的框式取景器平视取景,分两次勉强完成拍摄。用过双镜头反光相机(比如海鸥4A系列)俯视取景的人多半会有这种体会:这种结构的相机就是为拍摄正方形图像而开发的,一点也不适合拍摄纵向长方形的画面。
高成本精心打造带来的昂贵售价也是Contaflex(TLR)令人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本1938年美国最大的摄影器材商店Central Camera 公司的销售目录上(图12),我们发现多数品牌相机的售价是几十美元,一些简易盒式相机只卖几美元,柯达公司的一台Baby Brownie 盒式相机售价仅为1美元。已经是奢侈品的带有50mm Xenon F1.5镜头的Leica G型相机售价为300美元,而带有50mm Sonnar F1.5 镜头的Contaflex(TLR)售价高达435美元,大大超过了同期Leica相机的价格。
蔡斯伊康在研制Contaflex(TLR)的同时,加紧了对Contax旁轴小型机的改进和完善,Contax II型和III型很快在1936年推向市场。如果将Contaflex(TLR)看作蔡司伊康对双镜头反光135相机的一项实验,那么这个实验并没有成功。但是实验的部分成果却在蔡斯伊康后续相机研发中得到了体现。例如那只先进的硒测光表很快就被装到了Contax III型相机上。而那块漂亮的阿尔巴达取景镜片则成为1939年Ikoflex III型双反相机的显著标志。
Contaflex(TLR)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3年,因此并不属于特别珍稀的相机品种,在一些大型拍卖会和主要拍卖网站上总能见到它的身影。相比之下,它的配套镜头和特制的附件则稀少难寻,今天已经很少能见到各个焦段镜头齐全的套机。
Contaflex(TLR)的产量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统计,约翰·马瑞吉(John Marriage)在他所著的《35mm双镜头相机历史》一文中估计此款相机大约生产了6000台。
虽然Contaflex(TLR)并不能算成功之作,但它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仍使它成为今天相机收藏者们追逐的目标。在135相机已经完全数码化,胶片机型正全面退出市场的大背景下,它的收藏价格一直没有跌落,现在一台品相一般的机身价格也都在2000美元以上。在2013年5月奥地利 Westlicht 拍卖公司第23届拍卖会上,一台配有 50mm F1.5 Sonnar镜头、品相接近全新的Contaflex(TLR)拍出了16800欧元的高价。目前,国内市场该机的价格根据相机品相的不同,大约在20,000元到40,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留存至今的Contaflex(TLR)相机中还有专门为中国市场制造的特别版本,在机身背后有中文繁体字“德國製”或英文“For China”标记,对于中国的相机收藏者来说,这些特别版是值得收藏的珍品。
尽管“万吨水压机”厚重敦实的体型很像一台120双反相机,其实它是台135相机。只是它配备标准镜头时重达1.5公斤,双手把握相机,从机身上方俯视取景器对焦取景时着实需要些力气。1935年,135规格小型胶片相机已经大量出现,蔡斯伊康自己也已经批量生产出便携灵巧的Contax I 型旁轴135相机,此时,为什么还要逆相机小型化的趋势,推出这款体型硕大的双镜头巨无霸呢?说起来,这一切都与当时的蔡斯伊康和莱兹公司(Ernst leitz Wetzlar,以下简称莱兹,徕卡公司的前身)的竞争有关。我们将时光拉回到100年前来一探究竟。
莱兹的崛起和蔡斯伊康的反击
二十世纪初期,莱兹一直在致力于相机小型化,早在1913年就研制出了使用24×36mm规格电影胶片、横向输片的Leica U系列(亦称为Ur-Leica,原型徕卡,编者注)135旁轴相机,代替当时流行的使用18×24mm规格电影胶片、纵向输片的小型相机。1924年,又推出O系列相机,但这两个系列都未能实现批量生产,直到1925年,Leica I型相机才正式量产并推向市场。莱兹十几年间始终如一地坚持研制135规格相机,即便经历重重困难和挫折,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目标,最终用出色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蔡斯伊康公司是由当时德国著名的五家摄影器材制造商于1926年合并而成的,建立之初,它在小型相机研制和生产方面并不落后, 其中Contessa-Nettel和Goerz这两家相机制造商在没有合并之前就非常擅长研制小型和超小型相机。1920年代末期,雄踞相机制造业霸主地位的蔡斯伊康在它的新产品目录中就有好几个规格的小型胶片机,包括使用127胶卷拍摄3×4cm规格胶片的Kolibri相机和使用电影胶片拍摄22×33mm 规格胶片的Bobette I、II型相机。蔡斯伊康并没有将刚刚起步的莱兹放在眼里,但是他们自己对小型相机发展的方向并不明确,很长时间处于犹豫和彷徨的状态中。
1930年代初期,Leica 135相机羽翼逐渐丰满,莱兹开始在小型机市场快速扩张,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蔡斯伊康此时才意识到135相机的重要性。虽然他们醒悟得并不晚,但是在那个摄影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对未来趋势的误判足以断送自己在小型相机市场的前途。当时,摆在蔡斯伊康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模仿Leica已经成熟的设计理念,生产类似产品,尽快地追上莱兹的步伐;二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研制出一款全新的135相机,直面Leica的挑战,夺回将要失去的小型机市场。由于Leica的产品经过多年探索已经成熟,注册了多项专利,仿制之路困难重重,蔡斯伊康勇敢地选择了后者,全新的Contax I型旁轴相机应运而生。
蔡斯伊康不愧是当时相机制造业的霸主,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积累,在很短时间内就设计出了与Leica相机结构、性能完全不同的Contax I 型相机,并于1932年正式推向市场。在基本功能上,Contax I型相机的纵走式金属快门和高达1/1000秒的快门速度,超越了同期Leica II型相机的横走式布帘快门和1/500秒快门速度,而且其镜头对焦行程长,对焦更精确,全开后盖装卸胶片方式也比当时的Leica相机拆底盖方式更方便。凭借新产品卓越的技术性能和精湛的工艺,蔡斯伊康在135小型相机的市场争夺战中夺回一城。
蔡斯伊康在Contax I型相机的成功推出后毫不松懈,马上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新计划:研制Contaflex双镜头反光相
机(TLR),即本文的主角“万吨水压机”。这项新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应用当时非常成熟的双镜头反光相机技术来解决135旁轴相机取景器小、对焦困难的问题,同时将当时最先进的硒测光表装入相机机身。蔡斯伊康希望通过试制Contaflex(TLR)为135相机建立新的技术标杆,彻底抛开Leica的竞争,在135相机市场中争得先机。
性能出众的“万吨水压机”
1935年,Contaflex(TLR)面市(图02),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台可更换镜头、拍摄135规格胶片的双镜头反光相机;世界上第一台附带硒测光表的相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铬合金机身的相机。诸多的世界第一中包含了蔡斯伊康设计人员太多的良苦用心和热切期待。
Contaflex (TLR)的设计理念是:在Contax I型相机基础上增加单独的反光取景镜头(图3中上方镜头),通过俯视取景器中一块类似120相机的磨砂取景玻璃来改善对焦功能。取景器中的取景框面积差不多是135胶片面积的两倍,使用相机附带的放大镜时,取景屏上的图像更加清晰(图04)。 Contaflex(TLR)的取景镜头与成像镜头的焦距并不相同,取景镜头是80mm F2.8口径(图05),拍摄镜头可更换,最常见的是50mm F2标准镜头。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采用50毫米焦距拍摄镜头时,由于取景镜头景深更浅,焦点范围外的景物比实际更模糊,对焦更容易,提高了对焦精度。对焦时,转动取景镜头上方的一个扳手,带动取景镜头转动,并且与成像镜头联动,实现精确对焦。
单独的取景系统使得Contaflex(TLR)成为上下两个部分,相机的取景器、取景镜头、测光表、快门扳手、过片和上弦旋钮以及倒片旋钮位于机身上部(图06),而成像镜头和胶片仓位于机身下部(图07),上下两个部分要通过复杂的联动系统连接,才能完成拍摄。在相机的取景器中可以看到用于85毫米和135毫米镜头的取景方框(图08),使用不同镜头时免去了更换取景器的麻烦,但是在使用35毫米镜头时需要一个专用广角取景器。取景器打开时,相机的正面是一块镀银阿尔巴达(Albada)半透镜(图09),拍摄者可以利用这面小镜子进行自拍取景,在拍摄运动物体或纵向画面时,拍摄者可以通过取景器背面的小窗口直接取景(图10)。 Contaflex(TLR)的新型硒测光表是它的另外一个特点。蔡斯伊康在宣传这款新产品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测光表就安装在取景镜头上方,用一个带有Contaflex标志的盖子遮挡住硒光电池,测光时才打开,以延长电池寿命(图11)。在那个只能靠估计或者是消光式测光表大致判断曝光数值的年代,硒测光表精确的指针指示无疑为摄影者带来了更多的自信。
除了独特的取景系统和当时最先进的测光表,Contaflex(TLR)在快门结构和胶片装卸方式上都与Contax 旁轴相机相似,甚至镜头体系和结构也一致,但两者所用的镜头卡口不同,不能互换。在Contaflex(TLR)刚刚推出时,蔡斯伊康公司曾经提供改口服务,为拥有Contax 旁轴相机镜头的用户更改Contaflex(TLR)卡口。Contaflex(TLR) 的镜头涵盖了常用焦段,共有以下7只: 35mm F2.8 Biogon,50mm F1.5 Sonnar,50mm F2.0 Sonnar,50mm F2.8 Tessar,85mm F2.0 Sonnar,85mm F4.0 Triotar,135mm F4.0 Sonnar。
除了上述配套镜头,“万吨水压机”还有其它特殊配件,包括:用于拍摄1米之内物体的近摄镜、使用页片时的专用背板、显微镜接环、翻拍支架和遮光罩等。
不被市场认可的试验
检验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掌握在消费者手中。Contaflex(TLR)上市后并没有如愿得到很多赞扬,倒是批评意见占了上风。争议最多的是其庞大的机身和重量,它的重量是Contax I型的两倍。虽然有人认为沉重的机身可以在1/30秒以下慢速拍摄时起到稳定作用,但是多数人还是认为携带这个“巨无霸”太不方便。增大的反光取景器虽然方便了对焦,但为此付出重量和体积的代价还是太高了。
135胶片的特点是不仅能够拍摄横向的风景照片,而且能够拍摄纵向的人像照片,但是用Contaflex(TLR)纵向拍摄时,双镜头反光相机的优势荡然无存。因为将相机横放时,取景器中的影像都是上下颠倒的,拍摄者只能俯视对焦后再横转机身通过透明的框式取景器平视取景,分两次勉强完成拍摄。用过双镜头反光相机(比如海鸥4A系列)俯视取景的人多半会有这种体会:这种结构的相机就是为拍摄正方形图像而开发的,一点也不适合拍摄纵向长方形的画面。
高成本精心打造带来的昂贵售价也是Contaflex(TLR)令人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本1938年美国最大的摄影器材商店Central Camera 公司的销售目录上(图12),我们发现多数品牌相机的售价是几十美元,一些简易盒式相机只卖几美元,柯达公司的一台Baby Brownie 盒式相机售价仅为1美元。已经是奢侈品的带有50mm Xenon F1.5镜头的Leica G型相机售价为300美元,而带有50mm Sonnar F1.5 镜头的Contaflex(TLR)售价高达435美元,大大超过了同期Leica相机的价格。
蔡斯伊康在研制Contaflex(TLR)的同时,加紧了对Contax旁轴小型机的改进和完善,Contax II型和III型很快在1936年推向市场。如果将Contaflex(TLR)看作蔡司伊康对双镜头反光135相机的一项实验,那么这个实验并没有成功。但是实验的部分成果却在蔡斯伊康后续相机研发中得到了体现。例如那只先进的硒测光表很快就被装到了Contax III型相机上。而那块漂亮的阿尔巴达取景镜片则成为1939年Ikoflex III型双反相机的显著标志。
Contaflex(TLR)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3年,因此并不属于特别珍稀的相机品种,在一些大型拍卖会和主要拍卖网站上总能见到它的身影。相比之下,它的配套镜头和特制的附件则稀少难寻,今天已经很少能见到各个焦段镜头齐全的套机。
Contaflex(TLR)的产量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统计,约翰·马瑞吉(John Marriage)在他所著的《35mm双镜头相机历史》一文中估计此款相机大约生产了6000台。
虽然Contaflex(TLR)并不能算成功之作,但它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仍使它成为今天相机收藏者们追逐的目标。在135相机已经完全数码化,胶片机型正全面退出市场的大背景下,它的收藏价格一直没有跌落,现在一台品相一般的机身价格也都在2000美元以上。在2013年5月奥地利 Westlicht 拍卖公司第23届拍卖会上,一台配有 50mm F1.5 Sonnar镜头、品相接近全新的Contaflex(TLR)拍出了16800欧元的高价。目前,国内市场该机的价格根据相机品相的不同,大约在20,000元到40,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留存至今的Contaflex(TLR)相机中还有专门为中国市场制造的特别版本,在机身背后有中文繁体字“德國製”或英文“For China”标记,对于中国的相机收藏者来说,这些特别版是值得收藏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