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一般而言,“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代数的计算,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形”,不但要正确的把图形数字化,而且还要留心观察图形的特点,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图形的性质或几何意义,把“形”正确表示成“数”的形式,进行分析计算.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16题以民间剪纸艺术为背景,考查了考生的归纳与推理能力,及复杂数列求和运算能力,是难度较高的综合题目.
原题如下:
16. 某校学生在研究民间剪纸艺术时,发现剪纸时经常会沿纸的某条对称轴把纸对折,规格为20dm×12dm的长方形纸,对折1次共可以得到10dm×12dm,20dm×6dm两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S1=240dm2,对折2次共可以得到5dm×12dm,10dm×6dm,20dm×3dm三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S2=180dm2,以此类推,则对折4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______;如果对折n次,那么Sk=______dm2.
【审题和分析】:首先要理解题目,在考场中一般会发1-2张草稿纸,可以用草稿纸按照题意对折1-3次,或者绘制草图,得到如下图形:(当然考场中只需画前3次即可发现规律)
还可以在每次标上数值,以探索对折后面积(边长)变化的规律,如下:
【解法1】:(1)对折4次可得到如下规格:dm×12dm,dm×6dm,5dm×3dm,10dm×dm,20dm×dm,共5种;
(2)由题意可得S1=2×120,S2=3×60,S3=4×30,S4=5×15,…,Sn=,
设S=+++L+,
观察这个式子的特征,属于{anbn}结构,其中{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所以下面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
S=++…++,
两式作差得:
S=240+120(++…+)-=240+-=360--=360-,
因此,S=720-=720-.
故答案为:5;720-.
【点评1】此题表面上以“形”的方式呈现,即民间剪纸艺术——考生常见、可考场上进行操作的“对折纸张”活动,实质上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求学生以“数”——即转化为数列求和的方法进行计算,所以,看懂题意和理解数列求和的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点评2】对于数列求和常用方法:
(1)对于等差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可直接求解;
(2)对于{anbn}结构,其中{an}是等差数列,是{bn}等比数列,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3)对于{an+bn}结构,利用分组求和法;
(4)对于{}结构,其中{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d≠0),则=(-),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解法2】(由新疆昌吉州一中张润平老师提供):如果把“形”坐标化,能得到更加“精细”的代数表示,即解法2如下,
记此规格的长方形长为xndm×yndm,它对应于坐标平面内的点P(xn,yn),
其中xn=20,yn=12,(n∈N),则对折过程如下图:
P(x0,y0);
P1(x0,y0),P1(x0,y0);…………(1)
P2(x0,()2y0),P2(x0,y0),P2(()2x0,y0);…………(2)
P3(x0,()3y0),P3(x0,()2y0),P3(()2x0,y0),P3(()3x0,y0);…………(3)
仔细审读,发现规律很有意思!
【排列规则规律解读:
(1)对于每一“点”,首先按“y”轴对折,其次按“x”轴对折(下同);
(2)从第二行开始,将上行的第2个以后的点“对折”时,按“y”轴对折所得的点与前面得到的点重合,按“x”对折得到的点是“新”点】
综上,对折4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5.
如果对折n次,得到下列n+1个点:
Pn,k(()2x0,()n-ky0),其中,k=0,1,2,…,(n+1),所以
Sk=[()ix0·()k-iy0]=[()kx0y0]=x0y0(k+1)()k
Sk=[x0y0(k+1)()k]=x0y0[(k+1)()k],
其中Tn=[(k+1)()k],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乘积形式,属于错位相减法的典型结构,下面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求和,和解法1类似,此处从略.
【点评3】本题是一道数列题,其背景是民间折纸艺术,即数学上的对称关系. 解法2通过以“数”解“形”,即把“形”利用坐标表示,正是笛卡尔坐标的思想!十分巧妙!
【点评4】一般而言,以“数”解“形”解题的基本思路: 明确题中所给条件和所求的目标,分析已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目标的特点和性质,理解条件或目标在图形中的重要几何意义,用已学过的知识正确的将题中用到的图形的用代数式表达出来(如果能建立坐标表示出来更好),再根据条件和结论的联系,利用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区“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GeoGebra和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立项号:2020C02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一般而言,“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代数的计算,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形”,不但要正确的把图形数字化,而且还要留心观察图形的特点,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图形的性质或几何意义,把“形”正确表示成“数”的形式,进行分析计算.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16题以民间剪纸艺术为背景,考查了考生的归纳与推理能力,及复杂数列求和运算能力,是难度较高的综合题目.
原题如下:
16. 某校学生在研究民间剪纸艺术时,发现剪纸时经常会沿纸的某条对称轴把纸对折,规格为20dm×12dm的长方形纸,对折1次共可以得到10dm×12dm,20dm×6dm两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S1=240dm2,对折2次共可以得到5dm×12dm,10dm×6dm,20dm×3dm三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S2=180dm2,以此类推,则对折4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______;如果对折n次,那么Sk=______dm2.
【审题和分析】:首先要理解题目,在考场中一般会发1-2张草稿纸,可以用草稿纸按照题意对折1-3次,或者绘制草图,得到如下图形:(当然考场中只需画前3次即可发现规律)
还可以在每次标上数值,以探索对折后面积(边长)变化的规律,如下:
【解法1】:(1)对折4次可得到如下规格:dm×12dm,dm×6dm,5dm×3dm,10dm×dm,20dm×dm,共5种;
(2)由题意可得S1=2×120,S2=3×60,S3=4×30,S4=5×15,…,Sn=,
设S=+++L+,
观察这个式子的特征,属于{anbn}结构,其中{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所以下面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
S=++…++,
两式作差得:
S=240+120(++…+)-=240+-=360--=360-,
因此,S=720-=720-.
故答案为:5;720-.
【点评1】此题表面上以“形”的方式呈现,即民间剪纸艺术——考生常见、可考场上进行操作的“对折纸张”活动,实质上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求学生以“数”——即转化为数列求和的方法进行计算,所以,看懂题意和理解数列求和的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点评2】对于数列求和常用方法:
(1)对于等差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可直接求解;
(2)对于{anbn}结构,其中{an}是等差数列,是{bn}等比数列,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3)对于{an+bn}结构,利用分组求和法;
(4)对于{}结构,其中{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d≠0),则=(-),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解法2】(由新疆昌吉州一中张润平老师提供):如果把“形”坐标化,能得到更加“精细”的代数表示,即解法2如下,
记此规格的长方形长为xndm×yndm,它对应于坐标平面内的点P(xn,yn),
其中xn=20,yn=12,(n∈N),则对折过程如下图:
P(x0,y0);
P1(x0,y0),P1(x0,y0);…………(1)
P2(x0,()2y0),P2(x0,y0),P2(()2x0,y0);…………(2)
P3(x0,()3y0),P3(x0,()2y0),P3(()2x0,y0),P3(()3x0,y0);…………(3)
仔细审读,发现规律很有意思!
【排列规则规律解读:
(1)对于每一“点”,首先按“y”轴对折,其次按“x”轴对折(下同);
(2)从第二行开始,将上行的第2个以后的点“对折”时,按“y”轴对折所得的点与前面得到的点重合,按“x”对折得到的点是“新”点】
综上,对折4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5.
如果对折n次,得到下列n+1个点:
Pn,k(()2x0,()n-ky0),其中,k=0,1,2,…,(n+1),所以
Sk=[()ix0·()k-iy0]=[()kx0y0]=x0y0(k+1)()k
Sk=[x0y0(k+1)()k]=x0y0[(k+1)()k],
其中Tn=[(k+1)()k],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乘积形式,属于错位相减法的典型结构,下面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求和,和解法1类似,此处从略.
【点评3】本题是一道数列题,其背景是民间折纸艺术,即数学上的对称关系. 解法2通过以“数”解“形”,即把“形”利用坐标表示,正是笛卡尔坐标的思想!十分巧妙!
【点评4】一般而言,以“数”解“形”解题的基本思路: 明确题中所给条件和所求的目标,分析已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目标的特点和性质,理解条件或目标在图形中的重要几何意义,用已学过的知识正确的将题中用到的图形的用代数式表达出来(如果能建立坐标表示出来更好),再根据条件和结论的联系,利用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区“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GeoGebra和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立项号:2020C02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