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创业人格具有兴奋敢为、自我效能感强,外向乐群、创造性思维高,稳定自律、创业执行力强等特质。运用积极心理学有关知识,坚持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发挥人格塑造主动性、提供多样化的创业实践机会以及开设创业人格相关课程,能有效塑造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创业;人格特质;塑造策略
积极心理学家Petersen和Seligman在2004年出版的《性格优势与美德》中,指出人有24项积极人格,为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洞察力、正直、勇敢、坚持、热情、友善、爱、社交智慧、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宽容、谦虚、谨慎、自我调节、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与信仰。积极人格是个体内部的正性能量,能帮助个体挖掘潜能,胜任工作。创业作为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复杂性极强的活动,必然需要个体具备相应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理论是企业家精神的科学诠释,可以用以指导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塑造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大学生创业人格的特质
(一)兴奋敢为、自我效能感强
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人格特质体现为自我效能感强,成就目标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活动所持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遇到挫折和困难往往倾向于选择坚持,对成功的所持希望更高,眼光更长远,善于发现改善问题的积极信息。这些特质和潜能能够使大学生相信自己的创业能力,忽视创业给个体带来的挫折和疲劳感,促进创业意志,使个体执着的迎接创业旅途的困境。创业是一种风险投资行为,创业者必须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在积极的评估风险后,看到创业带来的积极效应,并善于把风险转化为机会,因此大学生创业者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敢做敢为的人格特质。
(二)外向乐群、创造思维高
研究发现,与创业失败的大学生相比,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更为积极活跃,更喜欢在群体中发言,主动与他人交往,人际交流能力强。因此外向乐群,善与人合作,表现出很高的创造力,是大学生典型的创业人格特质。创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非一个人埋头苦干所能完成的任务,只有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发挥群体的智慧,才有可能创业成功。因此大学生创业者群体往往表现出爱与人交往,口才好,易与人沟通。善从事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表现出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其本质来说,创业的本质是发现创造新的价值,因此要具有独立的批判意识,具备识别和界定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想出新的解决方法。创造力是大学生创业者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发现机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价值能力以及应用变化能力等。
(三)稳定自律、创业执行力强
创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过程充满了挫折和艰辛,因此创业大学生在稳定自律这一人格特质上比普通大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创业过程中,面对困境,情绪稳定适度,能坚持创业的初衷,严于律己,创业意识坚定,执行力强。创业是综合的调控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以及信息资源,不断克服困难,追求更高绩效。想要有效的管理创业资源,必须先学会自我管理,创业成功的个体的自控能力一般较强。严格的自控自律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使个体端正敬业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养成稳定的创业人格特质,出色的对时间和目标进行监控,从容冷静的应对创业的挫折和表现,不断的将创业思维转化为创业步骤,坚定的执行创业措施,最终取得创业成功。
二、大学生人格特质塑造策略
(一)发挥人格塑造主动性
人格特质塑造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起加强自我修养,激发创业人格塑造的主动性。自我修养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教育的过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潜能,但将潜能转化为现实,自我修养,主动塑造创业人格才是关键。在学习生活中,要鼓励大学生有意识的训练自己,不断发现挖掘自己的新能力,强化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此外还要学会自我控制,正确认识看待自己所产生的紧张、焦虑等消极负面情绪,进而对此进行控制,保持积极的创业状态。最后还要保持自我反省,克服创业过程中产生的急躁、求稳以及自我中心等妨碍创业的心理,树立坚定的创业信念,培养积极健康的创业人格。
(二)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个人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影响着人格特质塑造,切实的创业实践,能够给大学生的行为活动提供反馈,让其体会成功的创业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感,感受创业困境所带来的挫败感,在实践中锻造健全人格。近年来,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高度关注,纷纷创建起了创业实习、实践或孵化基地,给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帮助指导,政府、高校等也持续举办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创业思维,并转化为创业实践。当前社会已经掀起了全民创业的浪潮,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创业活动直接经受社会的锤炼。大学生的创业人格塑造需要自身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中,主动向创业成功的模范学习,与各种创业参与人员交流,积累创业经验,陶冶创业品德。
(三)开设创业人格课程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是第一位的,成就是第二位的。”而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识技能的倾向,对于人格教育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高校必須转变育人观念,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中,把创业人格教育作为关键,同时正确处理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关系,发挥人文精神教育对人格教育的重要价值。高校需要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并将创业人格塑造课程作为专门的模块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之中。从意识上引导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重视,拓展大学生创业人格塑造知识。让大学生创业者了解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外向合作、创造力、自律以及创业意志等与创业成功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邹婷. 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高校创新创业育人理念思考[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5):12-15.
[2]郑小方.创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6):70-76.
[3]孙烨,郝春东,汤雨薇.高校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倾向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50-153.
作者简介:
罗剑(1987—),男,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JYJG20180210)
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 罗 剑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创业;人格特质;塑造策略
积极心理学家Petersen和Seligman在2004年出版的《性格优势与美德》中,指出人有24项积极人格,为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洞察力、正直、勇敢、坚持、热情、友善、爱、社交智慧、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宽容、谦虚、谨慎、自我调节、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与信仰。积极人格是个体内部的正性能量,能帮助个体挖掘潜能,胜任工作。创业作为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复杂性极强的活动,必然需要个体具备相应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理论是企业家精神的科学诠释,可以用以指导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塑造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大学生创业人格的特质
(一)兴奋敢为、自我效能感强
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人格特质体现为自我效能感强,成就目标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活动所持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遇到挫折和困难往往倾向于选择坚持,对成功的所持希望更高,眼光更长远,善于发现改善问题的积极信息。这些特质和潜能能够使大学生相信自己的创业能力,忽视创业给个体带来的挫折和疲劳感,促进创业意志,使个体执着的迎接创业旅途的困境。创业是一种风险投资行为,创业者必须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在积极的评估风险后,看到创业带来的积极效应,并善于把风险转化为机会,因此大学生创业者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敢做敢为的人格特质。
(二)外向乐群、创造思维高
研究发现,与创业失败的大学生相比,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更为积极活跃,更喜欢在群体中发言,主动与他人交往,人际交流能力强。因此外向乐群,善与人合作,表现出很高的创造力,是大学生典型的创业人格特质。创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非一个人埋头苦干所能完成的任务,只有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发挥群体的智慧,才有可能创业成功。因此大学生创业者群体往往表现出爱与人交往,口才好,易与人沟通。善从事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表现出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其本质来说,创业的本质是发现创造新的价值,因此要具有独立的批判意识,具备识别和界定新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想出新的解决方法。创造力是大学生创业者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发现机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价值能力以及应用变化能力等。
(三)稳定自律、创业执行力强
创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过程充满了挫折和艰辛,因此创业大学生在稳定自律这一人格特质上比普通大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创业过程中,面对困境,情绪稳定适度,能坚持创业的初衷,严于律己,创业意识坚定,执行力强。创业是综合的调控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以及信息资源,不断克服困难,追求更高绩效。想要有效的管理创业资源,必须先学会自我管理,创业成功的个体的自控能力一般较强。严格的自控自律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使个体端正敬业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养成稳定的创业人格特质,出色的对时间和目标进行监控,从容冷静的应对创业的挫折和表现,不断的将创业思维转化为创业步骤,坚定的执行创业措施,最终取得创业成功。
二、大学生人格特质塑造策略
(一)发挥人格塑造主动性
人格特质塑造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起加强自我修养,激发创业人格塑造的主动性。自我修养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教育的过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潜能,但将潜能转化为现实,自我修养,主动塑造创业人格才是关键。在学习生活中,要鼓励大学生有意识的训练自己,不断发现挖掘自己的新能力,强化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此外还要学会自我控制,正确认识看待自己所产生的紧张、焦虑等消极负面情绪,进而对此进行控制,保持积极的创业状态。最后还要保持自我反省,克服创业过程中产生的急躁、求稳以及自我中心等妨碍创业的心理,树立坚定的创业信念,培养积极健康的创业人格。
(二)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个人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影响着人格特质塑造,切实的创业实践,能够给大学生的行为活动提供反馈,让其体会成功的创业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感,感受创业困境所带来的挫败感,在实践中锻造健全人格。近年来,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高度关注,纷纷创建起了创业实习、实践或孵化基地,给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帮助指导,政府、高校等也持续举办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创业思维,并转化为创业实践。当前社会已经掀起了全民创业的浪潮,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创业活动直接经受社会的锤炼。大学生的创业人格塑造需要自身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中,主动向创业成功的模范学习,与各种创业参与人员交流,积累创业经验,陶冶创业品德。
(三)开设创业人格课程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是第一位的,成就是第二位的。”而当代高等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识技能的倾向,对于人格教育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高校必須转变育人观念,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中,把创业人格教育作为关键,同时正确处理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关系,发挥人文精神教育对人格教育的重要价值。高校需要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并将创业人格塑造课程作为专门的模块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之中。从意识上引导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重视,拓展大学生创业人格塑造知识。让大学生创业者了解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外向合作、创造力、自律以及创业意志等与创业成功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邹婷. 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高校创新创业育人理念思考[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5):12-15.
[2]郑小方.创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6):70-76.
[3]孙烨,郝春东,汤雨薇.高校学生人格特质与创业倾向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50-153.
作者简介:
罗剑(1987—),男,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JYJG20180210)
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 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