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就疯狂迷上了激情四射的窦桂梅老师,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观看她的讲课视频,下载她的演讲资料,品读她撰写的书籍,就像歌星、影星的众多粉丝一样为之痴迷,我成了名副其实的“梅粉”。这个假期我又认真拜读了她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这本书从母语、学生、读书、教材、研究课、素养、修炼这七个方面加以统领,向我们讲述了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本书没有太多的现成的优秀教师作案例,更多的是结合窦老师自身的体验、个人的成长经历,就某一个话题发表一些看法,以引起反思。
什么是优秀,在窦桂梅老师的心里,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头衔不足以作为优秀的证明,窦老师理解的优秀是现在进行时,是昂扬奋进的上升状态,是甘为人梯的教育理想,是火与冰一同迸发的诗意天空……优秀始终是她前行的方向,我想这也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阅读中,我一次又一次被窦老师的激情、敬业、执着、深刻所感染。我一边读一边记,一边对照自己找差距,进行反思。
如果有人问你教什么,你该如何回答?我想大多数语文老师一定会回答“我是教语文的”。而窦老师却认为语文老师不是教语文的,而是“用语文教人的。”不同的回答,不仅反映出你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体现了学生在你眼中的位置。“教语文的”总摆脱不了一种狭隘的匠气,而“我是用语文教人的”则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只有用语文教人,语文教学才会有更广阔的前途,语文教育的核心就是“用语文”,让学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努力实现人的真正“人文”。而我以前总是说我是教语文的,可见我对语文、对学生认识还不到位,平时的教学也仅仅停留在“教语文的层次”上,课堂上只关注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却忽略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当我们抱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时,抱怨学生成绩差时,抱怨学生这不行那不行时,殊不知,其实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无形地一点一点地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打掉了孩子的上进心。课堂就像一颗能开花的大树,每一个学生都是大树上的叶子,都需要阳光和水分。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想到,这样的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不论智力水平高低,都应该得到我们温暖的呵护和照耀,应当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开出属于自己的鲜艳的花儿,而不是生长出只能滋生在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就是学生是教学的全部意义。
当看到窦老师是如何解读文本时,我无比惭愧、无地自容。每天的琐事似乎特别多,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处理来自学生、家长的各种问题,改作业、批试卷……真正用在挖掘教材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有时候课文还没读几遍,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上网搜集自认为好的教学设计,下载设计精美的PPt,比着葫芦画瓢开始上课。有时候拿着一本书、一支粉笔,便走进了课堂,上着没准备好的课,打着无准备好的仗,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看看窦老师是如何从文本出发,追求有深度的文本解读的。以《麻雀》一课为例,窦老师读了屠格涅夫的诸多作品,《前夜》《父与子》《猎人日记》《木木》等许多作品,对屠格涅夫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作者写《麻雀》的立意就是要说明:老麻雀像巨石一样,勇敢地立在猎狗面前,所要表现的是,弱者以怎样的姿态站在强者面前。
体会到这些,再设定教学目标时,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体会母爱力量的伟大这一浅层次表面的理解上。通过麻雀的弱小与猎狗的强大这一鲜明对比,让学生体会,在猎狗面前,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老麻雀明知自己弱小,明知斗不过庞大的猎狗,明知会葬身犬口,但依然奋不顾身地,做好了与猎狗决一死战的准备。这样的爱,是一种忘我的付出,更是一种蔑视死亡的大无畏,是弱者面对强者的有尊严的姿态。这样解读文本后,在学生的心田种下的,或许并不是语言,而更是坚强与勇气,自尊与博爱的种子,所以窦老师说,我们一定要把课堂置于作家、作品、文学乃至整个人生、整个世界的广袤的林子。“一叶知秋”——透过林子,你再度理解教材,常常会欣然发现,原来形单影只的一棵树,却有着蓬勃的姿态和生命的力度。
一个教师的解读能走多远,他的学生理解就能走多远。教师的深度解读,会让教学指向意义探究性的,甚至建构性的高度——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拥有对文本的力量。
所以今后的日子里,即使再忙,事情再多,我也不能不备好课就匆匆忙忙地走进教室,也不能只看几遍教参,只看别人的观点而代替自己的思考。我将按照窦老师推荐的四步来解读文本: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为了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我特意买了闫学老师的《小学语文解读》上下两册,阮美好老师的《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进行研读。我相信只要自己手握思想的利刃,用心钻研,我的解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我的课堂教学也会因此变得深刻。
对于上公开课,我觉得窦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她生性好强,知道成长不能靠等,不能靠别人来拽,于是但凡有机会,她总是主动申请,强烈要求上公开课。在她的一次演讲中,她说到了她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她抱着孩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试讲,不知讲了多少遍,孩子已趴在她的肩上睡着了,她还在不知疲惫地一遍一遍地讲着。窦老师把每堂课当作公开课来研究,她尝到了上公开课的甜头,受到了无数学生真诚的爱戴与敬重。
我们区每学期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优质课评选、说课大赛、作文方法交流、基本功展示等等,每每接到通知,我总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并积极做好准备。虽然我深知准备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但我更知道,每一次参加活动,每一次讲课,都是一种磨砺,一种成长。有了“公开课”这面镜子,让我知道怎样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有人不解地问我,你已经晋级了,证书也不少了,干吗还要折腾自己呢?我报以微笑,就用窦老师最想对青年教师说的话来回答吧:“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你最好的炼炉。”这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知道的一件事。
想起前几天培训时,辅导老师给我们出了几个题目,让我们互相交流,近期的目标是什么?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很多老师提到的目标都是想读书、写点东西,而最大的困扰就是总感觉没有时间,静不下心来。窦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的问题所在——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观上的逃避更加可怕。当读书、写作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没有时间”顺理成章地就成了懒惰的最好借口。
读书、写作是每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每天必做的事情。先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几页,闲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他说:“每一位老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再看看诸多优秀教师,哪一个不是在读书、写作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唯有克服懒惰,唯有让读书和写作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精彩,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征途中留下成长的轨迹。
掩卷沉思,窦老师如涓涓流水般的文字,对学生、语文无限的热爱,对优秀的无限执着与追求,依旧在心中久久回味。我知道,我离优秀还很远很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愿意与众多语文老师一起,向着优秀,一路前行!
这本书从母语、学生、读书、教材、研究课、素养、修炼这七个方面加以统领,向我们讲述了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本书没有太多的现成的优秀教师作案例,更多的是结合窦老师自身的体验、个人的成长经历,就某一个话题发表一些看法,以引起反思。
什么是优秀,在窦桂梅老师的心里,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头衔不足以作为优秀的证明,窦老师理解的优秀是现在进行时,是昂扬奋进的上升状态,是甘为人梯的教育理想,是火与冰一同迸发的诗意天空……优秀始终是她前行的方向,我想这也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阅读中,我一次又一次被窦老师的激情、敬业、执着、深刻所感染。我一边读一边记,一边对照自己找差距,进行反思。
如果有人问你教什么,你该如何回答?我想大多数语文老师一定会回答“我是教语文的”。而窦老师却认为语文老师不是教语文的,而是“用语文教人的。”不同的回答,不仅反映出你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体现了学生在你眼中的位置。“教语文的”总摆脱不了一种狭隘的匠气,而“我是用语文教人的”则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只有用语文教人,语文教学才会有更广阔的前途,语文教育的核心就是“用语文”,让学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努力实现人的真正“人文”。而我以前总是说我是教语文的,可见我对语文、对学生认识还不到位,平时的教学也仅仅停留在“教语文的层次”上,课堂上只关注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却忽略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当我们抱怨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时,抱怨学生成绩差时,抱怨学生这不行那不行时,殊不知,其实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无形地一点一点地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打掉了孩子的上进心。课堂就像一颗能开花的大树,每一个学生都是大树上的叶子,都需要阳光和水分。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想到,这样的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不论智力水平高低,都应该得到我们温暖的呵护和照耀,应当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开出属于自己的鲜艳的花儿,而不是生长出只能滋生在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的一件事就是学生是教学的全部意义。
当看到窦老师是如何解读文本时,我无比惭愧、无地自容。每天的琐事似乎特别多,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处理来自学生、家长的各种问题,改作业、批试卷……真正用在挖掘教材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有时候课文还没读几遍,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上网搜集自认为好的教学设计,下载设计精美的PPt,比着葫芦画瓢开始上课。有时候拿着一本书、一支粉笔,便走进了课堂,上着没准备好的课,打着无准备好的仗,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看看窦老师是如何从文本出发,追求有深度的文本解读的。以《麻雀》一课为例,窦老师读了屠格涅夫的诸多作品,《前夜》《父与子》《猎人日记》《木木》等许多作品,对屠格涅夫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作者写《麻雀》的立意就是要说明:老麻雀像巨石一样,勇敢地立在猎狗面前,所要表现的是,弱者以怎样的姿态站在强者面前。
体会到这些,再设定教学目标时,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体会母爱力量的伟大这一浅层次表面的理解上。通过麻雀的弱小与猎狗的强大这一鲜明对比,让学生体会,在猎狗面前,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老麻雀明知自己弱小,明知斗不过庞大的猎狗,明知会葬身犬口,但依然奋不顾身地,做好了与猎狗决一死战的准备。这样的爱,是一种忘我的付出,更是一种蔑视死亡的大无畏,是弱者面对强者的有尊严的姿态。这样解读文本后,在学生的心田种下的,或许并不是语言,而更是坚强与勇气,自尊与博爱的种子,所以窦老师说,我们一定要把课堂置于作家、作品、文学乃至整个人生、整个世界的广袤的林子。“一叶知秋”——透过林子,你再度理解教材,常常会欣然发现,原来形单影只的一棵树,却有着蓬勃的姿态和生命的力度。
一个教师的解读能走多远,他的学生理解就能走多远。教师的深度解读,会让教学指向意义探究性的,甚至建构性的高度——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拥有对文本的力量。
所以今后的日子里,即使再忙,事情再多,我也不能不备好课就匆匆忙忙地走进教室,也不能只看几遍教参,只看别人的观点而代替自己的思考。我将按照窦老师推荐的四步来解读文本: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为了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我特意买了闫学老师的《小学语文解读》上下两册,阮美好老师的《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进行研读。我相信只要自己手握思想的利刃,用心钻研,我的解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我的课堂教学也会因此变得深刻。
对于上公开课,我觉得窦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她生性好强,知道成长不能靠等,不能靠别人来拽,于是但凡有机会,她总是主动申请,强烈要求上公开课。在她的一次演讲中,她说到了她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她抱着孩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试讲,不知讲了多少遍,孩子已趴在她的肩上睡着了,她还在不知疲惫地一遍一遍地讲着。窦老师把每堂课当作公开课来研究,她尝到了上公开课的甜头,受到了无数学生真诚的爱戴与敬重。
我们区每学期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优质课评选、说课大赛、作文方法交流、基本功展示等等,每每接到通知,我总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并积极做好准备。虽然我深知准备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但我更知道,每一次参加活动,每一次讲课,都是一种磨砺,一种成长。有了“公开课”这面镜子,让我知道怎样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有人不解地问我,你已经晋级了,证书也不少了,干吗还要折腾自己呢?我报以微笑,就用窦老师最想对青年教师说的话来回答吧:“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你最好的炼炉。”这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知道的一件事。
想起前几天培训时,辅导老师给我们出了几个题目,让我们互相交流,近期的目标是什么?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很多老师提到的目标都是想读书、写点东西,而最大的困扰就是总感觉没有时间,静不下心来。窦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的问题所在——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观上的逃避更加可怕。当读书、写作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没有时间”顺理成章地就成了懒惰的最好借口。
读书、写作是每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每天必做的事情。先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几页,闲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他说:“每一位老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再看看诸多优秀教师,哪一个不是在读书、写作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唯有克服懒惰,唯有让读书和写作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精彩,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征途中留下成长的轨迹。
掩卷沉思,窦老师如涓涓流水般的文字,对学生、语文无限的热爱,对优秀的无限执着与追求,依旧在心中久久回味。我知道,我离优秀还很远很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愿意与众多语文老师一起,向着优秀,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