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已经走近我們的每一位教师。什么是有效课堂?课堂如何做到有效?这一直是我们广大教师迫切需要了解和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谈了自己的观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细节;呼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格拉底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由此可知,教学的课堂不应是独角戏,不应是死水一潭,而应是充满智慧并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有益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而我们当今的课堂又有多少符合这一标准呢?
下面是我近年来对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抽样调查,或许对我们研究有效教学会有帮助吧。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或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参与等表现满意度均不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课堂,绝不是有效的课堂而是无效的课堂。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的问题,长期的教学观念形成了固定而自己认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叶澜教授说: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这的确比较艰巨。而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行为,要改变教师的行为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观。这是保证我们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在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的课堂”应是怎样的、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带着这些问题,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重庆市语文骨干教师提高班的学习,并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关于“回到原点看人”以及西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大圣关于“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的讲座,又听取了綦江教科所所长赵小平关于“有效教学”的经验交流。三天多的交流学习,让我感悟颇多。
第一,让我们基本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教学以及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何谓“有效教学”?即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也可以简单地说,去掉那些无效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那些单调的、缺乏情趣的、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教学方式如灌输式、作秀式、磨时式的教法就必须去掉,因为它不是有效的教学。为此,我们提倡老师少说、精讲、优释,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得不苦,“学”得不累,学生的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是我们老师真正追求的目标。
第二,让我们更加明白了新课程下正确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师生思路,促使学生顿悟,有时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补充完善教学,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第三,有效课堂应特别关注教学细节。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提出了课堂教学几大关注。
一是关注学生视觉通道的有效参与。在课堂上让学生能看、看到、看懂。老师应从色彩、光线、教师的气质仪表、容貌修饰、衣着装扮、目光交流、面部表情、距离与位置、体态语言等关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时时在被关注,被关爱。二是确保学生的听觉通道有效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能听、听到、听懂。从音频、音量、语速、语境等方面关注学生。对此,钱志亮教授提出关注学生的41标准。在钱教授的教学理论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始终被关注、被关爱,学生始终会成积极的参与者,这样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以及高效的课堂,当然也是有效的课堂。这是从学生的角度激活课堂主体的生命能量,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激情积极参与课堂,让课堂精彩纷呈。
第四,真正的有效教学应是学生和教师都得以发展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老师应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即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提高上课的有效性等。事实上,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只要我们在这两个环节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并表现得很充分,那么有效的课堂离我们并不遥远。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细节;呼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格拉底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由此可知,教学的课堂不应是独角戏,不应是死水一潭,而应是充满智慧并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有益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而我们当今的课堂又有多少符合这一标准呢?
下面是我近年来对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抽样调查,或许对我们研究有效教学会有帮助吧。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或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参与等表现满意度均不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课堂,绝不是有效的课堂而是无效的课堂。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的问题,长期的教学观念形成了固定而自己认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叶澜教授说: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这的确比较艰巨。而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行为,要改变教师的行为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观。这是保证我们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在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的课堂”应是怎样的、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带着这些问题,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重庆市语文骨干教师提高班的学习,并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关于“回到原点看人”以及西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大圣关于“反思教学,基于学习者的立场”的讲座,又听取了綦江教科所所长赵小平关于“有效教学”的经验交流。三天多的交流学习,让我感悟颇多。
第一,让我们基本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教学以及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何谓“有效教学”?即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也可以简单地说,去掉那些无效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那些单调的、缺乏情趣的、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教学方式如灌输式、作秀式、磨时式的教法就必须去掉,因为它不是有效的教学。为此,我们提倡老师少说、精讲、优释,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得不苦,“学”得不累,学生的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是我们老师真正追求的目标。
第二,让我们更加明白了新课程下正确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他们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师生思路,促使学生顿悟,有时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补充完善教学,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第三,有效课堂应特别关注教学细节。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提出了课堂教学几大关注。
一是关注学生视觉通道的有效参与。在课堂上让学生能看、看到、看懂。老师应从色彩、光线、教师的气质仪表、容貌修饰、衣着装扮、目光交流、面部表情、距离与位置、体态语言等关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时时在被关注,被关爱。二是确保学生的听觉通道有效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能听、听到、听懂。从音频、音量、语速、语境等方面关注学生。对此,钱志亮教授提出关注学生的41标准。在钱教授的教学理论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始终被关注、被关爱,学生始终会成积极的参与者,这样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以及高效的课堂,当然也是有效的课堂。这是从学生的角度激活课堂主体的生命能量,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激情积极参与课堂,让课堂精彩纷呈。
第四,真正的有效教学应是学生和教师都得以发展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老师应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即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提高上课的有效性等。事实上,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只要我们在这两个环节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并表现得很充分,那么有效的课堂离我们并不遥远。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