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阅读套板反应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但很少老师会引起警惕。本文通过对套板反应现象的呈现,套板反应形成原因的分析,试图寻找到一条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说阅读;套板反应;陌生化;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G634.34 【文献标识码】A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写道:“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这里朱光潜先生是就文艺创作中的现象而谈的,但是,在平时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同样能看到这样的“套板反应”:学生不会深入阅读文本,听风就是雨,任凭自己的习惯思维去读小说。这种套板反应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一直被我们忽视。如果不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素养将无从做起。
一、套板反应在小说阅读中的表现
教授德国作家伯尔的《在桥边》,问学生小说的主旨是什么。很多学生说,是对战争的谴责。可事实上,小说连“战争”一词都没有提到,只是从“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一句中能得出小說的背景是战后。
一次课外阅读练习,文本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波谢特的小说《面包》。故事讲的是,战后的饥荒中,一个丈夫饥饿难耐,去厨房偷吃面包,被妻子发现了,妻子没有揭穿丈夫,但第二天开始,把自己的那份面包匀给丈夫吃。小说的主旨应该是,歌颂人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美好情感。但学生得出的主旨还是对战争的谴责。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考模式,写到战争的就是对战争的谴责,写到爱情的就是对爱情的歌颂,写到旧社会的就是对旧社会的批判。因此《范进中举》跟《孔乙己》都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阿Q正传》跟《药》都是反映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害死祥林嫂的是封建礼教,素芭的不幸就是社会的不幸。凡此种种,小说就像是为社会开出的一个诊所,确诊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不幸。
但是在这样的阅读模式下,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学生自主的真切感受有多少?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模块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如果任由“套板反应”在小说阅读中泛滥,这样的要求只能是一纸空文,最终损害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从阅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语文素养。
二、套板反应的形成原因
(一)教材选入的小说风格单一
初中人教版教材和高中苏教版必修教材选入的小说篇目罗列如下:
纵观七年级到必修五的语文教材,选入的小说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现代派的小说一篇都没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揭露批判社会黑暗。在这样的阅读背景下,学生容易养成这样的思考模式:文章通过什么事件,反映了什么现象,批判了什么,或讴歌了什么。
确实,现实主义小说的解读存在着这样的套路,但是一旦遭遇现代派小说,就麻烦了。比如《墙上的斑点》,凡接触过的学生几乎都说读不懂。而分析这种看不懂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学生习惯了现实主义小说解读套路,也想着把这篇意识流小说的情节贯穿起来,得出一个中心的主旨,结果却发现行不通,于是他们的思维就无处安放。
(二)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阅读课应该是教会学生怎样去读文章,而不是读懂文章。一堂理想的阅读课,应该是引导学生怎样去读,而不是得出怎样的结论。
(三)教师预设太强
教师在备课时会阅读大量解读资料,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但最后会丧失了自己初读文章时对文意模棱两可的摇摆理解。上课的时候,教师就会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地上好一堂课。
比如有的老师在上《素芭》一课时,为了凸显素芭的悲剧命运,会指控是素芭的父母将她推到了命运的风口浪尖,因为他们担心会被剥夺种姓,“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别人之后,父母踏上了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但是在小说中,我们还能发现这样的句子:“最后,爸爸安慰了她几句,他干瘪的脸上,不禁滚落下两颗泪珠。”从这句话看,父亲是深爱素芭,并为她的前途担心的。但是,如果老师片面强调素芭父母的无情的话,学生也就会从了老师的思路。
(四)滥用“知人论世”
听了很多小说阅读的公开课,课堂的开头部分往往相似,先用幻灯片介绍作者生平、主要作品、思想流派等。知人论世,确实能帮助学生加快对文章的理解。但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真的能真实展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吗?
以《骑桶者》教学为例。这篇小说从表面上看,就是一篇典型的谴责小说,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差别在于文中有一只会飞的煤桶。学生对这篇小说的初读印象就是小说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人情淡漠的批评。但是老师事先给学生展示了卡夫卡的创作思想倾向的话,学生就会警觉地避开上述的误读,能完美地体现教师的要求。那么,这里的正确把握又有多少意义可言?学生只是学会了猜谜,而并非提高了阅读能力,下次他们能有这么幸运可以预先知道作者的点点滴滴吗?
三、如何消除套板反应
(一)广泛接触不同风格的小说
一种模式的形成,是习惯的力量。长期只读一种风格流派的小说,自然会养成思维惰性。老教材人教版的第五册编入了《墙上的斑点》《百年孤独》(节选)、《变形记》等文章;《外国小说欣赏》编入了《墙上的斑点》《安东诺夫卡苹果》《牲畜林》《沙之书》《骑桶者》等文章。这些文章都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现代小说的景观。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小说应该更早地编入教材,比如初中的时候、高中必修阶段等。用不同风格的作品去进攻固有的思考模式是很好的办法,应该一开始就着手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阅读。 同时,教师的态度也很重要。有些老师不喜欢外国小说,外国小说就草草带过。有些老师不喜欢现代派的小说,不教,或三言两语带过。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破坏整个课程的系统性。
(二)“陌生化”处理
从内部去寻找套板反应的根源,是因为心理习惯、思维定式,所以还原它本来面目的最好办法是陌生化处理。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把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把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这既是从创作的角度提出的理论,又适用于阅读接受。比如《沙之书》里边那本无穷无尽的书,《骑桶者》里边飞翔的煤桶,《变形记》里边格里高里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都是陌生化处理。阅读时,我们要从一种习惯的力量中挣脱出来,以全新的眼光去审视小说中的艺术典型。
比如上《祝福》一课,我们分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礼教害死了祥林嫂。但有的学生回答说她自身的遭遇是根源,因为像她这么不幸的人真是很难找了,柳妈跟祥林嫂是同等地位的人,但她就能活得像核桃一样。
学生的这个理解还是站在个体偶然的角度,是浅层的。黄华伟老师在《读出这一篇的语文》中指出:“神权,准确地说是迷信思想,是愚昧,是柳妈的一番‘鬼话’把她‘吓’死了;所以小说开头写到她遇到‘我’第一个要问的就是有没有‘魂灵’——这才是彻底摧毁她精神世界的‘死因’啊。”这个理解就既深层,又不落窠臼。他又指出:“我们平时读书是从来不会由别人的阅读感受开始的。没有‘读出’的甘苦,我们一定会摸不准课文的脉搏。”很明显,黄老师认为,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触,要从各种各样的“成见”中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读书才能常读常新。
所以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小说的时候应该保有一开始的新鲜感和不确定感,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才能形成生动的课堂,而不是请君入瓮的课堂。
(三)细读文本
阅读教学关键还是阅读,但是小说阅读跟散文阅读不同,小说是故事性的,往往篇幅较长,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容易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揣摩,紧紧抓住情节大做文章。可是,无论哪位文学大师对自己的语言都是一丝不苟的,连一个字都不放过。一篇小说被写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仔细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就不难读懂文章了。因此,从文本细处着手,才是最好的消除套板反应的方法。
在教《丹柯》一文时,有学生指出族人反抗丹柯,丹柯自己也有责任,他指出了丹柯前后两段话存在的差别。在鼓励族人跟他走时,丹柯是这么说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在族人埋怨丹柯时,丹柯是这么说的:“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丹柯鼓励族人时,用了很多的“我们”,这“我们”就把大家凝聚了起来。而指責族人时,丹柯用“你们”把自己跟族人脱离开了,这激怒了族人。由此可见,丹柯作为一个英雄,也是有缺陷的。这个细处的发现,让小说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
四、结语
套板反应是阅读审美的巨大敌人,如果任由它存在,学生怎能不对语文课心生厌倦?当然,这样的思维形成并非朝夕之间,它的消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能对此警惕,就能让学生有一种“转过身去,花开满园”的阅读欣喜感。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小说阅读;套板反应;陌生化;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G634.34 【文献标识码】A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写道:“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这里朱光潜先生是就文艺创作中的现象而谈的,但是,在平时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同样能看到这样的“套板反应”:学生不会深入阅读文本,听风就是雨,任凭自己的习惯思维去读小说。这种套板反应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一直被我们忽视。如果不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素养将无从做起。
一、套板反应在小说阅读中的表现
教授德国作家伯尔的《在桥边》,问学生小说的主旨是什么。很多学生说,是对战争的谴责。可事实上,小说连“战争”一词都没有提到,只是从“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一句中能得出小說的背景是战后。
一次课外阅读练习,文本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波谢特的小说《面包》。故事讲的是,战后的饥荒中,一个丈夫饥饿难耐,去厨房偷吃面包,被妻子发现了,妻子没有揭穿丈夫,但第二天开始,把自己的那份面包匀给丈夫吃。小说的主旨应该是,歌颂人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美好情感。但学生得出的主旨还是对战争的谴责。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考模式,写到战争的就是对战争的谴责,写到爱情的就是对爱情的歌颂,写到旧社会的就是对旧社会的批判。因此《范进中举》跟《孔乙己》都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阿Q正传》跟《药》都是反映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害死祥林嫂的是封建礼教,素芭的不幸就是社会的不幸。凡此种种,小说就像是为社会开出的一个诊所,确诊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不幸。
但是在这样的阅读模式下,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学生自主的真切感受有多少?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模块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如果任由“套板反应”在小说阅读中泛滥,这样的要求只能是一纸空文,最终损害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从阅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语文素养。
二、套板反应的形成原因
(一)教材选入的小说风格单一
初中人教版教材和高中苏教版必修教材选入的小说篇目罗列如下:
纵观七年级到必修五的语文教材,选入的小说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现代派的小说一篇都没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揭露批判社会黑暗。在这样的阅读背景下,学生容易养成这样的思考模式:文章通过什么事件,反映了什么现象,批判了什么,或讴歌了什么。
确实,现实主义小说的解读存在着这样的套路,但是一旦遭遇现代派小说,就麻烦了。比如《墙上的斑点》,凡接触过的学生几乎都说读不懂。而分析这种看不懂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学生习惯了现实主义小说解读套路,也想着把这篇意识流小说的情节贯穿起来,得出一个中心的主旨,结果却发现行不通,于是他们的思维就无处安放。
(二)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阅读课应该是教会学生怎样去读文章,而不是读懂文章。一堂理想的阅读课,应该是引导学生怎样去读,而不是得出怎样的结论。
(三)教师预设太强
教师在备课时会阅读大量解读资料,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但最后会丧失了自己初读文章时对文意模棱两可的摇摆理解。上课的时候,教师就会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地上好一堂课。
比如有的老师在上《素芭》一课时,为了凸显素芭的悲剧命运,会指控是素芭的父母将她推到了命运的风口浪尖,因为他们担心会被剥夺种姓,“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别人之后,父母踏上了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但是在小说中,我们还能发现这样的句子:“最后,爸爸安慰了她几句,他干瘪的脸上,不禁滚落下两颗泪珠。”从这句话看,父亲是深爱素芭,并为她的前途担心的。但是,如果老师片面强调素芭父母的无情的话,学生也就会从了老师的思路。
(四)滥用“知人论世”
听了很多小说阅读的公开课,课堂的开头部分往往相似,先用幻灯片介绍作者生平、主要作品、思想流派等。知人论世,确实能帮助学生加快对文章的理解。但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真的能真实展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吗?
以《骑桶者》教学为例。这篇小说从表面上看,就是一篇典型的谴责小说,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差别在于文中有一只会飞的煤桶。学生对这篇小说的初读印象就是小说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人情淡漠的批评。但是老师事先给学生展示了卡夫卡的创作思想倾向的话,学生就会警觉地避开上述的误读,能完美地体现教师的要求。那么,这里的正确把握又有多少意义可言?学生只是学会了猜谜,而并非提高了阅读能力,下次他们能有这么幸运可以预先知道作者的点点滴滴吗?
三、如何消除套板反应
(一)广泛接触不同风格的小说
一种模式的形成,是习惯的力量。长期只读一种风格流派的小说,自然会养成思维惰性。老教材人教版的第五册编入了《墙上的斑点》《百年孤独》(节选)、《变形记》等文章;《外国小说欣赏》编入了《墙上的斑点》《安东诺夫卡苹果》《牲畜林》《沙之书》《骑桶者》等文章。这些文章都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现代小说的景观。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小说应该更早地编入教材,比如初中的时候、高中必修阶段等。用不同风格的作品去进攻固有的思考模式是很好的办法,应该一开始就着手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阅读。 同时,教师的态度也很重要。有些老师不喜欢外国小说,外国小说就草草带过。有些老师不喜欢现代派的小说,不教,或三言两语带过。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破坏整个课程的系统性。
(二)“陌生化”处理
从内部去寻找套板反应的根源,是因为心理习惯、思维定式,所以还原它本来面目的最好办法是陌生化处理。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把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把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这既是从创作的角度提出的理论,又适用于阅读接受。比如《沙之书》里边那本无穷无尽的书,《骑桶者》里边飞翔的煤桶,《变形记》里边格里高里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都是陌生化处理。阅读时,我们要从一种习惯的力量中挣脱出来,以全新的眼光去审视小说中的艺术典型。
比如上《祝福》一课,我们分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礼教害死了祥林嫂。但有的学生回答说她自身的遭遇是根源,因为像她这么不幸的人真是很难找了,柳妈跟祥林嫂是同等地位的人,但她就能活得像核桃一样。
学生的这个理解还是站在个体偶然的角度,是浅层的。黄华伟老师在《读出这一篇的语文》中指出:“神权,准确地说是迷信思想,是愚昧,是柳妈的一番‘鬼话’把她‘吓’死了;所以小说开头写到她遇到‘我’第一个要问的就是有没有‘魂灵’——这才是彻底摧毁她精神世界的‘死因’啊。”这个理解就既深层,又不落窠臼。他又指出:“我们平时读书是从来不会由别人的阅读感受开始的。没有‘读出’的甘苦,我们一定会摸不准课文的脉搏。”很明显,黄老师认为,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触,要从各种各样的“成见”中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读书才能常读常新。
所以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小说的时候应该保有一开始的新鲜感和不确定感,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才能形成生动的课堂,而不是请君入瓮的课堂。
(三)细读文本
阅读教学关键还是阅读,但是小说阅读跟散文阅读不同,小说是故事性的,往往篇幅较长,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容易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揣摩,紧紧抓住情节大做文章。可是,无论哪位文学大师对自己的语言都是一丝不苟的,连一个字都不放过。一篇小说被写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仔细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就不难读懂文章了。因此,从文本细处着手,才是最好的消除套板反应的方法。
在教《丹柯》一文时,有学生指出族人反抗丹柯,丹柯自己也有责任,他指出了丹柯前后两段话存在的差别。在鼓励族人跟他走时,丹柯是这么说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在族人埋怨丹柯时,丹柯是这么说的:“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丹柯鼓励族人时,用了很多的“我们”,这“我们”就把大家凝聚了起来。而指責族人时,丹柯用“你们”把自己跟族人脱离开了,这激怒了族人。由此可见,丹柯作为一个英雄,也是有缺陷的。这个细处的发现,让小说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
四、结语
套板反应是阅读审美的巨大敌人,如果任由它存在,学生怎能不对语文课心生厌倦?当然,这样的思维形成并非朝夕之间,它的消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能对此警惕,就能让学生有一种“转过身去,花开满园”的阅读欣喜感。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