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要为生活服务,教学中,要充分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 数学 应用 能力 培养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学起数学来才会感到亲切、自然、真实,才能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促使其主动参与。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十四章中有一节变量与函数我在教学概念“常量和变量”时,当时恰好是上第一节课,我在教学中与学生展开一段对话的情景:
  老师: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今天早餐吃的是什么?
  学生:老师,我吃了4个小包子和一碗稀饭。
  老师:请你告诉我,你一共用了多少钱?怎么计算的?
  学生:一个包子0.25元,4个就是1元,稀饭无论吃多少都是0.5元,所以总共是1.5元。
  老师:那你在计算中哪些量没有变化,哪些量可以变化?
  学生:包子的单价和吃稀饭用的一元没变,包子的个数可以变化。
  老师:在这个问题中,包子的单价和吃稀饭用的一元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常量,包子的个数可以变化就是变量。
  这段对话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技能,不仅来自于教材,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于是我便很自然地引入我要讲的新课内容,这节课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特别入神,知识也掌握得特别牢固。由于提出的问题源于生活现实,就缩短了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兴趣陡增,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创设活动型情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落实到中学数学的教学中去,以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游戏、实验等作为教学出发点使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根绳子和一个皮尺。上课时,教师首先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两个地方,然后提问:甲同学怎样才能走到乙同学的位置去?学生回答了多种方法后,教师请同学亮出每条途径的长度,再比较出各种途径的长短,最后,让学生再总结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重要结论,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动手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三 多举生活化例题,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用学生身边的事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从而激发其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班50名学生要去公园划船。公园有两种船可以选择,大船有7个座位,小船有4个座位,已知大船每艘每小时要50元,小船每艘每小时要30元要使每人都有座位,怎样租最合适?”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也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
  
  四 课外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因为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只有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巩固数学知识。学生从生活中学到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从生活实际取材人手,适当整合教材,以便于对比教学
  例如,在教学“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发给学生一些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布置学生课后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上课时,首先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设计这些图案?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有了熟悉而贴近生活的事例,学生的学习更有了强烈的探究心理,,这样设计能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数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以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聋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了,而语文课程设置的每周课时量却减少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努力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课堂上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    一、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陕
[摘要] 创设生动活泼的作文情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教师有发现眼光,许多资源都可以为教师所用。  [关键词] 情境设置;写作素材;思维训练;读写结合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事物、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  但在我们现实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却存在着动力的困难(写作兴趣、热情、积极性)和能力困难(写作技法、技巧、操
【摘要】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实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种基础素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 科学与人文 融合    21世纪,全球各国在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全球各国在各个领域的既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多变的复杂局面。特别是发达国家,国家集团和区域集团之间的激烈竞争与依存关系,实质上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为教学服务,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就多媒体辅助化学课教学的几个误区与对策,提出来与同仁共同探讨。    误区一:喧宾夺主,忽视其它教学手段的全面组合,把多媒体辅助手段变成了教学目的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它主要是刺激学生的感观,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但如果刺激时间过长,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以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出探讨。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兴趣    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他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
[摘 要]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低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突破的难点。本文深刻剖析了影响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办法,并对教师在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能力;制约因素;破解办法    著名的英语语言学家L.G.Alexander认为“Nothing should bewritten before
【摘 要】本文根据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参考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对初中学生进行有艺术的“说教”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学生 班级管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班主任来说,语言既是工具,更是艺术。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是指班主任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获得的信息,融注自己的思想、道德、意志、情感,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
一、哲学与儿童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求……哲学就意味着追求,对于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为重要,并且每个答案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可见,哲学是一个体现自由追问、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精神的思想活动。  自从卢梭“发现儿童”以来,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重视。儿童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儿童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
[摘 要]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不好写,不会写。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教育;作文;学生;教学;老师    中考作文的命题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