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28日晚18时,当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投资人金锡顺女士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教授金曼女士共同启动北京大学歌剧院教学实践基地落户马奈草地的揭牌仪式之时,中国歌剧的历史性合作就此开启了。
活动当晚,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星光熠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理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朗诵艺术家陈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北京联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会长刘亭;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刘晓光;中日韩商会会长权顺基;前驻欧盟和比利时王国大使宋明江;前联合国高级官员张幼云;北大歌剧研究院教授、表演艺术家周笑莉;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国家一级导演田歌;以及各界企业家、学者、艺术家都受邀来见证这一富有深远意义的时刻。
本次合作是继与中国国家画院、中央音乐学院后,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又一次重要的战略合作,在打造坚实而高品质的艺术型商务平台上,跨越了更具意义的一步,并为艺术生活的全新理念填充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色彩。
歌剧情景式教学模式创新初体验
在隆重的揭牌仪式之后,嘉宾们移步到歌剧主题的西餐厅。今晚的歌剧选段与每一道菜品、每一款酒,都是由北大歌剧研究院与马奈草地特别设计的,从音乐、出品、服务到布置营造,整体进行了跨界融合。一场美食界与音乐界里程碑式的跨界融合,一场体验式的歌剧主题晚宴即将拉开序幕……
在贯穿全场的嘉宾主持人张越老师一番精彩的铺垫后,便开始了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中的著名选段“笑之歌”的演绎,全场的嘉宾纷纷将目光投向演员,并随着演员的移动而移动,仿佛被带入了歌剧的世界。
当演员把我们生活的空间作为舞台,当他们在我们的身边近距离表演,当他们的歌声萦绕在我们耳边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成了舞台、甚至成了这部歌剧的一部分。这种演员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是让人陶醉的,因为他们让我们入了戏!
当表演结束的时候,现场的听众们却很难回过神。在下一个片段开始之前,来宾们在入戏状态下感受着美食、美酒,回味着依然萦绕在耳边的歌声,感受着西餐与歌剧融合的味道。这种体验是难以言表的。
之后,主持人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爱之甘醇》与《桑松与达丽拉》《贾尼斯基基》等世界经典歌剧的精彩片段,北大歌剧研究院的学生们认真地演绎了《爱之甘醇》的“偷洒一滴泪”、《桑松与达丽拉》的“心花怒放”,《贾尼斯基基》的“我亲爱的爸爸”以及著名的《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二重唱”等经典片段。
现场的观众们一直被演员们牵动着,喜着“他们”的喜,悲着“他们”的悲……为实现体验式消费,马奈草地用心地依每一幕歌剧经典片段的原始情景准备了应景的餐、酒,这些菜肴分别“搭配”不同的歌剧,就是为了让观众体验到表演的歌剧所在国度的文化,营造一种更加真切、富有感染力的氛围。
当慢炖牛肋排被服务生端到桌前的时候,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走上了舞台。他带给观众的是著名的《托卡斯》选段“星光灿烂”。艺术大师的演绎的确非比寻常,那个场景令人终生难忘,他完全将我们带入了一片璀璨的星空之下,仿佛我们头上闪亮的灯光就是一颗颗明星,我们所有人仿佛突然间被置身于室外,感受着那闪烁的星光,闻着广袤原野中的芬芳……我们的五官都被艺术家的声音和表演所唤醒,我们看着、听着、闻着、品尝着。这就是艺术融入生活的魅力。整个晚宴也在此时达到高潮,几乎所有人都站起来端起酒杯,相互敬酒,欢庆这一难忘的时刻。突然间,现场被主持人的一句幽默的插话打断了:“我刚才完全入戏了,举起酒杯就喝了口葡萄酒,现在突然想起来,今天我是开车来的!”全场观众都被她逗乐了。此时,原本没有剧目安排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被现场的氛围感染,走上舞台,即兴地唱起歌来。
艺术需要观众,观众也需要近距离、甚至接地气的艺术。也许很少有人会感受到,甚至都不曾想过,当高雅的歌剧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而马奈草地的歌剧之夜,就成了连接生活与艺术的舞台。
晚宴在戴玉强、吕元杰等五位艺术家演唱的《茶花女》选段“饮酒歌”中结束。正当观众们沉醉在这场美食与歌剧的“盛宴”时,方知原来这场“歌剧之夜”是北大歌剧研究院歌剧情景式教学创新的一次尝试。一方面,北大歌剧研究院通过这种“歌剧小品”或者“歌剧沙龙”式表演的方式,为马奈草地植入高品质艺术内容;另一方面,马奈草地为中国歌剧高端人才提供了院外演出的实践机会,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沙龙模式,让观众可近距离接触中、西方经典歌剧文化。马奈草地以切实行动倡导着歌剧艺术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实践中,推动中国歌剧的发展与繁荣。
“无中生有”的亚洲第一家歌剧研究院
那个马奈草地的歌剧之夜让许多人都深陷于歌剧艺术之中,之后,记者再次来到马奈草地,并约到了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与她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
其实金曼是“半路出家”走上了歌剧之路。1984年,空政歌舞团排演现代歌剧《江姐》,金曼被选为女主角。当时时间紧迫,留给她们排练的时间只有22天,而金曼又没有任何歌剧表演经验,甚至连台步都不会走。但不久后,经过细心的琢磨和努力,金曼成功地将一个崭新的江姐带给了观众。
一次《江姐》演出结束后,金曼接到了一位特殊观众的电话,这位观众是一个佛教信徒,他对金曼说:“谢谢你,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修行比我好!”这个来电让金曼至今难忘,开始她还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经过反复琢磨,金曼终于领悟:“‘修’字是什么意思呢?左半边一个‘人’字旁,右半边上面是个‘文’,下面是三个撇。这三撇就代表着修德、修心、修行。而这都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德’,‘才’就失去了意义,这意味着艺术家要德才兼备;没有‘心’,你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行’,你就无法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观众。”这也让金曼体味到,艺术的力量甚至大于宗教,因为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而宗教与宗教之间,还有对立的时候,但不同宗教的人在欣赏艺术的时候,却可以同时被艺术所折服。金曼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其实就是她艺术人生的一个小小总结。也正因此,金曼凭歌剧《江姐》获得了1992年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这一次歌剧演出经历非比寻常,用金曼自己的话说,“我因此而中了歌剧的毒瘾!怎样也戒不掉了。”而且,“越是爱歌剧,就越想更深入地了解与歌剧有关的一切,它的历史、它的经典曲目以及它的现状……”
2000年,继歌剧《江姐》之后,金曼对歌剧进行了新的尝试,她把歌剧改成了交响清唱剧,并将《杜鹃山》、《沙家浜》、《白毛女》和《刘胡兰》等中国现代歌剧、舞剧、京剧中的经典唱段以交响乐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大型交响诗颂《太阳出来了》。此外,她还创造了歌剧化现代京剧《东方的咏叹》,用歌剧和交响乐的形式来演绎现代京剧。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金曼发现“中国的歌剧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有点像革命时期延安的初期,希望在,但是缺少正规军。”于是,2005年,金曼开始了漫长的组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歌剧研究院之路,金曼颇具调侃地说,这就是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从萌生创办歌剧研究院的想法,到受北京大学委托开始筹建工作,再到北大歌剧研究院的建成,金曼共花了5年的时间,“5年,在整个时间轴来看,是很短的。但是这5年对我来说,真的很漫长。”在筹建过程中,日照钢铁公司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在不收任何回报(甚至不需要冠名)的情况下,给北大歌剧研究院资助1亿元人民币。这1亿元人民币,也是北大歌剧研究院之所以诞生的关键。之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被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关注、帮助,财政部也将学院作为国家特色学科建设给予了财政支持。
虽然这一路走来金曼经历了苦辣酸甜,但她在这个圆梦的过程中,依然充满激情。金曼在创办北大歌剧研究院之前,就设定了学院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推动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中国歌剧人才。在此,金曼特意强调了“中国歌剧”,“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推动中国歌剧的发展,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舞台;要享用西方歌剧,更要弘扬中国歌剧。”金曼的口气看起来很大,她却认为,这是北大人必须具备的使命感。“否则就没必要把研究院设在北大了。”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到来之际,金曼等人将杨沫的同名小说改变为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并将其带上了舞台,用这个特别的方式纪念五四运动,纪念北大。其实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五四精神就融入了北京大学的文化之中,是这所百年学府催发新生的力量源泉。《青春之歌》是北大歌剧研究院主导的第一个作品。之后,在金曼的带领下,北大歌剧研究院又推出了现代原创歌剧《钱学森》《宋庆龄》《王选》,以及历史歌剧《武则天》,和神话歌剧《神女》。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歌剧,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马奈草地的艺术与生活
早在马奈草地投资人金锡顺女士建设、运营她的处女作“诚品建筑”时,为了能让阅读成为社区的生活风尚,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便带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不仅在社区中建设了社区咖啡图书馆,邀请各界知名人士为社区图书馆荐书,定期组织主题文化沙龙、书友会等,使社区里的人们真正感受到了被文学包围的生活。“我坚信环境可以影响甚至改造人。”金锡顺说,据她介绍当时如图书馆般的诚品建筑售楼处很少有衣着不整的人留下来,更没有一丝卖场的嘈杂……如今“诚品建筑”不仅成了房地产行业文化地产的典范,更成了城市的文化名片。诚品建筑的理念无疑是成功的,多年以后的今天,社区的主题文化沙龙还在持续着,不同的只是现在的沙龙已经完全成了业主自发的行为。“值得欣慰的是实现了余秋雨老师对诚品建筑‘将文化的热情变成文化的现实’的期望。”金锡顺说。
如果“让阅读成为社区的生活风尚”是金锡顺赋予诚品建筑的第一个理想的话,“将艺术融入生活”便是她投资马奈草地的另一个人生目标了。为此,马奈草地不仅拿出最好的位置建设了更加漂亮的图书馆,还配套建设了富有特色的美术馆、沙龙音乐厅、歌剧博物馆主题西餐厅,以及定期举办“主题音乐下午茶”、“冠名爵士之夜”的乐迷俱乐部等,最终希望通过丰富的艺术生活带给大家更加丰富、饱满的美的感受。值得欣慰的是,“向印象派致敬”系列活动之一“激情重现·梵高之夜”的成功举办以及长达一周的驻地接待,不仅赢得了梵高后人及梵高美术馆馆长一行对俱乐部的高度赞誉,更让京城热爱艺术的企业家忘返于品质典雅、服务设施齐全、拥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艺术生活殿堂。如今,马奈草地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充满艺术内涵的体验式活动吸引了更多不同的群体。
为了使马奈的艺术生活更加丰富,马奈草地与国内外许多知名艺术机构、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北大歌剧研究院的合作启动后,在原有的主题系列活动基础上,马奈的艺术生活将增加歌剧主题沙龙及歌剧雅宴,未来,马奈草地的艺术生活将更加丰富。
从美术史到社会现实,从商业配套回归到艺术生活。这一切赋予了马奈草地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此,金锡顺与马奈草地理事会成员共同发起成立了“马奈草地中国艺术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扶植中国的青少年杰出艺术家走向国际。
展望未来,马奈草地也期待通过打造富有艺术内涵的商务社交平台,不仅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更将引导众多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企业家朋友们将马奈作为情感的载体,不仅能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您的家人及好友来感受马奈特有的艺术生活,更能与他们一道充分享受丰富的艺术滋养带来的更加愉悦的幸福感!
当梦想照进现实,阳光让一切变得充满希望。
活动当晚,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星光熠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理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朗诵艺术家陈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北京联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会长刘亭;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刘晓光;中日韩商会会长权顺基;前驻欧盟和比利时王国大使宋明江;前联合国高级官员张幼云;北大歌剧研究院教授、表演艺术家周笑莉;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国家一级导演田歌;以及各界企业家、学者、艺术家都受邀来见证这一富有深远意义的时刻。
本次合作是继与中国国家画院、中央音乐学院后,马奈草地国际艺术中心又一次重要的战略合作,在打造坚实而高品质的艺术型商务平台上,跨越了更具意义的一步,并为艺术生活的全新理念填充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色彩。
歌剧情景式教学模式创新初体验
在隆重的揭牌仪式之后,嘉宾们移步到歌剧主题的西餐厅。今晚的歌剧选段与每一道菜品、每一款酒,都是由北大歌剧研究院与马奈草地特别设计的,从音乐、出品、服务到布置营造,整体进行了跨界融合。一场美食界与音乐界里程碑式的跨界融合,一场体验式的歌剧主题晚宴即将拉开序幕……
在贯穿全场的嘉宾主持人张越老师一番精彩的铺垫后,便开始了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中的著名选段“笑之歌”的演绎,全场的嘉宾纷纷将目光投向演员,并随着演员的移动而移动,仿佛被带入了歌剧的世界。
当演员把我们生活的空间作为舞台,当他们在我们的身边近距离表演,当他们的歌声萦绕在我们耳边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成了舞台、甚至成了这部歌剧的一部分。这种演员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是让人陶醉的,因为他们让我们入了戏!
当表演结束的时候,现场的听众们却很难回过神。在下一个片段开始之前,来宾们在入戏状态下感受着美食、美酒,回味着依然萦绕在耳边的歌声,感受着西餐与歌剧融合的味道。这种体验是难以言表的。
之后,主持人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爱之甘醇》与《桑松与达丽拉》《贾尼斯基基》等世界经典歌剧的精彩片段,北大歌剧研究院的学生们认真地演绎了《爱之甘醇》的“偷洒一滴泪”、《桑松与达丽拉》的“心花怒放”,《贾尼斯基基》的“我亲爱的爸爸”以及著名的《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二重唱”等经典片段。
现场的观众们一直被演员们牵动着,喜着“他们”的喜,悲着“他们”的悲……为实现体验式消费,马奈草地用心地依每一幕歌剧经典片段的原始情景准备了应景的餐、酒,这些菜肴分别“搭配”不同的歌剧,就是为了让观众体验到表演的歌剧所在国度的文化,营造一种更加真切、富有感染力的氛围。
当慢炖牛肋排被服务生端到桌前的时候,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走上了舞台。他带给观众的是著名的《托卡斯》选段“星光灿烂”。艺术大师的演绎的确非比寻常,那个场景令人终生难忘,他完全将我们带入了一片璀璨的星空之下,仿佛我们头上闪亮的灯光就是一颗颗明星,我们所有人仿佛突然间被置身于室外,感受着那闪烁的星光,闻着广袤原野中的芬芳……我们的五官都被艺术家的声音和表演所唤醒,我们看着、听着、闻着、品尝着。这就是艺术融入生活的魅力。整个晚宴也在此时达到高潮,几乎所有人都站起来端起酒杯,相互敬酒,欢庆这一难忘的时刻。突然间,现场被主持人的一句幽默的插话打断了:“我刚才完全入戏了,举起酒杯就喝了口葡萄酒,现在突然想起来,今天我是开车来的!”全场观众都被她逗乐了。此时,原本没有剧目安排的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被现场的氛围感染,走上舞台,即兴地唱起歌来。
艺术需要观众,观众也需要近距离、甚至接地气的艺术。也许很少有人会感受到,甚至都不曾想过,当高雅的歌剧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而马奈草地的歌剧之夜,就成了连接生活与艺术的舞台。
晚宴在戴玉强、吕元杰等五位艺术家演唱的《茶花女》选段“饮酒歌”中结束。正当观众们沉醉在这场美食与歌剧的“盛宴”时,方知原来这场“歌剧之夜”是北大歌剧研究院歌剧情景式教学创新的一次尝试。一方面,北大歌剧研究院通过这种“歌剧小品”或者“歌剧沙龙”式表演的方式,为马奈草地植入高品质艺术内容;另一方面,马奈草地为中国歌剧高端人才提供了院外演出的实践机会,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沙龙模式,让观众可近距离接触中、西方经典歌剧文化。马奈草地以切实行动倡导着歌剧艺术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实践中,推动中国歌剧的发展与繁荣。
“无中生有”的亚洲第一家歌剧研究院
那个马奈草地的歌剧之夜让许多人都深陷于歌剧艺术之中,之后,记者再次来到马奈草地,并约到了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与她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
其实金曼是“半路出家”走上了歌剧之路。1984年,空政歌舞团排演现代歌剧《江姐》,金曼被选为女主角。当时时间紧迫,留给她们排练的时间只有22天,而金曼又没有任何歌剧表演经验,甚至连台步都不会走。但不久后,经过细心的琢磨和努力,金曼成功地将一个崭新的江姐带给了观众。
一次《江姐》演出结束后,金曼接到了一位特殊观众的电话,这位观众是一个佛教信徒,他对金曼说:“谢谢你,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修行比我好!”这个来电让金曼至今难忘,开始她还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经过反复琢磨,金曼终于领悟:“‘修’字是什么意思呢?左半边一个‘人’字旁,右半边上面是个‘文’,下面是三个撇。这三撇就代表着修德、修心、修行。而这都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德’,‘才’就失去了意义,这意味着艺术家要德才兼备;没有‘心’,你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行’,你就无法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观众。”这也让金曼体味到,艺术的力量甚至大于宗教,因为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而宗教与宗教之间,还有对立的时候,但不同宗教的人在欣赏艺术的时候,却可以同时被艺术所折服。金曼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其实就是她艺术人生的一个小小总结。也正因此,金曼凭歌剧《江姐》获得了1992年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这一次歌剧演出经历非比寻常,用金曼自己的话说,“我因此而中了歌剧的毒瘾!怎样也戒不掉了。”而且,“越是爱歌剧,就越想更深入地了解与歌剧有关的一切,它的历史、它的经典曲目以及它的现状……”
2000年,继歌剧《江姐》之后,金曼对歌剧进行了新的尝试,她把歌剧改成了交响清唱剧,并将《杜鹃山》、《沙家浜》、《白毛女》和《刘胡兰》等中国现代歌剧、舞剧、京剧中的经典唱段以交响乐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大型交响诗颂《太阳出来了》。此外,她还创造了歌剧化现代京剧《东方的咏叹》,用歌剧和交响乐的形式来演绎现代京剧。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金曼发现“中国的歌剧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有点像革命时期延安的初期,希望在,但是缺少正规军。”于是,2005年,金曼开始了漫长的组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歌剧研究院之路,金曼颇具调侃地说,这就是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从萌生创办歌剧研究院的想法,到受北京大学委托开始筹建工作,再到北大歌剧研究院的建成,金曼共花了5年的时间,“5年,在整个时间轴来看,是很短的。但是这5年对我来说,真的很漫长。”在筹建过程中,日照钢铁公司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在不收任何回报(甚至不需要冠名)的情况下,给北大歌剧研究院资助1亿元人民币。这1亿元人民币,也是北大歌剧研究院之所以诞生的关键。之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被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关注、帮助,财政部也将学院作为国家特色学科建设给予了财政支持。
虽然这一路走来金曼经历了苦辣酸甜,但她在这个圆梦的过程中,依然充满激情。金曼在创办北大歌剧研究院之前,就设定了学院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推动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中国歌剧人才。在此,金曼特意强调了“中国歌剧”,“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推动中国歌剧的发展,让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舞台;要享用西方歌剧,更要弘扬中国歌剧。”金曼的口气看起来很大,她却认为,这是北大人必须具备的使命感。“否则就没必要把研究院设在北大了。”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到来之际,金曼等人将杨沫的同名小说改变为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并将其带上了舞台,用这个特别的方式纪念五四运动,纪念北大。其实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五四精神就融入了北京大学的文化之中,是这所百年学府催发新生的力量源泉。《青春之歌》是北大歌剧研究院主导的第一个作品。之后,在金曼的带领下,北大歌剧研究院又推出了现代原创歌剧《钱学森》《宋庆龄》《王选》,以及历史歌剧《武则天》,和神话歌剧《神女》。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歌剧,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马奈草地的艺术与生活
早在马奈草地投资人金锡顺女士建设、运营她的处女作“诚品建筑”时,为了能让阅读成为社区的生活风尚,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便带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不仅在社区中建设了社区咖啡图书馆,邀请各界知名人士为社区图书馆荐书,定期组织主题文化沙龙、书友会等,使社区里的人们真正感受到了被文学包围的生活。“我坚信环境可以影响甚至改造人。”金锡顺说,据她介绍当时如图书馆般的诚品建筑售楼处很少有衣着不整的人留下来,更没有一丝卖场的嘈杂……如今“诚品建筑”不仅成了房地产行业文化地产的典范,更成了城市的文化名片。诚品建筑的理念无疑是成功的,多年以后的今天,社区的主题文化沙龙还在持续着,不同的只是现在的沙龙已经完全成了业主自发的行为。“值得欣慰的是实现了余秋雨老师对诚品建筑‘将文化的热情变成文化的现实’的期望。”金锡顺说。
如果“让阅读成为社区的生活风尚”是金锡顺赋予诚品建筑的第一个理想的话,“将艺术融入生活”便是她投资马奈草地的另一个人生目标了。为此,马奈草地不仅拿出最好的位置建设了更加漂亮的图书馆,还配套建设了富有特色的美术馆、沙龙音乐厅、歌剧博物馆主题西餐厅,以及定期举办“主题音乐下午茶”、“冠名爵士之夜”的乐迷俱乐部等,最终希望通过丰富的艺术生活带给大家更加丰富、饱满的美的感受。值得欣慰的是,“向印象派致敬”系列活动之一“激情重现·梵高之夜”的成功举办以及长达一周的驻地接待,不仅赢得了梵高后人及梵高美术馆馆长一行对俱乐部的高度赞誉,更让京城热爱艺术的企业家忘返于品质典雅、服务设施齐全、拥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艺术生活殿堂。如今,马奈草地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充满艺术内涵的体验式活动吸引了更多不同的群体。
为了使马奈的艺术生活更加丰富,马奈草地与国内外许多知名艺术机构、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北大歌剧研究院的合作启动后,在原有的主题系列活动基础上,马奈的艺术生活将增加歌剧主题沙龙及歌剧雅宴,未来,马奈草地的艺术生活将更加丰富。
从美术史到社会现实,从商业配套回归到艺术生活。这一切赋予了马奈草地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此,金锡顺与马奈草地理事会成员共同发起成立了“马奈草地中国艺术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扶植中国的青少年杰出艺术家走向国际。
展望未来,马奈草地也期待通过打造富有艺术内涵的商务社交平台,不仅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更将引导众多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企业家朋友们将马奈作为情感的载体,不仅能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您的家人及好友来感受马奈特有的艺术生活,更能与他们一道充分享受丰富的艺术滋养带来的更加愉悦的幸福感!
当梦想照进现实,阳光让一切变得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