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审判与救赎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是俄罗斯伟大作家,而且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他用显微镜般的目光洞察人类社会的林林总总,并深刻思考与挖掘其缘由以追寻医治的良方——用独特的笔致塑造那些复杂的“文学形象”,从而使读者走进陀氏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信仰
  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是世界文学史上可以与列夫·托尔斯泰等文豪相媲美的文坛巨匠,同时又是一位思想家。他不断探索人类灵魂的秘密,从而寻找俄罗斯的前途和命运。他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既是研究和发掘人类思维与社会现实相互关联的参照资源,也是当代人研究文学创作的独特样本。其作品饱含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超凡的思维动向和写作个性。正如当代翻译家徐振亚先生所说:“作者以非凡的功力描写人性的复杂和矛盾,面对那个善恶颠倒的现实社会的批判达到空前的程度。……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激进主义情绪,知识分子竞相否定一切,深怕自己不够‘赤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这股激进主义的旋风面前,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怕被论敌扣上‘叛徒’‘反动分子’的政治帽子,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清醒和敢于反潮流的勇气。”(引文摘自花城出版社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集》徐振亚先生文《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下文不再另注。)
  我们阅读他的作品时,往往会在脑海里不停地追问:他的所思所想、他的判断认知以及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在读者反复比较那些作品后,都会得到提示和引领——在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波诡云谲的现实面前,他以另类思维、另类视角、另类笔触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性观感、心灵窥探。他以审视的目光“追寻”社会病灶中的“癌细胞”,以“透视机”般的头脑分析人性的善与恶,并把它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些“证据”中,作者无声地回答了读者头脑中的种种疑虑,于是作者会在一旁“窃喜”——目的达到了。
  1821年10月30日,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一個医生家庭,父亲后来成了一个不大的庄园主,还获得了贵族头衔。1837年母亲去世,不久父亲也死于非命,从此他的生活靠亲友接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期间,领受了富家子弟的白眼,这给了他精神上极大的刺激。生活的波折与坎坷造就了他敏感与细腻的神经,也为他日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他曾被歧视、被冷落,他曾因自己是狂热的“社会主义者”而被逮捕、囚禁,甚至在执行死刑之前才被赦免,改为发配西伯利亚……流放期间他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也因此他的狂热的、也可以说是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想被冲垮。随之他的世界观也发生了转变。这一切为他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大半生,他以独树一帜的思考与笔触屹立于俄罗斯与世界文坛。徐振亚先生在其编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集》中,为其下了如此定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此言不虚!读者在其作品中,可以捕捉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一个“社会主义者”转变成一名“宗教主义者”的思维过程。这一看点,正是陀氏作品的超凡之处。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表现了作者的这一变化,也成就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这之后,他的诸多作品都以挖掘和追究人性的善恶美丑为主线,表达了作者不同凡响的独特思想与写作手法。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生动深刻地剖析了人性善恶的矛盾与博弈。在善与恶的徘徊与争斗中,信仰的高尚、爱的力量、自我暴露与救赎才是拯救灵魂的最佳选择。
  “作品表面上说的是一桩谋杀案的侦破过程,实际上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和人类命运的心理小说。”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学习法律的志向远大的青年,但他穷困潦倒,交不起学费。房东太太总是恶狠狠地讨要房租,他不仅交不起房租,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他还拖欠着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伊凡诺芙娜的钱。老太婆那傲慢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刺激着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神经。那些掌权的“超人”与“普通人”的不公平境遇是他的一个“心结”。他想,从梭伦到拿破仑等“超人”,哪个不是让“血流成河”成就了他们的“业绩”?!这种以“暴力”取胜的影子在他内心徘徊。
  他反复思索着,矛盾的心理纠缠不休:“干还是不干?”一种自鄙与内疚压抑着狂躁与罪恶感。可他欠着房东的租钱,而且一整天都没有吃饭,于是狂躁占了上风。他又来到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家,不礼貌地推门而入。老太婆也提防着他。就在老太婆脸朝窗户查看“贵重的”银质烟盒那一刻,他颤抖着但坚决地用斧头砍向老太婆,连砍数斧,老太婆应声倒下断了气。他取下老太婆的钱袋,正要用钥匙开柜子时,外面有了轻松的脚步声和低微的惊叹声。刚走进来的老太婆的妹妹莉札韦塔吓傻了,他又毫不犹豫地顺手干掉了小老太。
  这件事火了,大家都在议论。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总是疑神疑鬼,在他的心里处处都是议论声和怀疑他的目光。不过他的面无表情与他的不善交友为他内心的波澜起伏做着掩饰。而且在对他的一篇论文《论犯罪》的讨论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淡定、理智、论辩的合乎情理,以及对宗教的认可,让怀疑他的人开始动摇。不过他总是心怀忐忑、坐卧不宁;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杀人的“证据”做不成“铁证”。拉斯柯尔尼科夫心中总似有一块大石头压着,他恨不得找一个知己倾诉,把那块大石头扔掉。他有一个女友索尼娅——她是退职九品文官谢苗·扎哈罗维奇·马尔美拉陀夫家的长女。而后,马尔美拉陀夫出车祸身亡。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索尼娅不得不沦为娼妓。她是个善良的姑娘,与拉斯柯尔尼科夫可谓“同病相怜”。他对索尼娅先是试探性地诉说自己对这件杀人案的看法,显得语无伦次而紧张;最终他还是把自己做的一切像叙述别人的事情一样说了出来,似亲眼看见,又像是在暗示;直到索尼娅恍然大悟地说了一声:“上帝,你做了什么?!”他才浑身瘫软,无声且无力地听到自己说了声:“是这样,你都知道了。”
  索尼娅力劝拉斯柯尔尼科夫向上帝和世间忏悔以求得上帝和世间的宽恕和惩罚,而拉斯柯尔尼科夫只说了句:“我去服刑你会去看我吗?”索尼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最后他决定要向“上帝”忏悔,他戴上柏木的十字架信步而行。当走到了十字路口,他忽然想起索尼娅对他说的话:“在十字路口你要跪下,亲吻脚下的土地,向上帝和世人请罪忏悔。”他恍惚地跪在地上, 亲吻那肮脏的地面。周围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醉汉,围过来嬉笑,逗乐。他不管,只觉得有人尾随着他,一会儿又闪到一旁躲起来。他知道,这是索尼娅一直与他在一起。索尼娅会与他同行,不会离开他。于是他最终去自首。   这篇小说足以说明“暴力”征服的只是人的“肉体”,而伤害的却是施暴者的灵魂。这也暗示了作者由一个狂热的“社会主义者”逐渐成为“宗教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这里作者强调信仰和爱的力量可以拯救世间一切,包括人的灵魂。可作者的笔没有一处触及那虚无缥缈的高尚词汇,他的朴素、细腻、亲切的描写却打动着读者的心。主人公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离读者的思维是那么接近、那么贴切。陀氏就像一个微型摄像机,透视着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也给读者的精神世界注入了镇静剂和安慰剂。
  《白痴》是陀氏另一部代表作。被社会舆论污蔑为“白痴”的梅诗金公爵是一个诚挚、纯洁、谦逊的青年。他与既高贵又自卑的娜斯塔霞相爱,但社会地位、周遭舆论使娜斯塔霞的内心充满矛盾。作者以细腻且大胆的笔触把娜斯塔霞内心变化的丝丝缕缕描绘得入木三分。
  小说中的梅诗金公爵回到阔别四年的彼得堡,途中遇见富商罗果仁,并听他讲到了娜斯塔霞这个绝色美女的名字。娜斯塔霞虽然出身贵族,但自幼父母双亡,被地主托茨基收养。长大成人的娜斯塔霞美若天仙,成了托茨基的情人。托茨基之后想娶将军叶班钦的女儿为妻,于是拿出七万五千卢布作为陪嫁,把娜斯塔霞嫁给将军的秘书加尼亚。而加尼亚完全是为了那份“嫁妆”才答应这门亲事的。在娜斯塔霞的生日宴会上,罗果仁带着十万现金放在加尼亚面前,要娶娜斯塔霞。梅诗金公爵也在宴会上,公爵为娜斯塔霞的气质与美貌而倾倒。娜斯塔霞也被公爵的气度教养深深折服并爱上了他,她毅然焚烧罗果仁的十万礼金就是证明。然而,娜斯塔霞深知自己的身份与公爵的地位之间的差距。在爱情与现实面前,她必须做出选择。在罗果仁与梅诗金之间,她内心的真情与现实的处境使之辗转反侧,不能自拔。她的犹豫不决、出尔反尔把三个人的心都搅碎了。
  然而梅诗金爱娜斯塔霞爱得发“痴”。为了她,梅诗金可以做任何事,不怕周遭的议论和耻笑;而罗果仁不仅为自己的虚荣,也为她的美丽与优雅不顾一切。梅诗金公爵向罗果仁表白了他对娜斯塔霞的真爱后,罗果仁在愤怒、妒忌、怨恨与“自尊”的促使下,亲手刺杀了娜斯塔霞。
  两个情敌最后陪伴着一具冰凉的尸体,倾诉着各自内心的真实情愫。没有了恨,没有了怨,没有了爱,甚至没有了感知。一个进了牢门,一个进了医院。《白痴》不仅把爱情的真伪与现实的残酷揭露得淋漓尽致,而且在小说的结尾处揭示了人性的脆弱与人情的虚伪。当眼前的一切真实化为乌有时,他们才恍然大悟:过去的一切是多么无知与无聊。可我们哪一个不是活在混沌之中,大彻大悟却时过境迁!但作者没有下此结论,他只是用细腻的笔触描述娜斯塔霞那颗矛盾和看似“出尔反尔”的心。而读者所领会到的是那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会把一个纯洁善良的青春少女的精神世界撕裂。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氏深入地解析了人性与宗教的关系。信仰把人们的思维与行动稳固地束缚在理智与规矩之中,于是才有了“和谐与安定”。其实小说《罪与罚》也暗示了作者对宗教的重视。徐振亚先生对陀氏的“宗教观”有独到的见地。他曾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思想历来受到诟病,其实这才是作家的真实面目,也是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民族性格’和‘俄罗斯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从三兄弟与其父之间的矛盾、纠葛、认识与博弈中,读者看到“宗教与信仰”是维系上层建筑稳固的“定海神针”,上帝只是“定海神针”的标识。
  小说中的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青年时期是一个寄人篱下的“食客”,常常扮演可笑的小丑以供主人取乐。为了谋取钱财和地位,他结婚两次。妻子相继去世后,他不顾三个孩子的生活,自私贪婪地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甚至把强奸疯女生下的儿子斯梅尔佳科夫交由女仆抚养。但他想不到,竟是刺杀他的凶手。
  老卡拉马佐夫有三个儿子,老大德米特里带着未婚妻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来找父亲索要母亲的遗产。这期间德米特里爱上了城里的妓女格鲁申卡,而他的父亲也对格鲁申卡有非分之想。为了财产和女人,父子反目。老二伊凡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对父兄的矛盾听之任之,他对改造世界持悲观态度。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他因为没有信仰而痛苦,把为所欲为当作自己的处事原则。而伊凡的思想被疯女之子斯梅尔佳科夫所接受并付诸行动。老三阿廖沙纯洁善良,有信仰有追求,为了摆脱世俗的仇恨,追求爱的理想而当了修士。他尽力劝导由于情欲而处于疯狂状态的父兄。
  一次,老大为了查看格鲁申卡是否在父亲处所,在翻墙时被仆人发现,便用铁杵把仆人打晕逃跑了。而警察指控他杀了自己的父亲,把他逮捕。他也以为杀了人,而实际上,老卡拉马佐夫并不是老大杀的。
  虽然作者借老二伊凡之口以大量笔墨揭露了所谓“上帝”、所谓“神明”的虚伪与欺骗,但在伊凡与阿廖沙的交谈中,伊凡内心的“无神论”思维总在启发和暗示弟弟阿廖沙,在《宗教大法官》一节里,伊凡向阿廖沙讲述了他的观念:大法官只是把 “上帝”作为一个偶像供养,以此让大众服服帖帖,向“上帝的代言人”——大法官叙说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阿廖沙以一个虔诚的上帝的信徒阐述自己的信仰与心迹。兄弟俩互不理解,但一件事让伊凡动摇了。
  那是伊凡最后一次来见斯梅尔佳科夫,他怀着一种同情抑或怨恨、求解的心境而来,他毕竟与之有血缘关系。当斯梅尔佳科夫讲述自己因财杀父的过程时,他感到震惊也感到内疚。因为伊凡给他灌输了“自由”与“为所欲为”的理念——无神论、无信仰……所以斯梅尔佳科夫杀人的行为完全是在伊凡的引导下进行的。最后,斯梅尔佳科夫把窃取的三千卢布交给了伊凡。而伊凡经过“信仰”与“现实”在内心的撕扯搏斗后,准备第二天替斯梅尔佳科夫去自首。就在这时,斯梅尔佳科夫上吊自杀。伊凡内心的矛盾再次翻腾起伏,因为他的“暗示”斯梅尔佳科夫走向不归路。这件事使伊凡猛然醒悟——阿廖沙是对的,没有信仰的“自由”是毁掉灵魂的祸首。这部小说从始至终充斥着陀氏的“宗教观”,其宗旨是“信仰”的力量高于一切。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在探索人性的善恶美丑,而且以审视、追究的目光在“寻医治疗”人性中的扭曲与丑陋。他的每一部小说都集中表现了对人的思维、心理以及行为的揭露与质疑,而最终他把所探究的真谛毫不隐晦地暴露于读者面前,其目的还是寻求“医治”抑或寻求同盟者。我们把作者视为灵魂的“工程师”和“审判者”绝不为过。陀氏代表作品无不是表现灵魂深处的纠结、叛逆、矛盾与挣扎,最后把解决问题的关键归结于信仰和博爱。
  作品的“精髓”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有关,或者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影子在跃动。正如高尔基曾对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所评论的那样:“奥涅金是普希金的肖像,所以《叶甫根尼·奥涅金》一书的自传成分很重。”(《叶甫根尼·奥涅金》,王士燮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甚至《日瓦格医生》中的日瓦格就是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的影子。当代翻译家蓝英年先生也曾断言:“拉拉的原型便是伊文斯卡娅,日瓦戈同拉拉的爱情,便是诗意化的帕斯捷尔纳克和伊文斯卡娅的爱情。”(《〈日瓦戈医生〉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和他的红颜知己》,2015年7月22日)这足以说明,文学作品虽然是“虚构”,但作者没有生活经历,没有自己对生活现实的思考,是不可能落笔有神且一挥而就的。
  为进一步理解陀氏的精神境界和写作风格,笔者阅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集(上、下册)》(徐振亚编,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这是一部了解陀氏生平作为及写作生涯的绝佳文集。它集陀氏生平介绍、书信往来、文坛评论等于一体,是令读者深入了解和领会陀氏思维、心态及写作动机的集大成之作。在它的引领下,认真阅读陀氏的代表作品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思维“张力”的体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坛中的显赫,正是因為他敢于探索和揭露灵魂,以其震撼人心的巨大思想感召力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当读者读罢托氏的三篇名著《罪与罚》《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后,不免为作者的深刻思想而折服,而且会恍然大悟,作为人,不仅需要信仰和追求,更需要自由和独立;而自由和独立须在信仰和追求的支撑下才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维。
  2020年11月13日
其他文献
刘心武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头条的《班主任》,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迄今,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永远绕不开的经典篇章。它是在对过去一段历史的“再讲述”,而今天回看,它又是对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过渡”阶段的“历史的再讲述”——对当时那段非常特殊的具有过渡和承前启后性质的历史阶段和时代语境的再讲述。这“历史的再讲述”是以文学的形式、一个短篇小说的载体来承载和再呈现。  一  《班主
期刊
我以前买过不少书。最近几年,没怎么买。眼花了,看书多了感到费劲。但前几天,我特意跑到书店,去买老同学张梦阳的新书《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  那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去买老同学又是好朋友的书,是人生第一次,并且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是写鲁迅先生的,小说体的文学传记,三部。我怀着点儿兴奋,怀着点儿自豪,去买老同学的巨作——或者说,去迎接鲁迅先生。但是又怀着点儿忐忑,担心在我这里买不到。  张梦阳在上海举行
期刊
1975年  9月,任湖北省公安县跃进学校民办教师。两年间,从小学一年级教到高中二年级,语文、数学、政治都教过。  10月,因为《淬火》等两首小诗的投稿,应《湖北文艺》(原《长江文艺》,“文革”中更名《湖北文艺》)编辑部邀请,至武汉参加创作学习班。《淬火》刊于《湖北文艺》1975年第6期。  1978年  3月,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本科。  1982年  1月,获武汉大学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中国古
期刊
2015年沈从文会议上师姐妹三人和吴老师、赵园老师、凌宇老师、张中老师合影  记得刚入吴门的那一年,有一次和吴老师吃饭,席间有朋友说:吴老师是名家,是大学者,等过了八十,我们改叫您吴老吧!吴老师笑着说:到啥时候,还是喜欢大家喊我吴老师!  吴老师很喜欢做老师,他曾不无骄傲地引学生为荣:我的几个博士生毕业了,现在都在高校做老师,没有离开现当代的专业。讲实话,我们几个学生都没有他那水平,吴老师思维敏捷
期刊
摘要:戴望舒在把《断篇》改写成《我用残损的手掌》时删略了所有和声音有关的信息。通过考察《手掌》中唯一提示声音的冒号可以发现,全诗在声音的沉潜中既抒发了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感,又借助隐秘幽微的私语试图重构自我与外界被毁坏的秩序。  关键词: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声音  1946年,戴望舒发表了《我用残损的手掌》(下文简称《手掌》)。在全诗最后,戴望舒自注此诗写于1942年7月3日,也是在那年春天,
期刊
《水浒》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史进、李忠在潘家酒楼喝酒,碰到在此卖唱的金翠莲父女,得悉其被郑屠镇关西欺诈奴役之事,鲁达决意搭救他们,于是牵头集资资助金翠莲父女逃离渭州。结果是,鲁达出了五两银子,史进出了十两银子,共十五两银子,交给了金老,让他回去准备,而鲁达则答应他们,第二天一早去客店保护他们平安离开。  为什么他们离开还得鲁达去保护他们呢?因为,金老告诉鲁达:镇关西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的三首诗都与移剌瑗幕府有关。前二首写正大七年元好问前往幕府和登楼所感,第三首写正大四年送好友雷渊赴幕。《被檄夜赴邓州幕府》中,诗人破衣瘦马,仓促就道,几分自嘲又几分自解。诗多转折又毫不费力,显示了笔力的过人之处。《邓州城楼》写诗人登上城楼,却看不到国家军队振作的希望,加之浓重的游子漂泊之感,笔调悲凉。《横波亭为青口帅赋》是一首登览兼赠人之作,难点在于要将登览与赠人两意俱到且融合无间
期刊
摘要: 刘以鬯中长篇小说光芒万丈,尤其在王家卫导演“特别鸣谢刘以鬯先生”的效应之下,读者更是对《酒徒》《过去的日子》中的“自叙传”成分以及《对倒》的艺术手法多加青眼。这固然为刘以鬯的中长篇作品研究锦上添花,却也更加掩盖了其短篇小说的经纶锦绣。其实,剖析刘以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不仅能发现其艺术传承所自与创新功力,更能勘查其始终抠紧的“人性”密码和创作题旨。  关键词:刘以鬯 短篇小说 《迷楼》 人性
期刊
摘要: 博尔赫斯是一个清醒的说梦者,他的迷宫小说所表达的是形而上的思考。《小径分岔的花园》正是如此,它故事里面有故事,其内涵是关于时间和艺术的玄想与哲思。作品中写到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乃是时间的隐喻;既然时间可以分岔,那么人如何面对死亡就是一个问题。在此,三个人物的死值得玩味:“我”的先祖彭写过一本迷宫小说,旨在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存在抵挡死亡;彭的研究者艾伯特是彭思想的继承者,他的解读将一个人的精
期刊
摘要: 余同友中篇小说《找呀找幸福》采取了借人、借物、借景的创作手法,诗意地书写了大山深处贫困乡村幸福村,在扶贫干部李朝阳的带领下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美好过程。通过诗意的书写,把一个本来十分枯燥的乡村脱贫故事表达得诗意盎然。同时,小说还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来构建村民们的幸福生活,进而使其具有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二重性。一言以蔽之,小说通篇营造出了一个诗意的氛围,令人有一种能从内心深处浮现出诗意的幸福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