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立体感知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材分析
  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血液组成、血细胞的分类和功能的基础上,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为载体,重点探究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血液知识有一定联系,与下一节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的联系更紧密,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在用“受伤后出血情况不同”引入人体有不同种类的血管后,便开始实验,要求观察血流情况,并尝试分辨不同的血管。之后再从血流方向、管壁厚薄、弹性大小、流速等方面进行区分。
  动脉和静脉这两个概念是从血液流动的方向上进行定义的,二者既统一又相反。从整体上看,它们方向一致,血液总是沿着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这条路线不停地流动;从单个概念上看,它们又恰恰相反,一个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出,一个是送回心脏。
  2设计由来
  2005年的期中考试后分析试卷时,笔者发现能区分动脉和静脉的学生不到一半,做错的试卷中一半空着,一半写反了。当初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看图、填表、实验、总结,学得很好,考时答对的却很少。这个现象使笔者不断反思其中的原因:很多学生分不清左右和东西,这也许是弄混动脉和静脉的原因,需要给他们的记忆提供一个“抓手”,对知识形成深刻的体验,使多数学生能“过目不忘”。之后有半年时间,笔者多方面查阅资料,苦苦寻找对策,最后,教材中的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故事(人教七年级下册74页)给了笔者启迪。笔者从哈维的一系列实验中,选择了一些重要实验进行改编,在导入新课后讲给学生听,边讲边提问题。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让笔者意识到这节课是成功的。第二年正好又有同样一道题,除了3位学生没有写,其余全做对了。这说明这种教法乐于被学生接受。下面是最近一次的教学简要记录。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输液和诊脉的图片)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哪位同学知道,中医号脉和输液用到的血管有何不同?
  生:诊脉的部位是动脉,针刺的部位是静脉。
  生:一个能跳动,一个不动。
  师:对,这是我们身体中的两种血管:动脉和静脉。手背上、胳膊上的青筋是静脉,不能搏动,输液时找这类血管。诊脉用的血管是动脉,能搏动,有经验的中医通过桡动脉的搏动就能诊断疾病。同学们试着摸一摸自己的桡动脉。
  师:我们知道血液在不停的流动。那么手背上的静脉里面,血液向哪个方向流动,你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3.2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感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师:在过去一千多年时间里,人们也一直不清楚血液是怎样流动的。直到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提出了血液循环的理论。哈维解剖了许多活的动物,如蛇、蛙等。他把蛇的胸部剖开,蛇的心脏仍在跳动。他发现蛇的心脏连着几条粗大血管,有的血管在不停地搏动,这是什么?
  生:动脉。
  师:不能搏动的血管是什么?
  生:静脉。
  师:(画出心脏及相连的动、静脉简图)哈维用镊子夹住动脉,观察血管的变化,他发现离心脏近的一端的血管和心脏胀的很大,而另一端瘪下去了。松开镊子,心脏和血管贼复了原状。同学们猜一猜,哈维通过这个实验现象,会得出什么结论?
  生1:心脏中的血液由动脉运走。
  生2:动脉中的血液来自心脏。
  师:对(用箭头标出动脉血流方向)。如果你是哈维,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生:用镊子夹住静脉。
  师:哈维就是这么做的,你们猜一猜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生:靠近心脏的那一段血管瘪了下去,而远离心脏的另一端鼓胀了起来。接着哈维会松开镊子,血管恢复原状,这说明静脉把血液送回心脏。
  师:猜得很对。那静脉中的血从哪里来呢?
  学生一时语塞。
  师:心脏中的血液流入动脉,与心脏相连的动脉粗大,然后逐渐分支成较小动脉,血液由大动脉进入小动脉中,就像大树分支一样越分越细。再看静脉,离心脏近的静脉粗大,顺藤摸瓜可以发现,大静脉中的血来自较小静脉,较小静脉中的血来自更小的静脉,就像许多小溪流入小河,许多小河汇成大河一样,把静脉比做江河汇流。心脏中的血液由动脉运走,由静脉送回,哈维进一步推测:动脉中的血一定是流入静脉。但他不清楚怎么流过去的。直到发明了显微镜后,在他死后四年,由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发现了一种象毫毛一样细的血管,起名为毛细血管。随后,列文·虎克发现毛细血管连着动脉与静脉。至此,血液循环理论才告完成,并得到世人的认可。
  师:哈维还用人做实验,(学生惊奇地:啊)当然不是解剖人。他用绷带结扎人的手臂来证实他的推测。同学们想想他是怎么做的?(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进一步追问:输液前为什么先用橡皮筋绑住手臂?)
  生:用橡皮筋绑住手臂,静脉中的血液不能回流,血管膨大,针容易扎进去。
  师:对,哈维请了一些比较瘦的人(容易在身上找到血管)。他把那些人手臂上的大静脉血管用绷带扎紧,结果发现靠近心脏的一段血管瘪下去,而另一端鼓了起来。他又扎住了动脉血管,发现远离心脏的那一端动脉不再跳动,而另一端很快鼓了起来。这证明人的血液循环与动物是一样的。我们利用显微镜,可以亲眼看看这三种血管。
  3.3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师:要想观察到血液流动,对观察材料有两个要求:材料要薄而透明;动物必须是活的。(捞出一条小鱼)小鱼的尾鳍是否符合这两个条件?怎样用显微镜观察它的尾鳍呢?(停顿片刻)同学们先看实验步骤的1、2、3条。(2 min后,找学生陈述步骤)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但小鱼长时间离开水会仍会死掉,所以要尽快完成实验,如果需要较长时间,可把小鱼放入水中,再换一条实验。阅读步骤4、5条,了解观察任务,此外,各小组比一比,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生1:我发现小鱼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不同,有向头部方向流动的,有向尾部方向流动的。
  师:对,这两种一种是动脉,另一种是静脉,向尾部流动的应该是什么?
  生1:动脉,因为鱼的心脏在前面,血液离心脏越来越远。
  生2:我发现了小鱼尾鳍内血管的粗细不同,有的粗,有的细。
  师:细的怎么样呢?
  生2:血液中的红细胞刚好通过,血流慢。
  师:这就是毛细血管。
  生3:我发现了小鱼的血管都成字母“H”的形状。
  师:同学们你们在视野中发现这种现象了吗?谁看到了,请起来描述一下好吗?
  生4:老师我也看到了类似于字母“H”一样的结构,我认为那不是血管,而是小鱼的其他结构。
  师:那你们知道字母“H”一样的结构是什么吗?
  师:它其实是小鱼的骨骼,支撑着小鱼的身体。
  生5:老师,我们小组确定找到了小鱼的血管,可就是看不到血管内有血液流动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师:哦,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生6:我认为是小鱼长时间缺水,生命力减弱,所以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慢,甚至停止。
  师追问:那我们怎样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生6:在实验过程中,给小鱼多滴加水分,保护小鱼不会因缺水而死亡。
  师:说得非常好,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地保护它。除了我们观察到的,三种血管还有其他一些特点,请读课本第66-67页,填写表格。
  3.4自学课本,完成表1
  师:阅读之后,同学们有没有看不明白的地方?
  生:没有。
  师:那老师考考大家,看你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出示教材图Ⅳ-34动脉和静脉横切面)为什么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
  生:心脏把血射入动脉,压力大,只有管壁厚,弹性大才能承受压力。
  师:静脉为什么管壁薄?
  生:血液经毛细血管流到静脉,压力变小,所以静脉管壁薄。
  师:对,可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毛细血管的功能是什么?
  生:物质交换。
  师:(出示教材图Ⅳ-36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当血液流到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穿过毛细血管壁送给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特质则进入血液,实现了物质交换的功能。在动脉和静脉中能进行物质交换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毛细血管薄,物质易通过,而动脉和静脉的管壁都较厚,物质不易通过。
  师:说得好,毛细血管还有哪些特点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
  生:管腔细,血流速度慢。
  师:对,这样才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特点可以再加一点:分布广,除指甲、毛发等处外,毛细血管几乎无处不在。这有利于给全身每个细胞输送物质,也能把全身细胞产生的废物运走。
  师:常言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下肢静脉中的血液却能往高处流,回到心脏。你知道四肢的静脉中有什么吗?
  生:有静脉瓣。
  师:(出示静脉瓣图片)静脉瓣能阻止血液向下倒流,再加上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以及其他组织的挤压作用,促使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回心脏(出示静脉瓣动画)。
  4练习(略)
  5教学反思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笔者认为,能让学生理解的课不算是好课,让学生一遍就能记住的课才是好课。
  本课首先从日常的诊脉、输液入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体会到血管的不同;从科学家的故事中,又诠释了动脉和静脉的字面含义;讲科学家的实验,边讲边留下空间让学生猜测,使之感悟到概念的渊源,体会科学家的智慧;分组实验让学生得以亲自观察、分辨不同的血管;自学填表及师生对话,让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的紧密联系。不同的活动,全方位的体验,使概念在头脑中扎下了根,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讲授血管,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过把动脉和静脉弄混的情况。这也为下节讲解心脏的结构打下基础:先让学生根据血管名称标出血流方向,学生马上就会明白心脏内部四个腔中的血液流动情况,也会明白两个循环的路线。
其他文献
2012年2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登载了一篇题为《对两个易错遗传题的分析》的文章,读罢深受启发,再细细品味,产生了几个小小疑问:A的卵细胞不能与A的精子结合,A的卵细胞与a的精子结合的概率有改变吗?A的卵细胞不与A的精子结合,从而增大A的精子与a卵细胞的结合概率,会影响aa的概率吗?不能结合等于“结合致死”吗?应该怎样考虑这些问题呢?笔者抓住“结合致死”和“不能结合”两个概念对两个遗传题做了
期刊
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2. 下列关于蛙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期刊
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可以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控制有碍学习的“违纪行为”,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是一堂市级高中生物研讨课(“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课后研讨摘录:①课堂提问:这堂课回答问题共38次,共16个问题让
期刊
摘要 叙述对执教同题异构“细胞增殖”复习课的反思,从听课笔录以及自己在备课、上课、评课及对复习课的思考,探讨通过“同题异构”的平台,一起探究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 同题异构 细胞增殖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18-02    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和每个教师的追求,如何在减负增效
期刊
摘要 在“DNA分子的複制”一节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假说演绎、模型建构等科学研元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键词 科学研究方法 DNA分子複制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09-02    1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複制”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
期刊
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在历来的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两年江苏高考和某些大市模拟考试实验题的分析,发现实验题几乎都来源于教材实验。有的单独考查某个教材实验,有的以某个共同点作为串联综合考查多个教材实验,有的是教材实验的细化和拓展等。那么,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该如何把教材实验转变成实验试题呢?笔者参与了近两年南通市高三所有的模拟考试命题,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1 注重教材实验的细化   
期刊
遗传与变异类实验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常涉及到探究基因的显隐性、基因的存在位置、变异类型和验证遗传规律等。此类实验的解答依赖于学生对遗传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需要认真体会生物学家的探索过程和实验设计方法。  1 类型一:探究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  1.1 实验原理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纯合子自交,后代只表现一种
期刊
摘要 运用生态学习理论,以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案例,进行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整体性原则引导学习活动的系统设计,以适应性原则引导学习活动的实施,以多样性原则引导学习活动的评价,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知识共享”的活动设计目标。  关键词 生态性学习 单元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通过实验探索学习现象和学习机制的原理,创立各
期刊
摘要 围绕旁栏思考题展开论述,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如何利用旁栏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旁栏思考题 生物学教学 培养能力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59-02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许多章节的旁栏中都有与课本相关的思考题,简称旁栏思考题,紧扣学习重难点,思考性很强,为课堂教学提
期刊
1 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路  (1) 科学的本质可以概括为知识性、概念性、过程性、探究性、开放性、社会性、STS和文化性。自然科学具有4个维度: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科学史学科的创始人乔治·萨顿认为: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地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