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叙述对执教同题异构“细胞增殖”复习课的反思,从听课笔录以及自己在备课、上课、评课及对复习课的思考,探讨通过“同题异构”的平台,一起探究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 同题异构 细胞增殖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18-02
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和每个教师的追求,如何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达到最大的效益呢?下面是笔者在参加常州市八所重点高中联校教研活动——同题异构课堂研讨后的一点思考。
1 同题异构的本质
同题异构的形式是“异构”,即基于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以不同的方式组织教材,呈现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最终的本质是求同,即谋求共同的发展。通过执教者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充分备课,组织教学,并通过评课、交流研讨,在研讨中促进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比较中拓宽了听课者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师群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同题异构”的最终归宿。
2 “细胞增殖”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听课笔录
甲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1)教师利用学生体形差异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问题,基于情境问题驱动学生回忆细胞增殖方式,提出复习的要求。(2)教师基于问题,组织学生玩牌(几幅有关植物有丝分裂细胞图)活动,要求学生对牌按一定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师生就图片进行交互活动,提出问题,进行有效对话活动。活动主要目的是解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掌握,同时提及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情况。(3)基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投影坐标图复习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变化,学生完成学案。
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1)教师由受精卵导入新课。基于学案的预习,教师展示学案答案。教师展示几个关键概念要求学生构建概念图: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教师展示学生构建的概念图。(2)基于概念图,教师聚焦两个问题: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什么时候开始?(3)教师讲解DNA分布,通过画染色体讲解复习有关知识。教师画了分裂间期的一条染色质后,要求学生画其他时期的染色体情况。教师复习染色体的数目相关问题,并训练学生学案习题。
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1)展示人的生命历程,通过人的发育片段导人新课复习。基于概念图的构建教师不断展开教学,复习和构建概念图同步进行。教师提供考纲要求,并通过设计问题为线索,带领学生展开复习。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学生有关细胞分裂概念、细胞周期(通过圆饼、线段图等促进学生的理解)。(2)利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讲解复习有关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情况,总结各时期的特征,同时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比较,总结其异同点,并进行变式巩固。(3)教师讲解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交代染色单体、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尝试概念模型向数学模型转变,教师基于概念模型(染色体形态变化图),归纳有丝分裂的意义(以上部分是评课时的记录)。
3 对执教课的反思
备课设想:(教师丙)因为这是一节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课,相对而言,学生的遗忘率高,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1)创造生命性的课堂,站在生命的高度,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历程和细胞增殖之间的内在联系;(2)创设情景,构建概念图,以问题的形式展开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复习教学和变化实质的理解,建构数学模型,画出相关变化的曲线;(3)通过题目的设计和变式,着重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但其实在这一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表现在:①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不够清晰,即在细胞周期的概念上花时太多,挖得太深,而对细胞分裂的过程的重点内容时间仓促,没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变式训练的机会,即重点不突出。②本节课的重点概念学生没能很清楚辨析,因此学生在对相关的概念辨析题时错误率较高。
4 研讨后的共识
4.1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甲教师:如何使复习的主线更加清晰?如何创设一个复习教学情境,即基于一个点的突破实现整体复习目标?
乙教师:复习课如何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问题突破和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巩固?
丙教师: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等的形为变化花的时间有些少,学生掌握了吗?画图要求在本节教学中如何体现?
4.2复习课的组织策略
如何在复习课上出新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升解题能力,使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呢?通过研讨,觉得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设计:(1)内容的组织要有一定的高度,可以从生物的本质特征理解生命性的统一以_及生物所进行的生命活动。(2)知识的建构要有新的方法,如果教师再去简单地重复书本概念,不但学生听起来无味,还会导致学生听听都会,但一做就错,要善于借助于信息处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如图表、图解、曲线图、思维导图及概念图等,提高复习的吸引力。(3)提问的方式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不能提一些太简单、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对于概念的辨析最好不要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概念,可以设计判断或选择,直击学生错误的要点,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4)典型例题的选择和解剖:要有新的高度,要能紧扣知识点,并在分析时要求学生说出考查的知识点,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训练,类似于经常做“记忆体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5)有效的训练复习课中一定离不开当堂训练(即变式训练),一定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
4.3“细胞分裂”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设计典型例题,帮助学生辨析五组概念:(1)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2)染色质与染色体;(3)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4)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5)纺锤丝、星射线、纺锤体。本专题的概念多,在对概念的辨析中,教师突破重点难点,后面的有丝分裂过程的教学便一气呵成。
其次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包括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案来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问题检测,并通过例题、变式训练题来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最后针对细胞有丝分裂中的重点教学:图形识别、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变化曲线图、画细胞分裂过程图像(中期、后期),从而使学生巩固对有丝分裂过程和实质的理解。
以上教学过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跳出教材,把握核心内容(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建构模型细胞分裂的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同题异构 细胞增殖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18-02
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和每个教师的追求,如何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达到最大的效益呢?下面是笔者在参加常州市八所重点高中联校教研活动——同题异构课堂研讨后的一点思考。
1 同题异构的本质
同题异构的形式是“异构”,即基于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以不同的方式组织教材,呈现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最终的本质是求同,即谋求共同的发展。通过执教者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充分备课,组织教学,并通过评课、交流研讨,在研讨中促进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比较中拓宽了听课者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师群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同题异构”的最终归宿。
2 “细胞增殖”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听课笔录
甲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1)教师利用学生体形差异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问题,基于情境问题驱动学生回忆细胞增殖方式,提出复习的要求。(2)教师基于问题,组织学生玩牌(几幅有关植物有丝分裂细胞图)活动,要求学生对牌按一定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师生就图片进行交互活动,提出问题,进行有效对话活动。活动主要目的是解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掌握,同时提及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情况。(3)基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投影坐标图复习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变化,学生完成学案。
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1)教师由受精卵导入新课。基于学案的预习,教师展示学案答案。教师展示几个关键概念要求学生构建概念图:细胞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教师展示学生构建的概念图。(2)基于概念图,教师聚焦两个问题: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什么时候开始?(3)教师讲解DNA分布,通过画染色体讲解复习有关知识。教师画了分裂间期的一条染色质后,要求学生画其他时期的染色体情况。教师复习染色体的数目相关问题,并训练学生学案习题。
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1)展示人的生命历程,通过人的发育片段导人新课复习。基于概念图的构建教师不断展开教学,复习和构建概念图同步进行。教师提供考纲要求,并通过设计问题为线索,带领学生展开复习。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学生有关细胞分裂概念、细胞周期(通过圆饼、线段图等促进学生的理解)。(2)利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讲解复习有关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情况,总结各时期的特征,同时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比较,总结其异同点,并进行变式巩固。(3)教师讲解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交代染色单体、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尝试概念模型向数学模型转变,教师基于概念模型(染色体形态变化图),归纳有丝分裂的意义(以上部分是评课时的记录)。
3 对执教课的反思
备课设想:(教师丙)因为这是一节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课,相对而言,学生的遗忘率高,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1)创造生命性的课堂,站在生命的高度,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历程和细胞增殖之间的内在联系;(2)创设情景,构建概念图,以问题的形式展开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复习教学和变化实质的理解,建构数学模型,画出相关变化的曲线;(3)通过题目的设计和变式,着重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但其实在这一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表现在:①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不够清晰,即在细胞周期的概念上花时太多,挖得太深,而对细胞分裂的过程的重点内容时间仓促,没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变式训练的机会,即重点不突出。②本节课的重点概念学生没能很清楚辨析,因此学生在对相关的概念辨析题时错误率较高。
4 研讨后的共识
4.1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甲教师:如何使复习的主线更加清晰?如何创设一个复习教学情境,即基于一个点的突破实现整体复习目标?
乙教师:复习课如何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问题突破和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巩固?
丙教师: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等的形为变化花的时间有些少,学生掌握了吗?画图要求在本节教学中如何体现?
4.2复习课的组织策略
如何在复习课上出新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升解题能力,使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呢?通过研讨,觉得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设计:(1)内容的组织要有一定的高度,可以从生物的本质特征理解生命性的统一以_及生物所进行的生命活动。(2)知识的建构要有新的方法,如果教师再去简单地重复书本概念,不但学生听起来无味,还会导致学生听听都会,但一做就错,要善于借助于信息处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如图表、图解、曲线图、思维导图及概念图等,提高复习的吸引力。(3)提问的方式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不能提一些太简单、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对于概念的辨析最好不要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概念,可以设计判断或选择,直击学生错误的要点,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4)典型例题的选择和解剖:要有新的高度,要能紧扣知识点,并在分析时要求学生说出考查的知识点,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训练,类似于经常做“记忆体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5)有效的训练复习课中一定离不开当堂训练(即变式训练),一定要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
4.3“细胞分裂”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设计典型例题,帮助学生辨析五组概念:(1)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2)染色质与染色体;(3)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4)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5)纺锤丝、星射线、纺锤体。本专题的概念多,在对概念的辨析中,教师突破重点难点,后面的有丝分裂过程的教学便一气呵成。
其次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包括植物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则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案来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问题检测,并通过例题、变式训练题来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最后针对细胞有丝分裂中的重点教学:图形识别、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变化曲线图、画细胞分裂过程图像(中期、后期),从而使学生巩固对有丝分裂过程和实质的理解。
以上教学过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跳出教材,把握核心内容(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建构模型细胞分裂的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