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呈逐步上升趋势,应当予以正確教育和引导。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提升其综合素质,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32-02
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已成为社会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邮寄和现场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座谈,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精确分析,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完整、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一)对信仰的认知倾向于现实主义。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而50%的学生对信仰的认识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倾向于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则仅为18%和26%。58.7%的学生则认为“家庭幸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求,其次是“身体健康”,占26.8%,而“事业成功”和“金钱”则被放在更为次要的地位上。从性别类型来看,女大学生对“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的追求明显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对事业成功的追求;调查结果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
(二)空虚、迷茫的情绪普遍存在。对于具体的人生目标,有高达91%的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但58%的学生并没有对此规划;在回答“什么最令人消沉”时,49.2%的学生选择了“生活空虚”,34%的学生认为是“人情冷漠孤独、不被人理解”;只有11%左右的学生选择“学业不好”和“感情受挫”;而就目前的状态,38.4%的学生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不知如何应对”,28.7%的学生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未来,但倾向于“顺其自然”;12.6%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而只有24%的学生“态度乐观,能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三)对宗教信仰较为理性,但对宗教的认识不全面。对宗教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只占15.2%,明确表示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比重也只有27.5%,更多学生认为宗教信仰可有可无。在回答“是否信仰某种宗教”时,有6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信仰任何宗教,也有5.4%、7.4%的学生分别表示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但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发现,实际上真正信仰宗教的学生微乎其微,而且对宗教信仰的随意性较强。
(四)入党意愿强烈,但有较强功利化色彩。超过80%的学生有着入党的意愿,其中男女生之间入党意愿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年级的提高,入党意愿则会逐步增强。在入党动机方面,对于自己的入党动机,45%的学生表示“信仰共产主义”,15%的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了提高思想觉悟,但也有40%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找工作”。8.4%的学生入党是应家人要求,另有25%的学生则是“随大众”或追求“名声”,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
(五)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信仰比例差异较大。调查显示,回族学生信教比例高达58.8%,藏族学生信教比例达43%,远高于平均水平,而贵州一些世居少数民族如水族、布依族,其学生信教比例不到5%,与汉族学生信教比例未出现明显差异。
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成因探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末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低潮,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进行融合、碰撞,宗教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渗透明显增强,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机会增多。
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巨大嬗变和碰撞,竞争带来的风险,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逐步加剧,导致相当多的人出现心理阵痛和失衡,而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带来了社会失范与社会结构重建的问题,出现了一些群体的解体,造成“失范”或“非规范”现象广泛存在。而宗教中比较固定的规则及其所宣扬的理念,成为部分社会群体获得内心平和与精神抚慰的最简便的方法,成为少数人处理社会事务的行为规则参照。
(二)民族、地域、家庭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藏族、回族这些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大学生的信教比例是很高的。在我国,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等,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来自这些民族的大学生出生并成长在有着强烈宗教氛围的民族和家庭中,自然有着很深的宗教情感。另外,从地域上看,民族聚居区高于民族散居区,农村高于城镇。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宗教信仰背景的家庭,他们的子女也往往信仰宗教。在信教学生中,从小开始信教的比例最高,中学开始信教的比例次之,而从大学开始信教的比例是最低的。除受民族和家庭的影响外,有的信教学生是在遭遇突然变故寻找心灵依托的时候选择了宗教,有的信教学生是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而信仰宗教。
(三)宗教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日益世俗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宗教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这对喜欢追求理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人行善,利己利人,这对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宗教政治色彩逐渐淡化,而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生活的单向化、非情感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使得宗教的价值更加得到强化。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徑建构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信仰体系,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实际上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转型时期信仰体系重构联系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既有必然性,也具有可行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向保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要求,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道德内涵。
(二)创新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和机制
在大学生信仰教育实践中,要避免纯灌输式教育,避免信仰教育的教条化,注重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1、因人制宜。要多层次分类别地设计信仰教育,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对普通学生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产生信仰偏差的学生进行科学信仰教育。针对不同学生找到不同的突破点,这样有助于改善信仰教育的效果。
2、变革信仰教育的刻板模式。坚持信仰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信仰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将信仰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积极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信仰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网站、论坛、博客、视频等都能设计成专门的信仰教育载体,把校园网络、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舆论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据学生对网络的新要求,对症下药。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依据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同时要以人为本,给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人文式的关怀,让广大师生在有序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干。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大学生目光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积极健康的一面。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把所有大学生纳入相应的组织中,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业、事业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生活学习有帮助,人际关系良好,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四)团结尊重信教少数民族学生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大学生又不是普通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必须审慎地认识到,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只是信仰问题,并无政治企图。因此,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一方面,要尊重和团结信教大学生,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N].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王文东.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主要对象的报告[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32-02
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已成为社会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邮寄和现场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座谈,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精确分析,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完整、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一)对信仰的认知倾向于现实主义。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而50%的学生对信仰的认识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倾向于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则仅为18%和26%。58.7%的学生则认为“家庭幸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求,其次是“身体健康”,占26.8%,而“事业成功”和“金钱”则被放在更为次要的地位上。从性别类型来看,女大学生对“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的追求明显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对事业成功的追求;调查结果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
(二)空虚、迷茫的情绪普遍存在。对于具体的人生目标,有高达91%的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但58%的学生并没有对此规划;在回答“什么最令人消沉”时,49.2%的学生选择了“生活空虚”,34%的学生认为是“人情冷漠孤独、不被人理解”;只有11%左右的学生选择“学业不好”和“感情受挫”;而就目前的状态,38.4%的学生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不知如何应对”,28.7%的学生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未来,但倾向于“顺其自然”;12.6%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而只有24%的学生“态度乐观,能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三)对宗教信仰较为理性,但对宗教的认识不全面。对宗教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只占15.2%,明确表示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比重也只有27.5%,更多学生认为宗教信仰可有可无。在回答“是否信仰某种宗教”时,有6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信仰任何宗教,也有5.4%、7.4%的学生分别表示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但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发现,实际上真正信仰宗教的学生微乎其微,而且对宗教信仰的随意性较强。
(四)入党意愿强烈,但有较强功利化色彩。超过80%的学生有着入党的意愿,其中男女生之间入党意愿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年级的提高,入党意愿则会逐步增强。在入党动机方面,对于自己的入党动机,45%的学生表示“信仰共产主义”,15%的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了提高思想觉悟,但也有40%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找工作”。8.4%的学生入党是应家人要求,另有25%的学生则是“随大众”或追求“名声”,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
(五)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信仰比例差异较大。调查显示,回族学生信教比例高达58.8%,藏族学生信教比例达43%,远高于平均水平,而贵州一些世居少数民族如水族、布依族,其学生信教比例不到5%,与汉族学生信教比例未出现明显差异。
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成因探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末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低潮,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进行融合、碰撞,宗教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渗透明显增强,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机会增多。
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巨大嬗变和碰撞,竞争带来的风险,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逐步加剧,导致相当多的人出现心理阵痛和失衡,而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带来了社会失范与社会结构重建的问题,出现了一些群体的解体,造成“失范”或“非规范”现象广泛存在。而宗教中比较固定的规则及其所宣扬的理念,成为部分社会群体获得内心平和与精神抚慰的最简便的方法,成为少数人处理社会事务的行为规则参照。
(二)民族、地域、家庭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藏族、回族这些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大学生的信教比例是很高的。在我国,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等,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来自这些民族的大学生出生并成长在有着强烈宗教氛围的民族和家庭中,自然有着很深的宗教情感。另外,从地域上看,民族聚居区高于民族散居区,农村高于城镇。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宗教信仰背景的家庭,他们的子女也往往信仰宗教。在信教学生中,从小开始信教的比例最高,中学开始信教的比例次之,而从大学开始信教的比例是最低的。除受民族和家庭的影响外,有的信教学生是在遭遇突然变故寻找心灵依托的时候选择了宗教,有的信教学生是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而信仰宗教。
(三)宗教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日益世俗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宗教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这对喜欢追求理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人行善,利己利人,这对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宗教政治色彩逐渐淡化,而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生活的单向化、非情感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使得宗教的价值更加得到强化。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徑建构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信仰体系,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实际上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转型时期信仰体系重构联系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既有必然性,也具有可行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向保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要求,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道德内涵。
(二)创新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和机制
在大学生信仰教育实践中,要避免纯灌输式教育,避免信仰教育的教条化,注重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1、因人制宜。要多层次分类别地设计信仰教育,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对普通学生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产生信仰偏差的学生进行科学信仰教育。针对不同学生找到不同的突破点,这样有助于改善信仰教育的效果。
2、变革信仰教育的刻板模式。坚持信仰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信仰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将信仰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积极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信仰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网站、论坛、博客、视频等都能设计成专门的信仰教育载体,把校园网络、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舆论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据学生对网络的新要求,对症下药。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依据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同时要以人为本,给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人文式的关怀,让广大师生在有序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干。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大学生目光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积极健康的一面。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把所有大学生纳入相应的组织中,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业、事业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生活学习有帮助,人际关系良好,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四)团结尊重信教少数民族学生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大学生又不是普通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必须审慎地认识到,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只是信仰问题,并无政治企图。因此,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一方面,要尊重和团结信教大学生,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N].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王文东.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主要对象的报告[J].民族教育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