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余华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死亡叙述》、《一九八六年》等,奠定了他的先锋小说家的地位,也形成了他先锋暴力审美的特征;到20世纪90年代,他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则标志他从“冷血”走向了“温情”;而到了新世纪,《兄弟》、《第七天》等作品的问世,则是引发了较大争议,褒贬不一,但他在作品中表现的“媚俗”特征却是无法回避的。余华的文学创作,从“先锋”到“媚俗”的转变,明显受到了文化转型、个人阅历、社会语境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余华;先锋;媚俗;审美转型
余华在自《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上发表了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便以“先锋”的姿态进入了文坛,并在作品中营造了一个到处都充满着暴力、杀戮、血腥与死亡的文学世界,形成了一种先锋暴力审美;1993年,小说《活着》的发表,则是标志着他放弃了先锋的文学叙述方式,转向了一种传统的温情叙述;2005年和2006年《兄弟》上下的出版,他又由“温情”转向了“媚俗”。余华作为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文学创作为何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其原因何在?这应当引起读者和评论者的充分关注。本文拟在概括分析其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原因进行简单探讨。
一、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
关于作品中为何出现如此多的暴力,让暴力叙述成为一种风格,余华曾经自己解释说:“暴力因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迷醉。”当然,这也可以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进行解读,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弗洛姆,他在《人心》中曾经指出过,暴力倾向的根源在于人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种本能,即弗洛伊德所言的“死本能”,且暴力、死亡的嗜血倾向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会以潜隐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就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的理论进行解读,即余华的“死亡本能”所驱使的暴力倾向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满足。
而除去这种心理分析的解读之外,自然也可以从作家传记批评的角度切入。也就是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就经常看到鲜血、暴力与死亡,甚至还到太平间中凉快,这种童年经历可以说影响了他对人的肉体的观念。对余华而言,人的身体,在他的潜意识里,就像是机器一样,可以拆卸。而余华最初的职业是“牙医”,这种从医经历,更让他能够冷静地、甚至是富有理性地在创作中书写暴力与死亡。
先来看他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他尝试先锋叙事而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中的“我”在父亲的安排下,十分高兴地出门前去远行。而他在路上的经历却被并没有满足读者对远行欣赏美景、奇幻经历等的阅读期待,而是一场难以言表的暴力创伤。“我”在寻找旅店无果后,上了一辆汽车,并且和司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汽车上的苹果被一伙强盗抢了,“我”在保护苹果时被他们打得“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遍体鳞伤,而被具有英雄主义的“我”为其打抱不平的司机,却在远处朝着“我”哈哈大笑,甚至抢走了“我”的背包。假如说这样的叙述远远不够血腥的话,他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就变本加厉起来。如《死亡叙述》中的一段描述:
……大汉是第三个窜过来的,他手里挥着的是一把铁鎝。那女人的锄头还没有拔出时,铁鎝的四个刺已经砍入了我的胸膛。中间的两个刺分别砍断了肺动脉和主动脉,动脉里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的一盆洗脚水似的。而两旁的铁刺则插入了左右两叶肺中。左侧的铁刺穿过肺后又插入了心脏。随后那大汉一用手劲,铁鎝被拔了出去,铁鎝拔出后我的两叶肺也随之荡到胸膛外面去了。然后我才倒在了地上,,我仰脸躺在那里,我的鲜血往四周爬去。我的鲜血很像一棵百年老树隆出地面的根须。我死了。
《现实一种》,是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又一代表作品。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祖孙三代之间。四岁的皮皮在听到堂弟的哭声之后感到莫名的喜悦,于是便尝尽各种办法折磨堂弟。以此来享受那爆破似的哭声。而奶奶在知道堂弟死后,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抱怨着自己看到血了。山峰在知道儿子是因皮皮而死之后,一脚踢进皮皮的胯里,皮皮的生命也消失在脑袋撞到水泥地时发出的那声沉重的声响里。皮皮的父亲山岗的反应更让我们觉得毛骨悚然。他并没有因为妻子的逼迫而一刀结束了山峰的生命,而是计划好了复仇的计划,他将山峰绑在树上,在他的脚上涂上肉汁,让狗一直舔,山峰最后笑到缺氧而死。山峰的妻子在山岗被枪决以后,冒充山岗的妻子,捐出了山岗的遗体,山岗最后遭到了肢解的命运。小说到处洋溢着血腥、暴力、奸诈,而余华的叙述却还有一种黑色幽默,去摘山岗器官的泌尿科医生的口罩上便有一个“尿”字。而余华的暴力叙事的极致代表,则是另一部小说《一九八六年》。如余华自己所说:“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为了装饰。”《一九八六年》这部小说,通过一位历史老师对自己实施历史上惨无人道的极刑——宫刑、凌迟等时,小说却展示的是一种暴力叙事的狂欢。
二、20世纪90年代的“温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余华对自己前面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反思。他说:“我开始意识到以为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于是,如同其他先锋作家相仿,余华的文学创作开始改变前面那种华丽的暴力叙事,而是逐步向古典叙事回归;开始抛弃虚无主义、解构主义的文学立场,而是转向了一种现实人文关怀、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于是,我们在余华的作品里读到了“温情”,但这种“温情”实际乃是一种“含泪的笑”,一种悲天悯人的“温情”。
余华小说转型的标志是《活着》。这部小说后来被张艺谋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由葛优、巩俐主演,但结局却被修改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原著的“悲剧”性太强,不够“温情”。小说《活着》,讲述的是一个纨绔子弟福贵,因为赌博倾家荡产,气死了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死使福贵告别了昔日纨绔子弟的生活,他开始变成一个勤劳而脚踏实地的农民。小说名为《活着》,其实写的却是接连不断的死亡:福贵父亲被福贵的败家行为活活地给气死;儿子有庆因老师讨好领导、为领导媳妇献血而被抽血过多致死;哑女凤霞因难产流血过多、医生吃了太多的馒头发撑无法救治而死;媳妇家珍因丧女、贫困与疾病而死;偏头女婿二喜因意外在工地上被砸死;外孙苦根因饥饿吃了太多的蚕豆等被撑死等,共十几处之多。余华在小说中虽然没有直接描述血腥暴力场面,但死亡的主题依然得到了延续。只是在《活着》中的死亡描写,主要被用来传达人生之多艰,在追问活着的意义。 而《许三观卖血记》,则是余华“温情”审美主题的另一部代表性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许三观的小人物的坎坷命运。小说叙事沿着许三观的12次卖血经历步步推进,由此来展示底层小人物的悲苦命运。血液,原本是人生命的保障与象征,在此却成了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成为卖血者的谋生手段。但结果自然离不开死亡,许三观的朋友阿方和根龙就是因为卖血而死,许三观本人也差点把命搭上。
可见,余华在20世纪90年底的这种“温情”转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彻底,而是对先锋时期有着相当的延续性。这种延续就体现在他在作品中对死亡、对鲜血的描述和运用。只是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许三观,虽然经历各种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死存亡,但却坚韧地存活了下来,给读者带了难得的温暖。
三、新世纪以来的“媚俗”
余华的创作中间经历一段沉寂,而后他并没有急于进行文学创作,而是投身于网络文学的指导、组织等工作,他还甚至在新浪网上开了自己的个人博客。通过博客,余华让关心的读者有了近距离了解甚至与他留言沟通的机会。而也正是余华对于新媒体的投入,使余华进一步感受到社会的变化,而新媒体也以自身的魔力改变了余华。这种改变就在于,余华创作素材的改变、人物塑造方式的改变等等。而他的作品也由此由“先锋”彻底走向了“媚俗”。但需要强调的是,余华的“媚俗”并非一般的“三俗”之“媚俗”,而是指原初意义上的“kitsch”,即在西方大众文化语境中逐渐形成的“kitsch”(或者译为媚世、刻奇等)。也即是指,不再追求小说的深度感、历史感,而是着眼于小说的娱乐化、肤浅化、通俗化。当然,相对于一般的“媚俗”小说而言,余华的《兄弟》、《第七天》抑或可以算作其中的“高雅”者。
《兄弟》这部小说乃是余华时隔十年之后发表的作品。在这期间,余华曾经出版过一部名为“灵魂饭”的作品集,并曾梦想成为《圣经》级作品的作者,可见他为自己重新步入文坛定了非常高的标准。不仅是他自己,读者与评论界同样对他抱以厚望,期待颇高。《兄弟》上卷出版之后,曾经好评不断,而《兄弟》的下卷出版后,则是恶评如潮,可谓是褒贬不一,争议颇大。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塑造了一位理想人物——宋凡平,他高大,正义,阳光,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如在李兰的丈夫因为在厕所里偷看女人的屁股而淹死在厕所里时,围观的人只是看笑话,只有宋凡平跳进了厕所里把他背了出来。而小说的主人公李兰的儿子李光头和宋凡平的儿子宋刚之间,作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完全没有了《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光林兄弟之间的算计,《现实一种》里山岗、山峰兄弟之间的血腥暴力。他们之间早年相依为命,成年之后两个人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终点。他们都喜欢同一个女人,但李光头却主动退出了;宋刚生病后,李光头主动送钱治疗;宋刚死后,李光头给他办了“豆腐宴”。虽然李光头荒诞不羁,像无赖一样,但他身上依然有着伦理道德的底线。在这部小说里,余华歌颂人性的善良,发现人性之美和道德存在的必要性,充分体现了余华的人文主义情怀,这正是先锋小说所缺少的,现实生活不必不可少的,是余华到了中年以后对生活,对命运有了更加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在艺术上的体现。
如果说《兄弟》这部小说的娱乐化、通俗化倾向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第七天》的媚俗则是十分突出。小说虽然写得魔幻味道十足,但却大量使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内容,更是給现实中的拆迁等问题以强烈关注。这与他早期的那种先锋姿态相比,完全变换了自己的创作立场,而转向了一种对大众审美趣味的迎合,外在的因素影响了他的创作。
四、文学创作审美风格转型的原因
余华关于作家创作的改变,曾经在《河边的错误·跋》中明确说:“一成不变的作家,只能快速奔向坟墓”。所以,我们看到余华的创作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作各种尝试。对于自己的变化,他曾言:“就我自己的创作而言,我的后期创作较之前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化的原因我想有两个:一个是人在变,时代在变;另一个就是写作上更为具体的原因:作家要写作必须对陛下每一个人物的言行,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负其起他应有的责任,这个时候写着写着肯定会寻找一种最适合这篇小说的表达方式……”,“仅以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创作,忽略读者的渴望和感受,那么这个作家也就只能局限在纯文本的范围内,失去其存在的客观世界”。从余华的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他创作审美风格不断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简言之:
第一,时代变化。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学热的年代,社会上很多人以“文艺青年”自居,甚至征婚广告都要写上自己是“文艺青年”。所以,作家可以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以承担起社会赋予文学的启蒙功能。这是一种精英文化的姿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慢慢走下神坛,甚至在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商品,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作家也不能以启蒙者自居,而只能是以文化商品的生产者定位。这是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的姿态。所以,文学创作失去了往日的独立性,为文化消费市场所左右。余华身处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文化转换之中,自然会受到影响,创作转型在情理之中。
第二,个人变化。余华在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以一个文艺青年的姿态步入文坛的。他的童年记忆、从医经历等影响了他的创作态度。但当这种人生的阅历在文学创作中得以尽情地挥洒之后,余华必然会进入到一个人生阅历的积淀与转换时期。如同昆德拉所言,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媚俗,媚俗乃是审美经验的起点所在。余华作为一个普通人,同样生活在媚俗的境遇之中。而这种媚俗的生活场域,自然会影响他的人生阅历、社会思考等。
第三,读者变化。按照美国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的观点,读者乃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读者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大的转型与变动时期,人文反思、启蒙关怀等乃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而读者也渴望从中得到启迪,所以先锋的文学创作得到发展。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变化,读者又开始渴望温情。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转向了温情。但到21世纪,受消费文化、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推动的新媒体等的影响,这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渴望娱乐,反对深度,反对历史感。更为关键的是,人们渴望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娱乐,这对商品化的文学而言,自然要求作者要照顾读者的审美期待。包括余华在内的作家,纷纷转向“媚俗”亦是必然。(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2] 余华:《活着》,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
[3] 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4] 余华:《小说的世界》,《天涯》2002年第1期;
[5] 余华:《兄弟》,作家出版社,2010年;
[6] 余华:《现实一种》,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余华;先锋;媚俗;审美转型
余华在自《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上发表了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便以“先锋”的姿态进入了文坛,并在作品中营造了一个到处都充满着暴力、杀戮、血腥与死亡的文学世界,形成了一种先锋暴力审美;1993年,小说《活着》的发表,则是标志着他放弃了先锋的文学叙述方式,转向了一种传统的温情叙述;2005年和2006年《兄弟》上下的出版,他又由“温情”转向了“媚俗”。余华作为中国当代的著名作家,文学创作为何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其原因何在?这应当引起读者和评论者的充分关注。本文拟在概括分析其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原因进行简单探讨。
一、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
关于作品中为何出现如此多的暴力,让暴力叙述成为一种风格,余华曾经自己解释说:“暴力因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迷醉。”当然,这也可以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进行解读,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弗洛姆,他在《人心》中曾经指出过,暴力倾向的根源在于人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种本能,即弗洛伊德所言的“死本能”,且暴力、死亡的嗜血倾向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会以潜隐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就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的理论进行解读,即余华的“死亡本能”所驱使的暴力倾向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满足。
而除去这种心理分析的解读之外,自然也可以从作家传记批评的角度切入。也就是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就经常看到鲜血、暴力与死亡,甚至还到太平间中凉快,这种童年经历可以说影响了他对人的肉体的观念。对余华而言,人的身体,在他的潜意识里,就像是机器一样,可以拆卸。而余华最初的职业是“牙医”,这种从医经历,更让他能够冷静地、甚至是富有理性地在创作中书写暴力与死亡。
先来看他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他尝试先锋叙事而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中的“我”在父亲的安排下,十分高兴地出门前去远行。而他在路上的经历却被并没有满足读者对远行欣赏美景、奇幻经历等的阅读期待,而是一场难以言表的暴力创伤。“我”在寻找旅店无果后,上了一辆汽车,并且和司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汽车上的苹果被一伙强盗抢了,“我”在保护苹果时被他们打得“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遍体鳞伤,而被具有英雄主义的“我”为其打抱不平的司机,却在远处朝着“我”哈哈大笑,甚至抢走了“我”的背包。假如说这样的叙述远远不够血腥的话,他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就变本加厉起来。如《死亡叙述》中的一段描述:
……大汉是第三个窜过来的,他手里挥着的是一把铁鎝。那女人的锄头还没有拔出时,铁鎝的四个刺已经砍入了我的胸膛。中间的两个刺分别砍断了肺动脉和主动脉,动脉里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的一盆洗脚水似的。而两旁的铁刺则插入了左右两叶肺中。左侧的铁刺穿过肺后又插入了心脏。随后那大汉一用手劲,铁鎝被拔了出去,铁鎝拔出后我的两叶肺也随之荡到胸膛外面去了。然后我才倒在了地上,,我仰脸躺在那里,我的鲜血往四周爬去。我的鲜血很像一棵百年老树隆出地面的根须。我死了。
《现实一种》,是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又一代表作品。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祖孙三代之间。四岁的皮皮在听到堂弟的哭声之后感到莫名的喜悦,于是便尝尽各种办法折磨堂弟。以此来享受那爆破似的哭声。而奶奶在知道堂弟死后,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抱怨着自己看到血了。山峰在知道儿子是因皮皮而死之后,一脚踢进皮皮的胯里,皮皮的生命也消失在脑袋撞到水泥地时发出的那声沉重的声响里。皮皮的父亲山岗的反应更让我们觉得毛骨悚然。他并没有因为妻子的逼迫而一刀结束了山峰的生命,而是计划好了复仇的计划,他将山峰绑在树上,在他的脚上涂上肉汁,让狗一直舔,山峰最后笑到缺氧而死。山峰的妻子在山岗被枪决以后,冒充山岗的妻子,捐出了山岗的遗体,山岗最后遭到了肢解的命运。小说到处洋溢着血腥、暴力、奸诈,而余华的叙述却还有一种黑色幽默,去摘山岗器官的泌尿科医生的口罩上便有一个“尿”字。而余华的暴力叙事的极致代表,则是另一部小说《一九八六年》。如余华自己所说:“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为了装饰。”《一九八六年》这部小说,通过一位历史老师对自己实施历史上惨无人道的极刑——宫刑、凌迟等时,小说却展示的是一种暴力叙事的狂欢。
二、20世纪90年代的“温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余华对自己前面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反思。他说:“我开始意识到以为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于是,如同其他先锋作家相仿,余华的文学创作开始改变前面那种华丽的暴力叙事,而是逐步向古典叙事回归;开始抛弃虚无主义、解构主义的文学立场,而是转向了一种现实人文关怀、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于是,我们在余华的作品里读到了“温情”,但这种“温情”实际乃是一种“含泪的笑”,一种悲天悯人的“温情”。
余华小说转型的标志是《活着》。这部小说后来被张艺谋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由葛优、巩俐主演,但结局却被修改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原著的“悲剧”性太强,不够“温情”。小说《活着》,讲述的是一个纨绔子弟福贵,因为赌博倾家荡产,气死了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死使福贵告别了昔日纨绔子弟的生活,他开始变成一个勤劳而脚踏实地的农民。小说名为《活着》,其实写的却是接连不断的死亡:福贵父亲被福贵的败家行为活活地给气死;儿子有庆因老师讨好领导、为领导媳妇献血而被抽血过多致死;哑女凤霞因难产流血过多、医生吃了太多的馒头发撑无法救治而死;媳妇家珍因丧女、贫困与疾病而死;偏头女婿二喜因意外在工地上被砸死;外孙苦根因饥饿吃了太多的蚕豆等被撑死等,共十几处之多。余华在小说中虽然没有直接描述血腥暴力场面,但死亡的主题依然得到了延续。只是在《活着》中的死亡描写,主要被用来传达人生之多艰,在追问活着的意义。 而《许三观卖血记》,则是余华“温情”审美主题的另一部代表性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许三观的小人物的坎坷命运。小说叙事沿着许三观的12次卖血经历步步推进,由此来展示底层小人物的悲苦命运。血液,原本是人生命的保障与象征,在此却成了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成为卖血者的谋生手段。但结果自然离不开死亡,许三观的朋友阿方和根龙就是因为卖血而死,许三观本人也差点把命搭上。
可见,余华在20世纪90年底的这种“温情”转型,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彻底,而是对先锋时期有着相当的延续性。这种延续就体现在他在作品中对死亡、对鲜血的描述和运用。只是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许三观,虽然经历各种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死存亡,但却坚韧地存活了下来,给读者带了难得的温暖。
三、新世纪以来的“媚俗”
余华的创作中间经历一段沉寂,而后他并没有急于进行文学创作,而是投身于网络文学的指导、组织等工作,他还甚至在新浪网上开了自己的个人博客。通过博客,余华让关心的读者有了近距离了解甚至与他留言沟通的机会。而也正是余华对于新媒体的投入,使余华进一步感受到社会的变化,而新媒体也以自身的魔力改变了余华。这种改变就在于,余华创作素材的改变、人物塑造方式的改变等等。而他的作品也由此由“先锋”彻底走向了“媚俗”。但需要强调的是,余华的“媚俗”并非一般的“三俗”之“媚俗”,而是指原初意义上的“kitsch”,即在西方大众文化语境中逐渐形成的“kitsch”(或者译为媚世、刻奇等)。也即是指,不再追求小说的深度感、历史感,而是着眼于小说的娱乐化、肤浅化、通俗化。当然,相对于一般的“媚俗”小说而言,余华的《兄弟》、《第七天》抑或可以算作其中的“高雅”者。
《兄弟》这部小说乃是余华时隔十年之后发表的作品。在这期间,余华曾经出版过一部名为“灵魂饭”的作品集,并曾梦想成为《圣经》级作品的作者,可见他为自己重新步入文坛定了非常高的标准。不仅是他自己,读者与评论界同样对他抱以厚望,期待颇高。《兄弟》上卷出版之后,曾经好评不断,而《兄弟》的下卷出版后,则是恶评如潮,可谓是褒贬不一,争议颇大。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塑造了一位理想人物——宋凡平,他高大,正义,阳光,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如在李兰的丈夫因为在厕所里偷看女人的屁股而淹死在厕所里时,围观的人只是看笑话,只有宋凡平跳进了厕所里把他背了出来。而小说的主人公李兰的儿子李光头和宋凡平的儿子宋刚之间,作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完全没有了《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光林兄弟之间的算计,《现实一种》里山岗、山峰兄弟之间的血腥暴力。他们之间早年相依为命,成年之后两个人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终点。他们都喜欢同一个女人,但李光头却主动退出了;宋刚生病后,李光头主动送钱治疗;宋刚死后,李光头给他办了“豆腐宴”。虽然李光头荒诞不羁,像无赖一样,但他身上依然有着伦理道德的底线。在这部小说里,余华歌颂人性的善良,发现人性之美和道德存在的必要性,充分体现了余华的人文主义情怀,这正是先锋小说所缺少的,现实生活不必不可少的,是余华到了中年以后对生活,对命运有了更加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在艺术上的体现。
如果说《兄弟》这部小说的娱乐化、通俗化倾向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第七天》的媚俗则是十分突出。小说虽然写得魔幻味道十足,但却大量使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内容,更是給现实中的拆迁等问题以强烈关注。这与他早期的那种先锋姿态相比,完全变换了自己的创作立场,而转向了一种对大众审美趣味的迎合,外在的因素影响了他的创作。
四、文学创作审美风格转型的原因
余华关于作家创作的改变,曾经在《河边的错误·跋》中明确说:“一成不变的作家,只能快速奔向坟墓”。所以,我们看到余华的创作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作各种尝试。对于自己的变化,他曾言:“就我自己的创作而言,我的后期创作较之前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化的原因我想有两个:一个是人在变,时代在变;另一个就是写作上更为具体的原因:作家要写作必须对陛下每一个人物的言行,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负其起他应有的责任,这个时候写着写着肯定会寻找一种最适合这篇小说的表达方式……”,“仅以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创作,忽略读者的渴望和感受,那么这个作家也就只能局限在纯文本的范围内,失去其存在的客观世界”。从余华的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他创作审美风格不断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简言之:
第一,时代变化。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学热的年代,社会上很多人以“文艺青年”自居,甚至征婚广告都要写上自己是“文艺青年”。所以,作家可以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以承担起社会赋予文学的启蒙功能。这是一种精英文化的姿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慢慢走下神坛,甚至在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商品,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作家也不能以启蒙者自居,而只能是以文化商品的生产者定位。这是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的姿态。所以,文学创作失去了往日的独立性,为文化消费市场所左右。余华身处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文化转换之中,自然会受到影响,创作转型在情理之中。
第二,个人变化。余华在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以一个文艺青年的姿态步入文坛的。他的童年记忆、从医经历等影响了他的创作态度。但当这种人生的阅历在文学创作中得以尽情地挥洒之后,余华必然会进入到一个人生阅历的积淀与转换时期。如同昆德拉所言,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媚俗,媚俗乃是审美经验的起点所在。余华作为一个普通人,同样生活在媚俗的境遇之中。而这种媚俗的生活场域,自然会影响他的人生阅历、社会思考等。
第三,读者变化。按照美国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的观点,读者乃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读者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大的转型与变动时期,人文反思、启蒙关怀等乃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而读者也渴望从中得到启迪,所以先锋的文学创作得到发展。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变化,读者又开始渴望温情。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转向了温情。但到21世纪,受消费文化、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推动的新媒体等的影响,这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渴望娱乐,反对深度,反对历史感。更为关键的是,人们渴望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娱乐,这对商品化的文学而言,自然要求作者要照顾读者的审美期待。包括余华在内的作家,纷纷转向“媚俗”亦是必然。(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2] 余华:《活着》,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
[3] 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4] 余华:《小说的世界》,《天涯》2002年第1期;
[5] 余华:《兄弟》,作家出版社,2010年;
[6] 余华:《现实一种》,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