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
方法:30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其中胆囊息肉16例,腺瘤7例,腺肌增生症(局限型)4例,胆囊癌(小结型)3例,观察病灶二维图象及色血流分布,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胆囊息肉常多发,基底窄或有蒂,CDFI阴性为主或呈点状、线状;腺瘤单发为主,基底较宽或有蒂,CDFI以点状或线状为主;腺肌增生症(局限型)单发,基底较宽,CDFI阴性;胆囊癌(小结型)单发,基底较宽;CDFI以分枝状或杂乱型为主。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63-01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专指超声所显示的胆囊壁增厚或隆起的软组织病变,常见的有非肿瘤性的胆囊息肉、腺肌增生症和肿瘤性的腺瘤、胆囊癌[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快速、便捷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回顾5年中,30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小隆起性病变30例,胆囊息肉16例,男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岁;腺瘤7例,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44岁;腺肌增生症(局限型)4例,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47岁;胆囊癌(小结型)3例,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58岁。
1.2 方法:应用ATL HDI—3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MHz。患者禁食8小时后检查,常规取平卧位,必要时改变适合体位观察,清晰显示胆囊腔及病灶,怀疑腺肌增生症的病例行脂餐实验,观察病灶二维图象及彩色血流分布特征,记录并存储。
2 结果
2.1 胆囊息肉16例,单发6例,多发10例;窄基底11例,有蒂5例;病灶处胆壁均不增厚;CDFI阴性11例,CDFI阳性5例,4例为点状,1例为线状。
2.2 腺瘤7例,单发6例,1例见2处病灶;较宽基底7例;病灶处胆壁均不增厚;CDFI阴性1例,CDFI阳性5例,4例为点状或线状,1例为分枝状。
2.3 腺肌增生症(局限型)4例,单发4例;宽基底4例;病灶处胆壁均增厚;胆囊壁均能见小圆形液性囊腔;1例囊壁见小结石;脂餐实验显示胆囊收缩亢进3例,1例收缩功能正常;CDFI均为阴性。
2.4 胆囊癌(小结型)3例,均为单发、宽基底;胆壁增厚1例,胆壁不增厚2例;CDFI阳性3例,2例呈分枝状,1例呈杂乱型。
3 讨论
胆囊息肉是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中最常见疾病,体积小多发,基底窄或有长短不等的蒂,CDFI显示呈阴性、点状或线状。
胆囊腺瘤呈现为自囊壁向囊腔隆起的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结节,基底较宽,好发于颈部和底部。平均体积比胆囊息肉大,无声影,CDFI常见点状或线状血流。但较小腺瘤常无血流信号不易与息肉鉴别。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非肿瘤性腺体增生胆囊疾病,其特征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壁呈弥漫性、节段性、局限性增厚,壁内扩张的罗阿氏窦呈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若有小结石存在,呈特征的“彗星尾”状强回声,此症多见于胆囊底部,脂餐实验胆囊收缩功能亢进或正常[1]。病灶内无彩色血流显示。
胆囊癌声像图表现为团块自胆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好发于胆囊颈部,多为腺癌,偶见鳞癌。胆囊癌的胆囊动脉及其分支扩张,肿瘤内部血管增生,是CDFI诊断胆囊癌的病理基础[2]。本组3例均具有血流丰富特征。但位于胆囊底或胆囊结石声影干扰,CDFI未能显示其内血流信号的病例诊断相当困难,70%胆囊癌同时合并胆囊结石[1],所以必要的随诊措施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铁石,周永昌,郭万学等.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863~869
[2] weedon D:Pathology of the Gallbladder.New York:Masson Publishing USA,1984.225
方法:30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其中胆囊息肉16例,腺瘤7例,腺肌增生症(局限型)4例,胆囊癌(小结型)3例,观察病灶二维图象及色血流分布,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胆囊息肉常多发,基底窄或有蒂,CDFI阴性为主或呈点状、线状;腺瘤单发为主,基底较宽或有蒂,CDFI以点状或线状为主;腺肌增生症(局限型)单发,基底较宽,CDFI阴性;胆囊癌(小结型)单发,基底较宽;CDFI以分枝状或杂乱型为主。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63-01
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专指超声所显示的胆囊壁增厚或隆起的软组织病变,常见的有非肿瘤性的胆囊息肉、腺肌增生症和肿瘤性的腺瘤、胆囊癌[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快速、便捷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回顾5年中,30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小隆起性病变30例,胆囊息肉16例,男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岁;腺瘤7例,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44岁;腺肌增生症(局限型)4例,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47岁;胆囊癌(小结型)3例,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58岁。
1.2 方法:应用ATL HDI—3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MHz。患者禁食8小时后检查,常规取平卧位,必要时改变适合体位观察,清晰显示胆囊腔及病灶,怀疑腺肌增生症的病例行脂餐实验,观察病灶二维图象及彩色血流分布特征,记录并存储。
2 结果
2.1 胆囊息肉16例,单发6例,多发10例;窄基底11例,有蒂5例;病灶处胆壁均不增厚;CDFI阴性11例,CDFI阳性5例,4例为点状,1例为线状。
2.2 腺瘤7例,单发6例,1例见2处病灶;较宽基底7例;病灶处胆壁均不增厚;CDFI阴性1例,CDFI阳性5例,4例为点状或线状,1例为分枝状。
2.3 腺肌增生症(局限型)4例,单发4例;宽基底4例;病灶处胆壁均增厚;胆囊壁均能见小圆形液性囊腔;1例囊壁见小结石;脂餐实验显示胆囊收缩亢进3例,1例收缩功能正常;CDFI均为阴性。
2.4 胆囊癌(小结型)3例,均为单发、宽基底;胆壁增厚1例,胆壁不增厚2例;CDFI阳性3例,2例呈分枝状,1例呈杂乱型。
3 讨论
胆囊息肉是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中最常见疾病,体积小多发,基底窄或有长短不等的蒂,CDFI显示呈阴性、点状或线状。
胆囊腺瘤呈现为自囊壁向囊腔隆起的乳头状或圆形强回声结节,基底较宽,好发于颈部和底部。平均体积比胆囊息肉大,无声影,CDFI常见点状或线状血流。但较小腺瘤常无血流信号不易与息肉鉴别。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非肿瘤性腺体增生胆囊疾病,其特征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壁呈弥漫性、节段性、局限性增厚,壁内扩张的罗阿氏窦呈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若有小结石存在,呈特征的“彗星尾”状强回声,此症多见于胆囊底部,脂餐实验胆囊收缩功能亢进或正常[1]。病灶内无彩色血流显示。
胆囊癌声像图表现为团块自胆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好发于胆囊颈部,多为腺癌,偶见鳞癌。胆囊癌的胆囊动脉及其分支扩张,肿瘤内部血管增生,是CDFI诊断胆囊癌的病理基础[2]。本组3例均具有血流丰富特征。但位于胆囊底或胆囊结石声影干扰,CDFI未能显示其内血流信号的病例诊断相当困难,70%胆囊癌同时合并胆囊结石[1],所以必要的随诊措施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铁石,周永昌,郭万学等.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863~869
[2] weedon D:Pathology of the Gallbladder.New York:Masson Publishing USA,198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