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科学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探究中最重要的探究方式和化学学习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化学主要以实验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无形变为有形,使学摘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运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发挥实验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化学实验中存在各种各样新奇的化学现象,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未知现象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愿望,同时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学生在“化学能和电能”这一章节的时候,需要学习电能和化学之间的转换关系,这就涉及到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先演示“西瓜原电池”(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铜片、导线、锌片、音乐卡以及西瓜等)这一实验,使学生在音乐声中心中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神奇的构造,为什么它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学生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趋势下,进一步引导学生:音乐卡发出声音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时学生思维高度集中,迫切的想知道这电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从而就顺利的进入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化学实验为学生学习设置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索真知的欲望,在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2 做好实验演示
化学实验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各项实验的演示,这样才能充分地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实验的演示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课堂上一个成功的化学实验不仅能活跃课堂,还能形象地呈现出该堂课的教学重点,通常情况下,教师在选择所要演示的实验时,要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规范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溶解平衡这节内容之前,可进行以下实验:首先在一杯饱和的蔗糖水中放人一块不规则的冰糖,经过一段时间的溶解之后,将冰糖取出,然后观察溶解之后的冰糖,待晾干之后称其重量,实验得出:形状改变,质量不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冰糖溶解是一个动态溶解平衡,通过直观的实验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溶解平衡这一抽象的化学原理。创造具有美感的化学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装置的整体美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提升学生的求知欲;面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不仅要给学生色彩上的美感,还要带给学生无穷的遐想;化学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美,由一种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在反应的过程中,不仅带给学生视觉美,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两个烧杯里面装上等量的稀盐酸,再将装有纯碱和小苏打粉末的气球分别捆绑在两个烧杯口处,将球内的粉末抖入烧杯中,此时会产生现象:彩色的气球就像是盛开的百合花,十分美丽,通过创造具有美感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享受,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消除对化学的误解,最终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大大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3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上,往往采取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实验前,教师向学生阐述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果,然后通过实验来对教师所说内容进行验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避免平铺直叙的授课模式,要通过设置问题、设计实验步骤、组织小组讨论等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探索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前,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并记录重难点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并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对于操作简单、没有危险性的实验,鼓励学生独自动手操作;对于一些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相互配合的实验,可以让学生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下面是我在讲解《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步骤:首先,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了解提取碘的实验中需要哪些操作过程和理论知识,并把預习中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其次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完成实验:①自行选择仪器,完成海带的灼烧、浸取和过滤;②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对碘离子进行氧化;③对反应中得到的单质碘进行提取和分离;④总结实验现象提出困惑与问题。第三,我要求学生思考灼烧的作用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氧化剂最合理,碘元素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转化的,我也不同程度地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第四,所有小组都解答出了上述问题,并对自己的疑惑也有了理论层面的认知,还有两个小组针对实验过程提出了改进方案,并且方案十分可行,算是意外收获。由此可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动脑、动手,参与到教学当中,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许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实践、反思,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化学的特色——实验,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其真正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化学主要以实验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无形变为有形,使学摘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运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发挥实验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化学实验中存在各种各样新奇的化学现象,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未知现象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愿望,同时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学生在“化学能和电能”这一章节的时候,需要学习电能和化学之间的转换关系,这就涉及到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先演示“西瓜原电池”(用到的实验材料有铜片、导线、锌片、音乐卡以及西瓜等)这一实验,使学生在音乐声中心中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神奇的构造,为什么它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学生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趋势下,进一步引导学生:音乐卡发出声音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时学生思维高度集中,迫切的想知道这电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从而就顺利的进入本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化学实验为学生学习设置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索真知的欲望,在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原电池的理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2 做好实验演示
化学实验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各项实验的演示,这样才能充分地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实验的演示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课堂上一个成功的化学实验不仅能活跃课堂,还能形象地呈现出该堂课的教学重点,通常情况下,教师在选择所要演示的实验时,要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规范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溶解平衡这节内容之前,可进行以下实验:首先在一杯饱和的蔗糖水中放人一块不规则的冰糖,经过一段时间的溶解之后,将冰糖取出,然后观察溶解之后的冰糖,待晾干之后称其重量,实验得出:形状改变,质量不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冰糖溶解是一个动态溶解平衡,通过直观的实验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溶解平衡这一抽象的化学原理。创造具有美感的化学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装置的整体美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提升学生的求知欲;面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不仅要给学生色彩上的美感,还要带给学生无穷的遐想;化学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美,由一种物质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在反应的过程中,不仅带给学生视觉美,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两个烧杯里面装上等量的稀盐酸,再将装有纯碱和小苏打粉末的气球分别捆绑在两个烧杯口处,将球内的粉末抖入烧杯中,此时会产生现象:彩色的气球就像是盛开的百合花,十分美丽,通过创造具有美感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享受,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消除对化学的误解,最终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大大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3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上,往往采取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实验前,教师向学生阐述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果,然后通过实验来对教师所说内容进行验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避免平铺直叙的授课模式,要通过设置问题、设计实验步骤、组织小组讨论等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探索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前,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并记录重难点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并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对于操作简单、没有危险性的实验,鼓励学生独自动手操作;对于一些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相互配合的实验,可以让学生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下面是我在讲解《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步骤:首先,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了解提取碘的实验中需要哪些操作过程和理论知识,并把預习中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其次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完成实验:①自行选择仪器,完成海带的灼烧、浸取和过滤;②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对碘离子进行氧化;③对反应中得到的单质碘进行提取和分离;④总结实验现象提出困惑与问题。第三,我要求学生思考灼烧的作用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氧化剂最合理,碘元素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转化的,我也不同程度地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第四,所有小组都解答出了上述问题,并对自己的疑惑也有了理论层面的认知,还有两个小组针对实验过程提出了改进方案,并且方案十分可行,算是意外收获。由此可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动脑、动手,参与到教学当中,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许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实践、反思,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化学的特色——实验,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其真正的有效性。